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j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 5号丛小飞——河海大学

合集下载

七学风榜样——精选推荐

七学风榜样——精选推荐

七学风榜样七、学风榜样我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学校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有⽆数的前辈以⾝作则,不断传承和发扬河海精神,为学校学风的积淀写下了不朽篇章,是激励⼀代代河海⼈潜⼼钻研、继承弘扬河海精神的不竭动⼒。

(⼀)严恺教授严恺 (1912-2006),福建闽侯⼈,中国科学院院⼠,中国⼯程院院⼠,河海⼤学创始⼈、名誉校长,南京⽔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52年负责筹建华东⽔利学院,任副院长、院长。

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恺1933年毕业于中国交通⼤学唐⼭⼯学院,1935年考取公费研究员店铺资格赴荷兰留学,1938年毕业于荷兰德尔福德科技⼤学研究⽣院,获海岸⼯程学⼯程师职称。

旋即回归祖国,到云南从事农⽥⽔利建设。

1939年被聘为重庆中央⼤学⼯学院教授。

1943年北上参加治理黄河的⽔利⼯程,任国家黄河⽔利设计组主任、研究室主任和⽔利⼯程总队队长,同时兼任国⽴河南⼤学、国⽴黄河⽔利⼯程专科学校教授。

1946年担任国⽴河南⼤学⼟⽊⼯程学系主任、教授,还曾任该校⽔利系主任。

1952年,国务院任命⼀级教授严恺为华东⽔利学院(今河海⼤学)副院长、1958年升任院长,直到1983年任博⼠⽣导师、名誉院长。

1955年,严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5年⼜被选为中国⼯程院院⼠,并当选墨西哥科学院院⼠,成为当代中国少有的三冕院⼠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严恺教授发表黄河港⼝、天津新港回淤问题,长江⼝航道整治研究、长江葛洲坝⼯程的复杂科技问题等⽅⾯的学术论⽂70余篇,并出版了《中国海岸⼯程》等著作多部,他的“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199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

对我国⽔利学、海岸⼯程学的研究,有很⾼的造诣。

他曾长期兼任中国⽔利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坝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组织国际⽔⽂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等职务。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钱永昌:学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 级学生,大连海运学院首届毕业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

曾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4—1991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

林祖乙:1954 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

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洪善祥:学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58 级学生。

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

曾先后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总经理,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

刘松金:1965 年8 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运输轮机专业。

1986 年12 月任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经理。

1991 年10 月任交通部副部长,1994 年5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徐祖远: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 级学生。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曾任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海发展股份公司货轮公司总经理。

陈政高: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2 级学生。

现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兼辽宁省省长。

先后担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共青团大连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副书记,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沈阳市委书记。

朱正昌:1962 年9 月至1968 年6 月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学习;1993 年3 月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2000 年7 月任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2002 年7 月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2005 年 2 月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黄先耀:现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1978 级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8 年09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事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2004 年02 月,挂职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2004 年08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学习彭世彰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彭世彰事迹心得体会

“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记累倒在三尺讲台的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编者按“宁肯透支生命也绝不辜负使命”,这是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常说的话。

他以自己的认真和执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一辈子。

他毕生追求科学真理,提出享誉业界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带领学生在祖国各地躬身科研,完全忘记了时间和劳累,更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正是彭世彰这样“样样放不下”“样样不落后”的知识分子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推动了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富强。

英才早逝,痛不自言。

我们在向彭世彰同志学习的同时,也希望广大知识分子在紧张工作中莫忘劳逸结合,希望社会各界关心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

一声声呼唤,一阵阵哭声,划破清晨的寂静。

河海大学的师生们,奔向南京殡仪馆。

他们要去送心爱的彭世彰教授最后一程。

层林如挽,长风当泣。

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排成一条长龙,绵延数里。

“我走了。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前笑吟吟地与妻子告别。

没想到,竟成永诀。

2013年12月15日下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海大学节水专家彭世彰在作学术报告时突发心肌梗死,“轰”的一声倒在了三尺讲台,再没有醒来,终年54岁。

而就在几周前,他一手创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评估中被评为第一,他带领的“节水灌溉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

灌溉的革命1978年,彭世彰通过高考成为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农田水利专业的学生,从此与水利结缘。

20世纪90年代,“下海”之潮涌动,作为普通教师,收入微薄的彭世彰也动摇过。

但是,只要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只要看到绿油油的农田,责任和担当便割舍不下。

为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机制,彭世彰连续三个月每天往田里跑,和稻子一起“泡”在水里。

