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优秀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三、金属的性质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①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2、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①镁带与稀硫酸反应 Mg+ H 2 SO 4 === Mg SO 4 + H 2↑小结:金属与酸反应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H 前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置换反应)①湿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 Cu②红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 + 2AgNO 3=== Cu(NO 3)2 + 2Ag小结: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加溶盐 强进弱出 。

初三科学浙教版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精品资料

初三科学浙教版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精品资料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

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 、P —骨质疏松症;缺Fe —缺铁性贫血;缺Zn —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 —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

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E肌肉萎缩谷物胚芽、绿叶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1)牙的组成:①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1]牙釉质;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 破坏牙本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九上4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九上4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一、食物与摄氏1、食物与能量:(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单位是千焦。

(2)蛋白质和糖类的热量价都是16.7千焦,脂肪的为37.7千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

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粗纤维都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它们在人体内是通过氧化释放能量的。

(1)水不能提供能量,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人体所需是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3)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脂肪是贮能物质,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时,脂肪才会分解提供能量;(5)钙、铁、碘、钠、磷等多种无机盐,它们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钙的儿童会患佝偻病(缺钙的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症) ;缺铁会患贫血;缺碘会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大;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6)食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具有刺激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预防心血管病等作用。

(7)维生素:既不是能量物质也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量少,但作用非常重要。

若缺乏会患某些疾病,如缺V A会患夜盲症;缺V h1会患脚气病;缺V C 会患坏血病;缺V D会造成人骨质软化等。

二、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注:(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

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知识点Chapter 4: n in Animals1.Food and n1.1 Caloric Value: The amount of heat produced when a gram of nutrient is oxidized in the body is called caloric value。

Different XXX value of 16.7 kJ。

while fats have a caloric value of 37.7 kJ.1.2 The seven main nutrients in food are water。

carbohydrates。

proteins。

fats。

XXX。

vitamins。

and dietary fiber.1.3 ns of each nutrient:Carbohydrates: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energy for cells and a component of cell structures.Proteins: the main material for cell growth and repair。

provide XXX。

XXX.Fats: XXX.Water: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ells and the XXX.XXX: XXX iron can cause anemia。

lack of calcium can lead to rickets。

and lack of iodine can cause goiter.XXX: XXX.Dietary fiber: derived from plant-based foods。

can absorb and retain water。

XXX food.1.4 Sources and deficiency XXX vitamins: Night blindness(A)。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四章生物部分复习资料2019.12.11一、七大营养物质:(1(2物肥膘等(3)蛋白质制品、牛奶、鱼、瘦肉(肥肉属于脂肪类)。

(4见的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5(6)水:不提供能量,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生化反应均要在水溶液中才会反应,体内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运输.(7)无机盐:不提供能量,归纳:(1脂肪含有的能量最高,糖类和蛋白质一样,但是糖类为人体主要提供能量物质。

(2)(3(可以这样记忆:7类物质,3类需要消化才能吸收,3类不需要消化直接吸收,1类既不消化也不吸收)(消化道和循环系统示意图)二、消化系统1、什么是消化: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变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什么是吸收: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吸收和消化的区别:吸收是物质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消化是大分子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一般物质需要先消化再吸收,同时吸收不需要酶参与,而消化需要酶的参与。

3、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4、人体消化道:(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具体路径为: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①肝脏②胃③胰④小肠5、消化腺:一类为在消化道外的大的消化腺,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数量甚多,都是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胃腺、肠腺等。

6、口腔:初步消化食物,但是对食物无吸收功能,其中唾液腺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形成麦芽糖,7、咽: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通道,对食物无吸收作用8、食管:能蠕动,把食物推入胃中,对食物无吸收作用9、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含胃腺、可以分泌胃液,对蛋白质可以初步消化,胃也有吸收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酒精。

10、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为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小肠开始的一段称为十二指肠。

11、大肠:也有吸收功能,可以吸收水、无机盐12、小肠作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的原因:(1)小肠很长,有5-6米(2)内壁上有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可以增大消化和吸收面积;(3)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胆汁,均有助于食物消化;(4)小肠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助于吸收。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梳理演示教学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梳理演示教学

第四章基础知识分析第一节食物与摄食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

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干焦。

2.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能吸收和保留水分,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word可编辑word 可编辑 维生素B 1 脚气病 米糠、麦麸 维生素B 2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 12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坏血病 蔬菜、水果5.昆虫的各种口器,蛾蝶类: 虹吸式 ;蝇类 : 舐吸式 ;蚊类 : 刺吸式 ; 蜂类: 嚼吸式 ; 蝗虫 : 咀嚼式 。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结构示意图:①写出图中一、二、 三所指的名称: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③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④保护牙齿要做到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破坏牙骨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 作用下消化。

loahbAAA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loahbAAA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l o a h b A A A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主要知识点§4.1 食物与摄食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 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 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除维生素D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 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 消化液 作用下消化。

消化腺包括: 唾液腺 、 胃腺 、 肝脏 、 肠腺 、 胰腺 。

唾液腺:分泌 唾液 ,流入 口腔 ; ④ 胃腺:分泌 胃液 ,进入 胃 ;肝脏:分泌 胆汁,暂存 胆囊 ,流入小肠中促进 脂肪 的消化, 胆汁不含消化酶; 肠腺:分泌 肠液 ,进入小肠; 胰腺:分泌 胰液 ,进入小肠。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 → 葡萄糖 蛋白质 → 氨基酸 脂肪 → 甘油与脂肪酸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①小肠很 长 ,内壁有许多 皱襞 ,小肠内壁有 绒毛 ,④小肠内有多种 消化液 ,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 小肠――蠕动 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4-5节知识点+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4-5节知识点+练习

