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因数与倍数 知识点归纳

《因数和倍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前提:整除、因数、倍数研究的对象都是非零整数,不考虑0这个特殊的存在。
1、在整数除法中,有两个整数a、b,如果a÷b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那么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
例、18÷6=3 。
则18能被6整除,或者可以说6能整除18 。
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两个数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又叫约数。
3、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
也就是说:①如果a是b的因数,那么b就是a的倍数。
②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b就是a的因数。
例、18÷6=3 。
则18是6和3的倍数,6和3是18的因数。
知识点二、因数和倍数的性质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除以1、2、3、4、5…,如果该算式没有余数,那么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以1、2、3、4、5…,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5、一个数除了它本身以外,其它所有的因数之和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叫做完全数。
例1、6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3,而1+2+3=6。
所以6是完全数。
例2、28除了它本身之外的因数有1、2、4、7、14,而1+2+4+7+14=28。
所以28是完全数。
知识点三、2、3、5的倍数特征:1、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2、4、6、8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2的倍数。
2、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其中一个,那么这个数是5的倍数。
3、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是3的倍数。
知识点四、奇数和偶数1、在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其它的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2、因为整数包括0,因此0也是偶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重难点知识点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4.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5.会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概念,并能用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并会利用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知识点一:认识因数和倍数根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知识点二: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从最小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用这个数分别去乘自然数1,2,3,…所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知识点三:2、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知识点四: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知识点五:质数和合数判断一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的方法: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再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去判断这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知识点六: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与偶数的和的奇偶性: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例1:因为8×1=8,8×2=16,8×3=24,8×4=32,…所以8的倍数有( )个,由此可见,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
例2:例3:《水浒传》是我国四大著名之一,书中描述写了108位梁山好汉,“108”的最小倍数是( ),108的所有因数中,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1、因数和倍数在整数除法中,(第一个条件)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第二个条件)结论是: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非0自然数。
加省略号。
3、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除数和商)。
4、2的倍数特征(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3的倍数特征(能被3整除):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6、5的倍数特征(能被5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7、2的倍数特征(能被2整除):奇数、偶数。
因数个数质数、合数。
质合判断看因数,奇偶判断被2除,质2和3应记住,奇单偶双分清楚。
8、20以内质数:口诀2、3、5、7、11(一十一)13、19和179、分数:①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一个单位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②单位“1”: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
③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④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⑤分数与除法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
⑥分数的分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10、因数和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11、求最大公因数方法:(约分)求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①列举法②圈画法③短除法2④分解质因数法(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⑤辗转相除法最大公因数不难算,三种类型最常见。
倍数关系是小数,互质是1不用算。
以上两种都不是,短除法来最简便。
1、找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3 6和7 5和8 4和686和12 9和3 25和102、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56和42 225和15 84和10554、72和90 60、90和12012、求最小公倍数方法:(通分)求6、8最小公倍数①列举法②圈画法③短除法④分解质因数法⑤翻番法最大公因数不难算,三种类型最常见。
五下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五年级下册数学有好多有趣又重要的东西呢。
先说说因数和倍数吧。
这就像是数字之间的小秘密。
一个数的因数就是能整除这个数的数,像6的因数有1、2、3、6。
倍数呢,就是这个数乘一个整数得到的数,6的倍数有6、12、18等等。
而且这里面还有个小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可是无限的哦。
再聊聊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可太好玩了,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呢。
它还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就更特别啦,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都一样。
求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也有公式。
表面积就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是(长×宽 + 长×高 + 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就是棱长×棱长×6。
体积呢,长方体体积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是棱长×棱长×棱长。
分数这部分也很重要。
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像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分数的加减法也有讲究,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得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
还有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旋转是绕着一个点转动,方向会改变。
轴对称呢,就是沿着一条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在折线统计图这里,它能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和条形统计图不太一样,条形统计图主要是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更关注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五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宝藏,每个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这些知识点在生活里也能用到呢。
