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乙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
其产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乙烯的产品精细化和原料多元化趋势明显。
全球乙烯原料的多元化和轻质化发展趋势也十分显著,如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不仅为本国乙烯提供了廉价的原料,还影响到世界乙烯原料的变化,使得乙烯原料的选择更具多样性。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乙烯市场也正在蓬勃发展。
据统计,2019年我国新增乙烯产能184万t,同比增长7.2%,总产能达到2734万t,同比增长11.8%,行业平均开工率为75.3%。
然而,由于乙烯仓储物流条件严苛,运输不便,我国除了进口少量乙烯外,更多的是进口其下游衍生物。
随着我国进入新一轮民营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集中投产,截至2022年,我国乙烯产量达到了2.54%。
在生产工艺上,我国主要采用石脑油裂解工艺,约占73%,CTO/MTO工艺占比约21%,其他生产路线占比6.6%。
同时,乙烷裂解制乙烯(含混合烷烃裂解)、重油催化热裂解制烯烃、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乙醇脱水制乙烯等技术均已实现工业化。
未来,乙烯生产工艺将朝着多元化、轻质化的方向发展。
2024年乙烯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乙烯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纺织品、造纸以及包装材料等各个行业。
乙烯市场的需求情况对于化工产业的发展和乙烯生产企业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乙烯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角度探讨乙烯市场的发展趋势。
2. 国内2024年乙烯市场需求分析2.1 塑料工业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日用品和工业产品,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容器、塑料管道等。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塑料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塑料工业是乙烯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对乙烯的需求量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2.2 橡胶工业乙烯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之一。
橡胶广泛应用于轮胎制造、橡胶密封制品、橡胶管道和橡胶制品等领域。
随着汽车工业和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橡胶工业对乙烯的需求量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3 纺织品工业乙烯纤维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
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透气性和柔软性,特别适合制作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纺织品等产品。
随着国内纺织品市场的发展,对乙烯纤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4 造纸工业乙烯作为造纸助剂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光泽和耐水性。
中国的造纸工业日益壮大,对乙烯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2.5 包装材料乙烯制品还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如塑料薄膜、塑料罐、塑料包装袋等。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对包装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3. 国际2024年乙烯市场需求分析3.1 亚洲市场亚洲地区是全球乙烯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乙烯需求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亚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乙烯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3.2 欧洲市场欧洲是乙烯市场的重要消费地区之一。
欧洲各国的化工工业发达,对乙烯的需求量较大。
然而,受到经济放缓和环保压力的影响,欧洲乙烯市场的需求增长较为缓慢。
3.3 北美市场北美地区是乙烯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消费地区。
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乙烯工业的现状说到乙烯,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它可是咱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隐形冠军”。
乙烯是化工原料的“顶梁柱”,从塑料到合成纤维,再到各种化学品,它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简直像火箭一样飞速前进。
大家知道吗?2022年,我国的乙烯产量已经突破了1600万吨,稳稳占据了全球的“头把交椅”。
