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合集下载

董氏奇穴临床特效针

董氏奇穴临床特效针

董氏奇穴临床特效针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穴性:泻肝胆热、开郁通窍。

主治:口苦耳鸣、肝火旺盛、脾气暴躁、肩膀酸痛、右胁下痛、项紧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董氏针灸穴位图大全

董氏针灸穴位图大全

董氏针灸穴位图大全董氏针灸穴位图大全: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董氏针灸有别於十四经络~所设穴道部位亦与三百六十五穴者大不相同~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异於传统~且治法简便而疗效显著~是台湾本土所独有的针法。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穴道名稱:大間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雙手取穴不忌。

劑量:直刺二,四分為肝及大小腸神經穴位:食指掌面第一節正中央偏外側三分處。

解剖位臵: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六俯分支神經~肝分支神經。

主治:心悸~心臟性喘息、心內膜炎、疝氣特效、扁桃腺炎、腹脹氣、膝蓋痛、眼痛、三叉神經、小兒氣喘、疳積治療方法:刺針法案例描述: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為治療疝氣之特效穴在疝氣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減輕者十七人~無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氣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權值:90針感:局部脹痛麻電感。

穴道名稱:側間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雙手取穴不忌。

劑量:以三稜針扎出血穴位: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間穴下二分半處解剖位臵:固有掌側指神經、肺及心臟分支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吐黃痰、喉炙臠、角膜炎、麥粒腫、心悸、胸悶、膝蓋痛、腹脹氣、小兒氣喘、疳積、扁桃腺炎、腸炎(特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案例描述: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為治療疝氣之特效穴在疝氣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減輕者十七人~無效五人。

【董针-针灸配方】穴位查询,穴位大全,人手一份~全集珍藏版

【董针-针灸配方】穴位查询,穴位大全,人手一份~全集珍藏版

【董针-针灸配方】穴位查询,穴位大全,人手一份~全集珍藏版董氏奇穴一一手指部位(穴位查询)大间穴小间穴中间穴浮间穴侧间穴外间穴木穴脾肿穴心常穴还巢穴木炎穴三眼穴复原穴太阳穴五虎穴止涎穴制污穴妇科穴指驷马穴指五金木火穴心膝穴肺心穴二角明穴胆穴指三重穴指肾穴火膝穴开脾穴偏肩穴指三黄穴踝灵穴失枕穴太阳穴水源穴分水穴定喘穴火龙穴火星上穴水海穴火星下穴人阳穴地阳穴天阳穴董氏奇穴二二手掌部位土水穴重子穴重仙穴手解穴灵骨穴大白穴上白穴中白穴下白穴腕顺穴水清穴三河穴骨关穴三齿穴木关穴土水穴三叉穴上高穴下高穴手解穴董氏奇穴三三下臂部位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火腑海穴手五金穴肠门穴肝门穴心门穴肝灵穴腰灵穴人士穴地士穴天士穴曲陵穴心灵穴董氏奇穴四四上臂部位分金穴合金穴内金穴后椎穴首英穴富顶穴后枝穴肩峰穴肩中穴建中穴上曲穴下曲穴背面穴人宗穴地宗穴天宗穴云白穴李白穴神肩穴支通穴落通穴三神穴水愈穴董氏奇穴五五脚趾部位花骨一穴花骨二穴花骨三穴花骨四穴上瘤穴火包穴妇灵一穴妇灵二穴海豹穴木妇穴五花穴三圣穴董氏奇穴--六六脚掌部位火硬穴火主穴门金穴木斗穴木留穴六完穴水曲穴火连穴火菊穴火散穴水相穴水仙穴水晶穴董氏奇穴七七小腿部位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搏球穴一重穴二重穴三重穴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副穴四花下穴腑肠穴四花里穴四花外穴上唇穴下唇穴侧三里穴侧下三里穴足千金穴足五金穴七虎穴外三关穴天皇穴人皇穴地皇穴天皇副穴光明穴双龙穴四肢穴董氏奇穴八八大腿部位通关穴通山穴通天穴内通关穴内通山穴内通天穴姐妹一穴姐妹二穴姐妹三穴感冒一穴感冒二穴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明黄穴天黄穴其黄穴木枝穴木全穴失音穴驷马下穴驷马中穴驷马上穴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解穴金前下穴金前上穴下九里穴上九里穴中九里穴董氏奇穴九九耳朵部位火耳穴土耳穴水耳穴金耳穴木耳穴耳背穴耳圆穴耳三穴董氏奇穴十十头面部位镇静穴上里穴四腑二穴四腑一穴马金水穴马快水穴腑快穴六快穴七快穴水通穴水金穴木枝穴玉火穴正本穴鼻翼穴正会穴前会穴后会穴州圆穴州昆穴州崙穴州火穴州金穴州水穴总枢穴董氏奇穴胸部部位喉蛾九穴十二猴穴金五穴胃毛七穴腑巢二十三穴董氏奇穴背部部位分枝上穴分枝下穴十八星穴五嶺穴双凤穴九猴穴三金穴精枝穴金林穴顶柱穴后心穴感冒三穴水中穴水腑穴双河穴三江穴冲霄穴穴位是老祖宗给我们的人体天然药,也是很多中医的长寿、治病法宝,用对用好不说百病不侵,至少延年益寿。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系统作者胡文智(下)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系统作者胡文智(下)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系统作者胡文智(下)董氏奇穴应用-4 - 温暖人间-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作者:董景昌胡文智1 正会穴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流鼻血2 州圆、州崙、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3 上瘤穴治疗脑瘤(特效)脑瘤4 上瘤穴治疗脑癌(奇效)脑癌5 灵骨穴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奇效)。

