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宙和微观世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全册教案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3、了解原子的结构;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5、初步了解纳米技术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的研究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的研究,认识并体验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宇宙由物质组成。

学习物质的世界,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课前准备1.取一根蜡烛放入小金属罐熔化然后观察蜡烛凝固时体积的变化。

2.查阅、收集有关太阳系、银河系的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

3.查阅、收集有关分子、原子结构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们说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那么,这宇宙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宇宙万物,变化万千,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一切给人类留了许许多多的谜,引发了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

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探究的足迹,从宏观到微观作一次旅行,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1.宇宙有多大?(1) 综合观察课本图11-1和课本图11-2。

请同学们说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现报道发现第十大行星)。

在太阳系示意图中找出我们生活的地球。

(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2)交流资料数据: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②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③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十万年;④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目前,我们人类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

(3)根据以上资料、数据让学生推理,说一说他们所想像的宇宙有多大。

(4)结论: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大得很难以想象。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资料(精选)

卢瑟福原子模型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定参照物后,只看有没有位置的变化。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四、杠杆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杠杆的应用省力杠杆:L1﹥L2 F1﹥F2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L1﹤L2 F1﹤F2费力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1、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省力,但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组成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且物体升高“h”,则拉力作用点移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间距很大
考点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 表示银河系的长度用光年作单位比较方便。 -9 纳米 1nm=10 m 质子 夸克 原子核 中子 夸克 物质 分子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 分子 物质是由____组成,分子又是由_____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原 质子 中子 子核又是由____和_____组成,质子和中子 夸克 都是由____组成。
3.(2005宜昌)对宇宙和微观世 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C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微粒。
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位于银河系边界的“戒指”状的星 云。科学家们表示该星云周围大约分布着0.5亿至1亿颗 大小不一的星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科学家们研究银河 系的诞生时间。

银河系的直径10 m,合十万光年。
21

表示银河系的长度用光年作单位比较 方便。(1光年=9.46×1015m) 光 运动一年所经过的路程即光年,是最 大的长度单位。
原子
核外电子 2、纳米(长度单位),1nm=10-9m
原子 分子 物质是由____组成,分子又是由_____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原 质子 中子 子核又是由____和_____组成,质子和中子 夸克 都是由____组成。
a)
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固体 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太阳系是银河系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 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运行 在第三轨道的一员。

2.物质的结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 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 性质,我们把它叫做分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教学反思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反思《宇宙和微观世界》这个课,我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来设计教案的。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做到这几点:1、给学生松绑,让学生身心自由。

当讲到太阳系和银河系时,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兴奋状态,凑在一起开始议论,我在他们当中行走,让他们尽情地讨论,尽情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开心和愉快的表情。

他们在动中学会了掌握知识的能力。

而那些没有讨论知识的学生我想他们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但我不能压制他们喜欢说话的天性。

人类与其他动物不同,就是人能够用语言表达。

他们能够在课上去表达,这就说明了他们还有观察周围现象,用语言总结的能力。

总之,我就是想让学生脱离苦海,感到上物理课不是一种受罪。

2、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上面的想法,我在准备教案时,就要挖掘教材和学生的不同个体,来设计教案,能够激发出他想知道的内容,他就会主动地去学习。

所以,在课上我补充星座的知识时,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去观星(教师言:你事先准备好星图和一个垫子,到没有月亮晴朗的夜晚里,拿一个手电筒,对照星图,找。

站着时间长,你的脖子就会难受,这时,就用的照你的垫子了。

可以坐下来,或躺着观看寻找。

)而且还提到每个星座的名称及相关来历,它们里面包含着很多神话故事。

如你有兴趣,可以到图书室去借看。

这样,调动学生想知道的愿望。

从课后看,有部分学生还是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来找我借书看,还有询问星座怎样找。

更有一位学生问:“老师你讲的宇宙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为什么有的星体不爆炸,而有的星体爆炸呢?”我认为这就是挖掘出了学生想“学”的愿望了。

他们能够寻找他想知道的知识、他们去思考书中和平时看到的内容,他们的表现说明了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一步成功了。

3、注重学习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在授课中,我先展示地面上学生熟知的物体,然后将学生引向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告诉学生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探测到更远的星系,这就说明了宇宙还会更大,最后用“宇宙再大也打不过你的思维,你能够想出多大的宇宙,就有多大的宇宙。