九上第四章4-5节知识点+练习第4节能量的获得(一)获得能量的途径A.有氧呼吸,概念: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的呼吸方式B.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2.多数动物和人的无氧呼吸:葡萄糖3.多数植物的无氧呼吸:葡萄糖1.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有机物分解2.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3.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恒温动物 B.甲是恒温动物,乙是变温动物B.甲乙都是变温动物 D.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4.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

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双腿酸胀的原因是。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说明理由。

5.下表是某同学在一次活动中相同时间内测试的数据,结合下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慢跑的耗氧量大是因为一直在运动过程中 B.慢跑所耗的氧是由呼吸过程源源不断提供,耗氧量就大C.打篮球时激烈运动,耗氧量应大,该表测试数据错误D.打篮球需呼吸过程和无氧呼吸共同提供能量,耗氧量应大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营养物质的利用A.体内的能量代谢1.获得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 贮存的能量2.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积累(体重增加)3.能量的获得<能量的消耗→有机物减少(体重减轻)4.吸收到体内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用以,多余部分在肝脏或等组织细胞中合成或在体内转变为,作为储备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主要知识点 ?4.1 食物与摄食一、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1、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2、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迅速地放出热量。

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蛋白质:16.7千焦/克糖类:16.7千焦/克脂肪:37.7千焦/克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7大类。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糖类: ?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2)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3)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4)水: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供参考)名称缺乏症主要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维生素B 脚气病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1维生素B 口角炎、唇裂症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2 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鱼肝油、卵黄维生素E 肌肉萎缩等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小结: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7类营养素。

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和消化腺。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作用下消化。

消化道依次包括: 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消化腺包括: 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唾液腺:分泌唾液,流入口腔 ;? 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肝脏:分泌胆汁,暂存胆囊,流入小肠中促进脂1肪的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肠腺:分泌肠液,进入小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

2、三类大分子物质最终消化产物。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淀粉 ? 葡萄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蛋白质 ? 氨基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脂肪 ? 甘油与脂肪酸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的特点)?小肠很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内壁有许多皱襞,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肠内壁有绒毛,?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4、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5、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小肠――蠕动胆汁――乳化作用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1、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他体内的血量约为3.5,4.0升。

这些血液一刻不停地循环,为人体细胞输送各种营养物质。

血浆――55%红细胞血液血细胞 45 % 白细胞血小板2、红细胞(1)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盘形。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称血红蛋白。

(2)血红蛋白特点: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易与氧分离。

(3)血红蛋白的功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也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3、白细胞(1)有细胞核,比红细胞数量少。

人体内有多种白细胞。

(2)白细胞的功能:能保护身体免受病患,如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菌;淋巴细胞还参与机体的抗传染功能有关。

(3)伤口处出现的脓液主要是死亡的白细胞与细菌。

4、血小板(1)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

(2)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3)血友病:血小板缺乏的病症5、红骨髓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6、血液的功能2(1)血液具有输送氧、二氧化碳、各种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功能,还能起预防保护作用,血液对调节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2)会读血样分析报告:如果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白细胞大于正常值通常患有疾病的是炎症二、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脏能自主地节律性收缩舒张,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

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

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

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

心脏连着上、下腔静脉(2根)、肺动脉(1根)、肺静脉(4根)、主动脉(1根)共8根血管。

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静脉血三、血管血管类型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主要功能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动脉厚、弹性大小快身各处大,内有防止血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静脉较薄、弹性小较慢液回流的瓣膜回心脏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毛细血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最小最慢进行物质交换四、血液循环: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1、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养料,把废物排出)和肺循环(进行气体交换)。

(1)体循环过程: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2)肺循环过程: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2、重要提示:肺循环中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体循环中动脉流动脉血,静脉流静脉血。

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

3、动脉血:含氧量高,血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低,血呈暗红色。

4、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二、脉搏与血压3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健康的成人安静时心率约为每分钟75次。

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沿着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都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和心率是相同。

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常把手指放在腕部的桡动脉处来诊断疾病。

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推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一般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定,单位用千帕或毫米汞柱表示。

收缩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健康人在12,18.7千帕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降到最低的值称为舒张压。

健康人在8,12千帕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 (((低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那体都是有害的。

(((?4.4 能量的获得一、氧化供能糖类,氧二氧化碳,水,能量二、无氧呼吸:一些动物在剧烈运动时,肌肉急需大量的能量,但仅靠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细胞就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主要是动物细胞一些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主要是植物细胞意义: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动物要需要依靠氧气和食物维持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也不同。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一、营养物质的利用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0.1, 。

1、葡萄糖------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氧化分解供能肝糖元的分解――?血糖――? 合成糖元贮存脂肪、蛋白质的转化转变为脂肪贮存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 2、脂肪: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

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3、蛋白质: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小结: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消耗的能量,贮存的能量4(体内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以汗液形式排出——皮肤 ; 以气体形式排出——呼吸系统 ;以尿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统。

二、泌尿系统4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有什么功能, -------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肾:产生尿液输尿管:运送尿液到膀胱的通道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1、肾的外形和位置: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2、肾的结构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分为肾小体和肾小管,而肾小体又可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

?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4.6代谢的多样性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1、微生物指自然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

2、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异养又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类。

3、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异养,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营养方式自养(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光合作用异养(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摄取现成食物腐生、寄生腐生: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