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实验报告
摄影选题创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表达情感、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艺,拓宽创作思路,我选择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摄影选题进行创作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拍摄实践,提升自己的摄影技巧,探索摄影艺术的表达方式。
二、实验目的1. 提升摄影技巧,掌握拍摄技巧和后期处理方法。
2. 拓宽创作思路,提高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
3. 通过实验,深入了解摄影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实验内容1. 选题:本次实验的摄影选题为“城市之光”。
2. 拍摄地点:选择我国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3. 拍摄器材:使用单反相机和手机进行拍摄。
4. 拍摄内容:主要拍摄城市夜景、城市地标建筑、城市生活场景等。
5. 后期处理:对拍摄的照片进行调色、裁剪、拼接等后期处理。
四、实验过程1. 拍摄前期准备(1)了解拍摄地点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为拍摄提供素材。
(2)根据拍摄地点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情况,制定拍摄计划。
(3)了解相机参数和手机拍摄技巧,确保拍摄效果。
2. 拍摄过程(1)北京:拍摄了故宫、天安门、长城等著名景点,展现了北京的城市魅力。
(2)上海:拍摄了东方明珠、外滩、陆家嘴等地标建筑,展现了上海的繁华与时尚。
(3)广州:拍摄了珠江新城、广州塔、越秀山等景点,展现了广州的活力与底蕴。
3. 后期处理(1)调色:对照片进行色彩调整,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2)裁剪:根据画面构图和主题,对照片进行裁剪,突出重点。
(3)拼接:将多张照片拼接在一起,展现更广阔的视野。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共拍摄了100余张照片,其中满意作品50余张。
这些作品展现了我国城市的魅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2. 实验分析(1)摄影技巧方面:在拍摄过程中,我掌握了夜景拍摄、建筑摄影、人文摄影等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摄影水平。
(2)创作思路方面:通过拍摄不同城市的地标建筑和生活场景,我拓宽了创作思路,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表现城市之美。
摄影光位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摄影中光位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光位对摄影作品的影响,提高摄影技术水平。
二、实验原理摄影光位是指光源投射光线相对于被摄体的位置或角度。
不同的光位会产生不同的光照效果,从而影响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
本实验通过对比不同光位下的摄影作品,分析光位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一台;2. 三脚架一个;3. 摄影灯两盏;4. 白色背景板一块;5. 实验场景(如静物、人物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场景:将实验场景布置在白色背景板上,确保场景整洁、美观。
2. 设置摄影灯: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两侧,模拟不同的光位。
3. 拍摄实验照片:(1)顺光拍摄: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前方,模拟顺光效果。
拍摄多张照片,观察顺光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2)侧光拍摄: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侧面,模拟侧光效果。
拍摄多张照片,观察侧光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3)逆光拍摄: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后方,模拟逆光效果。
拍摄多张照片,观察逆光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4)顶光拍摄: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上方,模拟顶光效果。
拍摄多张照片,观察顶光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5)底光拍摄:将摄影灯放置在实验场景下方,模拟底光效果。
拍摄多张照片,观察底光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4. 分析实验数据:对比不同光位下的摄影作品,分析光位对摄影作品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顺光拍摄:顺光拍摄使摄影作品受光均匀,但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顺光条件下,景物表面的凹凸不平及褶皱被隐没,影调柔和。
2. 侧光拍摄:侧光拍摄使摄影作品具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光比适中,立体感强。
侧光拍摄适合表现景物表面的质感,增强画面层次感。
3. 逆光拍摄:逆光拍摄使摄影作品具有明显的明暗反差,画面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逆光拍摄常用于拍摄剪影效果,突出被摄体的轮廓。
4. 顶光拍摄:顶光拍摄使摄影作品受光均匀,但缺乏立体感和层次感。
在顶光条件下,景物表面的凹凸不平及褶皱被隐没,影调柔和。