九年级物理第10章知识点与重点解析

九年级物理第10章知识点与重点解析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三、德育目标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3.通过了解宇宙,认识人类的探索过程.教学重点物体的三态变化.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具准备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新课教学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师]奇妙的宇宙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物质未被发现,大家认为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各种各样的物质.[师)对,这些物质包括很多,从“小”的说,有我们人类以及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从“大”的说,有除了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地球处于太阳系中,这是同学们知道的天文知识.[生]地球处于离太阳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此外还有若干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师]总结得很好,课本上的两幅图,已经很形象地给我们介绍了广阔的宇宙.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生]既然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想想议议][师]:如果我们把一个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然后我们把碎片再分割.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生]如果能一直分割,分到最后还是玻璃吗?[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老师这儿有一块冰糖(教师出示).这块冰糖能不能无限分割下去呢?同学们讨论并请大家大胆发表你的看法.[生]糖是甜的,开始分割时糖仍是甜的.如果继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没有甜味的时候,就不再是糖了.[师]讲得非常好.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生]在分割玻璃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说能保持玻璃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玻璃的“分子”呢?[生]我觉得是可以的.[师]组成玻璃杯的是玻璃分子,组成糖的是糖分子.[生]也能说组成水的是水分子.[师]非常正确.现在谁可以告诉大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师]什么是分子呢?[生]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叫做分子(molecule).[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物质就有一定的存在形态.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生]我知道,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在小学学过.[师]同学们能不能举例说明呢?[生]教室的门、黑板、桌、椅都是固态.[生]我们喝的水、牛奶、饮料都是液态.[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空气是气态,氢气、氧气等都是气态,[师]物质的不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来区分它们呢?[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杯子,还有一些水,同学们注意观察.(教师将杯子拿在手中展示给同学们)[师]这个杯子是液体还是固体?[生]固体.[师]它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圆柱体.[师]那么它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把杯子倒过来)看形状变了没有?[生]没有,还是圆柱体.[师]那么它的体积变了没有?[生]没有.[师]同学们说固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固体有一定的形状,也有一定的体积.[师]总结得很好.[继续演示]老师往杯子里加满水盖上盖子[师]现在我往杯子里加满水,大家看:现在杯子不动,那么水有没有一定的形状呢?[生]有.[师]什么形状?[生]也是圆柱体.[师]那么这杯水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呢?[生]有.[师](边讲边演示)现在,我把水倒入另一个和刚才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同学们观察,水的形状改变了吗?[生]改变了.[师]水的体积改变了吗?[生]水还是刚才那么多,体积不变.[师]因此,我们又可以发现液体有什么特点呢?[生甲]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生乙]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师]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同学们能不能讨论一下气体有什么特点呢?[生]对于气体,我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圆形的空气,也没有听说过有方形的空气,说明空气并没有固定的形状.[生]我们也没有听过有一杯空气、一盆空气的说法,所以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生]气体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师]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准确.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同学们考虑,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能改变呢?[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我们认为某一种物质的状态是可以变化的,如水在很冷时能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水开了后还会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生]我们在第一册中学过的物态变化,说明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都是可以转化的.[师]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么变化呢?[想想议议][师]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吗?[生]我知道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肯定是增大的.比如水沸腾时,蒸气满屋子都是.[生]我认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是减小的.点燃蜡烛时,火焰周围的液体满满地,甚至会流出来成为烛泪,但吹灭蜡烛后,液体凝固后中间会凹下去.[生]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炼钢厂钢水凝固成钢锭时,凝固面是凹陷的,因此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变小.[生]我觉得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不一定要减小.比如水变成冰时体积是变大了.[师]同学们讲得都有道理.有一点同学们没有异议,就是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内容及图10.1-6,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生]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生]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规则,就像现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大家周围空间很小,并且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因此固体的形状比较固定时,体积也是固定的.[生]液体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下课后同学们的运动.虽然可以活动一下,但终究不出学校的范围,这就是液体分子虽可运动,但还是有约束力的,因此液体有流动性,但总会保持一定的体积.[生]气体的分子几乎不受力的约束,就像放学乱跑的学生,最后可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生]看来,分子的排列对物质的存在形态影响很大,但分子又由什么组成的呢?4.原子结构(教师出示原子结构模型图)[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放录像]原子的组成.[师]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相信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会为认识世界的奥秘作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世界][师]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纳米科学技术”,了解纳米方面的知识,并收集纳米技术应用方面的资料,互相交流.三、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宇宙基本由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等星系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进一步深化了物质的存在形态,并且阐述了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的特征及微观模型,了解了组成物质世界的分子及原子的结构,初步了解了微观世界.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列举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不要怕错误,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2.银河系很大,因此用光年的长度单位表示最方便.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光速c=3×108m/s.1光年=3×108 m/s×365×24×3600 s=9.64×1015m.3.略4.略宇宙及微观世界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微小粒子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特点微观模型五、课后提升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物质的微观结构难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网上资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课本图11.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1.1-2是让学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

反过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多的星系团之中。

这样的关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想想议议】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

