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长春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长春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P 、Q 两质点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 .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 .零时刻P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 .在t 1时刻之前,P 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 质点的加速度

D .在0-t 1时间内,P 质点的位移大于Q 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 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 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 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 错误.

C.在t 1时刻之前,P 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 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 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 的加速度,故C 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 1时间内,P 质点的位移大于Q 质点的位移,故D 正确. 故选D 。

2.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 =0时,两车间距为0s ;0

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

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

B .00

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012

s D .067

s 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

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

03

2

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

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

s=s 0+ s 0∕6

s 0=

6

7

s 故D 正确;

C .2t 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即s 0∕3,所以C 错误.

故选D 。

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5m/s 2

D .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正常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可得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

7.5s 0.5s 15

x t v =

== 选项A 错误;

B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酒后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则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

15

's 1s 15

x t v '=

==' 则酒后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选项B 正确;

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时,有一反应时间。以速度为v =15m/s 为例:若是正常情况下,制动距离减去思考距离才是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发生的位移,即

x =22.5m-7.5m=15m

由22v ax =可得

a =7.5m/s 2

选项C 错误;

D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25m/s 加速行驶时,酒后驾驶后若要制动停止的距离是

22''25200

'''''251m m m 227.53

v x v t a =+=?+=?

大于前方险情的距离,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4.某型号汽车出厂标准,为百公里(100 km/h )刹车距离小于44 m ,当刹车距离超过标准距离20%时,就需要考虑刹车系统、轮胎磨损等安全隐患问题。某用户以路边相距30 m 的A 、B 两路灯柱为参照物,以100 km/h 的速度紧急刹车,通过A 灯柱时车速仪如图a 所示,通过B 灯柱时如图b 所示,刹车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约为27.7m/s

B .该汽车百公里刹车距离大于60 m

C .该汽车百公里刹车距离已超过20%,存在安全隐患

D .此测试过程不规范不专业,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0100km/h v =,180km/h v =,220km/h v =,百公里刹车距离0x ,A 、B 灯柱距离

130m x =,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为a ,运动学公式有

20002v ax -=- 222112v v ax -=-

代入数据得

050m x ≈ 27.7m/s a ≈

044

13.6%20%44

x -≈< 上述数据可知,选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5.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m ,小球从a 到c 的时间和从c 到d 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过b 、c 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v b 8m/s

B .v c =1.5m/s

C .3m de x =

D .从d 到e 所用的时间为4 s

【答案】D 【解析】 【详解】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

02212

ad x v t at =+

即:

01248v a =+

故:

21

m/s 2

a =-,04m/s v =

A .从a 到b 有:

220-2b ab v v ax =

解得:

2b v =,

故A 错误。

B .根据速度公式0+t v v at =可得:

11

4m/s 2m/s 3m/s 2

c a v v at =+=-?=,

故B 错误。

C .根据速度公式0t v v at =+可得:

021

+4m/s 4m/s 2m/s 2

d v v at -?===,

则从d 到e 有:

22d de v ax -=

则:

2d 4=m 4m 21

de v x a -==,

故C 错误。

D .根据速度公式0+t v v at =t 可得从d 到e 的时间为:

2s 4s

12

d d

e v t a =-

=-=-。 故D 正确。

6.一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a x -图像如图所示,则其2v x -图像可能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CD .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

22

02v v ax -=

由此可知12~x x 段2v x -图线为直线,故CD 错误;

AB .10~x 段,加速度由0均匀增大,将一小段x ?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2202v v a x -=?

可知对应2v x -图线切线的斜率应为2a ,可知10~x 段2v x -图线切线的斜率应由0均匀增大,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7.两质点A 、B 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v t -图像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椭圆B 分别表示A 、B 的运动情况,图中横、纵截距分别为椭圆的半长轴与半短轴(椭圆面积公式为S ab π=,a 为半长轴,b 为半短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2s t =时,a b 1.5m/s v v ==

B .当a 3m/s v =,两者间距最小

C .A 的加速度为23

m/s D .当B 的速度减小为零之后,A 才追上B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 .两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椭圆轨迹方程为

