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度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液限和塑限试验报告

液限和塑限试验报告

31245图4-1锥式液限仪(单位:mm ) 1-锥身;2-手柄;3-平衡装置;4-试杯;5-底座实验三 液限和塑限试验实验人: 学号:一、概述粘性土的状态随着含水率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率不同时,粘性土可分别处于固态、半固态、可塑状态及流动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率称为界限含水率。

土从流动状态转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L w ;土从可塑状态转到半固体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p w ;土由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缩小,直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率称为缩限s w 。

土的塑性指数p I 是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粘性土常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

界限含水率试验要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0.5mm ,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且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但也可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含有粒径大于0.5mm 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0.5mm 的筛。

二、液限试验液限是区分粘性土可塑状态和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测定土的液限主要有圆锥仪法、碟式仪法等试验方法,也可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土的液限。

这里介绍圆锥仪液限试验。

圆锥仪液限试验圆锥仪液限试验就是将质量为76g 圆锥仪轻放在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5s 恰好沉入土中10mm 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率就是液限。

1、仪器设备(1)圆锥液限仪(图4-1),主要有三个部分:①质量为76g 且带有平衡装置的圆锥,锤角30°,高25mm ,距锥尖10mm 处有环状刻度;②用金属材料或有机玻璃制成的试样杯,直径不小于40mm ,高度不小于20mm ;③硬木或金属制成的平稳底座;(2)称量200g 、最小分度值0.01g 的天平; (3)烘箱、干燥器;(4)铝制称量盒、调土刀、小刀、毛玻璃板、滴管、吹风机、孔径为0.5mm 标准筛、研体等设备。

2、操作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若土中含有较多大于0.5mm 的颗粒或夹有多量的杂物时,应将土样风干后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然后再过0.5mm 的筛。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试验的目的是联合测定土的液限和塑限,用于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供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使用。

本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

2仪器设备(1)圆锥仪:锥质量未100g或76g,锥角未30o,读数显示形式宜采用光电式、数码式、游标式、百分表式。

(2)盛土杯:直径50mm,深度40~50mm。

(3)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4)其他:筛(孔径0.5mm)、调土刀、调土皿、称量盒、研钵、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3.试验步骤(1)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量或风干土样进行试验。

如上中含有大于0.5mm的土粒或杂物时,应将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的筛。

取代表性上样200g,分开放人三个盛上皿中,加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点)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点)附近。

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以上。

测定a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为20mm±0.2mm,对于76g应为17mm。

测定c点的锥入深度,对于100g锥应控制在5mm一下,对于76g 锥应控制在2mm 以下。

对于砂类土,用100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5mm 。

用76g 锥测定c 点的锥入深度可大于2mm 。

(2)将制备的土样充分搅拌均匀,分层装入盛土杯,用力压密,使空气逸出。

对于较干的土样,应充分搓揉,用调土刀反复压实。

试杯装满后,刮成与杯边齐平。

(3)当用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时,调平仪器,提起锥杆、锥头上涂少许凡士林。

(4)将装好土样的试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转动升降旋钮,待锥尖与土样表面刚好接触是停止升降,扭动锥下降旋钮,同时开动秒表,经5s 时,松开旋钮,锥体停止下落,此时游标读数即为锥入深度h 1。

(5)改变锥尖与土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距离不小于1cm ),重复本试验步骤(3)和(4),得锥入深度h 2。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液限塑限联合试验

试验一液限塑限联合试验一、试验目的:测定细粒土(粒经小于0.5mm,并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5%的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于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粘性土的分类定名和状态确定等提供依据。

二、试验方法:目前标准试验方法为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作为过渡可沿用液限用圆锥式液限仪测定,塑限用搓滚法测定。

后者的操作方法附后。

三、试验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锥质量76g,锥角30°,读数显示形式有光电式、游标式和百分表式。

学生试验采用游标式液塑限仪。

2、铝盒、天平、烘箱、调土刀、凡士林等。

图1-1 游标式液塑限仪四、试验步骤:1、备样:取天然含水率土样或风干土样约400g(当土样中含有粒经大于0.5mm的土粒和杂物时,应剔除或过0.5mm的筛),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三个盛土皿中,加不同数量的纯水,制成不同稠度的试样,试样的含水率宜分别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中间的状态(使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宜为3~5mm,8~10mm,16~18mm的范围)。

