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三复习课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鲁科版)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PPT(配有doc练习)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PPT(配有doc练习)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b.熵变的含义
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 熵的变化
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
,用 ΔS

表示,化学反应
自发进行
②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影响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 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 混乱度 体系 混乱 度增大的倾向。 (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 ①ΔH-TΔS<0,反应 能自发进行 。 达到平衡状态 。 。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2)等价标志 ①全部是气体参加的非等体积反应,体系的压强、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N2(g)+3H2(g) 分数保持不变。 ③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的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的化学键的 物质的量相等。 ④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 间而变化。例如,2NO2(g) 随时间而变化。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解析
ΔH-TΔS判据只适用判断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反应能
否自发进行,A、B错误,C正确;ΔH-TΔS<0的反应可以 自发进行,但不一定是剧烈反应,D错误。
答案
C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3.(2013· 重庆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B.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 mol-1能自发进行,是因为体系有自发地向 混乱度增大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 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考点深度突破 素养优化提升
2NH3(g)。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ppt 鲁科版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ppt 鲁科版

4、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 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
化学平衡向 正向 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 向 逆向移动。
速率-时间关系图:
增 大 反 应 物 浓 度
V(molL-1S-1)
, V正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0
t1
t2
t3
0
t1
t2
t3
加压
减压
课堂练习
1.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
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 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 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C. a=b+c
B. a<b+c
D. a=b=c
V正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t(s)
速 率 时 间 关 系 图 :
-
A
增大反应物
B
减少生成物
正向
C
减少反应物
D 逆向
增大生成物
注意
(1)浓度改变是指气体浓度、溶液浓度的变化,不溶性
固体量的改变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2)对于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改变不参加反应的离
子浓度,化学平衡一般不移动;例如:
+)或c ( 3)恒温恒容情况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或 FeCl +3KSCN Fe(SCN) +3KCl ,增加 c (K 3 3 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因为各组分浓度不变,故不影响。 (Cl-),不会影响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鲁科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鲁科版选修
复习课件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鲁科版选修
1.理解焓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2.了解熵和熵变的概念,理解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3.能综合运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重点)
知识点一 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称为自发过程;反之称为非自发过程。 (2)实例: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过程、热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都属于自发过 程。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CO 气体分解为 C 和 O2
[随堂训练]
解析:自发过程的发生不需要消耗能量,往往能输出能量,A、B、C 三项都符合此特 点是自发的,而 D 则需消耗能量是非自发的。 答案:D
2.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实现
2.文字描述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 ΔH-TΔS<0
的方向进行,直至达
到平衡状态。
3.一般规律
(1) 放热、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2) 吸热、熵减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3)当反应焓变和熵变的影响相反时:
①如果二者相差悬殊,则某一因素可能占主导地位。
②如果二者相差不大时,则温度可能对反应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结束语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件鲁科版选修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 鲁科版选修4.ppt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2 化学反应的限度课件 鲁科版选修4.ppt
5
在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 H2发生反应
正向反应
N2(g) + 3H2 (g) 逆向反应
2NH3(g)
对于以上反应,请分析: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 度哪个大? 反应物浓度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
(2)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与逆反应哪个
反应速率大? 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化学反应限度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 反应所能进行的最大 程度
1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同一条件下, 既能向正反应方
向进行,同时也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符号:
催化剂
2SO2+O2 △ 2SO3
3、可逆反应的特点
(1)、同一条件 同时进行(两同)
2
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
催化剂
△ 2SO3
随堂练习3
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2和H2合成 NH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B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
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最后减小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后 保持恒定 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13
化学平衡的标志
4、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AC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2C(g)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14
化学平衡的标志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课件(鲁科版选修4)

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课件(鲁科版选修4)

