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论文为什么不能用来评职称
高校职称评审对论文的要求与规定(共5篇)

高校职称评审对论文的要求与规定(共5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2016年我省职称评审新变化曰前,省人社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度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放宽准入门槛,部分高级职称评审下放到市,淡化论文和奖项数量要求等,成为我省今年职称评审工作的亮点。
畅通申报渠道。
《通知》规定,凡在我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城市、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但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均可按规定的标准条件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公务员及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外,不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劳务派遣人员、人事代理人员分别由劳务派遣单位、人事代理机构会同申报人现工作单位推荐申报;城市无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从业者和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由其所在街道社区、村委会或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推荐申报,逐级审核上报。
下放评审权限。
以前所有的高级评审委员会都由省人社厅负责组建,今年撤销了部分高级评审委员会。
撤销的有省中医药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省机械工程、化工工程、轻工工程、纺织工程4个省高级评审委员会,省国际商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等。
新增省基层卫生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和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
此外,授权17个设区的市组建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基层卫生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
济南等5个市组建工程技术职务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济南等3个市组建会计专业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负责本市所属的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
注重业绩导向。
今年的职称评审淡化了论文、奖项数量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填报的论文(著作、作品等)不超过3件,科研成果及获奖项目不超过3项。
EI期刊介绍

EI (工程索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
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EI被称为全球核心,被每个国家认可。
在中国,发表一篇EI检索论文,有些单位奖励3千到8千元不等。
一般用作: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评副教授、评正教授使用。
作者在国际会议或者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被EI收录后,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可以出具EI收录证书给作者。
检索类型编辑EI源刊检索类型和EI检索会议的检索类型的区别及介绍。
JA和CA的区别:EI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文献,包括期刊以及会议文献,另外也收录一些科技报告、专著等。
EI收录包括三种类型:被EI核心收录、非核心收录(Pageone收录)、会议论文。
从2009年起已经没有核心检索和非核心检索的区别,全是核心检索。
但是还分为期刊检索和会议检索。
也就是源刊JA类型,会议CA类型。
在职称评审和校科技部每年奖励中,只认可被EI核心收录的文章(EI光盘版)。
EI Village是一个数据库平台,包含两个数据库(EI和Inspec),所以首先把Inspec前面的勾去掉。
区分JA类型和CA类型的方法。
若判断为Document type: Conference article(CA),则为会议论文。
若判断为Document type: Journal article(JA),则为期刊论文。
EI期刊源刊基本是JA类型。
评职称时档次高于EI会议类型。
选刊原则EI检索数据库选择收录刊物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刊物涉及的专业范围、读者对象、出版国家、使用的语言及刊物的质量。
(1)收录的专业①首选专业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燃料技术、塑料及聚合物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结构工程、水源及处理;电工电子:声学、通讯、计算机、数据处理、照明工程、信息技术、仪表设备及控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技术、自动化工程、低温技术、水利学及流体力学、制造技术、海洋工程、核技术、电厂、铁路工程、热工和真空技术;冶金和材料工程:陶瓷、复合材料、腐蚀、焊接、采矿和石油工程。
外文期刊发表看职称吗

外文期刊发表看职称吗外文期刊发表对职称评定有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外文期刊发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提升个人学术水平和职称评定都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外文期刊发表并非是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还需综合考量个人的学术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学术影响力等方面。
首先,外文期刊发表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能够体现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在国际学术界,外文期刊发表是衡量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发表在知名外文期刊上的论文,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学术声誉,还能够为学术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外文期刊发表对于个人的学术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外文期刊发表也会对职称评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申请高级职称时,外文期刊发表往往是必备条件之一。
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会对申请人的学术成果进行综合评定,外文期刊发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一些高级职称评定规定了外文期刊发表的数量和级别要求,因此外文期刊发表对于申请高级职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然而,外文期刊发表并非是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
职称评定是一个综合考量个人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过程。
除了外文期刊发表外,还需要考虑个人的教学水平、学术影响力、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
因此,外文期刊发表虽然重要,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说,外文期刊发表对职称评定有一定的影响,能够体现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称评定的结果。
然而,外文期刊发表并非是职称评定的唯一标准,还需要综合考量个人的学术研究水平、教学能力、学术影响力等方面。
因此,在追求外文期刊发表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个人的综合发展,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才能在职称评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只投稿不用出席的国际学术会议算什么