将试样调匀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24h。

2、装样:将制备好的试样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刮平表面。

注意装样时避免试样中存留空隙或气泡,刮土时不得用调土刀在土面上反复涂抹,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3、放锥:①旋转游标式液塑限仪上的水平调节螺丝,使仪器水平泡居中。

②将带有游标的圆锥提起,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将其固定(使游标下刻度对零)。

擦净试锥,在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

③将盛有试样的是试样杯放在升降座上,调节升降座至锥尖刚好接触土面。

④顺时针旋转控制旋钮,使圆锥自由下落,经5s后立即松开控制旋钮,测读圆锥下沉深度。

4、取样测含水率:取出试锥,用调土刀挖除带有凡士林部分的土,然后在试样中心附近取10g以上的土两盒,在天平上称盒加湿土质量m。

打开盒盖,1将试样带盒放入烘箱,在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后称盒加干土质量m,用以计算试样在该圆锥下沉深度下的含水率。

土液塑限试验报告

土液塑限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山西诚信市政建设有限公司道桥一公司 太茅路拓宽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部
委托日期
2013.04.30
工程名称 太茅路(晋阳街-小店高速口)改造工程一标段 试验日期
2013.04.30
部位
路基回填
类别
控制点
c
b
试验项目
细粒土 a
委托人
王延青
锥入深度与含水率(h-W)关系图
第一次入土深度 1.8
入 土 深 第二次入土深度 2.0 度 (mm)
9.6 20.1
17.5 22.2
26
a
x WL= 24.7
b 20.5
c 13.2
1.4
1.3
1.1
y
20.1
8.8
1.6
1.3 hp= 0.7
0.9
0.2
w=
1.2
15.8
y=1.56x23.56
20.8 12.8 8.0
1.0 1.0
c
10.0
含水率W%
100.0
结论
依据JTG E40-2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试验,为低液限黏土;记为CL。
批准人:
审核:
主检: 报告日期:2013年05月02日
10.9
6.3
y=2E-05X4.167
12.9
3.8
9.6 20.24.99Fra bibliotek620
4.4
平均入土深度
1.9
平均含水率(%)
12.6
9.8 9.7 9.8 18.4
17.1
100.0
ABCD
16.9 LogW
(x)
1.1 1.3 1.3 #REF!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是为了研究土体的液限和塑限,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依据。

通过本实验,了解土体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变形极限,评估和比较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实验原理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反映了土中水对土性质的影响。

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

本实验采用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通过测定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体下沉深度,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从而确定液限和塑限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细粒土、蒸馏水。

2. 实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秤、烘箱、称量碗、调土碗、调土刀、锥式仪、干燥器、吸管、凡士林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有代表性的天然含水率或风干土样,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碎或用木棒在橡皮板上压碎,过0.5mm的筛,取0.5mm筛下的代表性土样200g,分开放入三个盛土皿中。

2. 调制土样:向三个盛土皿中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蒸馏水,使土样的含水率分别控制在液限、略大于塑限和二者中间状态。

3. 调匀土样:用调土刀调匀每个盛土皿中的土样。

4. 测定圆锥下沉深度:将调制好的土样分别放入锥式仪中,进行圆锥下沉深度测定。

5. 记录数据:记录每个土样在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圆锥下沉深度。

6. 绘制关系曲线: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7. 查找液限和塑限值:在关系曲线上,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液限,下沉深度为2mm的点所对应的含水量为塑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查得液限和塑限值。

2. 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可以进一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等提供依据。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液限和塑限值,为划分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塑性指数等提供了依据。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

信 息 技 术23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划分(细粒)土类、计算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标,供公路设计和施工使用。

为此,准确测定粘性土的液塑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规范中联合测定法[1]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 TGE40-2007)液限和塑限联合测定法确定液限和塑限时,同一土试样的圆锥仪入土深度与其含水率之间在双对数坐标上近似为一直线关系,根据其直线关系可求得入土深度为20m m 和2mm 的含水率,它们即为土试样的液限和塑限。