的方向, 向△H-T△S<0的方向,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 的方向 直至达到平衡状态。
二、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 量。 单位: (2)单位: mol / (L · min) 或 mol/(L · s)
练习1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练习1、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 气 气 气 气 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B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和 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 、Q、R、S四者共存 反应容器内P、 、 、 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化学平衡特点: 2. 化学平衡特点:
(1)逆 (2)等 (3)动 ) ) ) (4)定 定 (5)变 变 讨论:怎样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讨论:怎样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1、直接: 、直接: 化学键断裂=化学键生成 ① V正=V逆 →化学键断裂 化学键生成 化学键断裂 ② 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质量分数不变 质量分数不变 2、间接: (相关物理量恒定不变) 、间接: 相关物理量恒定不变) ① 压强 ② 体系颜色 ③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④ 密度 …………………………
一、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研究表明:
T、P一定,反应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反应 、 一定 一定, △ -T△S<0 反应能自发进行 △ △H-T△S=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H-T△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 在温度、 即: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 在温度 压强一定的条件下, 自发反应总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7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课件鲁科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7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课件鲁科版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
第7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平衡思想——从化学平衡常数的角度认识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 化学平衡的定量关系,并用化学平衡常数解
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 决问题。
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证据推理——领会用有关浓度进行平衡常
2.能正确计算反应的平 数的计算及利用平衡常数计算转化率等平衡
解析答案
解析:(1)①分析已知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由盖 斯定律可得 ΔH3=ΔH1+ΔH2;
②K3=[C[HC3OO2H][]H[H2]23O]=[[CHH2]32O[CHO]][[HC2OO2]][[CHO2]]=K1·K2。 (2)①由图可知,随温度升高 K1 增大,故 ΔH1>0,又 ΔH3=ΔH1+ΔH2, 则 ΔH2<ΔH3。②由图可知,T1 K 时,K1=K3,由 K3=K1·K2 得 K2=1, 而 K2=[[CCOH]3·O[HH2]]2,故[C[HC3OO]H]=[H2]2=0.12 (mol·L-1)2=0.01 (mol·L-1)2。 答案:(1)①ΔH1+ΔH2 ②K1·K2 (2)①小于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 高,K1 增大,则 ΔH1>0,根据盖斯定律知 ΔH3=ΔH1+ΔH2,所以 ΔH2<ΔH3 ②0.01 (mol·L-1)2
④CaCO3(s) CaO(s)+CO2(g) K=_[C__O_2_]_。
答案
(3)转化关系
①对于 N2(g)+3H2(g) 2NH3(g) K1 2NH3(g) N2(g)+3H2(g) K2
NH3(g)
12N2(g)+32H2(g) K3
则 K1 与 K2 的关系为__K_1_·K__2=__1_,K2 与 K3 的关系为__K__2=__K_,23 K3 与 K1 的关系为__K_1_=__K1_23_。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课件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课件

[答案] (1)> (2)> 由图像知,A 点未达平衡,B 点已达平衡,A 点 v 正(CO2)>B 点 v 正(CO2)=B 点 v 逆(CO2)=B 点 v 逆(H2O),故 A 点 v 正(CO2)>B 点 v 逆(H2O) (3)v 正(CO2)=12v 逆(NH3) (4)A 点 v 逆 (CO2)<B 点 v 正(CO2) (5)是
cHClO·cH+·cCl- K=__________c__C_l_2_ ________。
2.熵与熵变 (1)熵:描述体系___混__乱__程__度___的物理量,符号为S。熵值越大,体 系__混__乱__度___越大。 (2)熵变:ΔS=S(生成物)-S(反应物)。 (3)常见的熵增过程 ①同一种物质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S(s)<S(l)<S(g)。 ②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__增_加___的反应。
可逆反应判定的实验设计 1.某研究性小组决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证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 度。取 5 mL 0.1 mol/L KI 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0.1 mol/L FeCl3 溶液 2 mL,发生如下反应:2Fe3++2I- 2Fe2++I2。为证明该反应具有 可逆性且具有限度,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液,滴加 AgNO3 溶液,发现有少量黄色沉淀(AgI),证 明反应物没有反应完全;
②再取少量反应液,加入少量CCl4,振荡,发现CCl4层显浅紫色, 证明萃取到I2,即有I2生成。综合①②的结论,他们得出该反应具 有一定的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达到反应限度。
(1)老师指出他们上述实验中①不合理,你认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前提下,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步骤②适合检验生成I2较多的情况,还有一种简便方法 可以灵敏地检验是否生成了I2,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6章第1讲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课件鲁科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6章第1讲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课件鲁科版

的反应热。( √ )
(4)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
(5)反应 A(g)+3B(g)
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常数 K 值增大。( × )
(6)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
(7)可根据 K 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 )
考点二 化学平衡常数
[学在课内]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__学__平__衡__时,生成物_浓__度__幂__之__积___ 与反应物_浓__度__幂__之__积_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 K 表示。
2.表达式: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C]p·[D]q K=__[_A_]_m_·_[B__]n___(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名师点拨] (1)熵: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2)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熵变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系数大小 。
[考在课外]
教材延伸 判断正误
(1)放热过程均可以自发进行,吸热过程均不能自发进行( × ) (2)CaCO3=高==温==CaO+CO2↑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 ) (3)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因素( × ) (4)ΔH<0、ΔS>0 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5)吸热且熵增加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 ) (6)-10 ℃的水结成冰,可用熵变的判据来解释反应的自发性( × )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项正确。
基础回归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 就能自发进行的反 应称为自发反应。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1)焓变与反应方向 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数 放热反 应 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 越多,体 系能量降低得也 越多,反应越完全。可见,反应的 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 一。
判断方法:极值等比即等效
实例
例如:2SO2 (g) + ① 2 mol
O2 (g) 3 mol
2SO3 (g) 0 mol
② 1 mol
3.5 mol 2 mol
③ a mol
b mol
c mol
①②中 n(SO 2 ) =2∶3,故互为等效平衡。
n(O2 )
(c
③中a、b、c三者关系满足: 2
2)
迁移应用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
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
+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的
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
⑦混合气体总质量 ⑧混合气体总体积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均指v逆,v正不一定等于v逆
是否平 衡状态
是 是 是 不一定 是