22

221x y a b

+= 由题图可知4a =、2b =,当

2s t x ==

带入方程解得

3m/s v y ==

在本题的追及、相遇问题中,初始时刻B 的速度大于A 的速度,二者距离越来越大,速度相等的瞬间,两者间距最大,AB 错误;

C .A 做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s 后速度为3m/s ,即

23

m/s 2

v a t ?=

=? C 正确;

D .v t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经过4s ,B 速度减小为零,B 的位移为所围成图形的面积

B 1

24m 2m 4

s ππ=??=

A 的位移为

22A 1134m 43m 222

s at =

=??= 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说明在B 停下来之前,A 已经追上了B ,D 错误。 故选C 。

8.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则经过b 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v 为

A.() (

)

22

m n S

m n mn

+

+

B.

()

m n S

mn

+

C.

m n S

mn

-

()

D.

()

()

22

m n S

m n mn

+

-

【答案】A

【解析】

【详解】

s

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2

2

1

-

2

1

2

b

b

S v m a m

S v n a n

=???

=?+??

解得经过b时刻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

22

b

m n S

v

m n mn

+

=

+

故选A。

9.一物块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C.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在4s~6s内,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图像中,0~2s内加速运动,而在4s~6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故二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由图像可知,在0~2s内与4s~6s内,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方向相同,选项B正确;在0~2s内的面积与4s~6s内的面积不相等,故位移不相等,而时间相等,故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错误;在4s~6s内,位移是正值,故

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远,选项D 错误. 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

10.某同学放学准备乘坐805路公交车,到达公交站时,看见公交车已经沿平直公路驶离车站,司机听到呼喊后汽车马上以2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该同学同时以4m/s 的速度匀速追赶汽车,汽车开始刹车时速度为8m/s ,减速前距离同学1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刹车第1s 内位移为1m

B .公交车从开始刹车5s 内位移为15m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4m/s

D .该同学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为7s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汽车减速至停止所用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v 0以向前为正,根据

0v at v =+可得

28m/s =4s 2m/s

o v t a =

= 由此可知汽车在第1s 内没有停止,第1s 内的位移为x 1,时间为t 1则有

210111

2

x v t at =-

解得

17m x =

故A 错;

B .由上可知,汽车减速4s 后已经停止,所以汽车5s 内的位移实际上是4s 内的位移,设此位移为x 2,则有

221

2

x v t at =-0

解得

216m x =

故B 错;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

216m =4m/s 4s

x v t =

= 故C 正确;

D .设同学追上汽车所用的时间为t 2,同学的速度为v 人,在这个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3,同学的位移x 4,汽车刹车前与同学的距离为L ,根据题意有

2

302212x v t at =-

42x v t =人 34x L x +=

解得

26s t =或22s t =-(舍去)

由于汽车刹车过程只需要4s ,所以说明人在追上汽车前汽车已经停止,则26s t =也不符合题意舍去;设人要追汽车的实际位移为x 5,人追上汽车的实际时间为t 3,整个过程有

52x L x =+

53x v t =人

解得

37s t =

故D 正确。 故选CD 。

11.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已知滑块在最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 内的位移为2.5 m ,由此可求得( ) A .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 2 B .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D .滑动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方法一:

AB .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为v 0,则最后2s 、最开始2s 和第1s 滑块分别运行的位移为:

221

22

x at a ==最后

200221

2222x v t at v a x =-=-=最后开始

20011

'' 2.5m 22

x v t at v a =-=-=1开始

联立可解得

21m/s a =,03m/s v =

故AB 错误;

CD .则滑块运行的总时间和总位移分别为

=

3s v t a =总,0= 4.5m 2

v t x =总总 故CD 正确。 故选CD 。 方法二:

CD .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从速度为0开始,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比为奇数之比,即

123:::...1:3:5:...x x x =

根据题意,滑块在最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即满足

23

12

2x x x x +=+ 所以滑块减速的时间为

3s t =

滑块第1s 内的位移为2.5m ,根据上述比例关系求解总位移

2.5m 1.5m 0.5m=4.5m x =++

CD 正确;

A .滑块匀减速至0,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12

x at =

解得

222222 4.5m/s 1m/s 3

x a t ?=

== A 错误; B .初速度为

013m/s 3m/s v at ==?=

B 错误。 故选CD 。

12.甲、乙两物体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 )

A .甲的初速度为20m/s ,加速度为1m/s 2,乙的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 2

B .甲的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 2,乙的初速度为30m/s ,加速度为1m/s 2

C .甲的初速度为30m/s ,加速度为1m/s 2,乙的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 2

D .甲的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为2m/s 2,乙的初速度为20m/s ,加速度为1m/s 2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经过时间t 甲追上乙,则根据位移时间公式2

012

x v t at =+得 甲的位移为

21

2012

t t +?