“老彭常常是早上一身泥,午间一身汗,夏天晚上蚊子特别多的时候,就躲到房屋顶上纳凉。

在他眼里,这些都不值一提。

”同事郭相平教授回忆。

2014.6.5河海大学“小水滴”杯大学生心理健康竞赛

2014.6.5河海大学“小水滴”杯大学生心理健康竞赛

与心灵相约与健康同行——记河海大学“小水滴”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为了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同学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自我调适能力。

2014年6月5日晚6点半,由河海大学学生工作处主办,能源与电气学院承办的“小水滴”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决赛如期在思源楼多功能厅举行。

出席本次比赛的嘉宾有河海大学学生工作处魏有兴副处长、河海大学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刘取芝老师、13级能电院辅导员杨丹老师,土木院心理联络员王璐老师以及进入决赛其他五个学院的心理联络员老师。

本次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于5月21日晚18:30,在致用楼201教室以笔试、闭卷的形式进行,参赛学院选派10名学生参加。

经过激烈的角逐,土木院顺利杀入决赛,另外五支进入决赛的分别是商学、港航、公管、大禹、水文学院的代表队。

决赛则采用现场竞答形式,分必答题、选答题和抢答题三个环节。

每个代表队选派三名队员参加决赛,土木院代表队由初赛表现出色的王靠、陈后光、陶莎同学组成。

赛前的充分准备和详尽分工使得他们在赛场上运筹帷幄,但其他各队也不甘示弱,比分紧咬,几乎难分伯仲。

不时响起的土木院亲友团的加油呐喊声让选手们充满斗志,现场气氛一时紧张万分。

幸而有两轮比赛之间穿插的吉他独奏和女生清唱,稍稍缓解了选手的紧张心情。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主持人也大方送出奖品。

最终,在三轮激烈角逐之后,土木院获二等奖佳绩。

此外,港航院获一等奖,公管院获二等奖,大禹、水文、商学院获三等奖。

至此,本次河海大学“小水滴”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也在掌声中圆满落幕。

通过积极参与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不仅了解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而且通过比赛对他们进行启迪,有利于土木院心理健康普及工作的开展。

有良好的人格和心态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必修课,只有拥有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才能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秘书处2014年6月6日。

“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名单

“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名单
附件3
“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名单
(共3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序号
姓名
学校
1
万里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2
王佩倩
南京财经大学
3
王海洋
南京晓庄学院
4
王瑞瑞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
牛越
苏州科技学院
6
龙天宏
江苏科技大学
7
齐大谦
常州大学
8
许琳
江苏师范大学
9
许安琪
南京体育学院
10
刘伯敏
南京工程学院
11
22
郑海燕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23
荆淮侨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4
姚铭浩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25
赵蕊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6
高攀
南京林业大学
27
耿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28
韩清尚
河海大学
永丽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刘韵子
南京医科大学
12
陈爱
江苏警官学院
13
陈玉千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4
陈方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5
苏升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6
何涛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7
张晴宇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8
张亚楠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19
李启波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20
严威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1
罗冲羽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河海大学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河海大学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河海大学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佚名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年(卷),期】2016(032)002
【摘要】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河海大学共有2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河海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朱跃龙教授主持,余钟波教授、许峰教授、杨涛教授、李致家教授、冯钧教授、李士进教授等参与的"海量数据驱动的水文多要素监测预报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总页数】1页(P118-11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杭州市10项科技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杭州市10项科技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3.我市1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人首次
获工人农民技术创新奖4.安徽省13项科技成果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5.陕西省3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获“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学生名单及主要事迹表

获“2012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学生名单及主要事迹表
17
张晴宇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0级专科生,男,入校以来一直勤奋刻苦学习,先后获得201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朗盛杯”化工生产技术比赛高职组团体一等奖,2011年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2011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2年国家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严威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0级专科生,男,担任班长期间重视班级班风建设,所在班级曾连续两年获评院先进班级。认真钻研沙盘知识,二年级时担任院ERP协会副会长,2012年5月组办了院ITMC协会并担任会长,同时,他参加多项国家、省、市各级沙盘竞赛并获奖。时刻牢记自己学生党员身份,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曾多次获评院级荣誉。
12
陈爱
江苏警官学院
2009级本科生,男,综合素质突出,在第26届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安保、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比赛展露了才能,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个人三等功1次;在公安实践中,获得公安机关嘉奖;在学习上,成绩优异,高分通过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
13
陈玉千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0级专科生,男,该生思想端正,政治上要求积极进步,多次组织和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被评为泰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先后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尽职尽责,成为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干。其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获得国家励志讲学金,国家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积极投身技能训练,参加全国电子商务“三创”赛,获江苏区二等奖。实习成绩优秀,入职4个月,业绩公司前三甲。
15
苏升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0级专科生,男,幼时因高烧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却历练了坚毅的品格。三次登上学校的迎新晚会,用自己的歌声打动着每一个人,赢得尊重;用自己阳光的微笑,温暖着每一个人,赢得关心;多才多艺,多次在校报上发表文章,与同学一起出演的校园DV,荣获江苏省大奖;曾获得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提名奖;2011年他接受常州电视台《社会写真》栏目采访,他的事迹感染了一大批的青年;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开起自己的网店。

