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压实度实验检测报告
第六章路基路面结构层压实度检测

3仪器标定
3.1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3.1.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 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每 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 3.1.2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 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 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
3.2.4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
ma=ml-m2-m3
式中:ma—砂的质量(g),计算至l;
m1—灌砂人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
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
m3—灌砂人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0
3.2.5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ρs:
ma s V
式中:ρs—砂的密度(g/cm3),计算至0.01;
V—标定4.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 X 40cm的平坦 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 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
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人基板的
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
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2.5玻璃板:边长约500mm的方形板。 2.6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2.7台秤:称量10一15kg,感量5g。 2.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2.9量砂:粒径0.25一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 约20~40kg。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 的湿度达到平衡。
2仪器设备 2.1灌砂筒:金属圆筒(可用白铁皮制作)的内径为 100mm,总高360mm。灌砂筒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 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2 120cm3),筒底中心有 一个直径10mm的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 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10mm,并焊接在一块直径 100mm的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直径10mm的圆孔与 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 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 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 个直径10mm的圆孔。将开关向左移动时,开关铁板 上的圆孔恰好与筒底圆孔及漏斗上开口相对,即三个 圆孔在平面上重叠在一起,砂就可通过圆孔自由落下。 将开关向右移动时,开关将筒底圆孔堵塞,砂即停止 下落。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实习报告篇1前言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坚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行车荷载提供了重要保证。
路面结构的铺筑则一方面隔离了路基。
使之避免了直接承受车辆和环境因素的破坏作用,确保路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另一方面,铺筑路面后,提高了平整度,改善了道路条件,从而保证车辆能以一定的速度、安全、舒适而经济地在道路上全天候通行。
而这次我们为期五天的实习,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路基路面方面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有了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下面是我在这几天来对路基路面知识的某些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总结。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的特征及成因1.路基工程质量的通病、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
1.1特征: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
1.2成因: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原地面比较软弱(如泥沼地段等)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当路堤穿过沟谷时,沟谷中心填土最大,向两端逐渐减低,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水文气候等因素,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堤填料,若填料中混入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填石路石料规格不一,性质不匀,乱石中空隙很大,在一定期限(例如雨季)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设计方面,如断面尺寸不合理,边坡取值不当,排水、防护与加固不妥,未对高填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且施工工艺、填料未作特别要求说明;施工方面,填筑顺序不当,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水稳定性差,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未做台阶处理;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形成不均匀沉降,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又无大型整平和碾压设备,使压实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未注意排水,遇雨天时,路基积水严重,无法自行排水,有的积水浸入路基内部,形成水囊,晴天施工时也未排除积水控制含水量就继续填筑,以致造成隐患,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自检控制不到位。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
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
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 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路基路面工程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检测技术和材料性能测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质量意识。
二、实验内容1. 路基压实度试验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路基压实度试验- 材料:路基土、砂、碎石等- 仪器:灌砂仪、标准砂、量筒、天平等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材料:沥青、集料、矿粉等- 仪器:马歇尔稳定度仪、温度计、称量设备等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材料:水泥、砂、碎石、水等- 仪器:抗折强度试验机、模具、量筒等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材料:3m直尺、水准仪等- 仪器:平整度仪、皮尺等四、实验步骤1. 路基压实度试验- 将路基土分层铺筑,每层厚度为15cm,用灌砂法测定每层的压实度。
- 计算路基压实度平均值,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合料。
- 将沥青混合料制成标准马歇尔试件。
- 在规定温度下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测定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水泥混凝土试件。
- 在规定条件下养护试件。
- 使用抗折强度试验机测定试件的抗折强度。
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使用3m直尺检测路基路面的平整度。
- 计算平整度指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路基压实度试验- 实测路基压实度平均值达到设计要求,说明路基施工质量合格。
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实测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沥青混合料质量合格。
3.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实测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说明水泥混凝土质量合格。
4. 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 实测路基路面平整度指数达到设计要求,说明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合格。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施工方法、检测技术和材料性能测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质量意识。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是为了评价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道路建设与维护工作中重要的环节。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道路交通负荷的增加,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服务性能。