乙的位移为

210t t +

相遇时有

221

20100102

t t t t +-=+

整理得

2202000t t -+=

此方程无解,故不可能追上,选项A 错误; B .甲的位移为

210t t +

乙的位移为

21302

t t +

相遇时有

221

101002

t t t +-=

整理得

2402000t t --=

解得

20t =+

选项B 正确; C .甲的位移为

21302

t t +

乙的位移为

210t t +

相遇时有

221

30100102

t t t t +-=+

整理得

2402000t t --=

解得

20t =s

选项C 正确; D .甲的位移为

210t t +

乙的位移为

21202

t t +

相遇时有

221

10100202

t t t t +-=+

整理得

2202000t t --=

解得

10103s t =+

选项D 正确。 故选BCD 。

1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 s 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t =1s 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C .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 .t =3 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由图可知

0=2m/s v 甲,0=1m/s v 乙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

22=m/s 3a -甲,21

=m/s 2

a 乙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选项C 错误;

AD .由公式2

012

x v t at =+得1s 、2s 、3s 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15m 3x =甲,28

m 3

x =甲,3 3m x =甲

1 1.25m x =乙,23m x =乙,3 5.25m x =乙

因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可知t =2s 时,甲、乙没有相遇,t =3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故A 错误,D 正确;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图可知,当t =1s 时,速度相等,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选项B 正确。 故选BD 。

14.如图所示,t =0时,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 点。每隔2 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 /s

0 2 4 6 v /(1m s -?)

8

12

8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B .t =

10s

3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 C .t =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 点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B 、C 间的距离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 .根据表格中数据,计算物体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218

m/s 4m/s 2

v a t ?=

==? 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22812

m/s 2m/s 2

a -=

= 根据运动学公式

11228m/s 12m/s a t a t +-=

122s t t +=

解得

14s 3

t =

则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在B 点

max 11440

8m/s 8m/s 4m/s m/s 33

v a t =+=+?=

A 错误;

B .到达B 点用时

410

2s s s 33

B t =+=

B 正确;

C .从6s 末减速至0,用时

2

8m/s

4s 2m/s t =

= 则一共用时10s ,即10s 末停在C 点,C 正确; D .根据平均速度计算位移

max max 010

s 223

AB B v v x t +=

=? max max 020(10s )s 223

BC B v v x t +=

-=? 所以A 、B 间的距离小于B 、C 间的距离,D 错误。 故选BC 。

15.在H=30m 高的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速度为v 0=20m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则物体位移大小为15 m 时,球离开抛出点的时间可能为( ) A .1s B .3s

C .2+3s

D .2+7s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在塔顶上的A 点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为15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

一处在A 点之上,另一处在A 点之下.

