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政治理论课作业一2020
华南理工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1.答:三公为三个重要职位,分别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而九卿则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九卿当中主要有太常、宗正等.2. 答:尚书台为官署名,东汉时设置,是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名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等职位,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3.答: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4.答:嫡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它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制度使皇帝至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5.5. 答: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个机构;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职能部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开始建立于隋朝,到唐代完善.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6. 答: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制度建立于西周,主要分封血缘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抵御外族侵略.诸侯实行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负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前期分封制有力地巩固维护了国家政权,但后期中央权力逐渐削弱.后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而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又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7.答:改土归流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它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8.8. 答:翰林学士是官名.始设于南北朝,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德宗时,翰林学士在皇帝身边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使得其实际上的权力日重.9.答: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对地方实行郡、县二级政权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它是建立于战国时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10.二、简答题1.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第一,皇权与神权结合,皇帝至高无上.第二,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皇帝至上.第三,皇帝独尊,全国百姓、官员都是皇帝的臣仆.2. 简述均田制的内容答: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3. 元代"一省制"概述答:元朝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长官为枢密使,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4.简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答:三公分别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机构.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5.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的主要高级官职承袭西周的制度,并无太大变化,但此时各国都各自出现了辅佐君主来处理朝政的官职.这些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有些诸侯国直接称其官名为"相".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宰相协助君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其任免.6.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又称策问或策试.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将试题分别写在竹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进行当场解答.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7.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答: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显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8.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答:第一,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9.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国民党溃逃台湾后,以处于“非常时期”为由,颁布“戒严令”和一系列有关法令、法规,在台湾全面实施军事管制,剥夺了民众结社、集会、请愿、罢工、罢课等各种基本权利.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一党决策,以党代政,全面控制政权,独揽党政军权,排斥在野党.三、论述题1、试述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特点.答: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复杂多变,从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起,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 3个时期.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民国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制度. 政府体制及其演变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4月 1911年辛亥革命导致清王朝统治的崩溃.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告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覆灭.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按照资产阶级的分权理论,建立起以美国总统制为模式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体制.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行政各部直接对总统负责见彩图1912年 1月4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执行议会职权.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政策、法令.由于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妥协,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让位于袁世凯.4月1日,孙中山正式退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被迫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4月~1928年6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据政权后,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由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逐步向封建军阀制度演变.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期1925年7月~1949年9月分为早期国民政府与五院制国民政府两大阶段,后期形成政治党化,实行党在国家之上的所谓“党制”体制,呈现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的特点.2、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答:利:1 权力集中在中央,地方权力受严格控制,有力地加强中央集权.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3有利于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稳定与人身控制.弊:1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地因地治理.2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特点:中央具有绝对的权利,中央权力集中.3、论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答: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和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而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华南理工大学期末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含答案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3、本课程提出和回答了青年大学生成长转折时刻和关键时期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A、生活观。
B、学习观。
C、法律观。
D、爱情观。
4、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著名论述,为我们把握高校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A、有思想。
B、有理念。
C、有理想。
D、有知识。
5、申请结婚登记的男女A、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
B、双方可委托他人代理登记。
C、一方可持另一方同意结婚的证明办理登记。
D、一方因出国,可委托他人代办登记手续。
6、财产所有权不包含权能。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E、保值7、下列诉讼时效为一年的情形是A、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B、遗失财物的。
C、延期支付货款的。
D、无效合同争议的。
8、下列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是A、道德规范。
B、艺术规范。
C、宗教规范。
D、法律规范。
9、专利法规定专利保护对象不包括A、发明。
B、科学发现。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10、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规劝,某甲悔悟。
在被盗者未发现的情况下,又偷偷地将这台彩电送回原处。
甲的行为是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三、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答题卡上,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每小题分,共27分)1、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这门课的内容概括为“四个以”,即以为统领(主线),以为核心,以为重点,以为基础。
A、理想信念。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爱国主义。
D、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E、职业教育2、端正的人生态度包括。
A、人生须认真。
B、人生应乐观。
C、人生当务实。
D、人生要进取。
3、错误的人生观包括。
A、为人民服务。
B、拜金主义。
C、享乐主义。
D、极端个人主义。
4、人生价值评价应当坚持。
A、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政治理论课试卷(A卷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5年春学期课程考试《政治理论课》专升本试卷(A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2.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以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诚信应考,考试作弊将带来严重后果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方格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是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C.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任务 D.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2.“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3.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A.悠久的中华文化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4. 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1978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 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5.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A.经销代销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6. 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7. 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谐”,见之于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B.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著作《全世界和谐》D.毛泽东著作《论十大关系》8.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9.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的文稿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新民主主义论》10.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A.加强自主创新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D. 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11. 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据是A.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的科学把握B.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C.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的科学认识D.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12.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走和平发展道路 B.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13. 关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A.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C.依法治国是核心和保障D.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14.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中共十一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15. 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16. 关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 D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团结、局部分裂17.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达中不正确的是A.维护祖国统一B.反对民族分裂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尊重各民族人民的自由选择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补充 D.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9. 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抓大放小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四位一体”是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建设B.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建设D.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对应的方格内。
政治理论课作业1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平时作业