摄影摄像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3. 学习摄影摄像的基本技巧,提高摄影摄像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摄影摄像设备介绍2.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3. 摄影摄像技巧4. 摄影摄像作品分析三、实验步骤1. 摄影摄像设备介绍(1)了解摄影摄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2)熟悉摄影摄像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3)掌握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参数。
2. 摄影摄像基本操作(1)学习相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对焦、曝光等。
(2)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录制、剪辑等。
(3)了解摄影摄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摄影摄像技巧(1)学习摄影构图技巧,如三分法、九宫格、对称构图等。
(2)掌握摄影光线运用技巧,如顺光、逆光、侧光等。
(3)了解摄影色彩搭配技巧,提高作品的美感。
(4)学习摄像机的拍摄技巧,如稳定拍摄、跟拍、长镜头等。
4. 摄影摄像作品分析(1)挑选优秀摄影摄像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其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2)对实验过程中拍摄的作品进行自我分析,找出优点和不足。
(3)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摄影摄像水平。
四、实验报告要求1. 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体会等部分。
2. 实验报告要求语言规范、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 实验报告应附上实验过程中的照片或视频资料,以供参考。
五、实验心得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摄影摄像技巧,提高作品质量。
3. 实验使我认识到,摄影摄像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4.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和老师,最终得到了解决。
六、实验总结本次摄影摄像实验课程,使我对摄影摄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实验,我掌握了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摄影实验报告范文精选(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摄影技巧的理解,提高摄影水平,掌握摄影的基本流程,为今后摄影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索尼A7R III2. 三脚架:三脚架3. 镜头:索尼FE 24-70mm f/2.8 GM4. 快门线:快门线5. 滤镜:UV镜、偏振镜、渐变镜6. 背包:摄影背包7. 内存卡:高速SD卡三、实验内容1. 摄影构图实验2. 摄影光线实验3. 摄影后期处理实验四、实验步骤1. 摄影构图实验(1)选择拍摄对象:公园、风景、人物等(2)拍摄不同构图方式的照片:三分法、对称构图、框架构图、引导线构图等(3)分析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2. 摄影光线实验(1)拍摄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照片:顺光、侧光、逆光、散射光等(2)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照片特点及优缺点(3)运用光线进行创意摄影3. 摄影后期处理实验(1)选择一张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2)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3)运用裁剪、调整透视、去除瑕疵等工具进行细节处理(4)分析后期处理前后的照片差异及优缺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摄影构图实验通过拍摄不同构图方式的照片,我们发现三分法、对称构图、框架构图、引导线构图等构图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根据场景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可以使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
2. 摄影光线实验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照片具有不同的特点。
顺光照片色彩饱满,但缺乏立体感;侧光照片层次丰富,但需要掌握光线角度;逆光照片具有独特的氛围,但需要注意曝光补偿;散射光照片适合拍摄柔和的画面。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光线,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照片。
3. 摄影后期处理实验通过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我们可以改善照片的色彩、亮度、对比度等,使其更具观赏性。
同时,通过裁剪、调整透视等工具,可以去除照片中的瑕疵,使画面更加美观。
然而,后期处理应适度,避免过度美化照片,影响其真实感。
摄影景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摄影景别是指在摄影构图中,由于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的不同,所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和空间关系。
不同的景别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思想,塑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为了提高摄影技术水平,我们进行了一次摄影景别实验,旨在了解不同景别在摄影中的应用和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摄影景别的概念和分类;2. 了解不同景别在摄影中的应用和特点;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摄影构图能力。