想想这数字,真是让人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不过,咱们不能只看热闹,背后可有不少故事。
在这条发展道路上,我国的乙烯工业面临着不少挑战。
比如,虽然咱们的产量高,但很多技术和装备依然依赖进口,仿佛总是要抬头看别人。
国内的炼油化工企业也在不断升级,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仍有差距。
这就好比你在一场比赛中,虽然赢得了分数,但技术活儿还得练啊。
1.1 技术进步谈到技术,近些年来,我国在乙烯生产技术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许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比如,某些大型企业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的催化剂,这可是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想想,如果你能自己做出好吃的蛋糕,谁还愿意去外面买呢?这就是同样的道理,越自主,越心安。
而且,咱们还在“走出去”方面不断探索。
许多企业通过合作和并购,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真是如虎添翼。
更有不少企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国际化的步伐越走越稳。
这就像一只小鸟,终于飞出了自己的鸟笼,去寻找更广阔的天空。
1.2 环保压力不过,发展总是伴随着压力。
环境问题就是一座大山压在了乙烯工业的肩头。
大家都知道,乙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气和废水,这可让环保人士心头大患。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也得好好琢磨如何做到绿色发展。
就像一位老奶奶说的:“做事要有良心,才能长久。
”这道理,咱们得铭记于心。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投入资金进行环保设施的升级,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种“洗心革面”的举动,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增加成本,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为自己积累了口碑和竞争力。
我国乙烯生产现状

国内乙烯生产六大关键设备待攻关
第二大设备:气体压缩机组
大型乙烯装置中的气体压缩机较多,最重要的要 属乙烯“三机”,即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 乙烯压缩机(或三元制冷压缩机)。它们是乙烯裂 解装置的“心脏”设备,技术要求复杂,价格昂贵, 三机总费用在2亿元以上。目前,国内已经有了研 制80万~100万吨/年大型乙烯三机的技术基础, 但由于压缩机的大型化,还需要在热动力学的真实 气体状态方程及物性参数计算、软件程序开发自动 控制系统等研发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
我国乙烯生产装备现状
按照“工艺技术国内外并重、装备以国产化为主”的思路, 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不少装备质量达到了世界 先进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和合作开发,中石化已具备了采用自 主技术建设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 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成功开发出大型乙烯裂解炉、聚丙烯、 丙烯腈、重质原料催化热裂解、SBS弹性体等成套技术,部分 专用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百万吨级乙烯裂解气体压缩机技术等 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剂”基本立足国内,达到或接 近世界先进水平。大型乙烯工程建设由成套引进,转为仅引进 工艺包和部分关键设备;由国外总承包转为国内自行设计、采 购和组织建设,很多技术还出口到国外。
谢谢欣赏!
国内乙烯生产六大关键设备待攻关
第四大设备:聚合反应器
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的关键设备是聚合反应器,根据生产工艺 不同其结构也不同,基本上有釜式带搅拌反应器、塔式反应器和 管式反应器三种。王廷俊介绍,由于反应器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 在国际上这类反应器大部分是专利设备。目前国内还不能设计塔 式气相反应器,但国外设计、国内制造的25万吨级的聚乙烯气相 反应器已经应用在上海和南京70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中。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

世界聚乙烯工业的发展状况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聚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世界聚乙烯工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状态,以下将从产能、需求、市场份额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全球聚乙烯产能不断增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聚乙烯产能已经快速扩张,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24年全球聚乙烯产能约为1.6亿吨,其中中东地区占据了约30%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亚洲和北美地区。
随着技术进步和投资增加,国际聚乙烯产能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全球对聚乙烯的需求逐年增加。
