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遵义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 目照 充足 ,因而遵 义旅 游 活动较少 ,再加上 对当地独特的 民俗文 化等开发不足 ,使得 游客不能尽兴 而归。 季节性较弱 ,四季都适宜游览。 ( 四)整体规划不够 ,开发水平偏低 遵 义有丰富的红色旅游 资源 ,遵义会议 会址 ,红军 山革 目前对 遵义丰 富的红 色旅游与 乡村旅 游资源 整体规划 、 命烈 士陵园 、娄 山关 战斗 遗址 、毛泽东故居 、青杠坡战斗 中 科 学开发不够 ,导 致红 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各 自独立发展 ,未 遗址 、习水四渡赤水纪念 馆等 。国家旅游局 已将遵义确定 为 全 国十大红色旅游基 地之一 。同样 ,遵 义还 有丰富的 乡村 旅 能很好地把遵 义会 议会址 、红军 山、娄 山关 、四渡赤水等红 游 资源 ,如风光迤逦 的赤水风景名胜 区 ,董 公寺全 国乡村 旅 色旅游景点以及仁 怀 、习水 、赤水沿途 的乡村旅游资源结合 游示 范点和新蒲科技观 光园区 ,有 “ 峨眉 ”之称的金鼎 山 起来考虑 ,作整体 规划。大多开发者和经营 者对乡村旅游 的 小 寺 、湘山寺 、回龙寺 ,有 黔北丽江之称 的温 泉小镇 、还有道 认识层次 比较低 ,又以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 为出发点 ,在开 真的傩戏 、仡佬族等民间戏 曲歌舞 ,沙滩文化和诗歌之乡等。 发中缺乏科学规划和 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 ,同时受备方面 因 二、遵义红 色旅 游与 乡村旅 游发展 所存 在 的问题 素 的影响 ,呈现出开发水平偏低 。 ( )基础设施 条件较 差 一
旅游业要满足旅游者 食 、住 、行 、游 、购 、娱 等多 方面 突出的品牌旅游区,不断放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效 的需求就离不开 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即旅游 配套设施 的完 应 ,树造独 树一 帜的 “ + ”旅游 晶牌 ,促进遵义 旅游发 红 绿 善 。要 完善遵 义红色旅游 与乡村 旅游发展 的基础设施 条件 , 展 。 首要任务就是 完善交通 ,比如要加快遵义 的机场建 设 、高速 ( 五)以红色旅游带动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铁路建设及 整个 遵义地区 内的高等级 、高速公 路的建设 ,只 遵义是 全国著名 的红色城 市 ,以红色 旅游 闻名 于世界 ,

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摘要:近年来,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遵义市红色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要加大对红色旅游开发的力度。

本文在分析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遵义市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遵义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迅速发展。

但是,与很多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城市相比,遵义市的红色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实现遵义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大红色旅游开发的力度。

本文对遵义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1 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1.1 资源优势遵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遗址遗迹和红军长征时期遗留在遵义的大量革命文物,以及大量革命歌谣、革命标语、革命故事等,这些资源垄断性强,吸引力大,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除此以外,遵义还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等,资源组合状况较好。

1.2 气候优势遵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质量良好,气候条件优越,“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到18摄氏度之间,天气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在全国是少见的”[2]。

因此遵义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气候优势。

1.3 区位优势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贵阳,西接四川,北抵重庆,是川黔、黔渝交通的重要通道,与重庆、成都、贵阳等大市场连接较好,区位条件优越。

遵义交通便捷,川黔铁路贯穿南北,兰海、贵遵、遵崇、杭瑞高速公路在境内十字交叉,新舟机场建成通航,使得遵义与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重要客源市场的连接更加便利。

论遵义市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

论遵义市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

论遵义市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以遵义市为例,探讨了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意义,提出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应该遵循市场导向、创新性、优势主导、效益统一的原则,构建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模式。

标签:红色文化产业;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1遵义市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意义1.1促进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它蕴含着老一辈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精神。

红色文化是最具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社会主义中国强国富民的核心精神,是几代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英雄楷模人物实践、积淀的品格和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的核心“长征精神”所要表现的就是一种艰苦奋斗、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公而忘私、团结奋斗、顾全大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

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可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地方精神文明进步。

1.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酒店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等一大批行业,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活动。

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优惠政策共享,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遵义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遵义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对老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思路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3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能够促进遵义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开发红色旅游产品,不但丰富了遵义市旅游产品的内容,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拓展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而且优化遵义市旅游产业结构,使遵义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或结构之间在各种数量、规模的比例方面形成一种动态协调和逐步提升,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顺利发展。

关于遵义红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遵义红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报告