三、实验器材1. 数码相机;2. 三脚架;3. 摄影灯;4. 实验场景:校园、公园、街道等。
四、实验内容1. 远景拍摄:拍摄场景的全貌,强调广阔的空间感;2. 全景拍摄:拍摄场景的局部,突出细节和层次感;3. 中景拍摄:拍摄场景的中间部分,平衡画面构图;4. 近景拍摄:拍摄场景的局部,强调主体和细节;5. 特写拍摄:拍摄场景的局部,突出细节和质感。
五、实验步骤1. 确定拍摄主题和场景;2. 根据主题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景别;3. 搭建拍摄设备,调整相机参数;4. 进行拍摄,记录实验过程;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远景拍摄拍摄校园全景,强调校园的广阔空间。
通过调整焦距和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实验结果显示,远景拍摄可以表现出场景的宽广和深远,适合表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城市风貌。
2. 全景拍摄拍摄公园的一角,强调细节和层次感。
在拍摄过程中,注意构图和光线,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实验结果显示,全景拍摄可以突出场景的局部细节,适合表现建筑、风景等。
3. 中景拍摄拍摄街道上的行人,平衡画面构图。
通过调整焦距和拍摄角度,使画面更具动感。
实验结果显示,中景拍摄可以表现人物、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适合表现日常生活场景。
4. 近景拍摄拍摄树叶的纹理,强调细节和质感。
在拍摄过程中,注意光线和构图,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实验结果显示,近景拍摄可以突出主体的细节和质感,适合表现微距摄影、人物肖像等。
5. 特写拍摄拍摄花朵的细节,强调细节和美感。
摄影实验报告分析方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摄影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摄影实践,探索不同摄影技巧和拍摄方法在实现特定视觉效果和传达特定主题上的效果。
通过实验,提升摄影技能,增强审美能力,培养创意思维。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主题:以“自然之美”为主题,通过摄影作品展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生物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实验内容:(1)构图与透视:学习并运用各种构图法则,如三分法、对称法、黄金分割等,以及透视原理,拍摄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2)光线与色彩:掌握光线在摄影中的运用,如顺光、侧光、逆光等,以及色彩搭配技巧,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3)快门与焦距:运用快门速度和焦距控制画面动态和景深,捕捉精彩瞬间,展现自然之美。
(4)后期处理:学习使用摄影后期软件,如Photoshop、Lightroom等,对作品进行美化、调整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1)收集相关摄影知识,了解构图、光线、色彩、快门、焦距等摄影技巧;(2)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和拍摄主题,如山川、河流、森林、花鸟等;(3)准备摄影器材,如相机、三脚架、滤镜等。
2. 拍摄阶段:(1)根据拍摄主题和地点,进行现场观察和构思,确定拍摄角度和构图;(2)运用所学摄影技巧,拍摄不同场景下的作品;(3)记录拍摄参数,如ISO、光圈、快门速度等。
3. 后期处理阶段:(1)使用摄影后期软件对作品进行美化、调整和优化;(2)根据作品主题和风格,调整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3)输出最终作品,保存为不同格式的图片。
四、实验报告分析方案1. 实验数据收集:(1)拍摄参数:记录每张作品的拍摄参数,如ISO、光圈、快门速度等;(2)作品评价:收集观众对作品的评价,包括构图、光线、色彩、主题等方面的意见。
2. 实验结果分析:(1)分析拍摄参数对作品效果的影响,如光圈、快门速度、焦距等;(2)比较不同作品在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3)结合作品评价,分析作品在传达主题、展现自然之美等方面的效果。
摄影课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摄影水平。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2. 学习摄影构图原则,提高画面美感。
3. 掌握曝光、对焦等摄影技巧,提高照片质量。
4. 培养观察力、审美力和创造力,提高摄影艺术素养。
二、实验器材1. 相机:佳能 EOS 600D2. 镜头:18-55mm f/3.5-5.6 IS3. 三脚架:金钟 930C4. 存储卡:SD卡5. 摄影灯:尼康 SB-7006. 滤镜:UV镜、偏振镜三、实验过程1. 熟悉器材首先,我们对实验器材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包括相机的操作界面、镜头的焦距、三脚架的使用方法等。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相机的快门、光圈、ISO等参数的调整方法。
2. 摄影构图在构图方面,我们学习了三分法、对称法、框架法等构图原则。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尝试将这些原则运用到拍摄中,力求使画面更具美感。
3. 曝光与对焦曝光是摄影的基础,我们学习了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控制照片的亮度、清晰度和噪点。
在对焦方面,我们学习了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技巧,以及如何根据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对焦点。