肺癌、肺气肿、肺积水6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7 耳圆穴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8 灵骨穴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

经痛9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10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11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1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狭心症13分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14 正筋穴、正宗穴为治嵴椎痛、耳鸣之(速效)。

嵴椎痛、耳鸣15 正会、前会、后会、镇静四穴为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之(特效穴)。

也是治疗四肢颤抖(舞蹈症)之(特效穴)。

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17 大白治急性肺炎(特效)急性肺炎18 大白穴以三稜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 9019 侧间穴(肠炎特效)肠炎23 合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24 三圣穴治疗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高血压、低血压过高症26侧间穴以三稜针扎出血(有特效)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28 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

气滞血淤之症31 治疗梅毒、淋病时需配分技上、下穴(奇效)。

梅毒、淋病33 重子穴治小儿疾患以三稜针刺出血(特效)。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

(完整)董氏奇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董氏奇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董氏奇穴的全部内容。

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
手背部手指部位:
1。

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處、三穴。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分。

主治:惡性腫瘤、久年惡瘡、癰疽、或惡瘤開刀後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結痂者。

以三稜針點出黑血立即見效。

特效主治:外科腫瘤。

配穴:配外三關穴、止瘤穴治外科
手背部董氏奇穴详解。

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

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

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一)2016-05-25 小国医也...转自洎阳医生修改微信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荐给朋友董氏奇穴真人扎针配文(一)本帖最后由梅子66 于2011-6-30 16:10 编辑有时间就要整理出董氏的一些要穴,加上真人图片与文字。

木留穴——脾胃不和调节剂在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蹠骨与趾骨关节一寸五分。

解剖:肝神经,脾神经。

主治:白血球症、脾肿大、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中指无名指痛(即伸屈不灵)。

取穴: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距木斗穴后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木斗穴——肝脾不和调节剂在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

解剖:脾神经,肝神经。

主治:脾肿大(硬块)、消化不良、肝病、疲劳、胆病、小儿麻痹。

取穴:当第三蹠骨与第四蹠骨之间,距蹠骨与趾骨关节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门金穴——肠胃清道夫在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中。

十二指肠神经,胃之枝神经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退烧,加倒马针治鼻炎。

取穴: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陷凹中,与火主穴并列。

手术:用细毫针,针深五分(具有特效)。

注意:禁双脚同时取穴。

扩展应用1、治疗太阳穴疼痛2、深刺至涌泉,能治头顶痛3、鼻炎、蝶窦炎、额窦炎4、中指麻木,配内廷倒马(中指痛屈伸不便用木留穴,木斗穴)5、痛经第一针,经行腿痛发作第一针立止水曲穴——又名马灵穴。