聚乙烯作为一种通用的塑料,在包装、建筑、汽车、电器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聚乙烯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聚乙烯的需求增长更为明显。
有预测称,到2030年,全球对聚乙烯的需求将达到2.4亿吨,市场潜力巨大。
再次,世界聚乙烯市场份额存在地域差异。
目前,中东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地和出口地。
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在聚乙烯产能和出口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亚洲地区的聚乙烯市场也十分活跃,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北美地区则以美国为主要生产国。
不过,在聚乙烯消费方面,亚洲地区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据了全球总量的40%左右。
随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亚洲地区对聚乙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最后,未来世界聚乙烯工业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将推动聚乙烯工业向绿色化和低碳化方向发展。
聚乙烯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研发和应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替代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次,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为聚乙烯工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亚洲地区,将继续成为聚乙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此外,聚乙烯工业的全球化发展正在推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和合作加强。
各个地区和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竞争力。
综上所述,世界聚乙烯工业处于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阶段,并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乙烯工业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发展方向

乙烯工业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发展方向化工122 1205200018 朱志豪摘要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乙烯生产的规模、成本、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等都会对整个石油化工联合企业起到支配作用,因此乙烯装置就成为关系全局的核心生产装置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世界及中国的乙烯的生产现状及发展。
关键词:乙烯;工业;现状;发展;趋势一、中国乙烯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我国的乙烯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经历了40多年、4个阶段的发展, 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2006 年, 我国的乙烯生产能力为984.5万t/a , 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二位。
近两年, 由于国内众多的新建、改扩建项目尚未投产并形成生产能力, 因此2008 年较2006 年仅增加了约14万t/a , 新增产能主要来自2007 年年底投产的辽阳石化乙烯20 万t/a的改扩建项目以及部分企业的脱瓶颈扩产。
目前, 国内有约12个已开工或已投产的新建、改扩建的乙烯项目。
如以上项目均能如期投产, 到2012年国内乙烯至少新增产能784 万t\a,届时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1782.5万t/a 。
近几年, 除了2008年由于设备检修、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乙烯产量减少, 我国乙烯产量和当量消费整体处于上升态势。
此外, 近年来由于我国乙烯的进出口量非常少, 从乙烯表观消费量上看, 我国乙烯自给率都在98%以上,但从当量消费的角度,乙烯自给率仅为35% 一48% , 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种无法完全满足下游需求的状况, 有望在2012年新建、改扩建项目投产后有所改观。
目前, 我国当前已投产的25 套乙烯装置分布在13个省市。
厂址分散, 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等成本远高于先进国家, 炼化副产品难以集中利用, 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整体竞争实力。
全球乙烯产能、消费量、开工率、需求应用领域及中国乙烯供需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乙烯产能、消费量、开工率、需求应用领域及中国乙烯供需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伴随2018-2019年全球乙烯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乙烯行业盈利能力自2016-2017年景气高位有所下降。