4. 实践拍摄在实践拍摄环节,我们分组进行了以下主题的拍摄:(1)风景摄影:选取校园内的风景进行拍摄,运用构图原则,表现自然之美。
(2)人像摄影:拍摄校园内的人物,运用光线、背景等元素,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静物摄影:拍摄生活中的静物,如水果、花朵等,运用构图和光线,表现静物的质感。
5. 后期处理拍摄完成后,我们对照片进行了后期处理,包括裁剪、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
通过后期处理,我们使照片更具艺术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景摄影在风景摄影方面,我们通过运用三分法、对称法等构图原则,使画面更具美感。
同时,我们掌握了曝光三要素的调整方法,使照片亮度适中,细节清晰。
2. 人像摄影在人像摄影方面,我们通过运用光线、背景等元素,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摄影基础的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摄影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实际操作,培养我们的摄影技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希望掌握以下内容:1. 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摄影器材的使用;2. 光圈、快门、ISO等摄影参数的调整与运用;3. 摄影构图、色彩、光线等摄影美学知识;4. 摄影后期处理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讲解等方式,我们了解了摄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摄影器材的使用。
摄影是指利用照相机等设备,将光通过镜头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器材主要包括照相机、镜头、三脚架、闪光灯等。
2. 摄影参数调整与运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光圈、快门、ISO等摄影参数的调整与运用。
光圈决定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快门速度决定曝光时间,ISO决定感光度。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们可以控制照片的曝光效果、清晰度和噪点等。
3. 摄影构图、色彩、光线等美学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摄影构图、色彩、光线等美学知识。
构图是指通过合理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画面具有美感和平衡感;色彩是指画面中的颜色搭配,可以传达情感和氛围;光线是指摄影中的光线运用,可以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4. 摄影后期处理技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摄影后期处理技巧,如裁剪、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照片的美感。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摄影基础知识,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要求,调整光圈、快门、ISO等参数,进行拍摄。
3. 拍摄过程中,注意构图、色彩、光线等美学要素。
4. 实验结束后,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调整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器材的使用、摄影参数的调整与运用、摄影构图、色彩、光线等美学知识,以及简单的摄影后期处理技巧。
2. 实验分析(1)光圈、快门、ISO等摄影参数的调整与运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拍摄场景调整光圈、快门、ISO等参数,以获得合适的曝光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为期短短八周的课程中,我从对摄影寥寥无几的认识,到能够熟练的放大照片,经历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触。
摄影家们常说这样的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相机这个工具,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事实的确如此。
我们所有的人之所以踏上摄影之路,几乎都是被相机及其附件的魅力所吸引。
它完美神奇,使我们如获至宝,珍爱之际。
摄影课开始之际,老师便强调着一张好照片的三条基本原则: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
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环节。
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只有根据这三条基本原则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你作为摄影者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你会用新的标准去观赏一幅美丽的照片。
更重要的是你会用全新的方式去观察这大千世界。
从而用全新的方式捕捉画面。
你会开始运用摄影家的眼力通过取景器去观察世界!在按下快门之前,问自己3个问题: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第三、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内
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从最基础的胶片学习起来。
将胶片装入相机,再从相机中拿出,通过这样简简单单的小步骤一步一步的学起。
同时,我们学习了在暗袋中将胶卷卷入显影罐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卷不进去的状况,从最初的束手无策,我们也在不断的尝试之中找到了我们的问题所在。
