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系统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道路运输系统的基础知识,理解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和功能。
2.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道路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认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道路及其适用范围,掌握道路分类和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道路运输系统布局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道路运输相关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道路运输问题的能力,例如:优化交通路线、提高运输效率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运输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交通运输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使其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观念。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培养其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道路运输系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道路运输系统概述- 了解交通运输网络的构成和功能- 掌握道路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我国道路运输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习我国道路运输系统的基本状况- 了解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 道路分类与等级划分- 掌握不同类型道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学习道路等级划分的原则及其意义4. 道路运输系统布局与分析方法- 学习如何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道路运输系统布局- 了解交通运输线路优化方法及案例分析5. 交通安全与交通规则- 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学习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6. 实践活动:道路运输系统调查与分析- 实地考察周边道路运输系统,收集相关数据- 整理和分析数据,提出改进措施,撰写调查报告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参考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制定。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代码: 8234950 题目: 四川省岳池县运输系统主要乡镇之间交通分配分析年级/专业/班: 2008级物流管2班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 2010 年 6 月 14 日完成时间: 2010 年 6 月 25 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 引言 (3)1.1背景 (3)1.2研究现状 (3)1.3本文研究内容 (4)2.1 第一章四川省岳池县关于现有交通分配调查情况 (5)2.1.1 调查准备——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网络表示 (5)2.1.2运用地形图画出抽象的交通网络图 (6)2.1.3交通网络图的邻接矩阵 (6)2.1.4邻接目录表 (7)2.1.5阻抗矩阵 (7)2.2第二章四川省岳池县交通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分配 (9)2.2.1交通分配的目标和方法 (9)2.2.2容量限制分配法 (9)2.2.3最短路分配法 (10)结论 (12)总结与心得体会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各地交通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和发挥出来,因而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就是合理规划地区交通运输量,从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正确配置运输生产力和运输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生产的需要;同时合理布局,比例协调,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和居民提供优质的运输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最终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即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运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中合理进行交通分配的方法,根据岳池县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量,选择行进路线,把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分布量具体地分配到各个路线上。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学号: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11月7号至 11月13号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1、目的: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2、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1、设计题目:《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2、相关要求:(1)、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
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交通运输规划教案模板及范文(2篇)

第1篇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交通运输规划2. 适用年级:高中3. 教学时长:2课时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步骤。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通运输规划实践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规划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交通运输规划的应用实例2. 教学难点:- 交通运输规划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交通运输规划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交通运输规划的实践应用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规划吗?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概念- 解释交通运输规划的定义- 阐述交通运输规划的意义- 交通运输规划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交通运输规划的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模型分析- 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步骤- 需求预测- 网络规划- 交通分配- 效益分析- 评价与优化3.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交通运输规划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4. 课堂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巩固- 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深入探讨- 讨论交通运输规划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衡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