前言: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红色旅游在中国的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旅游经济的新生儿,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推进红色旅游,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鉴于这一情况我们在寒假期间对此展开了以“遵义红色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调查活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2010年1月7号至11号,由4名成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分别深入对贵州省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址(主要包括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期间博古、李德住处,遵义会议陈列室、苟坝会议会址,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娄山关等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活动以实地考察为前提,以直接问答和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走访相关旅游部门、参观红色旅游地和对游客的随机采访,比较客观地了解到遵义红色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优势。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 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直接问答和发出问卷的形式共110次,回收问题答案107份,其中有效答案100份,回收率100%。

经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遵义红色旅游地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大多数游客对遵义的红色旅游不是很了解且不感兴趣。

2、大多数游客认为遵义红色旅游景区周边环境不是很理想3、大多数游客认为遵义红色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态度欠佳。

4、大多数游客认为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向游客开放的形式过于单调。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及对策探讨

遵义红色旅游发展及对策探讨

2 遵 义 红 色 旅 游 发 展 的优 势
2 1 旅 游 资 源 丰 富 .
人 文旅游 资源主要 以遵 义会 议会 址 、 红军 山烈 士 墓 园及纪 念塔 、 山关 红军 战 斗 战场 、 门 洞抗 战大 娄 天 后方观光 区及红 军 四渡赤 水 纪念 塔 。遵 义 市还 有 遵 义市凤凰 山 森林 公 园 、 赤水 河 景 区 、 湄江 河 沿 江风 景 带等 自然景观 和以海龙屯 为代表 的历史 景观 。
少年教育示 范 基 地 、 国爱 国主义 教 育示 范 基 地 、 全 全
国文化工作 先进集体 等先进单 位 。

3 存 在 的 问题
3 1 基 础 设 施 不 完 善 . 由于 整 个 西 南 地 区 地 势 崎 岖 , 形 起 势 较 大 , 地 地 貌复 杂 , 多喀斯 特熔岩地 貌 , 不利 于公 路 、 路等 交 通 铁
中共 遵 义 会 议 的 召 开 是 中 国 历 史 的转 折 点 , 中 对
体, 以其 所承 载 的革 命 历 史 、 革命精神 为 内涵 、 组织接 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 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遵 义市地处 云贵高 原大 娄 山 中段 , 北部 与 重庆 市 相邻 , 面与贵 阳市 连结 , 南 有黔渝 公 路 、 渝铁 路贯 穿 黔 其 中 , 中亚 热带 温 暖湿 润 季 风气 候 , 平 均温 度 在 属 年 1 4~l  ̄ 有乌江河 、 8C, 赤水 河流 经境 内, 游 区 内地 貌 旅 类型复 杂 , 东部 主要分布着广 泛的岩溶地 貌景 区。 为 了打造遵 义市 红色旅 游 , 遵义 市先 后 投入 3亿 元人 民币修 建 了遵 义会 议 陈列 馆 、 四渡 赤水 纪 念 馆 、 娄 山关 景 区、 天梯 等 重 大红 色 旅游 工 程 项 目, 对 红 并 军烈 士陵 园进行 了整修 , 从发 展红 色旅 游经 济竞 争角 度 出发 , 义 市 委 、 政 府 提 出 了 红 色 为 先 , 面 推 遵 市 全 进 , 三片一线 , 体 开 发 , 面 拉 动 ” 总体 规 划 思 “ 立 全 的 路 , , 遵 义会 议 ” “ 即 以“ 、 四渡赤 水 ” “ 山关 大捷 ” 、娄 、 “ 突破 乌江 ” 等一类红 色旅 游产 品为重点 开发对 象 , 全 面推进 生态旅游 、 国酒文 化旅 游 、 地域 文化 旅游 、 茶文 化旅 游 、 泉休 闲度 假 村 , 温 乡村 旅游 发展 。“ 片” 三 即 为遵 义会议 会 址 系列 , 括红 军 烈 士 陵 园 ; 山关 区 包 娄 域及 乌江 区域 。“ 线 ” 一 即为 以 四渡 赤水 品 牌为 载 体 具有代表I 的革命 纪念点 , I 生 立体开发 , 主要是 以红 带绿、 以红带酒 、 以红带茶 、 以红带史为主体的立体开发 。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

遵义市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

论遵义市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摘要: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两者互动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互动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

红色旅游是遵义市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强阅历的旅游活动”[2]。

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作为两种旅游产品,各有优势,将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开发出复合型旅游产品,产生叠加效应,增强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对促进遵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遵义市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一)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政府先后修缮和开放了乌江渡、毛主席故居、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系列纪念馆、红军街、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山烈士陵园等多个重点级红色旅游景点。

现已有以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即遵义(中心城区)——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泸州市,还形成了一条从重庆——广安——遵义——贵阳的以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重要纪念地为组合的跨区域的红色旅游经典线。