由于主要新增产能投放集中在中国等亚太地区,亚太地区石脑油路线乙烯面临盈利下降压力最大。
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全球石脑油路线的乙烯价差同比均有所扩大。
其中,我国石脑油路线烯烃裂解价差从2016-2017年3500元/吨一度下降至2019年底1500元/吨附近,在2020年初低油价拉低成本的推动下,重回2500元/吨附近。
全球乙烯处于扩张周期,亚太地区供需缺口减小,北美抢占中东出口份额。
当前全球乙烯行业仍处于产能扩张周期,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全球2025年乙烯产能较2019年增加约5000万吨,行业复合增速4.0%,其中2019-2021年是产能投放较高时期,全球乙烯产能利用率将预计从2018-2019年90%附近水平,逐步下移到2022年83%附近。
伴随我国民营炼厂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以及后续国营炼厂中科炼化、广东石化等项目投产,我国是全球乙烯主要扩产区域,2019-2020年分别占全球乙烯新增产能的90%、61%,推动亚太地区乙烯进口缺口将有所收窄。
此外北美低成本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投产,未来2-3年内预计会抢占部分中东乙烯市场份额。
在乙烯行业2025年较2019年新增产能中,50%来自亚太地区,其中35%来自中国(约1760万吨),其他增量贡献包括中东和非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分别占比20%、15%、13%、2%,届时亚太地区乙烯产能占比将从2019年37%提升至40%。
全球乙烯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约64%用于聚乙烯,环氧乙烷、二氯乙烷、苯乙烯分别占比15%、10%、6%,其他占比约5%,终端广泛应用在包装材料、汽车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乙烯工业呈跨越式发展趋势分析我国乙烯工业进展开头留意规模效益,大型化已成为进展主流,新建装置规模一般在80万~100万吨/年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从近年产能的急剧增长趋势,可明显看出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来呈跨越式进展趋势;但目前乙烯工业布局分散、原料供应紧急等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世界产能集中四大产区据统计,2022年世界乙烯总产能为1.195亿吨/年,同比增长2.8%。
欧洲和北美的乙烯产能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亚洲、中东及拉丁美洲所占比例渐渐上升。
目前北美、亚洲和西欧成为世界三大乙烯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比例分别为29.2%、28.9%和20.1%,中东是世界第四大乙烯工业产区,占世界乙烯产能的10%。
自20世纪90年月中期以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快速向大型化进展。
目前全球以石脑油为原料的裂解装置规模已达11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已达135万吨/年,中东正在规划建设以乙烷为原料的超过15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一些公司在讨论建设180万吨/年装置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新建大型装置的投产和对原有装置的脱瓶颈改造,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断提高。
目前,沙特阿拉伯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88万吨/年,北美地区及新加坡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65万~77万吨/年。
韩国、日本、我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在38万~52万吨/年。
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极大地提高了石化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总体布局,可降低乙烯/丙烯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削减投资,降低能耗,削减废物排放。
我国乙烯呈跨越式进展我国乙烯工业经过近50年的进展,生产技术、装置规模和单炉装置产能都有很大进展,产量从1960年的700吨、1970年的5100吨上升到2022年的1024.8万吨。
2022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997万吨,很多装置产能从60万吨/年提高到80万吨/年,以提高其规模经济性和改善资源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乙烯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发布:2009-12-4 14:17:5中塑资讯1. 近年来国外乙烯工业现状和发展特点1.1 世界乙烯工业现状●乙烯生产情况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2002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为10943.4万吨/年,产量9497.7万吨/年;2003年能力11077.8万吨/年,产量9750.9万吨/年,开工率分别为86.8%和88.02%。
近两年来世界乙烯产量增速明显放缓,2002年比2001年净增能力240万吨/年,2003年比2002年净增能力为134.4万吨/年,年增长分别为2.2%和1.2%,2003年是近十多年以来增长最低的一年。
