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后作业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答案答:一:1.e=6.832(hPa)a=0.00098799d=10.248q=0.00425(g/g)Γ=0.00427872.早晨山脚山顶背面温度高一些,中午温度升高,下午时段温度会较高,北坡也是。
黄昏时段温度会下降。
由于是北纬30度处于中低纬,该山地坡麓在上午与山顶相比温度要低,压强要大,实际水汽压要小,相对湿度大,露点大,而山顶下午与山地坡麓相比温度高压强小实际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要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山南与山北相比温度高露点低相对湿度小压强大,水汽压小饱和水汽压大,相对湿度小,露点低。
3.氧是一切生命必须的.氮冲淡氧臭氧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是引起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形成及其变化。
如增温、冷却、蒸发、凝结等。
氧气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臭氧层增加,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布。
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却能强烈地吸收地面辐射。
4.二氧化碳:减少燃料植树限车。
臭氧:减少氟利昂的排放5.(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2)垂直对流运动。
地面的不均匀受热(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受地表的影响较大。
6.对流层的厚度与气温正相关: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约下降6℃.从顶部气温与近地面相比下降的幅度看,低纬度近地面气温不可能比高纬度高出那么多的度数。
7.状态方程用密度ρ,体积V,压强P,温度T表示。
P、V、T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其余一个量或两个量的变化,就说空气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8.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大气的压强(hpa)水汽所产生的压力(hpa)。
实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hpa)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g/g)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
(g/g)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温度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mm)空气的水平运动(m/s)9.水蒸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空气中水蒸气越多密度越小。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

1.为什么可以把90km以下的干洁空气看成为有固定分子量的单一气体成分? 答:由于大气中存在着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湍流运动和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空气得以进行交换和混合。
2.大气的上界有多高?在此高度内分为哪几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大气的物理上界为1200km,着眼于大气密度的大气上界为2000-3000km。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3.高山常年积雪、云峰高耸,反映了哪一层的特点?为什么?答:反映了对流层的特点,因为高山处于大气的对流层,对流层具有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试分析对流层、中间层温度随高度降低的不同原因;平流层和暖层温度随高度迅速升高又是为什么?答:①对流层主要从地面获得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中间层由于几乎没有臭氧,而氮和氧等气体所能直接吸收的那些波长更短太阳辐射又大部分被上层大气吸收掉了,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③平流层由于紫外线辐射很强烈,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④暖层由于波长小于0.175微米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该层中的大气物质所吸收,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5.试从微观的分子运动论角度说明温度的实质。
答:在一定的容积内,一定质量的空气,其温度的高低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
当空气获得热量时,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增大,平均动能增加,气温也就升高。
6.已知10oC时,E为12.3hpa;18oC时,E为20.6hpa。
某地上午8时气温为23oC,e为12.3hpa;次日8时气温为23oC,e为20.6hpa。
求两天8时的Td ,用此说明Td的高低直接与什么因子有关。
答:第一天上午8时e为12.3hpa,而10时E为12.3hpa,所以第一天8时的Td 为10℃。
第二天上午8时e为20.6hpa,而18时E为20.6hpa,所以次日8时的Td为18℃。
(完整word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2.水汽压:3.降水:4.大气逆辐射:5.位温:6.雾:7.气团:8.温带气旋:9.赤道辐合带:10.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气温直减率的数值是 ,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高度,等于 hpa.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两部分构成的。
4.干绝热直减率的数值是 , 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为。
5.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 , 而不能改变它的运动。
6.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 , 另一类是。
7.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
高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 低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8. 是我国有名的辐射雾区;我国高原地区迎风坡上,常见的雾属于雾。
9.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10.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的热力因子形成的, 白天形成风;夜间形成风。