博主回复: 我们 只统计 ISTP,请 您指 出 ISTP 中的哪次会议是伪会议? 并非在 中国 开 的一切会都是伪会议。 我们科学计量学第 9 届 国际会议 2003 年在北京开,那水平是 相当的 高。该会也被 ISTP 收录。 [14]曹聪 你 们所 的 论 文统 计 能 否判断 有 多 少 是在 “伪” 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 博主回复: 这些伪国际会议几乎没 有什么 会被我们统计进来。我们是有尺度的。 [10]qiongjiaoshou 都是 SCI 惹的祸。 为增加 SCI、 EI 的数量, 所以不用出席会议。 博主回复:这些会议与 SCI、 EI 统 计没关 系, 后者统计的都是期刊论文。
跟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靠个人操 行虽然也重 必须从整个体制上着手, 要, 但治标不治本。 博主回复:从您的评论想到一些问题, 归 结为三句话: 1.本所统计 SCI 和 EI, 是为了从基础研究 和 工程应 用 研究 两 方 面反 映 中 国科 技 水 平 在 世界上的相对地位, 没有别的目的; 2. 本所从来不统计 EI 会议; 3. 有个别人认为, 社会对 SCI 过分重视 的 那我们就太 罪魁祸首是因为我们的 SCI 统计, 若 再把 EI 会议 论文 (我 们 不统 计) 泛 冤枉了 ; 滥也归罪于我们, 就太可笑了。 [18]王启云 某 高 校 ISTP 收 录 的 论 文 算 二 级 论 文 , 奖励 银 子 7000 元 , 而 会议 (SCI、 EI 为 一 级) 论文交的钱据说为 4000 元左右,这个交易真 是划得来。 因而近年 ISTP 收录论文愈来愈多。 博主回复: 花 4000 元 “换” 来的会议论文, 估计 不是 ISTP 论文 。你要 出国 开会, 4000 元 钱还不够旅费呢。 另外, 不要以为会议论文都那么好投。我 们科学计量学国际会议今年在南非开, 每篇 稿 子 3 个人审, 那是相当的严! [16]qiongjiaoshou 国际学 我怎 么 见到 我的 几个 哥 们 在 “伪” 术会议发论文后,在我们学校 领取论文奖金。 我 们学 校 领 发论 文 奖 金的 依 据 是你 们 的统 计 “伪” 国际学术会 结果。 如何理解你们没有统计 议论文?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需要;教师、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等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CPCI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教育、科技、卫生系统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是作为基金或课题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字、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
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2019年社会科学、教育信息、与管理创新国际会议(SSEIMI 2019),将于2019年12月27-29日在中国太原召开主题:
1.经济学
2.政治学
3.法学
4.伦理学
5.历史学
6.社会学
7.心理学
8.教育学
9.管理学
10.人类学
11.民俗学
12.新闻学
13.传播学
其他相关主题
截稿日期(第一轮)2019年10月27
截稿日期(第二轮)2019年11月27
录用通知投稿后3-5天
会议日期2019年12月27-29
SSEIMI 2019录用的论文发表到国际期刊《WOP in Education, Social Sciences and Psychology》(ISSN 2515-2904),提交CPCI-SSH (Web of Science) 和CNKI检索,目前检索率为100%。
icml会议论文 评职称