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

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叫分子。

举例说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为例。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物质的组成
物质 分子
质子 夸克 原子核 中子 夸克 原子 核外电子
纳米(长度单位),1nm=10-9m
分子 • 物质是由____组成,分子又是由 原子 _____组成, • 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其中原子核又是由____和_____ 质子 中子 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___组 夸克 成。 •分子 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微粒
电子显微镜下金分子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 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 积变小(水除外)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
液态
气态
有一定的体积 没有一定的 有一定的体 没有确定的形 体积和形状, 积和形状 状,具有流动性具有流动性
特征:
分子的排列 分子间作用力 固态 十分紧密 无固定位置, 运动较自由 很强 特征
二十一世纪科技 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就是新材料的研制和 应用
宇宙是由各种物质组成的
物质是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 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粒子 特点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液、气) 微观模型
宇宙及微观世界
历年真题练习: 1.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 们首先发现电子,进而认识到原 原子核 子是由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核外电子 的。 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体积会 变大 ______。对大多数物质来说,物 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体积会 变小 ______,但也有例外,例如水结 变大 冰,体积会______。
有一定的形 状和体积
液态
无确定的形状, 有体积,且有 比固态小 流动பைடு நூலகம் 极小 无确定的形状 和体积,有流 动性易压缩
极度散乱, 气态 间距很大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1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课件1

3、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 原子 组成的; ___ 组成的;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 核外电子 原子核 是由_____ _______组成的 _____和 组成的; 似,是由_____和_______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 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组成, ______组成 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组成,人 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4、讨论宇宙中例如银河系的大小,我们通 、讨论宇宙中例如银河系的大小, 作为长度单位。 它表示_____ 常用 光年作为长度单位。 它表示_____ 光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 组成的 三、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液态、 和宏观特征 四、纳米科学技术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原子核 1、原子由位于中心的 ———— 、 和核外 电子 组成 。 2、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 、 积 变小 ;从液态变为气态时体 积 变大 。
一、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 宇宙是由什么组成亿个星系) (数十亿个星系) 河外星系 如:仙女座星系



异常巨大 太阳系: 太阳系:八大行星 地球: 地球:第三轨道
1、宇宙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宇宙 、宇宙是非常巨大的, 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三、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夸克

四、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和宏观特征 固态、液态、
阅读课本并完成下面表格:
状 态 固 态 液 态 气 态


分子间 距 很小 较小 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密市实验初中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宇宙微观世界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晓英时间2012.9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介绍,发现物质可以分割。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结构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树立科学的物质和世界观
二、学习重难点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结构模型
三:学法指导:学生阅读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二、自学反馈
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及整个宇宙是由组成的,它们处于不停的
和发展中。

任何物质都可以无限的分割下去,颗粒越分越小,小到能够保持物质原
来性质不变。

我们成这种颗粒叫做它是由构成的。

2、我们人类生活在广阔的宇宙里,太阳是中一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人类生活的地球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条轨道上运行。

目前发现的太阳系有大行星。

3、物质由微小的粒子组成。

这些微小粒子保持了物质的性质,我们叫它。

由于它的体积很小,一般要用观察。

它的单位是。

一般它们的直径大约为。

4.纳米科学技术是()的科学技术
三、课堂助学
1.结合视频从宏观世界的组成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2.如何认识宏观的“大”和微观的“小”?
3.结合课本插图说明为什么固态。

液态。

气态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四、合作探究: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在空中挥动手指轻而易举。

在没膝的深水中跋涉急行步履艰难,搅动冻在冰中的木棒难比登天。

用今天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三种现象。

2、探究: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时候,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作出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它的体积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你还可以用什么物质进一步进行探究?
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五、作业与练习
1.科学家正在研究制造一种医用机器人,让他携带药物随血液流动到人体病变的部位,再医生的操纵下进行治疗,假如人的血管直径为500nm.那么机器人最大高度为 m.
2.如图(1)为星系的关系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有:
(1)
(2)
3.19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入到原子的内部,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通过学习,你认为原子结构与下列事物结构最接近的是()
A西红柿 B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4、液体蒸发的实质是( )
A . 液体分子中速度较大的那些分子克服液面上其他分子的吸引而跑到液面之外
B. 液体分子间的斥力将一些分子推到液面外面去了
C. 液体分子被液面上的气体分子吸引出液面
D .液体分子容易在液体中间移动
5.纳米科学技术是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或单个的,科学工作者正在通过或的操纵实现心中的理想。

6,关于氢原子的结构模型四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是()
7.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

在图7所示的两种模型中,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图8.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9.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

氚可用“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5所示,
图中“●”表示的粒子是
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
10。

图2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和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组成.
1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1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体积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体积都变小
B、体积都变大
C、有的体积变大,有的体积变小
D、无法判断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4、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2nm=1.2×109m
B、12nm=1.2×10-9m
C、12nm=12×109m
D、 12nm=12×10-9m
15、下列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排列规则,就像学生做广播体操一样
B、液态物质的分子可以移动,就像操场上踢足球的学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跑动
C、气态物质的分子几乎不受力,就像下课以后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
六、拓展延伸
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自己设计至少两种运用纳米材料的新产品。

A
B
图7
图2 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