在A点之上时,通过位移为15m处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根据

在A点之上时,物体的位移为15m,则,t1=1s,t2=3s

在A点之下时,物体的位移为-15m,则,7s

故选A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竖直上抛运动中位移相等,可能有三种情况,位移向上包括物体上升过程中经过;物体下降过程中经过;位移向下,物体下降到抛出点以下.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列方程求解.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假设列车经过铁路桥的全过程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某列车长为L 通过一铁路桥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列车全身通过桥头的时间为t 1,列车全身通过桥尾的时间为t 2,则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的时间为 ( ) A .1212 ·t t L a t t + B .122112·2t t t t L a t t +-- C .212112·2t t t t L a t t --- D .212112·2 t t t t L a t t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列车车头通过铁路桥所需要的时间为t 0,从列车车头到达桥头时开始计时,列车全身通过桥头时的平均速度等于 1 2 t 时刻的瞬时速度v 1,可得: 11 L v t = 列车全身通过桥尾时的平均速度等于2 02t t +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则 22 L v t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得: 2121022t t v v a t ? ?=-+- ?? ? 联立解得: 2121 0122 t t t t L t a t t --= ?- A. 12 12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A 错误. B. 1221 12·2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B 错误. C. 2121 12·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相符,故C 正确. D. 2121 12· 2 t t t t L a t t --+,与计算不符,故D 错误. 2.“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 ,车距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其 21 x t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t=0时,物体的速度为ab C.0~b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2 D.0~b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2b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 2 x v t a t =+ 加得 02112 x v a t t =+加 即 2 1 x t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0221a v k ab b == = 选项B 错误; C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1 -2 a a =加 解得 -2a a =加 将t =b 代入201 2 x v t a t =+ 加得 ()222011 2222 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 选项C 错误。 故选D 。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2021年高考物理专题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 年高考物理专题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1、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做匀变速运动的是 ( ) A.甲、乙、丙 C.甲、丙、丁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C.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3、(双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保持不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一定相等 C.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 D.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 4、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质量大的下落得快 B.质量小的下落得快 C.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D.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 5、(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2 m/s2 B.甲、乙、丁 D.乙 甲丁

C.前 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6 m D.第 3 s末的速度大小是 3.6 m/s 6、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3v20 B.2a v 20 a 7、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 一片梧桐叶从高为 5 m 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 ) B .0.5 s C.1 s D.3 s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恒为 1 m/s2 B.在0~2 s内的位移大小为1 m C.2 s末的速度大小是 4 m/s D.第 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9、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危险情况,汽车 必须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是() A .40 m B.20 m C.10 m D.5 m 10、(双选)伽利略曾经假设了两种匀变速运动:第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第二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那么,关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 B.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不等 C.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 D.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不等1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2v2 0 A . a D. v2a20 A 0.1 s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整理

一、选择题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 B .加速度越来越大,则速度越来越大 C .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表示了速度变化快 D .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 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 ,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 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 ; 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3.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 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 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2t B .t C .2t D .2 t /2 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 : 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 ) A .下落时间之比是1:2 B .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 .落地速度之比是1: 2 D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5.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 B .物体在t /2时的即时速度是2L/t 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2L/t D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t/2 6.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C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7.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 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 A . B . C . D . 8.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 t /s t /s t /s t /s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 一.基本规律: v = t s 1. 公式 a = t v v t 0- a =t v t v = 2 0t v v + v =t v 21 at v v t +=0 at v t = 021at t v s + =22 1at s = t v v s t 20+= t v s t 2 = 2 022v v as t -= 重要推论22t v as = 注意:基本公式中(1)式适用于一切变速运动,其余各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2 t v =v = =t s 2 0t v 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 设时间间隔为T ,加速度为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N ; 则?S=S 2-S 1=S 3-S 2= …… =S N -S N -1= aT 2 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物体的运动过程。 (2)明确已知量和要求的物理量(知三求一:知道三个物理量求解一个未知量)。 例如:知道a 、t 、0v 求解末速度t v 用公式:at v v t +=0 (3)规定正方向(一般取初速度为正方向),确定正、负号。 (4)选择恰当的公式求解。 (5)判断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根据正、负号确定所求物理量的方向。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 .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 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3.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 ,那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木板不能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紧靠近打点计时器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2.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通过A 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 m/s ,加速度是1 m/s 2;物体乙的速度是2 m/s ,加速度是6 m/s 2;物体丙的速度是-4 m/s ,加速度是2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通过A 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B .通过A 点前1 s 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 C .通过A 点后1 s 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4.小球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是1 m ,在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是2 m ,在第3 s 内通过的位移是3 m ,在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是4 m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这4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5 m/s B .小球在3 s 末的瞬时速度是3 m/s C .小球在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 .小球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 s 1 2 v v t