四肢浮肿、全身骨痛的特效穴部位:在六完穴后一寸处。

解剖:肺之分枝神经,肾之枝神经主治:腰痛、四肢浮肿、腹胀、颈项神经痛、全身骨痛,神经疼,手骨疼,肌肉痿缩,麻木。

取穴:当第四蹠骨与第五蹠骨之间,距六完穴一寸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延伸阅读1. 浮肿:四花下穴配腑肠穴2. 四肢浮肿:地皇穴配通肾,通胃3. 脚上小腿处按之凹陷者可消:通肾,通胃4. 下肢浮肿,全身浮肿:下三皇配通肾,通胃穴5. 通肾,通胃,通背三穴利水补肾,治全身、四肢浮肿,脚背红肿6. 四肢浮肿:人宗穴7. 肾脏炎,四肢浮肿:水相穴,水仙穴8. 四肢浮肿,腹胀:水曲穴扩展应用1、减肥2、眼肿胀痛3、肾水上泛的耳鸣者4、少阳胆经区域坐骨神经痛5、肩痛不能上举者,水曲穴配足千金6、中风后遗症的腕关节7、配中九里对癌性疼痛有效。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2017-02-03 12:23阅读:247 二十七)肩背痛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1、双河穴点刺放血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二十九)四肢骨肿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全身骨肿1、五虎穴、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一)骨节酸痛1、金营上穴、金营下穴,配灵骨穴、复原穴、骨关穴、木关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二)网球肘、肱外上髁炎1、二间穴、三间穴、手三里穴,特效(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1、针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董氏上肢穴、四肢穴、肾关穴,5、耳针,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经穴6、八关三穴、八关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肩中穴8、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掌诊坐骨神经区域10、臂诊坐骨神经区域、腰椎区域11、针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顺穴12、三河穴13、木魁穴、木科穴14、掌三针15、骨关穴、木关穴16、人士穴(四)治疗脚踝常用穴道1、云白穴、李白穴2、五虎穴3、土水五穴(小节穴)(土水五穴有外踝点、足背点、内踝点之分)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6、手腕尺骨突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手腕对应点(五)治疗小腿常用穴道1、手解穴(治疗抽筋立解)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木华穴、胆穴4、三叉三穴、中白穴5、手指中指背部区域(木华穴、胆穴、八关三穴、八关四穴)6、水沟穴(治疗抽筋立解)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下臂对应点8、三灵一穴、三灵二穴、三灵三穴、腰灵穴、火圣穴9、阳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条口穴透承山穴(六)治疗大腿常用穴道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2、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七)膝盖痛1、针肩中穴,配通关穴,特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董氏奇穴针灸特效配穴(下一)2017-02-03 12:23阅读:247 二十七)肩背痛1、针重子穴、重仙穴,特效。

2、针通肾穴、通胃穴、通背穴,特效。

(二十八)肩臂痛1、双河穴点刺放血2、四花外穴点刺放血(二十九)四肢骨肿1、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复原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全身骨肿1、五虎穴、灵骨穴、大白穴、土水穴。

2、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一)骨节酸痛1、金营上穴、金营下穴,配灵骨穴、复原穴、骨关穴、木关穴。

2、挫伤引起的剧痛、痛入骨髓:患处对侧的五虎穴(三十二)网球肘、肱外上髁炎1、二间穴、三间穴、手三里穴,特效(三十三)腕隧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1、针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董氏上肢穴、四肢穴、肾关穴,配合对侧的解溪穴,特效第十二章下肢疾病(-)下肢疾病总治1、皆可先于委中点刺放血,再对症治疗。

(二)治疗膝盖常用穴道1、肩中穴、建中穴2、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3、左右肩中穴,特效4、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6、阳陵泉,特效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7、土水穴8、内关穴9、膝灵穴(针刺半分)10、两膝眼(三)治疗坐骨神经常用穴道1、腕顺穴、三叉三穴、中白穴、外白穴、三河穴等区域2、明黄穴、其黄穴、天黄穴道(上三黄穴)3、灵骨穴、大白穴4、大腿后侧(委中上下左右区段,整条后侧)青筋点刺放5、耳针,由臀穴扎向坐骨神经穴6、八关三穴、八关四穴7、上曲穴、下曲穴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肩中穴&正筋穴、正宗穴、正士穴9、掌诊坐骨神经区域10、臂诊坐骨神经区域、腰椎区域11、针玉火穴、中白穴,配合腕顺穴12、三河穴13、木魁穴、木科穴14、掌三针15、骨关穴、木关穴16、人士穴(四)治疗脚踝常用穴道1、云白穴、李白穴2、五虎穴3、土水五穴(小节穴)(土水五穴有外踝点、足背点、内踝点之分)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6、手腕尺骨突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手腕对应点(五)治疗小腿常用穴道1、手解穴(治疗抽筋立解)2、八关三穴、八关四穴3、木华穴、胆穴4、三叉三穴、中白穴5、手指中指背部区域(木华穴、胆穴、八关三穴、八关四穴)6、水沟穴(治疗抽筋立解)7、董氏对应针法,取对侧下臂对应点&三灵一穴、三灵二穴、三灵三穴、腰灵穴、火圣穴9、阳陵泉穴、承山穴、委中穴、条口穴透承山穴(六)治疗大腿常用穴道1、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2、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七)膝盖痛1、针肩中穴,配通关穴,特效。