3. 实践应用- 安排学生分组,针对某一地区的交通运输问题进行规划设计。
4.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践应用: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8801781 题目: 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课程设计年级/专业/班: 06级物流管理1班学生姓名:学号: 0126开始时间: 08 年 6 月 15 日完成时间: 08 年 6 月 26 日课程设计成绩: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20)创新(5)说明书(计算书、图纸、分析报告)撰写质量(45)总分(10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 引言 (3)目的和意义 (3)配送中心及其作用 (3)2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3)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原则 (3)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4)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4)配送中心的分类 (5)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5)3 实例分析. (8)求解过程 (8)设计结论分析 (9)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也发展迅速。
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方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他们之间的优缺点。
运用这些方法为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择一个合理的地址。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1 引言目的和意义本设计以宜宾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为例,通过对该中心选址的分析,设计经济合理的地址,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熟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相关知识。
增加我们实际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社会工作能力打下铺垫。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一、背景交通运输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交通运输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是各种交通媒介所追求的目标。
在交通系统中,有许多的运输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
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所以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探究和分析,完善参与其中的各种运输方式,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并且使其可持续的发展。
三、设计内容1.交通需求分析通过对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媒介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分析,总结出交通需求的主要因素。
重点考虑运输方式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环境保护性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2.交通信息系统设计在上述交通媒介的任一种或多种中,设计一个交通信息系统,可以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
系统设计包括相关系统的功能、数据要求、硬件和软件选型、系统操作方式和系统的可扩展性设计。
特别是关注运输的调度和管理,包括货运和人员运输的调度和管理。
3.交通系统运营模式模拟分析例如,创造一个区域运输系统,模拟并优化运输流程,使其达到最佳效率。
该模拟分析总结运输需求,各个运输方式的可利用程度以及运输成本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设计一个高效、可实现和可持续的运输模式。
4.交通挖掘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例如,利用汽车GPS数据分析道路拥堵情况等。
分析交通系统中的瓶颈点,找出合适的改善方法,优化交通系统的效率。
5.桥梁和隧道可靠性分析对某些交通媒介中的桥梁和隧道进行可靠性分析。
确定合适的保养和维护计划,以最大程度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和维修成本。
四、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关交通运输系统的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信息系统设计、交通系统运营模式模拟分析、交通挖掘分析和桥梁和隧道可靠性分析。
这些设计旨在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以推动城市交通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背景和目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研究的内容涉及路网规划、交通流预测、交通信号控制、公路工程设计等方面,是交通运输系统优化及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课程设计旨在深入了解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内容1. 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能源资源浪费,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次课程设计选取了“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为主题。
2. 研究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查阅相关学术文献,了解国内外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场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目标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3.数据分析: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探寻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4.仿真模拟:运用仿真软件模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模拟比较,优化方案并验证其效果。
3. 设计内容和步骤1.设计方案制定:综合考虑交通量、车速、路段长度等因素,制定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建立基础模型。
2.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现场采集、监测等方式,获取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
3.仿真模拟分析:将所采集的数据输入仿真软件,通过模拟仿真,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