第二章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高中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汇总 一、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宏观、微观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二、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①描述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决定于它相对于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由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不是真正静止的,所以物体运动的描述只能是相对的。②描述同一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③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有时选运动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会给问题的分析、求解带来简便, 三、质点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对问题的研究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质点没有形状、大小,却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是为了使研究问题简化的一种科学抽象。 把物体抽象成质点的条件是: (1)作平动的物体由于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可以选物体任意一个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物体的运动,可以当作质点处理。 (2)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虽然不同,但它的大小、形状及转动等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如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地球仍可看成质点).由此可见,质点并非一定是小物体,同样,小物体也不一定都能当作质点. 【平动的物体不一定都能看成质点,{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的距离相比不能忽略};转动的物体可能看成质点来处理{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运动},也就是研究的问题不突出转动因素时。】 【能否看成质点一看研究问题,二看物理的形状与研究物体的关系】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 四、位置、位移与路程 1、位置:质点的位置可以用坐标系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在一维、二维、三维坐标系中表示为s(x) 、s (x,y) 、s (x,y,z) 2、位移:【矢量】 ①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的变化的物理量.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②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注意:位移的方向不一定是质点的运动方向。如:竖直上抛物体下落时,仍位于抛出点的上方; ③单位:m 3、路程【标量】: 路程是指质点所通过的实际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路程和位移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始终向着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五、速度 速度:表示质点的运动快慢和方向,是矢量。它的大小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定义,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轨迹是曲线,则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速率:在某一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速率是标量. 瞬时速度:由速度定义求出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度,它表示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要精确地描述运动快慢,就要知道物体在某个时刻(或经过某个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因此而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瞬时速度的含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定义式: x v t == 位移 时间 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s v t == 路程 时间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二者相等) 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度v2(v1小于v2)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返回队尾。这个全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为。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 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及推导证明导学案2018年9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速度公式:at v v +=0 (2)位移公式:2021 at t v x += (3)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 02=- (4)平均速度公式:①t x v = (普适)②2 0v v v += (5)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20 2 v v v v t +==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6)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22 2 02v v v x += 可以证明: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有:2 2 x t v v < (7)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且有:2aT x =?(相邻) ※此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推广:2)(aT N M x x N M -=-(间隔) 二、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221at x =ax v 22=2v v =……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用逆向思维(逆过程)可看 做初速度为0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式: (1)等分时间:取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T 末、第2T 末、第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 ②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位移之比为1:4:9:…:n 2 ③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位移之比为1:3:5:…:(2n -1) (2)等分位移:取连续相等的位移x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x 末、第2x 末、第3x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3:2:1…: ②前1x 内、前2x 内、前3x 内…所用时间之比为:3:2:1…: ※③第1x 内、第2x 内、第3x 内…所用时间之比:)23(:)12(:1-- …:(-) 基本公式主要涉及五个物理量:位移x 、加速度a 、初速度v 0、末速度v 、时间t 。除时间t 外,x 、a 、v 0、v 均为矢量,一般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打点计时器可以精确.. 算出匀变速运动中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及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分别为: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精编)

匀变速直线运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0。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3.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A.9S ; B.16S ; C.4S ; D.8S 。 4.(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 1 2n 2S -; B . 1 n 2S - ; C . 2 n 2S ; D . 1 n S +。 7. (多选)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 8.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50m ; B .56.25m ; C .75m ; D .150m 。 9. 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 所示,则:( ) 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头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

高中物理会考复习练习卷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26分) 1.一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2s内的位移是6m,则第5s内的位移为_____m,6s末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它在前5s内的位移大小是_____m。 2.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如果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3.质点自一定的高度作自由落体运动,经过3s落地,那么该质点下落1.5s时离地高度是______m,下落到一半高度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4.小球沿直线A、C作匀加速运动,已知经A点时的速度是1m/s,经C点时的速度是7m/s,则小球经过A、C中点B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m/s。经A、C段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5.一质点作匀加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1,中点速度是V2,则有V1 V2。一质点作匀减速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1,中点速度是V2,则有V1 V2。 (填:“>”、“<”或“=”) 6.一子弹刚好能穿过三块材料相同的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若分别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相等,则三块木块的厚度之比为d1:d2:d3=________;若三块木块的厚度相同,则子弹分别穿过三块木块的时间之比 t1:t2:t3=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32分) 7.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可看作为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可看作为质点; (C)在两个城市间往返的公共汽车可看作为质点; (D)研究乒乓球旋转时,可把它看为质点。 8.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加速度、速度和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 (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D)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测试题 含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时,位移为S ,当速度为4V 时,位移为:( ) ; ; ; 。 3.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 C.前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 图 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 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 .在0-t 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的大 C .在t 1-t 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 .在t 3-t 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变速运动 5. 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 A .1:4; B .1:3; C .1:2; D .1:1。 6.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它在第n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12n 2S -; B .1n 2S - ;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计算题提高训练 (66)(含解析)

