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反应的利用2.ppt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及教学分析 专家讲座 课件

2022-2023学年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及教学分析 专家讲座 课件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编写及教学分析内容提纲o教材的背景o 教材的特点o 关于教材编写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组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编写依据o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o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与研究o对化学教学的认识与实践o对学生如何学习化学的认识与研究o对学生认识发展和学习进阶的研究o对教材及其编写的认识与探索课标教学教师成长管理学生发展考试化学教材教材特点o 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最大的突破o 科学素养的具体化——生动阐释新课程o 内容组织结构化——更加符合学科本质o 内容呈现建构化——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o 内容要求层次化——更好地解决差异问题o内容呈现教学化——更好地解决操作性问题o超越具体性知识传授,注重观念建构,促进认识方式转变特点之一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真正理解7硫的转化自然硫的转化实验室中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展示含硫元素的物质硫单质的性质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性质自然界中的转化火山喷发不同价态(0、+4、+6)硫元素的转化硫酸工业生产社会物质酸雨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o 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以及对科学、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认识,统一为一个整体o 突出在真实现象与实际问题中、在事物的整体联系和元素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中学习具体物质性质的这一核心思想方法o 体现元素观、转化观、分类观在认识元素化合物中的应用o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处理注重的是整体、联系和观念;淡化的是细节、繁杂和僵化o 展示了化学学科的宽阔视野和元素化学的发展趋势9氧化剂和还原剂P46P47交流研讨活动探究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视角氧化还原反应P51活动探究认识物质分类的新视角氧化剂、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认识物质性质的新视角P49 交流研讨氧化性、还原性P50 迁移应用认识化学反应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中 变化的实质物质的构成化学键原子的结构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利用化学反应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物质 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源化学反应的快慢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化学键与化学反座化学键认识物质的构成物质变化的实质能量变化的实质化学键的含义化学键的类型构成物质的化学键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利用化学反应的利用制造新物质 业 相 用 △ 化 病本节教材的多种功能:,1.从应用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2.从应用的视角整合元素化合物知识;3.具体知识的教学案例:氯气的制取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量如何利用化 造新物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之二科学素养的具体化和全方位落实生动阐释高中化学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素养视角对必修模块课程内容的分析模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化学1元素化合物: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的重要应用——化学电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
答案:A 解析:锌比铜活泼,所以Zn做负极,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 进入溶液,所以锌片质量减少,A正确;Zn为负极,Cu为正极,所以电子 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B错误;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水果中的氢 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Cu不溶解,C错误;该装置是原电 池,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知识归纳 1.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课堂篇探究学习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1)电极反应式。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H++2e-=H2↑(还原反应) (2)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3)粒子流向。 ①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 相反。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任务一
任务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答案:C 解析:a、b、c、d四种金属片,若a、b用导线相连浸泡在稀盐酸 中,H+移向b,则b为正极,a为负极,所以活泼性是a>b;c、d用导线相连 浸泡在稀硫酸中,c的质量减轻,则c为负极,d为正极,所以活泼性是 c>d;a、c用导线相连浸泡在稀AgNO3溶液中时,c上附着上一层黑色 物质,则a易失去电子,活泼性是a>c;d浸泡在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 出b的单质,说明活泼性是d>b;综上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c>d>b。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反应的利用(第1课时).ppt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化学组:
【问题1】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旧化学键的断裂 新化学键的形成
【问题2】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着哪些变化?
既有物质变化 化学反应过程中 也有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应用
物质 变化
制备新物质
能量 变化
提供能源
光纤
建材
航海
航天 航空
化学反应的应用
物质 变化
制备新物质
能量 变化
提供能源
如何利用化学反 应制备新物质
案如的例转何制:化将氯备为化电气学能能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以Cl2为例)
【合作探究1】分析以下三个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2H2O
2KMnO4 + 16HCl(浓) = 2MnCl2 + 2KCl + 5Cl2↑+ 8H2O 通电
2NaCl + 2H2O ═ 2NaOH + H2↑+ Cl2↑
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有什么共同之处?
共同之处:2C-1l
失2e-
0 Cl2
2、从原料来源,价格等角度你认为哪个原理适合工业
生产,哪些原理可以用在实验室中制备?
【整理归纳】
1、工业上制备物质反应原理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 工艺简单、经济效益高
2、实验室制备物质反应原理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简约、可行、安全、易操作。
【学以致用】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氯气,试填写下表:
实验室制法
原理
MnO2+4HCl(浓) = MnCl2+Cl2 ↑ + 2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详解课件