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doc

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doc

河海大学文件河海校政〔2014〕120号────────────────────关于表彰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的决定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河海大学教学奖励办法》(河海校科教〔2008〕77号),学校决定对2013-2014学年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国家级172项、省级695项)的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希望获表彰的教师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创新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成绩。

附件:河海大学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名单河海大学2014年10月8日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2014年10月8日印发录入:校对:附件河海大学2013-2014学年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名单一、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二、201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三、2014年第十六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四、2013年第十五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五、2013年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六、2014年第三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七、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八、2014年“金川”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九、2013年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十、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十一、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4十二、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十三、2014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十六、2014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十七、2014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6十八、2014年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十九、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创新实践成果奖二十、201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二十一、201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二十二、201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十三、2014年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十四、2013年第四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实践创新作品评选二十五、2014年第六届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二十六、2013年第十五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8二十七、2014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十八、2014年“赛佰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设计应用大赛二十九、2013年“则泰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竞赛三十、2014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生物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三十一、201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三十二、2013年第二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三十三、2013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十四、2013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三十五、2013年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10三十六、2013年数学中国“认证杯”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三十七、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三十八、2013年“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三十九、2013年全国第三届翻译口译大赛暨江苏省第二届口译比赛四十、2013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四十一、2014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上海邀请赛四十二、2014年四十三、2014年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及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四十四、2014年TI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四十五、2014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12四十六、2014年“格力杯”第八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四十七、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四十八、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四十九、2014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赛五十、2013年第四届江苏省高校测绘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创新大赛五十一、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五十二、2013年“矿大杯”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五十三、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14五十四、2014年第十一届华东地区高校结构设计邀请赛五十五、2013年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赛五十六、2013年江苏省第十届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五十七、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五十八、2013年江苏省领航杯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五十九、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二届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六十、2014年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六十一、2014年第二届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创业先
——河海大学丛小飞事迹材料
他出生贫寒,品学兼优,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自强不息,自主
创业,成功创立属于大学生自己的公司并带领身边的同学一起勇敢开
辟创新创业的天地;他,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
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他就是丛小飞,河海大学理学院2008级本科生,
2010年8月,年仅21岁的他创办了南京迅迈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创业回报社会的担子。

家境贫寒自强不息
1989年6月,丛小飞出生于江苏沿海地区如东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小与外祖父一起生活的他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得更早。

从上小学开始,他的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高中阶段,他在央视‚异想天开‛节目中崭露头角,成功获得第一名;在大学校园里,他学习勤奋、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好,并积极锻炼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成了有名的‚三好生‛。

自强不息又严于律己的丛小飞在大学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丰富的经历和出色的成果写满了他的履历: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并且担任过辅导员助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学校朋辈辅导员和职业生涯规划组组长等职务。

他曾组队参加‚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路闯进决赛,获得华东赛区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中,他曾参与了技术类和社会调查类两个项目,并担任社会调查类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所负责的项目‚基于农业土地不同的使用模式对农作物秸秆禁烧及其能源化利用的研究‛获得国家级参赛奖;在江苏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他曾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实践创新,撰写的实践报告获得河海大学优秀实践报告,所在团队获得河海大学先进集体称号,他本人也获得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在校期间就敢于创业,精于实践的他曾获得‚海韵风华—感动河海‛创业实践类十佳学生。

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精神和长时间求真求实求新的实践积累,使得他扛起了90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旗,承担起发展一家企业的重担。

创业起步锐意向前
创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对于创业的这一切,丛小飞执着于其间的一程又一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很多人羡慕辉煌的结果,垂涎于辉煌的结果。

可是,结果总在过程后,如果不踏踏实实、坚忍不拔地将过程走完,又怎么可能有辉煌的果子吃呢?美好的愿景也终归是过眼云烟的一个肥皂泡。

爱过程?得天下。


大一下学期,丛小飞在兼职做家教的过程中受到学生父亲的启发,首次踏上创业征程。

创业之初,他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把目标锁定为便捷餐具,易擦清洁布等生活用品的经营,之后他积极策划组建团队,开始尝试‚憨哥销售网络‛,希望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这次创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失败没有打消丛小飞对创业的执着,而是让他懂得创业不是仅靠个人的力量和热情就可以成功的,它需要一个团队,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