不一定
不一定
压强
①若m+n 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 不变)
②若m+n=p+q,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 不变)
混合气体 ①M一定,m+n p+q 相对平均
分子质量 (M)
要点二 等效平衡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 一可逆反应体系,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 不同,而达到化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百分含 量相同。 2.分析方法 按照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把起始物 转化为方程式同一半边的物质,通过对比两种 情况下对应组分的起始量是相等,还是等比, 来判断化学平衡是否等效(即“一边倒”)。
误区警示 化学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 志,它能够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一个 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 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可 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 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要点精讲
要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反应体系中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
答案
基础回归 1.可逆反应
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 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 应速率 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 的 质量 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特点
指点迷津 “v(正)=v(逆)”,是化学平衡状态微观本质的条 件,其含义可简单地理解为:对反应物或生成物 中同一物质而言,其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 的宏观表现,是v(正)=v(逆)的必然结果。
(2)熵变与反应方向 ①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 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 混乱度。大多数 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 混乱度 增大的倾向。 ②熵和熵变的含义 a.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 S表示。 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 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 S(g)>S(l)>S(s)。
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3.意义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大,正反应 进行的程度越大。 (2)K只受温度 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 度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 数。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 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和生成速率相等。 (2)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
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 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保持不变。
2.实例分析
例举反应
mA(g)+nB(g)
pC(g)+qD(g)
混合物体 系中各成 分的量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 定
三、化学平衡常数
基础回归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 化学平衡
时,生成物 浓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 与反应物
浓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 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
符号 K 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K= c p (C) • cq (D()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 cm (A) • cn (B)
③ a mol
b mol
c mol
①②两种情况下,n(H2) n(I2)=1∶1,故两 平衡等效。③中a、b、c三者关系满足:
( c ×1+a)∶( c×1+b)=1∶1或a b=1∶1,c≥0,即与 ①2②等效。 2
特别提醒 三种情况下的等效指的均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实际上三种等效是有差别 的,第1种情况是绝对等效(包括浓度、密度、相 对分子质量等都相等),而第2、3种情况下, 物质的量等存在倍数关系。
3.分类及判断方法 等效平衡有两类反应(即Δn=0、Δn≠0的反 应)、两种状态(即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体积可变反应 判断方法:极值等量即等效
实例:
例如,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SO2 + O2 ① 2 mol 1 mol
2SO3 0
②0
0
2 mol
③ 0.5 mol 0.25 mol 1.5 mol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解析 ②由于是定容容器,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 不变,故反应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故不能作 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同理⑧不正确; ⑥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 故不论是否达到平衡,它们的速率比值总是计量 数之比,故不正确;⑦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 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气 体总质量保持不变,故不正确;综上所 述,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 B
迁移应用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解析 A项可转换为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2的同时 消耗0.5n mol A2,A2的正、逆反应转化浓度不相 等,未达到平衡状态;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 平衡前后气体压强均不变,B项不能说明是否达到 平衡状态;C项可转换为单位时间生成2n mol AB 的同时消耗2n mol AB或消耗n mol B2的同时生成n mol B2,表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项只表示了 逆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 答案 C
解析 在相同体积和温度的条件下,甲、乙两容 器是等效体系,平衡时两容器中各组分的浓度相 同;若提高相同的温度,甲、乙两体系平衡移动 的情况相同;若向甲中加入一定量的He,平衡不 移动;若向甲中加0.1 mol H2和向乙中加0.1 mol I2, 则使平衡移动的效果相同;而降低甲的温度会 使平衡正向移动,c(HI)提高。 答案 C
二、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
自我诊断
2.在一定条件下,将0.3 mol CO和0.2 mol H2O(g)通 入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
(1)反应刚开始时, 反应物 浓度最大,正反应 速率最大; 生成物 浓度为0, 逆 反应速率为0。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 减小 ,正 反应速率逐渐 减小 ;生成物浓度逐渐 增大 ,逆反 应速率逐渐 增大 ,最终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 ,达 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 保持不变 。依据以上叙述画出反应的v-t图象:
【典例导析2】(2009·北京理综,9)已知 H2(g)+I2(g) 2HI(g) ΔH<0。有相同容 积的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 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 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 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变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
裂 ③百分含量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
=v(I2)=
1 2
v(HI)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
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
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
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
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键断裂、物质的量、物质
的量浓度、转化率、颜色、温度等来判断(此时
相对分子质量、压强、密度不能用来判
断)。
答案 ②⑥⑨ ⑥⑦⑧⑨⑩
技巧点拨 化学平衡的标志很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判断: ①速率标志:v正=v逆≠0;②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再发生 变化;③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不再发 生变化;④反应物反应时破坏的化学键与逆反应 得到的反应物形成的化学键种类和数量相同;⑤ 对于气体体积数不同的可逆反应, 达到化学平衡时,体积和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