(二)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各乡镇居民纷纷利用农村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与农事体验活动,开发了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如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湄潭县和以“诗乡”而闻名的绥阳县。

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v>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目录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3 摘要 3 1.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 研究方法 4 2.1 研究方法 4 3.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4 4.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6 4.1 有利条件 6 4.2 不利条件 8 5.遵义市红色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9 6.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 11 7.结语 13 8.参考文献 14 9.致谢 15 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摘要遵义市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隶属于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本文围绕遵义市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展开探讨,阐述其特征与问题:红色旅游景区功能单一、缺乏多重功能、红色旅游活动形式单一、旅游景区间交通联接不够完善、客源市场狭窄、缺乏知名品牌、红色旅游景区宣传有待提升等,最后根据上述结论,进一步提出了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遵义市;红色旅游;开发研究;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各种旅游资源当中,红色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北方围绕首都北京的红色旅游区域、西方围绕遵义、南昌等地的红色旅游区域、东方围绕上海、嘉兴等地的红色旅游区域。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重要节点,境内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遵义会议会址、大渡河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遵义市不断对市内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比较有名的景区。

然而,在开发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景区功效单一、客源市场窄等等,这些问题的呈现制约了遵义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遵义本地的旅游资源现状、特征、优势以及当前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遵义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遵义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遵义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摘要:遵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中重要转折点的历史名城,有诸多的革命旧址,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热血的光辉事迹,这座城市传承着不缺不饶的红色精神。

红色旅游资源相当可观,因此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这不但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优良品质。

通过旅游的方式把红色文化在游客们中传播,以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遵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由此给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遵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1 绪论遵义市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有诸多的革命旧址,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热血的光辉事迹,这座城市传承着不缺不饶的红色精神。

在这些丰富红色文化、辉煌历史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切实可行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但遵义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城市,由于经济欠发达,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都不够不完善,以此造成了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浪费。

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充分,不仅仅关系到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会对红色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遵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能深入的了解这些问题的内在含义,然后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对遵义红色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 研究背景遵义市是贵州省除了省会贵阳之外的第二大城市,因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它亦是一处红色旅游基地。

著名的遵义会议、娄山关战役和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都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是较为突出的事件,而这些事件与遵义都有关联,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当年红军在遵义和在长征过程中所度过的艰苦峥嵘岁月。

而遵义也因此被赋予了极其浓厚的红色色彩,遵义所蕴藏的历史意义也是其它红色旅游景区没有的。

这些条件对遵义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极为有利的,但是要将这种其它地域所没有的资源特色合理地转变为遵义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仍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路径研究
遵义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北面紧邻重庆市,南面紧邻省会贵阳市,是川渝南下和滇黔北上的咽喉通道。

遵义是“会议之都”“转折之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地位,遵义也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坚持“以红带绿、以绿衬红”的理念,走复合型的发展道路,促进遵义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标签:遵义;红色旅游;发展
遵义市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北面紧邻重庆市,南面紧邻省会贵阳市,是川渝南下和滇黔北上的咽喉通道。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遵义由此而闻名于世。

1982年遵义被国务院确立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且遵义也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同时,在遵义境内有着很多自然生态资源,山川秀丽,空气清新,生态旅游逐渐升温。

近几年来,遵义市政府以遵义为中心发展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旅游品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红色”与“绿色”交织,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遵义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遵义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地,而且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在遵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

首先,资源富集、品位高。

遵义会议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遵义又称为“会议之都”“转折之都”,红色文化资源多种多样,特色鲜明,分布的范围广,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有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苟坝会议旧址、湄潭县红七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斗遗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有以事件发生地点或人物出生、居住、工作的地方为馆址的革命纪念馆,如:红军山烈士陵园、毛主席旧居、博古旧居等;有歌颂红军英勇作战、军民鱼水情的歌谣;有红军所到之处发布的布告、文物等相关红色文化资源。

这些组成了主题鲜明的“遵义会议”和“长征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由于遵义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风景秀丽,气候适宜。

目前遵义市境内有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景区、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自然景观。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高,有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地下溶洞规模宏伟、造型奇特,山间飞瀑流溢、小溪潺潺,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到这里来休闲观光、度假。

其次,市场条件好,客源充足。

由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
的需求日渐趋于多样化,在遵义不仅有红色旅游资源,还拥有类型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醇厚的民族文化生态、闻名中外的酒文化、淳朴的乡村文化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旅游需求。

同时由于遵义紧邻重庆市、省会贵阳,与四川的成都、泸州等地也相距不远,随着遵义机场的通航,以及仁赤高速、思遵高速、杭瑞高速等高速路通车,使得重要景区与高速公路、铁路快速连接,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宜,每到节假日这些地方以及全国各地到遵义来旅游的人特别的多。