比如说计算家里长方体形状的鱼缸能装多少水,这就用到长方体体积公式啦。
或者分蛋糕的时候,就会用到分数的知识。
我觉得数学虽然有时候有点难,但是这些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工具,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生活里的各种问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特点:(1)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
2、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正方体特点: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4+宽×4+高×4 L=(a+b+h)×4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abS=2(ah+bh)+ab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S=2(ah+bh)贴墙纸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用字母表示:S= 6a²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注意1: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
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附常见题型)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倍数: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③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如15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
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种填法。
分别是。
3、质数和合数(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题: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如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如③在1,2,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如④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如(2)质数×质数=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3)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4、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A;A的最小倍数是:A;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例题:猜电话号码0592-A B C D E F G提示:A——5的最小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 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 E ——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的所有因数是1, 3 G——它只有一个因数,这个号码就是附:判断(1)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因为(2)1是1,2,3,4,5…的因数()(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4)因为1.2÷0.6=2,所以1.2是0.6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B.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C.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D.两个奇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1.10 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
A.15
B.16
C.17
12.下面结果会是奇数的是( )
A.偶数-偶数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奇数+奇数
C.奇数×偶数
D.奇数×奇数
13.用 和 两张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A.95
B.90
C.85
D.80
5.如果一个五位数 2018□是 2 的倍数,还有因数 3,那□可能是( )
A.0
B.2
C.4
D.6
6.4□6 是 3 的倍数,□中最小是( )
A.0
B.1
C.2
D.3
7.在 24□中,方框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同时是 2、3、5 的倍数.( )
A.1
B.2
C.0
1
2.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只记得是整数元,她买了 3 本同样的日记 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 35 元,小红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3
2019 春季学而思网校课内期中复习资料
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选:C. 2.选:B. 3.选:D. 4.选:B. 【解答】同时是 2、3、5 的倍数的数,根据倍数特征得:这个数的个位上是 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 字之和为 3 的倍数。这个数的前两位的和是 3+6=9,是 3 的倍数,所以这个数的十位上可以填的 数有 0、3、6、9,因为最后的两个数要最大,所以十位上填 9,个位上填 0. 5.选:C. 6.选:C. 【解答】解:4□6 的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的和:4+6=10, 因为 10+2=12,10+5=15,10+8=18,12、15、18 都是 3 的倍数, 所以□里可以填 2,5,8.最小可以填 2. 7.选:C. 8.选:D. 【解答】解:A、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说法错误,如 9、15 等; B、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说法错误,如 2; C、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说法错误,如 2+3=5,5 是奇数; D、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说法正确。 9.选:A. 【解答】解:质数有:11,31,41,61,71,共有 5 个。 10.选:B. 【解答】解:A、任意两个整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2=2,2 是质数; B、两个质数相乘得到的积,除了 1 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是它的因数.它有 4 个因数,所 以一定是合数; C、两个自然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2=2,2 是质数; D、两个奇数的积不一定是合数.例如:1 和 3 是两个奇数,1×3=3,3 是质数; 11.选:C. 【解答】解:10 以内所有质数是:2、3、5、7,和是:2+3+5+7=17. 12.选:D. 【解答】解: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性质可知: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所以选 D. 13.选:D. 【解答】解:用卡片组成的两位数只有 18 和 81 两种情况,而 18 是偶数、合数,81 是奇数、合 数,所以组成的两位数一定是合数。 14.选:B.
因数和倍数知识点思维导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

因 数 和 倍 数
被在 除整 数数 是除 除法 数中 的, 倍如 数果 ,商 除是 数整 是数 被并 除且 数没 的有 因余 数数 。, 我 们 就 说
因 数 和 倍 数 是 相 互 依 存 的
找 倍 数 , 逐 个 用 乘 法 , 有 序
2的倍数特点, 个位数是0、2、 4、6、8。 5的倍数特点, 个位数是0、5。 3的倍数特点, 各数位相加,和 是3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小 倍数是它本身, 没有最大倍数。
2和5的公倍 数特征: 个位数是0。
求两个数的最小 公倍数: 2 │12 20 2 │6 10 3 5 2×2×3×5=60
两数有倍数 关系,最小 公倍数是较 大数。
找 因 数 , 成 对 用 除 法 , 有 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质数只有本身和 1两个因数。 0、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合数有三个及三 个以上因数
两个质数,1和 一个非0自然数, 相邻数,相邻奇 数,一个质数和 一个无倍数关系 的数互质。
互质数的最 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积。
互 质
互质数的公 因数只有1。
一个数的最小因 数是1,最大因数 是它本身。
求两个数的最大 公因数: 2 │12 20 2 │6 10 3 5 2×2=4
两数有倍数 关系,最大 公因数是较 小数。
知识点整理:Tony
PPT制作:H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知识
点归纳
1、a×b=c(a、b、c是不为0的整数),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
偶数:是2的倍数(0也是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
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
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⑴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⑴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⑴2和所有奇数互质;⑴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分享让人快乐,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