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计算题提高训练 (66) 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0分) 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P,质量m B=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 右端与挡板P的距离为L.质量m A=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12m/s的水平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上表面,滑块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设木板足够长,滑块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木板且不会与挡板相碰,木板与挡板相碰过程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g=10m/s2,求: (1)若木板与挡板在第一次碰撞前木板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至少为多 少? (2)若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L=2m,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 (3)若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L=2m,木板至少要多长,滑块才不会脱离木板?(滑块始终未与 挡板碰撞) 2.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场和火车站的旅客行李安全检查仪器中.如图为一水平传送带装 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以v=1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箱无初速的放在A处,该行李箱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 取10m/s2.

(1)行李箱从A运送到B所用的时间t为多少? (2)行李箱放在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多长?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箱就能够较快的传送到B处,求行李箱从A处传送到B处 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v′.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在某一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图为一次记录小 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秒,则:(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C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

匀加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1.一汽车从静止以2m/s2的加速度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5S后 即做匀速运动,运动了120S后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至停止,已知刹车位移是加速位移的2倍.求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各多大? 2.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3s内的位移为6m,第4s内的位移为8m, (1)汽车在第3s初至第4s末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 (2)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3)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初速度; (4)汽车在前4s内的位移 . 4.一辆电车,原来的速度是18m/s.在一段下坡路上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行驶了20s时的速度大小 5.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为10m/s,紧急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问: (1)汽车从开始经10s时间速度是多少? (2)汽车10s的位移是多少? 6.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一段时间后接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加速度大小为a2,全过程的位移为x,求全过程的时间. 65.做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则火车的度为多少?这段时间内火车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69.物体做一段,运动时间为2s,发生的位移为10m,已知度为1m/s2,求物体的初速度.

131.一辆小车做,历时5s,已知前3s的位移是l2m,后3s的位移是l8m,则小车在这5s内的运动中: (1)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小车做匀加速的加速度值 16353.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汽车站由静止驶出,甲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速度达到20m/s,之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出发后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自己和甲车之间的距离在发车30s后才开始变小.求: (1)甲、乙车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 (2)甲、乙两车在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甲、乙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 16358.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和质量为1kg的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3,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20N斜向下推力F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运动过程中A对B的作用力.(g=10m/s2,sin37°=0.6,cos37°=0.8) 202.质量为1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8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运动到8m处时F方向保持不变,大小变为2N,F-x图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4,取g=10m/s2.求: (1)物体在F变化前做的度大小; (2)F大小改变瞬间,物体的速度大小; (3)从F大小变为2N开始计时,经过5s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

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提升训练(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 1、下列所给的 图像中能反映 作直线运动物 体回到初始位 置的是 [] 2、两辆游戏赛 车a、b在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距离终点相同位置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 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 3、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时速度大小为2m/s2,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可能通过停车线 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 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 D.如果距停车线处减速,汽车能停在停车线处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的大小只决定于[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物体运动初速度 C.物体运动的平均速 度D.物体运动的末速度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6、运动小球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1m,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通过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小球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第4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5m/s C.小球在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小球在这4s内做的一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7、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在相遇前,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时,、两物体相遇 D.在相遇前A、B两物体最远距离20m 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从汽 车开始运动起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根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 算可以得出 [ ]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 3.0 6.0 9.0 12 12 9.0 3.0 A.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s B.汽车加速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s C.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2s D.汽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1s 9、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s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s=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时的瞬时速度和t=0 s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 A.8 m/s、24 m/s B.24 m/s、8 m/s C.12 m/s、24 m/s D.24 m/s、12 m/s 10、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 ]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1.一辆小汽车进行刹车试验,在1秒内速度由8米/秒减至零.按规定速度8米/秒的小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不得超过米.假定刹车时汽车作匀减速运动,问这辆小汽车刹车 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秒末关闭发动机,再经6秒停止,汽车一共行驶了30米,求(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汽车在两段路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根据所求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3.一小球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经过t=6s的时间,小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 4.某架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85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指挥塔的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此飞机从起飞到停止共用了多少时间 5.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0m/s,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12s末的速度是24m/s.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16s末的速度; (3)65s末的速度.