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详解课件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化学2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族、周期)、周 期表中元素性质(原子半径、得失电子能力、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的递变规律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区)、元素性质(电
与性质
离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2》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能量变化 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能 与热能的转化、电能的转化(感性认识)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实 验 化 学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是高中化学课程为全体学生打下共 同基础的具体体现和保证。
必修化学的基础必须更加关注后续课程在化学知识结 构发展上的需要,以及建立知识逻辑的需要。
《实验化学》
通过实验使学 生反应条件对反 应速率的影响, 感受浓度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简 介温度、压强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化学2》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 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感性认识);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 应(加聚反应)及应用
《化学与技术》
介绍了几种工业上 常见的有机合成反 应(如以乙烯和丙 烯为原料的合成)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P2
设计本栏目的意图: 引出本节核心知识,并进
行科学研究方法(模型、假 说)教育
实施建议: 重现卢瑟福α粒子散射
实验,组织学生展开探究
关于本节教材的几点说明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3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快慢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变式训练1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 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正确的是
(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答案 C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之比,
v(W)∶v(Z)=3∶3=1∶1,故A项错误;v(X)∶v(Z)=2∶3,故B项错误;
(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1)哪一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
提示 由题图可知,在1 min时间内,EF段生
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多,故EF段反应速率
最快。
(2)EF段,用HCl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
提示 由题图可知 EF 段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 672 mL-224 mL=448 mL,二
实验现象
3 mol·L-1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
实验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已知铁片的质量和表面积均相同
加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不加热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
实验现象
速率较慢
实验结论 其他条件相同时,体系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1)根据定义计算某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Δ
v= 。
Δ
(2)对某一具体反应,只要知道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物质的反应
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求算。
(3)比较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一般有两
种方法。
①应先把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同一物

鲁科版化必修二化反应的利用PPT课件

鲁科版化必修二化反应的利用PPT课件

e电流
SO42SO42SO42-
SO42-
Zn2+
HH++ ZHn+2+
H+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一: 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第一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第二组实验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第三组实验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 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④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课堂教学]鲁科版化必修二化 反应的 利用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名师课堂教学]鲁科版化必修二化 反应的 利用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名师课堂教学]鲁科版化必修二化 反应的 利用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练一练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 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 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名师课堂教学]鲁科版化必修二化 反应的 利用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名师课堂教学]鲁科版化必修二化 反应的 利用PPT 课件( 完整版 PPT)
二、原电池的应用
1.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向 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实验室制氢气时,用纯锌快还是用粗 锌快?

高中化学必修二

高中化学必修二
高中化学必修二
目录
Contents
• 物质结构与性质 • 化学反应与能量 • 有机化合物 •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化学实验基础
0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01
包括原子核、电子云、能级、电子排布等概念,以及原子半径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性质。
元素周期表
02
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包括元素周期、族、区等概念,以及元素
3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在物质性质中的表现和作 用。
晶体结构与性质
晶体的基本概念
晶体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
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晶体结构对物质熔点、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晶体结 构缺陷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的原则和理念
如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等。
绿色合成与绿色反应
绿色合成方法、绿色反应介质和绿色催化剂等的研究和应用。
绿色化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等。
05 化学实验基础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常见仪器
混合物等。
物质的提纯
根据物质中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 的除杂试剂和方法进行提纯。如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 的氯化氢气体,用灼热的铜网除
去氧气中的氮气等。
THANKS
பைடு நூலகம்
过滤和蒸发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蒸发时要注 意蒸发皿中液体的量、加热的方法和停止加热的时机。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

鲁科版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应用(第一课时)

鲁科版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应用(第一课时)



3、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氯气:①用含有HCl 146g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的浓 HCl反应,则所得Cl2的量( B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氢 氧化钠溶液吸收⑥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 D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④③②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CaO+CO2↑(加热) C+O2==CO2,C+CO2==2CO Fe2O3+3CO==2Fe+3CO2(高温) S+O2==SO2(点燃); 2SO2+O2==2SO3(高温、催化剂) SO3+H2O==H2SO4 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
注意装置的顺序
气流方向
饱和食盐水
浓 H2SO4
Cl2收集装置
a.向上排空气法(洗气后得到干燥的Cl2,且Cl2密度大于空气)
气流方向
b.排饱和食盐水法
(对气体干燥程度不做要求,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法)
饱和食盐水
Cl2尾气的处理
氯气?
D A B C 说明:吸收溶解速度不很快,溶解度也不很大的气体用装置A; 若气体在吸收剂中溶速快且溶解度极大,易倒吸,选用B; 少量尾气可以集于气球中,选用C; 难以吸收的可然性气体点燃处理,选用D。