二. 读图解答: (10分)读下面的图, 回答如下问题:1.此锋是暖锋还是冷锋?2.在当地, 此锋来临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后是什么天气?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
)1.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2.霜和霜冻有什么区别?3.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4.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气候系统的结构分哪几部分?6.气团按照地理原地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共20分。
)针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当采取何种对策? (从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当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 大气中除了固、液态微粒及水汽以外的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水汽压: 指大气压强中的水汽分压。
3.降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4.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方向指向地面的这一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与气候学作业习题(作业与思考题分十章)

气象与气候学作业习题(作业与思考题分十章)作业习题(作业与思考题分十章)第一章绪论1. 系统分类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天气系统。
2. 天气包含哪些现象?可定量化的要素是哪些? 3. 天气和气候是怎样定义的?4. 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关系?知道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天气和气候信息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作用?5. 对流层大气有哪些基本的特征?6. 研究天气学需要用到哪些传统学科的基础知识?天气学与动力学的关系怎样?天气学怎样走进人们的生活?7. 什么叫专业气象服务?什么叫气象经济学?8. 对地面附近的天气系统和对流层中、高层大气扰动,有哪些水平尺度与时间尺度匹配的天气系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9. 描述大尺度天气学与大尺度天气动力学,中小尺度天气学与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以及大气湍流等方面的关系。
10. 天气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11. 制作天气预报用到哪些方法和手段? 12.有哪些地图投影方法? 13. 天气图的种类有哪些?14. 怎样分析等压线、等高线和等温线? 15. 怎样分析流线?16. 地面天气图有哪些要素?高空天气图上有哪些要素? 17. 日常天气预报中有哪些内容?18. 现在人们可以从哪些媒体上获得天气信息? 19. 什么叫滚动预报?20. 天气学的发展有哪些阶段?天气学发展的前景怎样?21. 学习天气学需要具备哪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哪些应用? 22. 为什么我国很多气象台站冬半年与夏半年用的地面天气图底图范围不同?第二章基础理论1. 等引力位势面与重力位势面之间有什么关系?2. 为什么气压随高度的降低在冷空气中比在暖空气中快?3. 解释为什么地面天气图上要用海平面气压?4. 重力位势是怎样引进的?5. 大气运动方程中哪些项是非线性项,哪些项是线性项?6. 气象学问题的研究中常用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形式是怎样的?7. 写出气压坐标下大气运动方程的形式,与高度z坐标方程有什么不一样? 8. 由大气热力学方程如何做出局地的日平均和日最高、最低气温预报来?9. 利用厚度方程可以讨论等压面形势的垂直变化和水平温度分布之间的联系,给出几种气压系统与温度场的配置关系。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3

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318气象学习题(有答案)-35.在气温为15.0 C时,测得水汽压为13.4h ; 7.简述水汽压、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和原;9. 土壤中的水分是通过哪些方式蒸发的?试针对这些;10. 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形成露和霜?为什么?;11.某日晨最低气温tm= 10C,露点td=9C; 12.降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云中,冰水共存或;14.降水变率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降水变率大的地;15. 一团温度为5.在气温为15.0 C时,测得水汽压为13.4hPa,气压为1010.0 hPa,试求比湿、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温度。
6.开水杯上和夏天冰块周围均可出现水汽凝结成的水雾,试分析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其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7.简述水汽压、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和原因。
8.某日气温为20.0C,水温为18.0 C,相对湿度为70%水面蒸发速率为2.1mm/日,如果次日水温升为20.0 C,其它条件不变,则水面蒸发速率变为多少?9.土壤中的水分是通过哪些方式蒸发的?试针对这些方式提出保墒措施。
10.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形成露和霜?为什么?11.某日晨最低气温tm = 10C,露点td = 9C,据预报次日晨tm = 8C, td 不变,试估计次日晨是否有雾?如有的话可能是什么雾?为什么?12.降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云中,冰水共存或大小水滴共存时有利于降水的形成?13.简述人工降水的原理和方法。
14.降水变率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降水变率大的地区易发生旱涝?15.一团温度为15C,相对湿度为80%勺空气块,从海平面处开始翻越一座2000 米高的山脉,忽略饱和前水汽压的变化,求迎风坡的云高和山顶处的水汽压。
16.解释名词:水汽压、比湿、相对湿度、饱和差、露点温度、农田蒸散、平流雾、降水量、降水距平、降水相对变率、干燥度、水分利用率、蒸腾系数。
第五章一、名词解释题:低气压:又称气旋,是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勺闭合气压系统。