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一次一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停止,量得刹车痕长s=9m,假定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可知其行驶速度达多少km/h问这车是否违章 2.例14、汽车正以V1=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突然发现正前方S0=6米处有一辆自行车以V2=4m/s速度做同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刹车做加速度为a= -5m/s2的匀减速运动,则经过t=3秒,汽车与自行车相距多远 3.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正以4米/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从某一时刻t=0起突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力,使物体以2米/秒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经过t=5秒钟物体的位移、速度以及这5秒内的平均速度, 这时平均速度是否等于(v0+vt)/2 4.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可能是多少 5.某辆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为10m/s2.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时,后才能做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汽车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 6.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2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3 m/s2.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 (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基础题] 1.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 ,则物体到 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 .3 m/s B .4 m/s C .6 m/s D .2 2 m/s 2.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 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n 2-1)v 2 02a B.n 2v 202a C.(n -1)v 2 02a D.(n -1)2v 202a 3.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 -A15”型战斗机在跑道 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 2,起飞速度为50 m/s.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 .30 m/s B .40 m/s C .20 m/s D .10 m/s 4.P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 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 点的速度为v ,到达R 点的速度为3v ,则PQ ∶QR 等于( ) A .1∶3 B .1∶6 C .1∶5 D .1∶8 5.某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末速度为15 m/s ,运动位移为25 m , 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 A .2.5 m/s 2,2 s B .2 m/s 2,2.5 s C .2 m/s 2,2 s D .2.5 m/s 2,2.5 s 6.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 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长x =9 m ,问这辆卡车是否违章?假设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知其行驶速度是多少? [能力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 1、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20m/s,求: (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2、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40m/s,一辆小车以30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 为60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 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8. 解:(1)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v=at得: (2)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得: 答:(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0m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秒内的位移比第5秒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2s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25.【答案】(1)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得出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为: x= = t= ×2=16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a= m/s2=﹣2m/s2 (2)解: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根据x=v0t+ 得:9=10t﹣ 解得:t=1s (3)解:根据(2)可知汽车经10s停下,所以刹车后12s前进的距离即汽车刹车10s前进的距离, 由逆向思维法可得:x= = =50m 5、如图所示,小球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 到达底端的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7 15 L,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4:3s 15m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1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I 卷(选择题) (选择题 共60分) 1.以1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5m/s 2,则经多长时间汽车速度为零( ) A .15s B. 5s C. 2s D. 1s 2.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 .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 .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 .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3.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 到的运动小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4.航空母舰是大规模战争的重要武器,灵活起降的飞机是它的主要攻击力之一.民航客机 起飞时要在2.5min 内使飞机从静止加速到44m/s ;而舰载飞机借助于助推装置,在2s 内就可把飞机从静止加速到82.5m/s ,设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供客机起飞的跑道长度约是航空母舰的甲板跑道长度的( ) A .800倍 B .80倍

2 C .400倍 D .40倍 5.如图为两个质点A 、B 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 A.t 1时刻两个质点到达同一位置 B.t 1时刻B 质点一定在A 质点的前方 C.t 1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D.在0-t 1时间内质点B 比质点A 位移大 6.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 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 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m ,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 )。 A .1m/s 2 B .2m/s 2 C .3m/s 2 D .4m/s 2 7.弹簧秤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 簧秤的示数始终是16N .若从升降机的速度为3m/s 时开始计时,g 取10m/s 2,则经过1s ,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 ) A .2m B .3m C .4m D .8m 8.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t b 段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 b 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 b ~t c 段火箭是下落的 C .t b 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 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9.公交车进站时的刹车过程可近似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时的速度为5m /s ,加速度大小 为1m /s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进站所需时间为 5s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