大学生创业的各种艰辛,只有真正的实践者——丛小飞和他的同伴们体会最深刻。

2010年3月,丛小飞开始了创业实践的第二次尝试。

这次,他先找准了创业的领域——教育市场,‚中国的教育工作已经从‘规模做大’逐渐完成了向‘品质内涵’的战略转变,精品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个性化教育必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个很好的机遇。

‛确定了大方向,他把创业从概念细化到了理念:教育要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心理辅导和学习生涯规划,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潜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这一次,他精心招募了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和朋友,组建分工明确的创业团队。

要创业,首先要有办公场地,为了筹集到租赁和装修办公场地的八万元费用,丛小飞带着同学们开始了艰难的‚融资‛之旅。

没有太多社会人脉关系的他们靠着一张口说遍了身边能接触到的每一个人,从同学到宿管阿姨,从老师到学校保安——他们用真诚、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感动了身边的人,也筹足了资金启动了他们的梦想。

装修办公室期间正值暑假,七月的南京酷热难耐,丛小飞又跑遍了南京的装修市场买材料,只为货比三家省下一些装修费用。

有一次,他和同伴两人骑一辆电动车去市场买白板,结果遇到电动车爆胎,周围没有修车的地方,他们只能推着车扛着白板往回走,在近40度的高温下足足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回到公司,办公室装修好了,丛小飞和他的同伴却中暑病倒了,周围人说,‚何必这么拼命,又没有人逼你‛,丛小飞回答:‚要实现创业的梦想,哪里是这点苦就能把我们难倒的。


创业,除了能吃苦,还要有创意。

2010年10月,丛小飞带领团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南京迅迈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4月该公司正式转型,与南京方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启动远程教育项目;2011年11月,丛小飞又组织团队研讨平台的拓展性工作,确立和启动了面向程序员的‚轻问‛平台项目。

‚轻问‛是一个细分的‚社交化问答平台‛,它将不同于百度知道或者新浪爱问这类问答网站,期望以关系社区及付费指定问答的形式来帮助用户找到更好的答案。

丛小飞计划于2012年上半年正式注册公司,带领团队向新的更高的领域进攻。

而这次他们的竞争对手将是创新工场的孵化公司‚知乎‛。

也许在旁人看来,‚知乎‛是大象,‚轻问‛是蚂蚁。

但丛小飞坚信,只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团结起来的蚂蚁也可以战胜大象!
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创业为了什么?很多人都问过丛小飞这个问题,也很多人揣测过问题的答案:为名、为钱、为丰富阅历找刺激……众说纷纭,面对种种揣测,丛小飞波澜不惊,他心里有自己的‚定海神针‛:‚我自己的经历让我知道,教育这两个字,更多的是需要奉献,这是我和我的团队创业的理念,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


即便是筹备创业那段最辛苦的时间里,担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的丛小飞没有因为自己的缘故怠惰过对公益活动的热情。

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底,每周日他都会带领他的团队成员从江宁一路转公交车到南京清凉山社区,为低保户子女提供免费的一对一家教服务,不但风雨无阻,而且从没有人在低保户家里吃过一顿饭。

爱心家教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发展成为丛小飞公司的一个品牌。

创业成功后,他们开始在秦淮区、鼓楼区和江宁区试点,为近40名贫困学生开通了教育培训绿色通道,为这些孩子减免学费。

丛小飞通过教育回报社会的目标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还会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为更多的贫困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除了为贫困的中学生送去爱心,丛小飞还从身边做起,在努力创业的同时从来不忘关心身边的贫困大学生。

一直以来,丛小飞的创业公司都在创造机会为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提供兼职机会。

兼职大学生招收进来了,他就像对待朋友和兄弟姐妹一样,学习、生活、思想,样样不落悉心关照,受挫折的时候就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生病的时候就送他们上医院。

除此以外,为帮助周围同学就业,丛小飞通过电话、网络、短信等各种途径搜集就业信息,密切关
注就业动向,每年收发的有关就业信息和学生的问候短信有6000多条,就这样,他把有用的就业信息第一时间送到了大学生手上。

为了帮助周围同学联系就业单位,丛小飞甚至还曾经向熟悉的文化教育领域的单位发了200多封邮件,‚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我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爱心和责任,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身边更多的人。


现在的丛小飞仍在探索中慢慢发展自己的公司,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

他说:‚给自己一个梦想,再给梦想一个实现的机会,梦想往往会成功,我要志存高远,用执着的毅力实现梦想,也要心怀感恩,以最朴实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我的创业路才会越走越远,也才能有更成熟的心回报社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