2、在背上五金穴点刺出血,奇效。

3、针中间穴、下间穴,有效。

4、针心膝穴,配膝灵穴,效果卓著。

5、针神肩穴,配建中穴,效果神速。

6、针两犊鼻穴,配肩中穴,特效。

7、针火膝穴,有效。

&在后背上五金穴点刺出血,针土水穴。

9、膝扭伤:针火膝穴。

10、膝盖肿痛:在病位及火硬穴若出现青筋则点刺放血,配合针肩中穴、建中穴。

11、针肩中穴,有特效。

12、中间穴,有效。

13、胆穴。

14、心门穴。

15、三金穴点刺放血。

16、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仃、左右肩中穴,特效18、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佃、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20阳陵泉,特效21、久年膝痛:三金穴点刺出血,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22、膝盖风湿痛、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即可当场疼痛减轻大半,再配合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可一次而愈23、治久年风湿疼痛:使用毫针治疗容易再复发,但若毫针配合点刺放血,则较不易复发。

(八)膝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1、针肩中穴、建中穴。

2、针膝灵穴。

3、背后脊椎第五至第九椎及其旁开二寸左右放血,或肩背手足区放血,再配合针土水穴。

4、针肩中穴,有特效。

5、中间穴,有效。

6、胆穴。

7、心门穴。

&三金穴点刺放血。

9、背后第五〜九椎旁开二寸左右放血。

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10、左右肩中穴,特效11、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12、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13、阳陵泉,特效14、久年膝痛:三金穴点刺出血,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15、膝盖风湿痛、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即可当场疼痛减轻大半,再配合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可一次而愈16、治久年风湿疼痛:使用毫针治疗容易再复发,但若毫针配合点刺放血,则较不易复发。

(九)退化性关节炎1、先在病位点刺放血,配合针上三黄穴、中白穴。

2、左右肩中穴,特效3、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4、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5、阳陵泉,特效6、久年膝痛:三金穴点刺出血,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7、膝盖风湿痛、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即可当场疼痛减轻大半,再配合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可一次而愈&治久年风湿疼痛:使用毫针治疗容易再复发,但若毫针配合点刺放血,则较不易复发。

(十)尿酸关节炎1、先在病位点刺放血,配合针上三黄穴、下三皇穴。

2、针中九里穴,配通关穴、通山穴、驷马穴。

3、肩中穴、建中穴,配通肾穴、肾关穴。

4、骨关穴、木关穴、复原穴,配灵骨穴、大白穴。

5、背后第五〜九椎旁开二寸左右放血。

(十一)关节炎1、三金穴点刺放血。

2、背后第五〜九椎旁开二寸左右放血膝五针(内犊鼻穴、外犊鼻穴、鹤顶穴透通山穴、阴陵泉穴或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特效3、左右肩中穴,特效4、对侧曲池穴、内曲池穴,特效5、背部五金穴点刺放血,特效6、阳陵泉,特效7、久年膝痛:三金穴点刺出血,对久年膝痛,尤有特效。

&膝盖风湿痛、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即可当场疼痛减轻大半,再配合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可一次而愈9、治久年风湿疼痛:使用毫针治疗容易再复发,但若毫针配合点刺放血,则较不易复发。

(十二)膝内侧发炎1、足跗内侧及膝内侧发炎、脚上长疔疮:后背第五、六椎旁开三寸放血。

(十三)膝盖冷痛1、针单侧通天穴,通山穴。

2、肩中穴。

3、三金穴点刺放血。

(十四)腿冷痛1、五岭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2、针上三黄穴,配通关穴、通肾穴,有奇效。

3、双凤穴点刺出血。

4、针通天穴,通胃穴。

(十五)膝腘窝筋紧伸屈困难,疼痛难行1、八关三穴、八关四穴(十六)脚麻1、针李白穴、云白穴,特效。

2、针神肩穴,配肩中穴,效果甚佳。

3、针八关穴,特效。

4、先于双凤穴放血,再针手五金穴、手千金穴5、于州天穴、州仑穴、州圆穴及病位放血。

6、针驷马穴,再针对侧肩中穴。

7、脚麻、脚痛:双凤穴点刺放血&脚麻、脚痛:隐白穴点刺放血。

9、四肢麻痛: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十七)高血压导致手脚麻痹1、五岭穴点刺放血。