尤其是在夏季,遵义气候凉爽,很适合人居住,而重庆夏季闷热,遵义理所当然也就成为重庆的后花园,很多重庆人在夏季来临的时候就到遵义来避暑、休闲度假。

且贵州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成员之一,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出游率高,空余之时很多人喜欢到遵义这“天然动植物园”“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来静心休养、欢度假期,由此可见,遵义把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融合在一起具有广阔的客源市场。

二、遵义市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遵义市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之一,“红色”是遵义旅游发展的主线,以红带绿,以绿衬红,改善原有的旅游环境,走复合型开发的道路是遵义旅游发展的一条良径。

第一,加强宣传的力度,拓宽宣传平台。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好的产品如果缺乏宣传,在市场上是很难打开局面,站稳脚跟的。

因此,遵义旅游要走向世界、走向全国,一是必须转换观念,树立现代营销意识,广泛运用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通过发布新闻,制作旅游画册、纪念品,与电影制片商协作拍摄相关的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参加全国各地甚至国际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等来介绍遵义的旅游产品。

二是建立遵义旅游网站,开设景区介绍、旅游路线、旅游服务、景区文化、微博互动、微信公众平台等栏目,多角度、多层次地向人们介绍、宣传遵义各景区动态、遵义文化等。

三是在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周边主要城市以及主要交通干道设置旅游宣传巨幅广告,做到旅游宣传全方位、广覆盖、有空间,实现旅游宣传促销的聚合效应、放大效应以及整体效应,从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第二,整合旅游资源,促进“红色”与“绿色”旅游共同发展。

遵义是历史名城,有着遵义会议、苟坝会议、红军四渡赤水等红色文化资源,品位高、垄断性强,但其游览形式多为游客观看橱窗里展示的图片资料、雕像、陈列室等,静态观赏内容居多,再加上很多讲解员在讲解的时候没有注入情感,语言干枯,缺乏活力,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回头率不高,旅游发展难以持久下去。

遵义辖区内自然生态发展良好,辖区内有世界遗产自然地——赤水丹霞公园,有赤水侏罗纪公园、习水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绥阳双河溶洞群等自然风光,同时茅台镇又是国酒茅台的生产地,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州有着古老、神秘的傩文化等,把生态旅游、酒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乡村旅游等整合到红色旅游中去,形成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和乡村旅游相互促进、相互衬托的局面,一方面,可以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遵义来旅游。

另一方面,人们在旅游中既可以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又可以呼吸到大自然纯净的空气,享受自然风光,释放工作压力,还可以感受到真傩文化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达到养人、养心、养眼、养肺的目的。

第三,创立品牌,打造精品旅游路线。

“遵义会议”“长征文化”是遵义红色旅游的品牌,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没有深挖其内涵,以至于品牌效应并不强,游客在遵义参观完遵义会议会址之后就打道回府,以致旅游发展迟缓。

而遵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但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

因此,遵义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以红带绿、以绿衬红”的理念,结合本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出精品旅游路线,走复合型发展的道路。

比如:开通“遵义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习水国家森林公园——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风景名胜区”的精品旅游线路。

把娄山关、习水、赤水的美丽自然风光同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土城战役等红色资源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的游客开发出几个主题鲜明的项目,比如:针对老年的游客,可以和旅行社相联系,开展夕阳红旅游,项目主要以参观、休闲为主,一方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红色怀旧情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年人欣赏美丽的风景。

针对青少年,开展冬季、夏季夏令营,开展重走长征路、四渡赤水等项目,使青少年既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培育其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又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张扬个性,在大自然中排解学习的压力。

同时,还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加强对外宣传促销,加强与重庆、长沙、井冈山、瑞安等红色经典景区以及生态景区之间的联系,打造中国“红色”“绿色”旅游经典产业链。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基础设施如何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遵义机场的通航,仁赤高速、思遵高速、杭瑞高速等通车,使得重要景区与高速公路、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在一起,但是景区与景区之间、城镇与景区之间很多地方并没有专门的旅游车辆,游客去也只能够乘坐到附近乡镇的公交车,然后再想办法到景区去,交通的不通畅也就造成了游客出行的诸多不便,致使很多游客取消其出行的计划,或者缩短滞留在遵义的时间。

因此,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尽快尽早地开通景区旅游专线车,在景区内设立游客换乘服务中心,为游客在景区之间和景区内互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同时,在去景区的道路两边设立指示牌或标志,为游客和自驾游指明方向。

二是完善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景区内的住宿、餐饮、道路、公厕、旅游导览图、景区简介牌、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力争做到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遵义来观光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