icml会议论文评职称会议论文会议论文是针对某学术会议投稿的,即发表在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上的论文。
如果论文被学术会议的会务组决定录用,论文将在会议“论文集”上发表,同时也会被要求参加高端学术同行交流会,向学术界介绍你研究的发现。
当然,投稿人是否参加会议是自由选择的,并不会影响论文的出版和检索。
期刊论文期刊论文是针对某学术期刊投稿的,即发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有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之分。
期刊论文主要会发在月刊/季刊/年刊/不定期地刊上。
期刊论文录用后,投稿人只需等着出版即可。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具体了解他们的不同:论文内容、审稿周期、认可度,文末还附上投稿tips哦!论文内容之别会议论文:通常介绍研究工作的初步发现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创新思想,是个未完成版,页数没有期刊论文那么多;期刊论文:发出来的是你这个阶段已经完成了的作品,不只是一个想法的展现和探讨,需要有比会议论文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
同时,会议论文注重交流,一般不走同行评审的过程;而期刊论文会走同行评审,在这一part,你的论文很有可能被否掉,被期刊接受的率平均在40%-60%。
审稿周期之别与期刊论文相比,会议论文的反馈效率就高很多。
会议论文:审稿周期比较短,一般在2周左右,快得只需要1周,部分水分略大的会议甚至几天就可以录用。
期刊论文:审稿周期相对较长,国内中文核心期刊最快也需要1-2个月,普刊也得1-3周左右,当然部分“水刊”也可以几天录用甚至1天录用。
认可度之别期刊论文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期刊论文发表的受众比会议论文要广得多,也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论文。
国内毕业、保研、晋升,均对期刊论文认可度较高。
而会议论文由于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会议论文的认可度自然是与学术会议的权威性正相关的。
例如,有的学术会议水分略大,价值不高,发表论文自然认可度有限,但如果是高质量比较权威的会议,其会议论文也是很受认可的。
此外,相比期刊论文刊登在某一期的期刊上,会议论文是不一定能够出版的,有些文章仅在会议上进行宣读。
期刊名单在评职称时不得认可

期刊名单在评职称时不得认可
1. 引言
根据我国相关职称评审规定,期刊名单在评职称时的认可情况受到严格把控。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工作,确保评审质量,本文档详细列举了在评职称时不得认可的期刊名单。
2. 期刊名单
以下期刊名单在评职称时不得认可:
1. 《XXX》(期刊名称)
2. 《YYY》(期刊名称)
3. 《ZZZ》(期刊名称)
3. 原因说明
上述期刊名单在评职称时不得认可的原因如下:
1. 这些期刊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
2. 这些期刊的质量较低,无法保证论文的学术价值。
3. 这些期刊未经过正规的审批流程,不属于官方认可的学术期刊。
4. 注意事项
在评职称过程中,申报人需确保所提交的论文发表在认可的期刊上。
如申报人提交的论文发表在上述名单中的期刊,该论文将不被认可,从而影响申报人的职称评审结果。
5. 结论
本文档旨在提醒申报人在评职称过程中,注意选择正规、高质量的期刊发表论文。
同时,各级职称评审部门要加强对期刊名单的审核,确保职称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请广大申报人和职称评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共同维护我国职称评审体系的正常运行。
ei源刊和ei会议的区别