4.结果分析和设计报告: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分析和评估各种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在设计报告中详细阐述方案的优缺点、实施难点和问题解决思路等内容。
4. 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需按照时间节点和进度规划,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2.设计报告应包含课题背景、设计内容和步骤、数据分析、模拟仿真分析、结果分析及建议等内容。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题目: 蚌埠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课程设计年级/专业/班: 13级物流1班学生姓名: 孙昱扬学号: 51304021017开始时间: 16 年 12 月 30 日完成时间: 17 年 1 月 3 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2)1 引言 (3)1.1 目的和意义 (3)1.2配送中心及其作用 (3)2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 (3)2.1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原则 (3)2.2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4)2.3配送中心规模的确定 (4)2.4配送中心的分类 (5)2.4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5)3 实例分析. (8)3.1 求解过程 (8)3.2 设计结论分析 (9)结论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也发展迅速。
在物流系统的运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配送中心是连接工厂与客户的中间桥梁,其选址方式往往决定着物流的配送距离和配送模式,进而影响着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他们之间的优缺点。
运用这些方法为蚌埠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择一个合理的地址。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1 引言1.1 目的和意义本设计以蚌埠市绿园超市配送中心选址为例,通过对该中心选址的分析,设计经济合理的地址,了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和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们能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熟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相关知识。
增加我们实际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以及社会工作能力打下铺垫。
并且通过老实的细心指导,让我们找到自身的不足。
1.2配送中心及其作用配送中心是指接受供应者所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的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货以及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分类编号经济管理学院课程设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级交通运输级 09 专业班郑丽涛马立辉张金铜名生学姓09L0205215 09L0205211 09L0205217 号学穆莉英惠红旗师教导指2012年 11 月 24 日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一、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二、指导教师三、设计要点:(一)、设计内容1、交通现状分析;2、人口、经济及交通量预测;3、交通分布、交通分配预测;4、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二)、计算方法:1、交通量预测(1)、发生:利用现状各交通分区人口数量与调查的现状出行产生量进行分析,得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吸引:根据现状调查不同的出行目的的比例和影响出行的各类土地面积,得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行吸引率,从而得到规划年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吸引量(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交通分布预测: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或福来特法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3、交通分配:(选作)如采用全有全无法进行交通分配预测。
(三)、提交文件及图纸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1、交通发生、吸引、分布的表格2、计算过程3、对现状和预测结果的分析。
要求设计报告内容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步骤清晰。
报告采用A4纸打印、装订。
附录:设计资料1、现状情况表表1 现状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居商业政府旅游现状小工业仓施用育用用体用编(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2222652.16090.5515.8825.52119510083.3817.3329.0918.832493365.7619.0112.9776.68376.413940312.1012.6216.560469.2632436 6.36 145.85 1.42 5 0 76.1421100 83.43 0 0 6 0 33.9298880167.5672、预测年份情况表表2预测年份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表居住商业设政府团旅游体预测年人工业仓储小区体用地用地育用地施用地编号(公顷)口(公顷)(公顷)(公顷)(公顷)38416 52.18 15.26 110.65 5.55 0 128510 7.89 83.45 49.01 28.86 2 051334 29.01 84.69 29.43 3 21.98 1.7245400 96.37 4 2.62 2.17 0 20.5035600 3.36 0 1.42 87.51 5 160.8723400 0 0 6 44.29 28.43 010000167.56 073、现状OD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4、各个小区之间的距离表:5.土地类型出行吸引率表分别为分布流量矩阵如下表所示。
OD为交通流量,Q间,有些为固定值,有些与交通量有关,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OD交通网络示意图54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目录摘要………………………………………………………………………………………11 引言 (1)1.1背景 (1)1.2交通现状分析 (2)2 人口出行预测 (4)3 出行吸引预测 (5)4 交通分布预测 (8)4.1 交通小区现状 (8)4.2 阻抗矩阵 (9)4.3 用迭代法求行、列约束系数 (9)4.4 检验 (11)5 预测分布 (12)6 总结……………………………………………………………………………………12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各地交通基础设施也不断改善,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和发挥出来,因而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就是合理规划地区交通运输量,从整体与长远的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正确配置运输生产力和运输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生产的需要;同时合理布局,比例协调,高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和居民提供优质的运输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最终达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即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运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中合理进行交通分配的方法,根据现有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交通量,选择行进路线,把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分布量具体地分配到各个路线上。