气象气候学第一章作业一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气象学与气候学概述第二节气候系统概述第三节气象要素与状态方程【主要内容】本章概述了气象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简述了气象气候学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果;论述了气候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介绍了主要的气象要素和状态方程。
【名词解释】气象、天气、气候;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下垫面;气候状态、气候系统;世界气候计划;干洁大气、大气气溶胶粒子;大气的上界(大气的物理上界)、气温直减率(气温垂直梯度)、气温、气压、水气压、饱和水气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湿、露点、降水、风(风速与风向)与风压、云量、能见度、虚温【填空】1、盖特斯把气候状态定义为该地气候系统的全部成分在任一特定时段内的平均统计特征。
2、气象气候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初期、发展时期等三个阶段。
3、159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表;1643年意大利学者托里拆利发明了气压表。
4、挪威学者贝坚克尼父子创立了气旋形成的锋面学说;瑞典学者罗斯贝创立了气长波理论;20世纪30年代贝吉龙-芬德生提出了降雨学说。
5、1992年4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世界气候框架公约》。
6、我国现代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奠基人是竺可桢。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地学通论》《物候学》。
7、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其中是气候系统中最易变化的部分。
气候系统的能源是太阳辐射。
8 、标准状况下大气的密度为1293g/m3 ;干洁空气的分子量是28.97 。
9、大气中臭氧含量最大的高度是20-30km 。
10、大气中出现高度最高的现象是极光,其高度约为1200 千米。
11、大气的物理上界约为1200 千米。
12、平均而言,在对流层中高度每增加1 千米,气温则下降0.65 。
13、在20千米以上的高度,有时早晚可观测到贝母云。
在高纬度75-90千米的高度,有时可观测到夜光云。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作业

4. 湿度: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在一定 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 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则空气越潮湿。 5. 温度:(temperature)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 6.蒸发量: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汽态,逸入 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发。而蒸发量是指在一定 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 7. 降雨量是指: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 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 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 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mm为单位
6. 水银气压表:利用托里拆利原理,以 玻璃管中水银柱高度表示气压数。 气象站常用的仪器有动槽式水银气压表 和定槽式水银气压表两种。它是利用作 用在水银面上的大气压强,和与其相通、 顶端封闭且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的水银 柱对水银面产生的压强相平衡的原理而 制成的。
7. 最高最低温度表:可以同时指示过去 某一时段(如24小时)内最高气温和最 低气温的仪器。 8. 通风干湿温度表:在一定的通风条件 下,同时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2. 干湿球温度计:是一种测定气温、气 湿的一种仪器。它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 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 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 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 湿球温度计。
干湿温度计的干球探头直接露在空气中, 湿球温度探头用湿纱布包裹着,其测湿 原理就是,在一定风速下,湿球外边的 湿纱布的水分蒸发带走湿球温度计探头 上的热量,使其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温 度;相对湿度=水汽分压/饱和蒸汽压(压 力、温度一定的情况下) 在干球温 度一定的情况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 (干湿差)越大,则说明空气越干燥
气象与气候学练习题库(含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1题,每题1分,共41分)1.公式中Q+q表示的总辐射包含(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C、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D、发向宇宙的长波辐射正确答案:C2.土壤、植被、人工铺彻的道路等等都能借辐射作用吸热和放热,从而调节空气层和下垫面表层的温度,这种表面称为( )A、活动面B、吸热面C、辐射面D、调节面正确答案:A3.北半球,水平气压梯度不变条件下,摩擦层中从地面向上,地转风A、风速加大、风向左偏B、风速加大、风向右偏C、风速减小、风向右偏D、风速减小、风向左偏正确答案:B4.北半球摩擦层中,低压中心周围的梯度风。
A、顺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B、逆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C、逆时针吹并向中心辐合D、顺时针吹并由中心向外辐散正确答案:C5.海洋是巨大的( )贮存库。
A、CO2B、SO2C、O2D、NO2正确答案:C6.海上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时间是()A、2和8B、1和8C、1和7D、8和2正确答案:D7.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气温___,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气温___。
A、升高降低B、升高升高C、降低升高D、降低降低正确答案:D8.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B、年平均气温0°C等值线C、800mm等降水量线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正确答案:C9.北半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季节是( )月.A、7-10B、7-8C、5-8D、6-8正确答案:A10.北半球和南半球各自的月平均气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呈___关系A、正相关B、反相关正确答案:B11.能造成雷暴阵性降水的云是。