●乙烯生产能力分布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格局为“美亚欧”三足鼎立,近年来较多新建装置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2002-2003年中东和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3.6%,远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
见表1。
表1. 2002-2003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及分布单位:万吨/年能力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2-203年增长率%生产能力所占比例% 生产能力所占比例%北美 3583 32.74 3441.2 31.06 -4.0亚太 2832.6 25.88 2934.6 26.50 3.6西欧 2354.1 21.52 2406.3 21.72 2.2中东/非洲 998.2 9.12 1101.2 9.94 10.3其他 1175.5 10.74 1194.5 10.78 1.6合计 10943.4 100.00 11077.8 100.00 1.2●供需及预测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量为9775.4万吨,消费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西欧,这三个地区乙烯消费量合计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1.6%,其中亚太地区的消费量跃居世界第一,比例占30.3%,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消费情况见表2。
表2. 2002年和2003年世界乙烯消费地区及各占比例单位:万吨/年2002年 2003年消费量所占比例% 消费量所占比例%亚太 2775.7 29.1 2962.1 30.3北美 3338.9 35 2925.7 29.9西欧 2079.6 21.8 2087.5 21.4中东 806.9 8.5 900.8 9.2其他 531.9 5.6 899.3 9.2合计 9533.0 100.0 9775.4 100.0由上可见目前世界乙烯供求基本平衡,但地区不平衡亚太地区需求增长迅速,为乙烯及下游产品净进口地区,尤其中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石化产品需求旺盛,石化产品平均自给率50%左右,有大约50%的产品依赖进口满足市场需求。
美国、日本和中东是石化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东凭借其丰富而廉价的油气资源,乙烯生产能力增长迅速,是新增能力最快的地区,2010年前后,由于竞争剧烈,美、日、欧可能成为石化产品进口地区。
世界乙烯供需预测见表3。
表3. 世界乙烯供需预测单位:万吨/年2003年 2008年 2013年年均增长率2003-2008年 2008-2013年能力 11077.8 12750.3 13135.3 3.9 2.8产量 9750.9 12313.7 14314.6 4.8 3.1需求 9775.4 12313.7 14314.6 4.7 3.1开工率% 87 91 93由表可见2013年以前世界乙烯供需基本平衡。
●原料结构目前世界乙烯原料结构中,石脑油仍占主要地位,2003年全球乙烯原料结构:石脑油47.5%轻烃36.3%柴油 4.6%其他11.6%合计100.0%各地区拥有资源不同,乙烯原料构成有较大差异,北美和中东以轻烃原料为主,2002年北美轻烃占乙烯原料总量的79%(其中乙烷占63%);中东地区乙烷占64%,丙烷占20%;亚太和西欧以石脑油为主要原料占68-70%,随着亚太乙烯产能的扩展石脑油资源日益紧张,价格将上扬。
●产能的增长方式对现有乙烯装置扩能改造,可大大节省投资,加快建设速度,是世界普遍采用的乙烯产能增长方式,据统计1995-2003年,全球乙烯产能增加3416万吨/年,其中新建装置占45.8%,而通过扩能改造占54.2%。
我国18套乙烯装置中的七套大型乙烯将先后由30万吨/年改扩到60-70万吨/年,增加能力293万吨/年,占2003年乙烯产能的52.3%,现已有四套投产,另三套在今、明两年中可建成。
1. 2世界乙烯的发展特点●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世界跨国大石油石化公司兼并联合重组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批超大型的石油化工巨头相继出现,三超(BP、exxon--Mobil、Shell),四强综合化工公司(巴斯夫、道化学、拜耳、杜邦)。
这批超大超强石油石化公司更突出优势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在资源的占有量、产品的贸易量、技术开发与转让、对外直接投资等方面均占绝对优势,控制和影响着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
●油化一体化已成为全球乙烯工业发展主流面对炼油和化工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世界大石油石化公司都不懈地寻找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炼油与化工是关联最密切的业务,两者结合可以在资源配置,优化互用各种物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降低固定资产费用,节省储运系列投资,共享公用工程和环保系统,从而实现炼厂与化工厂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据美国斯坦福咨询公司(SRI)对燃料型炼油厂和一体炼厂两种模式效益分析,在一定的原油价格范围内,一体化厂的全投资收益率比燃料型炼厂高10%以上,而且随原油价格的升高,两者收益率差距更大,这也说明一体化炼厂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乙烯装置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近年来,世界乙烯装置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60-70年代以30万吨/年为大型化规模,80~90年代以60万吨/年为大型化规模。