规范中求取液塑限的方法是采用作图法,即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入土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应在一直线上。

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时通过高含水率的点和其余两点连成两条直线,根据液限和入土深度关系图上查得入土深度,以此p h 再在 h 的两条直线上求出相应的两个含水率。

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两点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直线,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大于等于2%时,应重做试验。

目前,公路上常采用作图法确定液限和塑限结果。

由于作图法是在双对数坐标图上点绘,速度慢、误差较大,为此,本文依据(h , )在h lg lg 坐标系中较好的线性特点,应用解析法建立了L 、P 数学表达式,并利用EXCEL在计算机上操作,取得了联合测定法中液塑限的求解赵娟芳(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摘 要:液限和塑限是黏性土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利用EXCEL对解析法确定的液塑限表达式进行编程,较人工作图法处理液塑限试验数据更方便、快捷、准确,故而是细粒土液塑限试验中成果确定的一个有效方法。

关键词:细粒土 液塑限 解析法 EXCEL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1(c)-0023-02图1表1 液塑限联合试验图2 流程图. All Rights Reserved.信 息 技 术24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方便、快捷、准确的效果。

素土击实及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一处土样

素土击实及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一处土样

含 水 量 (%) 平均值 液限: 塑指:
55.5 27.0
塑限: 土壤定名:
12.53
14.52
16.96
18.65
20.21
100
结论:
1.75
最大干密度1.74g/cm 1.73 干密度(g/cm3) 1.71 1.69 1.67 1.65 1.63 1.6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最佳含水量:18.0%
3
击 实 曲 线
锥 入 深 度 与 含 水 量 关 系 图
锥入度(mm)
10
1 10 含水量(%) 100
含水量(%)
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试验检测室(岩土)
试验: 复核: 审核:
第1页
共1页
素土击实及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细粒土 试验日期:

击实筒体积: 997 cm3 试验次数 筒+湿土质量 (g) 干 密 度 筒质量 湿土质量 湿密度 干密度 (g) (g) (g/cm ) (g/cm3) 盒号 盒质量 含 水 量 (g)
3



击锤质量: 4.5 Kg 3 4440 2420 2020 2.026 1.732 4 4475 2420 2055 2.061 1.737 664 22.70 48.47 44.71 17.08 610 22.70 51.80 47.21 18.73 550 22.70 44.02 40.68 18.58 5 4470 2420 2050 2.056 1.710 522 22.70 51.78 46.88 20.26 510 22.70 48.99 44.58 20.16 含 水 量 锥 入 深 度 h1 h2 平均 盒号 盒质量 盒+湿土 盒+干土 水质量 干土质量 (g) (g) (g) (g) (g) 36 11.51 25.08 21.75 3.33 10.24 32.5 3.8 3.9 3.9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记录入土深度要求摘要: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简介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1.100克锥入深度要求2.76克锥入深度要求3.液限标准与入土深度的关系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应用与意义正文:一、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简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是一种用于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试验方法,通过该试验可以得到土壤的液限、塑限等参数,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土壤性质依据。

试验中,液限是指土壤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向塑态转变的界限含水率;塑限是指土壤在一定压力下,从塑态向固态转变的界限含水率。

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对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试验规定,100克锥和76克锥的入土深度要求如下:1.100克锥入深度要求:在试验过程中,100克锥的入土深度分别为3~4mm、7~9mm和25mm。

这三个深度分别对应土样的液限、塑限和界限含水率。

2.76克锥入深度要求:76克锥的入土深度为3~4mm。

这个深度主要用于测定土样的液限。

3.液限标准与入土深度的关系:在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中,以入土深度25mm作为液限标准。

当土样的液限达到这个标准时,说明土壤处于液态状态。

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的应用与意义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在工程建设、土地资源调查、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试验得到的土壤液限、塑限等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工程特性、确定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防范地质灾害等。

此外,试验结果还可以为土壤改良和治理提供依据,为农业、水利、环保等领域提供有益信息。

总之,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壤物理性质测试方法,对于工程建设和土壤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中入土深度的要求,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