通过对压实度的测试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路基路面的缺陷和问题,为后续的维护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压实度试验结果也可以为路基路面材料的选择和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对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次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条件下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变化规律,为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的检测,了解路基路面的密实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路基路面压实度的因素,为进一步改进施工工艺和提高路基路面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数据分析,检测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道路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试验与检测,旨在全面了解路基路面的压实情况,分析其问题与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进一步优化路基路面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通过研究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为提升道路工程质量、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公路运行效率提供支持和保障。
2. 正文2.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是整个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次试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试验样本:在进行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时,需要选择代表性的试验样本,确保样本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样本的选取应考虑路面材料的种类、厚度和条件等因素。
2. 设置试验参数:在试验设计中,需要明确设置试验参数,如施加压力的大小、压实时间、压实速度等。
路基路面工程检测—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 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 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 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 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 到平衡后再用。
灌砂法 三、数据处理
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质量mb(g): • 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
mb=m1-m4-(m5-m6) • 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现场压实度测试5:无核密度法
无核密度仪利用电磁法原理测量沥青路 面均匀性和相对密度。 仪器采用先进技术,能可靠、快速地测 试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并 计算施工压实度。 但由于测试结果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 其测试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四、压实度检测结果评定
ρd= md/mb×rs
6、按下式计算施工压实度(K) K =ρd/ρc×100
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准确至0.01g/cm3
灌砂法 七、灌砂法应注意的问题
(1)
量砂应规则,每次检测后,应晾干,过筛去杂质,以保证量 砂密度。
(2) 换砂时应重新标定量砂密度,确保试验准确性。
灌砂法 七、灌砂法应注意的问题
• 取下灌砂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 (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灌砂法
(二)现场挖坑灌砂试验
二、压实度的基本概念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来表示
➢ 土基和路面基层的压实度是指压实层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该材料的标准最大干密度 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道路工程课题道路现场质量检测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灌砂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 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 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 测。
2、挖坑灌砂法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挖坑灌砂法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 法之一。此方法表面上看起来颇为简单, 但实际操作时经常掌握不好,引起较大误 差,又因为它是测定压实度的依据,所以 是质量检测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发生矛盾 的环节,因此应严格遵循试验规程的每个 细节,以提高试验精度。
核子密湿度仪是国外用于现场控制压实度最常用 的方法,随着国内各种新规范的实施,用核子密 湿度仪测定路基路面材料的密度、含水率的检测 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核子密湿度仪测定压实 度法适用于现场用核子密湿度仪以散射法或直接 投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量,并 计算施工压实度。核子密湿度仪是现场检测压实 度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仪器按规定方法标定后, 其检测结果可作为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的依据。 核子密湿度法可检测土壤、碎石、土石混合物、 沥青混合料和非硬化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属非破 坏性检测,允许对同一测试位置进行重复测试, 并检测密度和压实度的变化,以确定合适的碾压 方法,达到所要求的压实度。
l压实度检测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 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 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 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 用寿命。
★对路基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施工现场实际测试 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 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施工现场实际测试 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马歇尔试验)的比值。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现场试验检测⽅法之压实度试验检测⽅法路基、路⾯压实质量是道路⼯程施⼯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只有对路基、路⾯结构层进⾏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的强度。
刚度及路⾯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程的使⽤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压实度表⽰,对于路基⼟及路⾯基层,压实度是指⼯地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于密度的⽐值;对沥青路⾯,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值。
⼀、标准密度(最⼤⼲密度)和最佳含⽔量的确定⽅法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法也多样化,有些⽅法需在实践中进⼀步完善。
最⼤⼲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的⼲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量即为最佳含⽔量。
(⼀)路基⼟的最⼤⼦密度和最佳含⽔量确定⽅法路基受到的荷载应⼒,随深度⽽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些;另外,公路等级⾼,其路⾯等级也⾼,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些。
因此,⾼速、⼀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于95%,路堤80~150cm应不⼩于93%,150cm以下应不⼩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以下0~30cm应不⼩于95% 。
在平均年降⾬量少于150mm且地下⽔位低的特殊⼲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
因为这些地区⾬量稀少,地下⽔位低,天然⼟的含⽔量⼤⼤低于最佳含⽔量,要加⽔到最佳含⽔量情况下进⾏压实确有很⼤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平均年降⾬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地区,天然⼟的含⽔量超过最佳含⽔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密度的⽅法也有区别,除了⼀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密度的确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压实度实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射洪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站报告编号:BG-2015-XCJ-0127-001委托/施工单位四川省名兴建筑有限公司委托编号WT-2015-0126-001工程名称芦阳镇黎明新村聚居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应急工程
样品编号YP-2015-XCJ-0126-001工程部位/用途5#路K0+000~K0+040试验依据JTG E60-2008样品描述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判定依据设计文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电子计重秤、灌砂筒、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钢直尺
检测方法灌砂法结构层次水泥稳定碎石顶面
序号桩号距中(左-右+)距离(m)实测压实度(%)压实度标准值(%)结果判定1K0+016+1.799.198合格////// ////// ////// ////// ////// ////// ////// ////// ////// ////// ////// ////// ////// ////// ////// //////
检测点数1合格点数5合格率(%)100
保证率(%)95标准差(%)0.503
t
a/ √n 0.823
压实度平均值(%)99.1压实度标准值(%)98压实度代表值(%)98.7检测结论:经检测,该路段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