首先根据交通网络图选择几个重点的乡镇作为节点,画出交通网络图。
根据所得的交通网络图得到邻接矩阵、邻接目录表和阻抗矩阵。
这些都是对岳池县交通网络的数学描述。
其次再根据岳池县交通的OD量分配到各条线路上去。
这里使用了最短路非配法和容量限制分配法。
【关键词】交通分配系统规划交通运输1 引言1.1 背景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地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和发挥,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有关。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能在各种资源的限制条件下,最大的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客观需要,为国名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最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
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
交通运输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天我们一出门就会遇到选择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的问题。
当然我们个人的出行时一般会考虑出行的两个问题:路程最短和时间最短。
但是当我们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去规划时,除了安排线路外,交通分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交通分配可以分为两类:交通工具的运行线路固定类型和运行线路不固定类型。
前者是指在岳池县内的城市公共交通网,集体旅客运输;后者是指岳池县的道路网,公路网等。
一般指个体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因此为了使岳池县的交通线路更合理,更方便人民群众,管理部门既要考虑乘客个人的需求又要从整体出发,在分配交通量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路途长远,也要考虑到时间的长短。
科学地运用交通分配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2交通现状分析结合附表中的表1和表2,对现年和预测年土地利用,人口情况进行分析。
402007123465经过图标对比,可以看出5个小区的居住用地都有所增长。
工业仓储用地对比表小区编号 1 2 3 4 5 6 7167.56 83.38 19.01 16.56 145.85 现年52.16 83.43167.5629.01预测年20.528.4352.18160.8783.45180160140120现10080预60402007125436工业仓储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经过图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小区1、2和7的工业仓储用地没发生改变,小区3、4和5的工业仓储用地有所增长,小区6的反而减少了。
商业设施用地对比表小区编号 1 2 3 4 5 6 70 15.88 现年 1.42 17.3376.41 0 12.6229.431.4215.26预测年 07.892.621008060现预4020商业设施经过对表的对比,小区1、2、3和4商业设施用地都减少了。
政府团体用地对比小区编号 1 2 3 4 5 6 70 12.97 6.36 12.1 现年0 25.52 18.833.3621.985.552.1728.86预测年35302520现15预10507534612政府用地经过的对比,可以看出小区1、4和5的政府用地都减少了,小区2和3有所增长。
旅游体育用地对比表小区编号 1 2 3 4 5 6 70 0 0 0 0 现年5.76 01.72预测年.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7654现3预2107561234旅游体育经过图标的对比,小区1、2、4、5、6和7在现状以及未来都没有规划旅游体育用地,小区3的旅游体育用地减少。
人口对比表小区编1234567988802222649336324363940321100现1951010000035600513342340028510预测4540038416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7123465人口经过图标的对比,除了7小区以外,各小区人口数量都有所增长,而7小区没有改变。
2 人口出行预测利用现状各交通小区人口数量与调查的现状出行产生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出行产生量预测模型如下:Y=1.9X+9800(相关系数为0.92)Y —出行产生量(次)式中X —各交通小区的人口数量(人)预测年人口表(X矩阵)小区编号 1 2 3 4 5 6 7100000234003560045400513342851038416预测年.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则:小区1 Y(1)=1.9X(1)+ 9800=1.9×38416+9800=82790.4 小区2 Y(2)=1.9X(2)+ 9800=1.9×28510+9800=63969小区3 Y(3)=1.9X(3)+ 9800=1.9×51334+9800=107334.6小区4 Y(4)=1.9X(4)+ 9800=1.9×45400+9800=96060小区5 Y(5)=1.9X(5)+ 9800=1.9×35600+9800=77440小区6 Y(6)=1.9X(6)+ 9800=1.9×23400+9800=54260小区7 Y(7)=1.9X(7)+ 9800=1.9×100000+9800=28800得:3 出行吸引预测根据对该区域现状居民出行调查可知,居住用地、工业(含仓储)用地、商业设施用地、政府团体用地和旅游、体育用地是主要的出行吸引源。
根据现状调查不同出行目的的比例和影响出行的各类用地面积,得到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行吸引表(如下表)土地类型出行吸引率表(次/公顷)利用预测年吸引交通量公式:吸引交通量=∑(土地类型出行吸引率×土地类型面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预测年土地利用表(X矩阵)则可以得出出行吸引交通量表:结合人口出行预测表以及出行吸引交通量表得到利用模型预测的未来OD表。
Dj63969606774454262880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结合以上得到的OD矩阵,对∑Oi和∑Dj进行计算:∑Oi=O1+O2+O3+O4+O5+O6+O7=510654∑Dj=D1+D2+D3+D4+D5+D6+D7=549864.4通过计算,∑Oi≠∑Dj,所以要进行调整:f=∑Oi/∑Dj=510654÷549864.4=0.928691利用公式: D`i=Di×f则: D`1=D1×f=96265.6×0.928691=89400.9963D`2=D2×f=146696×0.928691=136235.2549D`3=D3×f=203691.6×0.928691=189166.6D`4=D4×f=29910×0.928691=27777.15D`5=D5×f=45353.4×0.928691=42119.29D`6=D6×f=7840.6×0.928691=7281.495D`7=D7×f=20107.2×0.928691=18673.38调整后的D`j矩阵(如下表):小区123 4 5 6 7 编号136235.254942119.2918673.3889400.996337281.495189166.6D`j 27777.1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4 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就是根据预测的各交通小区产生量和吸引量,确定各交通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即计算未来预测年居民出行量OD表中的各元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