阅读课本P49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试管壁上粘附有MnO2,除去粘附的 MnO2可用的试剂是( D ) A、蒸馏水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盐酸 D、热的浓盐酸 2、实验室要制得干燥纯净的氯气,应让产生的氯气依次通过 的试剂是( B ) A、浓H2SO4,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浓H2SO4 C、碱石灰,浓H2SO4 D、水,饱和食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 钻木取 : 人类接触到化
学现象
现代化学------神州”五号隔热层和航天员穿的航天服,是用一种 特殊材料
制成的
合成新材料
现 代 通 信 用 光 缆
1、到目前为止,你已经学习过哪些化学反应? 你 对化学反应的实质、规律有了哪些了解? 如:钠与氯气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橡胶的老化、 钢铁生锈等.
干燥剂 适合于干燥的气体
备注
酸 性 干 燥 剂
干中 燥性 剂
P2O5 浓硫酸 CaCl2
酸性气体:CO2、Cl2、H2S、NO2、 HCl、SO2等
不适于NH3
酸性气体:CO2、Cl2、H2S、NO2、 不适于H2S、NH3、
HCl、SO2等
HBr等
酸性气体 中性气体:N2、O2、H2、CH4等
不 适用于NH3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从分液漏斗中慢慢向烧瓶中注入浓盐 酸,缓缓加热。 3、多余的氯气要用NaOH溶液吸收。 4、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停止加热。 5、实验结束应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思考:
工业上又是如何生产大量氯气的呢?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
通电
2NaCl + 2H2O == 2NaOH + Cl2↑ +H2↑
离子方程式
MnCl2 +Cl2 +
MnO2 + 4H+ +2Cl- Mn2+ +Cl2 +2H2O
思考:
一般说来,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
要包括几个部分?
1、发生装置 2、净化装置 3、收集装置 4、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 例如:制氧气等
固—液不加热 例如:制氢气、 二氧化碳等
固—液加热 例如:制氯气等
②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
④ 2NaCl + 2H2O ==通=电== 2NaOH + H2↑ + Cl2↑
瑞典化学家舍勒
历史回顾
他用盐酸与软锰矿(二氧化锰----一种强 氧化剂)首次意外地制得了氯气, 他发 现,这种呛人的黄绿色气体(C12)能使 染料退色,有许多奇特的性质。


概括整合:通过上述物质的制法,你认为制备一种 新物质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制备新物质的一般思路:
1、找出获得该物质的可能方法 2、对比分析各种制法的可操作性 3、根据反应条件、原料特点,选取制取装置 4、根据产物特点,设计产物的提纯、分离
及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仪器组装的一般顺序: 先零后整、先主后次、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一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学习目标
1. 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净化 方法以及尾气处理方法。 2. 了解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装置与 收集方法。 3. 了解一些常见的物质制备原理,体 会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 密切关系。 4. 通过氯气的制取,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干 燥 剂
碱 性
氧化钙氢氧 化钠(碱石
灰)
碱性气体:NH3
不适用于酸性气体
思考:请选出Cl2 、HCl 尾气处理的装置
实验室制氯气的装置图
AB
CD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
讨论:制取氯气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杂质气体,
如何除去,A瓶中是什么试剂,用于除哪种杂质?
那B瓶呢?D瓶中作用是什么?应放什么试剂?
小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2、试剂: 二氧化锰、浓盐酸 3、装置:发生装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4、除杂: 饱和食盐水 5、干燥: 浓硫酸 6、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7、尾气处理: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请你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舍勒 【瑞典】 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
公元1742一1786 氧化剂:MnO2
还原剂: HCl
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药品及原理: 药品: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MnO2 + 4HCl(浓)= 2H2O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 的生成,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 2、化学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有着密切 的联系。请你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和化工生产 中,化学反应有哪些应用? 制备物质,提供能源。
一、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活动.探究
可行?
氯气的制取
思考讨论
•回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方面: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密度等 • 化学性质方面:与水、碱溶液的反应
【活动•探究】
1、分析以下三个制取氯气的反应:它们的共同之处 在哪里?
你认为哪个反应适合工业生产,哪些反应可以用在
实验室பைடு நூலகம்?为什么?

4HCl + O2
=C=u=C=l2 =

2H2O
+
2Cl2↑ (地康法制氯气)
净化 装 置
液态试剂
固态试剂
气体收集装置
收集难溶或微溶 于水的气体 例如:氧气、氢气
一氧化碳
收集比空气重 的气体 例如:氧气、
氯气
收集比空气轻 的气体 例如:氢气、
氨气
尾气的处理装置
A
B
C
吸收溶解速度不很快,溶解度也不很大的气体用装置A
若气体在吸收剂中溶速快且溶解度极大,易倒吸,选用B
难以吸收的可以点燃处理,选用C。
注意: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化学反应的应用
• 利用化学反应不但能够制备自然界中一些不存在但是具有重要 性能的物质,也能制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
• 化学科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制备新物质,为人 类造福。
阅读课本P49
【阅读理解】教材49页的“化学前沿——分子设计 与新物质的合成”
我国人工合成叶绿素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