自己也在失败之中总结几个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是因为胶卷头的部分不平整,导致卷不进去。
这种情况只需要将片头减去。
二是因为显影罐没有完全风干,导致不能顺利的卷进去。
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将显影罐擦干,重新尝试。
当然还有其他的问题,但只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做下去,总会成功。
在冲洗胶片时,我们使用定稳定时法。
1、将显影液注入罐内。
显影液的温度按生产厂家的规定,一般保持在68~70℉。
2、按规定时间让胶片在此药液中进行显影根据厂家指定的时间通常为5~12分钟。
3、倒出显影液。
4、注入停显液。
5、30分钟后倒出停显液。
6、注入按厂家规定温度的定影液。
7、按厂家规定的时间进行定影后,倒出定影液。
8、洗净胶片。
9、晾干。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张加工完毕的负像底片。
溶液的配置的最为重要的就是显影液的配置,它必须控制在20度,多一度少一度都会影响胶片的冲洗,根据药水瓶的参数调配水,其次再是停显液和定影液,最后有条件的话可以配置水洗促进液和水滴斑溶液避免胶片上的水渍影响放大之后照片。
在没有水洗促进液时,可以水洗40分钟后用海绵擦干,晾干后剪成6片一条,装袋。
在保
存胶片时,不能放置过于潮湿地方,会让胶片潮湿生水后黏住,在最后放大过程中导致照片上有斑点污迹。
当得到了底片,我们就要将底片放大成照片。
在放大照片之前,我们先会做一张完整的接触影像。
接触影像的制作,首先要讲已经干燥的胶片,将正面(较光滑的一面)朝上放置,在胶片下面放上放大纸,并将两者用玻璃板压住,在没有任何经验可谈之时,我们先要完成一个“时间试条”凭着自己的感觉先估计曝光时间,例如设为30秒第一次,为了不浪费照相纸,可以把一张较大的照相纸撕成条状后使用。
然后抬高放大机,保证放大纸和胶片都能被光照射到,然后开始曝光30秒,到这里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然后开始“时间试条”用一块黑色卡纸,将玻璃板下的6块胶片中的5块遮住,然后再设置曝光时间为10秒一次后开始曝光。
然后将黑色卡纸移动至4块遮住,再开始10秒一次的曝光,以此类推直至卡纸遮住最后一块胶片后,完成曝光。
特别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在任何一次曝光过程中,机器与放大纸不能有任何位移甚至抖动,这将都会造成,显影后照片有叠影或模糊的情况。
随后将完成试条的放入药水中冲洗(补充:放大的药水配比和冲洗胶片时药水的配比方法类似,除了显影药水要换成专门放大用的显影液外其余都相同,根据包装上的配比完成药水与水的比例)。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放大显影液只需要2分钟一次,停显液是20秒,定影液是2分钟。
然后水洗20分钟。
将试条完成这样步骤(除水洗外,因为是试条,不需要完成水洗全过程)。
将试条拿出暗房后进行
观察:按照往常情况,试条上会出现胶片的影像由深到浅一次展现在放大纸上,这时候就可以在这一色阶中找到适合做接触印象的曝光时间。
如果出现的试条基本都很黑,那就是起始曝光时间就已经过长,(可以由刚刚的30秒减少到10秒)。
如果出现的试条几乎都肯不清的灰白色,那就将起始曝光再加长(由刚刚的30秒增加到40秒)。
不管如何,必须要在试条测试中找到接近正常的曝光时间,将接触印象尽可能的通过正常曝光来展现照片便于进行后面放大工作的准备。
接触影像作为选取照片的重要助手,通过接触影响可以选出你需要放大的照片。
同时做接触影像时用的曝光秒数,也可以成为后面放大照片秒数的参考之一。
当在接触影像上挑选出了自己想要的照片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原来的底片,进行放大照片。
放大照片首先要将放大机中的夹片器取出,它都是可以通过左右上下的活动板来调节大小的,将选出的胶片正面朝上放入夹片器中,通过调整来获得最佳的位置。
然后将夹片器插回放大机,用压板压住以免抖动。
通过放大机两侧按钮来调准焦距,先用肉眼看,大致对焦准了后,再用对焦仪仔细确认,一般要从画面正中间或前景位子观察是否对焦清晰,清晰后开始曝光。
同做接触影像时一样,要做一张试条,方法和做接触影像的一样。
选择最佳的曝光时间,放大照片。
放大照片是必须注意显影液的温度,显影液温度过低,对比度会过低,显影液温度过高,对比度会过高。
20度是一个适宜的温度。
在夏天需要用冰块将它降温,冬天需要用温水一直保持液体的温度。
在放大机下曝光是,一定要压住尺板,不然很有可能发生照片边缘过虚的情况。
当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开始。
同时,在放纸张的时候也不能放歪,这样照片就会歪。
然而在放大照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天空过白,或者某个地方过白的情况。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局部在加曝。
在我放大的照片之中有一张逆光拍摄的飞机。
飞机上方是空白的天空。
我从最初的20秒加曝,一直尝试到99秒。
然而在99秒天空加曝成功之后,除了天空的其他部分却因为加曝时间过久,过于黑,不透气,使得我必须从新放大这张照片。
这次我选择在天空之外的地方先用纸挡住,当然只能遮住一大部分,不然会使边缘区别过大,导致照片不和谐。
然后曝光时用黑卡纸挡住其余部分,这个时候黑卡纸应该尽量拿的高一些,这样不会留下痕迹。
也将曝光时间相对减少,然后得到了一张成功放大的照片。
在放大展览照片的时候,用了和之前不一样的纸。
这种纸浸在药水里是很软,一碰就会破的感觉,所以我们在浸药水时都选择用手,而不是用夹子去夹,以免弄坏。
而因为纸张的不同,定影需要10分钟,水洗需要一个小时。
水洗之后要让它自然风干。
风干之后纸张会完全褶皱起来,然后要用机器将他压平。
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使用了135相机,也接触了120相机,4乘5相机。
不同的相机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在洗胶卷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冲4乘5的底片,需要将所有的灯关闭,冲洗8分钟。
在这黑暗的8分钟里,你在与其他人交流打发时间的同时,也不能搞错手里的动作。
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渐渐了解了摄影这门艺术,同时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也将继续努力的学习,学习更多自己所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