(十八)脚痛1、针手五金、手千金穴2、针人宗穴、李白穴、云白穴。

3、针三河穴、胆穴、水清穴。

4、木关穴、正水穴、土水穴。

5、背心穴,及双凤穴点刺出血6、两腿酸痛:金林穴、金枝穴点刺放血。

7、脚麻、脚痛:双凤穴点刺放血&脚麻、脚痛:隐白穴点刺放血。

9、四肢麻痛:十二井穴点刺放血。

(十九)两腿酸1、在肩峰穴(或称背面穴,近于肩髃穴)点刺出血即愈。

2、水通穴、水金穴。

3、对侧之七里穴、九里穴。

4、金林穴、金枝穴点刺放血。

(二十)大腿痛1、在五岭穴点刺出血,立愈。

2、针对侧上九里穴、中九里穴、下九里穴,特效。

3、针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特效。

4、针中白穴、下白穴,配灵骨穴,特效5、针三叉三穴,特效。

6、金林穴点刺出血,特效。

7、七里穴、九里穴。

&大腿内侧痛:针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或针心门穴、肝门穴、肠门穴,9、大腿外侧痛:针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或针肩中穴、建中穴。

(二^一)小腿胀痛、酸痛1、金精穴、金枝穴放血,再针指肺穴、中白穴2、针木华穴,特效。

3、针心膝穴,特效。

4、针三叉穴,效果卓著。

5、局部点刺出血、再针正筋穴,效果显著。

6、针胆穴,有卓效。

7、针对侧内关穴,特效&针次白穴,特效。

9、针肩中穴,效佳。

10、针对侧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腰灵二穴、火圣穴,特效11、因为脚踝痛而引起小腿痛、腓肠肌疼痛:针踝灵穴(小节穴)、土水穴。

12、小腿胀痛:精枝穴点刺放血尤佳。

13、小腿发胀:针手五金穴、手千金穴。

14、小腿肚痛:(1)针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2)针肩中穴、云白穴。

(3)针心灵穴、腰灵穴、火圣穴。

15、小腿前侧痛:针火串穴、火陵穴、火山穴。

(二十二)脚抽筯1、针中白穴,特效。

2、针八关三、八关四穴,特效3、针三叉一穴、三叉二穴、三叉三穴,特效4、针正筋穴、正宗穴,效佳。

5、针手解穴、解穴,立愈。

6、针三灵穴,特效。

7、习惯性抽筋:先在三灵穴放血,再配合中白穴、三叉穴、胆穴。

&针正筋穴。

9、针次白穴。

(二十三)霍乱抽筋1、先于四花中穴、四花外穴点刺出血,再针搏球穴。

(二十四)腿痛不能履地1、针四花外穴,配侧下三里穴,特效。

2、针中白穴,立愈。

3、针对侧九里穴,下针即愈。

(二十五)下腿风湿痛1、针对侧九里穴。

(二十六)腹股沟痛(鼠蹊痛)1、针对侧心门穴,配上曲穴、下曲穴。

(二十七)股痛1、先在膝后腘部放血,再配合神肩穴、肩中穴、建中穴。

(二十八)腿部游走性风湿痛1、四花上穴、四花中穴、四花副穴三穴先放血,再针上三黄穴、中九里穴。

(二十九)下肢浮肿1、先在四花下穴放血,再配通肾穴、通胃穴、下三皇穴。

2、马金水穴,配下三皇穴、六完穴。

3、四肢浮肿:针下三皇穴、通天穴。

(三十)足酸难行1、针次白穴,或委中穴青筋上放血。

(三十一)腿软无力兼心悸1、针肩中穴,通天穴,特效。

2、针木枝穴,效佳(三十二)痿症1、针正会穴、建中穴,配合头皮针顶旁足一带。

2、针八关穴,特效。

3、针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效果卓著。

(三十三)腿无力抬起1、针八关三、八关四穴。

2、针上九里、中九里、下九里穴。

3、针肩中穴、建中穴,配上曲穴、下曲穴,或云白穴、李白穴。

(三十四)小儿麻痹1、针肩中穴,配李白穴、上曲穴,特效。

2、神肩穴,配云白穴、下曲穴、建中穴,有效3、针天宗穴、地宗穴、人宗穴。

4、针肩中穴、云白穴、上曲穴,特效(三十五)背连下腿痛1、针马快水穴,有卓效。

(三十六)坐骨神经痛1、针少白穴、中白穴,效果卓著。

2、针上曲穴、下曲穴,特效3、针腕顺穴、三叉三穴、三河穴、中白穴、下白穴,特效4、针上三黄穴、足肝经穴。

5、针三河穴,效果甚佳。

6、针正筋穴、正宗穴配火枝穴,效果甚佳。

7、针上三黄穴、木魁穴、木黄穴,特效。

&针安脊一〜安脊六穴任取三穴,效佳。

9、针木科一〜木科三穴,效佳。

10、针上曲穴、下曲穴,效果甚佳11、针三叉二、三叉三穴,神效。

12、针下白穴、中白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