一般来说一些硕士毕业、博士毕业、评副教授、评正教授会使用EI期刊来进行发表和检索。
其属于国际核心期刊并且可以分为会议论文和源刊论文,有很多人询问两者的区别,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在这里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EI检索分为两种,一种是会议论文检索,一种是期刊论文检索,这两种检索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同的,也由此引出了EI源刊的概念,EI检索包括JA类型和CA类型,JA是期刊论文检索,CA是会议论文检索,EI期刊源刊基本是JA类型,我们只要知道源刊特指EI期刊就可以了。
在国内,评职称时源刊检索论文的认可度高于EI会议检索,会议论文并不是没有价值,只是价值不算高,与期刊论文相比就差强人意了,除非是一些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否则会议论文在个人晋升中发挥的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在职称评审和校科技部每年奖励中,只认可被EI期刊收录的文章,会议论文不予认可。
所以,作者如果打算发表EI论文,最好选择EI期刊发表,会议论文在受认可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发表的,但需要注意会议的甄别和选择,水平不高、价值不大的会议尽量不要选择,即便投稿发表了作用也不明显。
EI期刊论文发表难度是比较大的,毕竟,EI是国际三大检索工具之一,高价值意味着高发表难度,但同时也意味着高认可度,EI论文发表需要英文写作,这方面比较弱的作者一定要尽早训练,如果需要专业指导可以咨询出版社大人物编辑。
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JA质量要比CA质量高,也就是发表期刊论文更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文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会议论文为什么不能用来评职称?
在参加Metalforming2012 会议时,一位教授向我感叹他们学校在教师考核中的做法--- 会议论文不能够用来进行职称评定了。
也许是这个原因,大家参与学术交流也越来越不积极。
近来,国内会议办的越来越多,或许会议论文有超过期刊论文的趋势。
我的邮箱里面,每年至少能够收到5-8 封关于国际会议的邮件。
然而,这些会议中,真正有历史传承的不多。
可能是学校人事部分看到部分会议的质量下降,就因此全然否定了全世界所有的“学术会议”,这种做法,无疑是一刀切的,不负责任的,更是不懂学术的。
以AMPT 系列国际会议为例,创始人为Hassim、Travis 等都是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主编、编委,该会议以前的论文都是在该期刊发表。
虽然近年JMPT 换了主编,但该会议的影响力已经非常非常大了。
Metalforming 系列国际会议也是如此,最开始有伯明翰大学和AGH 科技大学的著名教授合办,该会议的论文以前也是在JMPT 期刊发表。
以上两个会议的影响力,应该远远超过国内某些一级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然,时至今日,这两个会议的大部分论文依然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
在学校职称评定不认国际会议论文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又开始大张旗鼓地鼓励学生在NSC、一区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了。
对那些能够在这些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学生进行“重大奖励”。
NSC 一篇20 万元,一区期刊一篇5 万元。
看了这样的新闻,有时候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哭好。
如果是笑,我要说,我也要好好做研究了,争取发表一篇NSC。
如果是哭,我要说,我所在的方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在NSC 上有突破了。
特别是如果有一天,学生觉得这几个方向没有机会突破NSC,好学生都不来这个专业了怎么办?
作为学校领导,为了学校发展,是应该指定一些政策对学校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也只有制定一些政策才能体现出“领导”的作为。
当前背景下,国际上的潮流是建设研究型大学。
而研究型大学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该校的研究成果。
而研究成果中,对于国内的那些奖项根本就不予以认可。
他们看重的是是否有原创性成果发表在那些行业一流期刊上。
关于一流期刊的认定,以前澳大利亚有A*、A、B、C 之分,中国科学院也有一个SCI 期刊分区。
然而,澳大利亚基金委看到了该分区的缺陷性,因而于前年取消了该分类。
的确,在他们的分区中,中国科学属于C,而机械工程学报属于B,很显然不合理。
至于中科院分区,我也指出过它的不足,一切只以影响因子数值为依据,不考虑期刊发展历史。
如刚刚被SCI 剔除的ASL 期刊就列在该分区的第 3 区中。
显然,这种不合符实际情况。
也因此,个人感觉这些做法都是杀鸡取卵,为一时利益,放弃学校长远发展。
学校领导这两种政策导向的坏处无疑很大。
(1)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通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通不参与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国际会议,其它学校就不会看到他们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
试想,长此以往,若干年以后,这些行业里面的人谁还会在乎该学校?参加国际会议,不只是发表学术论文,更重要的参与学术交流,向国际同行表明我们依然在从事这个行业,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
我估计,在这种背景下,10 年后,该学校即使发表论文很多,但也会被学术同行淡忘。
(2)如果一个学校只鼓励发表那些“一区”期刊,很显然,该学校的“质”应该会在表面上得到提高。
但是,这种“质”是在导致整个学校学科发展不均衡的前提下。
如果做材料成型的人全部去研究材料物理、化学,全部争取把论文发表到那些一区期刊,那他们原来的本专业还是该专业吗?在这种背景下,一代人不会影响学校学科的发展,的确,那些教授依然有能力讲授这些专业的课程。
但是,两代人以后,他们新留得那些人还有能力讲授那些专业课吗?
学术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术交流,反映当前国际上大家研究的问题。
通过交流,改进自己的研究思路。
如果一个学校不鼓励大学教师参与国际交流,这不是走向闭门造车?大学领导可要想想清政府的发展之道!
我的建议是,和学校认定学术期刊一样,每一个专业也认定一些有知名度的会议。
同时,也不要一刀子否认新开展的会议,因为这些新会议也都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当然,那些只为了挣钱的会议,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