1997-2003年,世界共新建乙烯装置24套,平均规模60万吨/年,2004~2008年新建乙烯规模平均82万吨/年。
目前商业化的最大规模已达127万吨/年,即加拿大的NOVA厂,以轻烃为裂介原料,2000年投产。
2003年世界乙烯平均规模为44.3万吨/年(我国平均规模31.5万吨/年),目前新建工厂以80-100万吨/年居多,也有130万吨/年甚至140万吨/年规模的乙烯装置在规划建设之中,其大多以轻烃为裂解原料。
大型化带来单位产品投资省、成本低、效益好的客观效果是明显的,但大型化对原料组织供应、设备制造、运输条件要求高,生产操作和管理苛刻,要保证长周期满负荷稳定生产的难度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因地制宜特别结合原料条件选择好规模,不宜盲目追求越大越好。
●实现长周期安全运转已成为现实目标一套大型乙烯联合装置停产检修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各国都在如何延长装置的运转周期上下功夫,目前日本的乙烯装置已经实现4年一大修,欧美的一些乙烯装置更实现5-6年的连续安全运转,我国目前要求实现2~3年一大修的目标,茂名乙烯自1999年2月8日起至今已连续安全运行67个月未大修。
●传统乙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管式裂解深冷分离仍是当今世界乙烯生产的主流技术,也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不断发展完善的传统生产技术,虽裂解炉由小到大,规模不一;分离流程有顺序切割分离,前脱乙烷前加氢,前脱丙烷前加氢之别,但大同小异只是在能耗物耗的优化组合上各显特色,应该说近年来该技术无突破性或称革命性的变革,但技术进步不断,主要侧重于节能降耗,优化流程,节省投资等方面,具体表现在:裂解炉的大型化,单台炉能力已由90年代的6-8万吨/年,达到目前的17.5万吨/年~20万吨/年,甚至28万吨/年也在设计之中;急冷油减粘系统和热回收系统改进;压缩系统注水降温、防结焦和干气密封技术;热泵技术;高效塔板、高热通量换热器的采用;调整产品丙烯与乙烯比例的技术;二元和三元制冷技术;ARS技术的新进展-HRS技术等等。
总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传统乙烯技术更趋完善。
●乙烯生产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在探索中前进Superflex技术该技术由ARCO化学公司开发,KBR公司负责技术转让事宜,利用流化催化裂化工艺,处理C4-C8的轻烃原料,生产以丙烯为主,兼产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等为目的产品。
该项技术主要特点是用低价值的轻烃类原料,生产价值高的轻质烯烃,产品收率高,产品以丙烯、乙烯为主,集中度高,各种原料的裂解收率见表3。
表3 各种原料经SUPERFLEX的裂介收率WT%热裂介C4 热裂介C5 FCC轻石脑油焦化轻石脑油燃料气 7.2 12.0 13.6 11.6乙烯 22.5 22.1 20.0 19.8丙烯 48.2 43.8 40.1 38.7丙烷 5.3 6.5 6.6 7.0高产烷值汽油 16.8 15.6 19.7 22.9合计100.0 100.0 100.0 100.0该技术采用传统催化裂化类似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生产,只是操作条件和催化剂不同,因此工程技术成熟也无太大放大等问题。
目前尚无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装置。
CPP技术该技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称为催化裂解工艺,其利用流化催化裂化工艺,处理石蜡基常压渣油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等轻质烯烃为主,该工艺技术已经过工业试验装置运行并经两大公司(中石化、中石油)组织鉴定,目前沈阳石蜡化正采用此技术,建设处理50万吨/年大庆和沈北常压渣油CPP装置,乙烯产量13万吨/年,丙烯8.4万吨/年,用以加工PVC和丙烯酸和酯类产品。
该技术的催化剂是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为CPP工艺开发的,是一种改性沸石催化剂,具有正碳离子与自由基反应机理的催化活性。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类似于催化裂化工艺,工艺操作条件较传统的FCC苛刻。
CPP工艺是以重质原料发展石油化工制轻质烯烃的新工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HCC技术该技术由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开发,称为重质油接触裂解工艺,其利用流化接触裂解工艺,处理常压渣油原料(石蜡基),生产乙烯、丙烯等轻质烯烃为主,该技术在抚顺石化分公司做过长周期(近百天)的工业试验,已取得初步成果,有待进一步的鉴定。
2.快速发展中的我国乙烯工业现状作为石化工业的“龙头”,我国乙烯工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60年代初我国第一套乙烯装置在兰州化工厂建成投产,现已有16家企业18套乙烯装置,2003年生产能力560.5万吨,产量611.8万吨,开工率达109.25%,能力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日、韩。
2003年全国乙烯厂生产情况万吨/年生产能力产量燕山石化 66.00 72.22大庆石化 48.00 50.80齐鲁石化 45.00 56.32扬子石化 65.00 76.53上海石化2* 70.00 80.13上海石化1* 14.50 14.71兰州石化 24.00 17.53辽阳石化 12.00 14.52盘锦乙烯 16.00 15.54抚顺乙烯 14.00 17.85北京东方 15.00 16.53新疆独山子 22.00 23.59天津联化 20.00 23.00茂名石化 38.00 39.00中原石化 18.00 19.00吉林乙烯 38.00 42.48吉林有机 15.00 15.04广州石化 20.00 17.01合计 560.5 611.822003年全国乙烯平均规模达31.14万吨/年●历年来的乙烯产量能力,产量、表现消费量,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