2020年华南理工网络教育平时作业政治理论课作业1 题目:
1.简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简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4. 简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5. 简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6.简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7.简答新时代的内涵。
8.简答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9.简答新发展理念的的主要内容。
10.简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华南理工网络教育随堂练习、平时作业各科答案:VX:yaoyao9894
答案:
1.简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1、创立了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探索了三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形成了三套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政治理论课随堂练习第4章 答案

第四章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 )A.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企业国有化C.个体农业、手工业集体化D.国家现代化参考答案:A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A.个体农业B.个体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公私合营企业参考答案:C3.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A.经销代销B.加工订货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参考答案:D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6.“一化三改”是指:“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改造。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8.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是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9.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实现的。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骤(亦称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是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骤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答题:对. 错.参考答案:√14.“四马分肥”是指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工资、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政治理论课作业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答: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领导我们党成功地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同样强调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3)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普遍规律的揭示,是以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生.发展为基础的。
马克思并没有对各国如何实现未来理想社会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过具体蓝图。
②不同国家必然由于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走向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理论课·随堂练习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0.(判断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1.(判断题)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
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12.(判断题)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
7.(判断题)毛泽东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
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8.(判断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是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
答题:对.错.(已提交)
参考答案:×
问题解析:
9.(判断题)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答题: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3.(单选题)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答题: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C
问题解析:
4.(单选题) “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党的()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答题:A. B. C. D.(已提交)
参考答案:D
问题解析:
5.(单选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次作业

B、運動是客觀の,靜止是主觀の
C、運動是重要の,靜止是次要の
D、運動是永恒の,無條件の,靜止是暫時の,有條件の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D
11.作為哲學範疇の物質是指()。
A、客觀存在の物體
B、各種具體物質形態、結構和層性
C、一切自然現象
D、客觀實在性
答題: A. B. C. D.
C、為了認識科學之科學
D、使人們一勞永逸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A
3.方法論是()。
A、關於方法の理論體系
B、一種方法
C、方法和理論の對立統一
D、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の根本方法。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D
4.哲學の基本問題是()。
A、世界觀和方法論の關系問題
B、物質和運動の關系問題
C、真理和謬誤の關系問題
D、思維和存在の關系問題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D
5.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の標准在於是否承認()。
A、世界是普遍聯系の
B、世界是運動、變化、發展の
C、世界是物質の
D、世界是統一の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C
6.火是萬物本原の觀點是屬於()。
A、唯心主義の觀點
參考答案:D
12.世界の統一性在於()。
A、它の矛盾性
B、它の可知性
C、它の物質性
D、它の存在性
答題: A. B. C. D.
參考答案:C
13.意識の本質是()。
A、人腦分泌の一種物質
B、客觀事物
C、一種特殊の物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理论课作业一
1.简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创立了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了三条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三套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社会
矛盾理论)。
2.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
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经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3.简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答: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
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4.简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
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
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
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5.简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6.简答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百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
展,是科学发度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专,是科学
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属我们党对现代化建
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7.简答新时代的内涵。
答: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袭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是时代
8.简答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有机结合的方法: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内
3,树立明确的目标,在时间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理想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促进理想的实现4,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
积极容参加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9.简答新发展理念的的主要内容。
答: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答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10.简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