A、积雨云(Cb)B、雨层云(Ns)C、卷积云(Cc)D、高层云正确答案:A12.()地点气温日变化大A、高原边缘B、山顶C、盆地中部D、平原正确答案:B13.辐射逆温常形成于()A、大风多云的傍晚B、晴朗、微风的夜间C、晴朗的早晨D、晴朗、大风的夜晚正确答案:B14.在气流辐合区中气压(),气流辐散区中气压()A、降低、升高B、降低、降低C、升高、升高D、升高、降低正确答案:A15.某气层气温直减率为1.2 C/100m,则该气层稳定度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业、复习题第一章1、气象学、气候系统及其意义?2、天气与气候之间差?3、大气是由哪几层组成?对流层有什么特点?4、湿空气状态方程及引入虚温的意义。
解释名词:气候系统、天气、气候、温室效应、气温垂直梯度、湿度(各种表示方法)、虚温、降水量、降水强度。
第二章1、简述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后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2、利用散射理论解释大气现象(晴朗的天空是蔚蓝的;日出日落天空是红色的;天空杂质多时是灰白色的)。
3、简述大气的温室效应?4、写出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说出各项的意义。
5、地面、大气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物理意义,表达式)。
6、试写出地面热量平衡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分析陆地表面和海洋表面热量平衡之差异。
7、写出地面辐射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并简述其物理意义。
8、绝热过程和泊松方程。
9、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及其影响因素。
10、讨论温度的平流变化引起的局地气温变化。
气象与气候复习题09、1 11、讨论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
11、天气、气候常用的热流量方程,并简述其物理意义。
12、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3、用图表示三种不同的大气稳定度。
(层结曲线、状态曲线)。
14、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哪些?气温年较差按纬度的类型。
解释名词:辐射通量密度、太阳常数、地面有效辐射、太阳高度角、日照百分率、地面辐射差额、湍流、大气稳定度、气温年较差、逆温。
第三章1、水汽和云的凝结条件是什么?是什么因素造成大气上升运动?2、霜与霜冻是怎样形成的?3、何为道尔顿蒸发定律,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4、相对湿度的日、年变化?5、全球降水带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解释名词:冰晶效应、凝结增长、凝华增长、降水相对变率
第四章 1. 气压场有哪些基本类型? 2. 气压的年变化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 为什么要讨论静力学方程?
4. 讨论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知道泊松方程和压高方程讨论的内容)
5. 简述作用于空气的各种力,讨论各个力的作用。
6. 大气水平运动的的方式有哪些?
7. 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8. 摩擦层中风为何斜穿等压线.?
9. 写出大气运动方程,并简述其物理意义。
10. 热成风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11. 画图说明地转风的形成。
12. 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3. 画出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并注明风带与气压带。
14. 试述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15. 什么是沃克环流,它对天气、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16. 季风形成的原因?17.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的原因,天气特点? 18. 简述焚风的形成?解释名词:气压梯度力、等压面、等高面、气压系统、大气活动中心、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沃克环流、极涡、海陆风、山谷风。
第五章1、简述气团的地理分布及其主要特点。
2、活动在我国境内的气团及其带来的天气气候影响如何?。
3、锋的概念,简述冷锋、暖锋的形成原因和在其影响下的主要天气特征。
4、中高纬度天气系统有哪些?各主要特征如何?5、低纬度天气系统有哪些?各主要特征如何?6、试述西太平洋副高的天气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7、温带气旋及天气特征如何?8、寒潮成因及寒潮天气。
9、什么是热带气旋,为什么说台风它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解释名词:天气系统、气团、锋(各种锋)、极锋、副热带高压、大气长波、极涡、锋面气旋、寒潮、气旋、反气旋。
第六章 1. 简述天文辐射的基本特点。
2. 简述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基本特征? 3. 中纬度大陆东岸、中部、西岸气候有何差异,为什么? 4. 简述焚风的形成。
解释名词:暖流、冷流、季风、海陆风、山谷风、焚风、大气环流、EN、SO 、ENSO、大陆度第七章气候分类 1. 试述柯本气候分类法的基础和分类结果。
2. 柯本气候分类法的优点和不足。
3. 简述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评价。
4. 季风气候的划分指标是什么? 5. 周淑贞的气候分类法中,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怎么样?6. 简述中纬度气候的环流特征。
解释名词:气候带、气候型、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第八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试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
环境的影响。
(本题可从森林与植被,水资源与供给,空气质量,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农业生产条件等侧面进行分析阐述。
)*研究生试题 2.试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试分析城市化过程对气候的影响。
4. 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道德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5.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6.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坚持五个原则是什么?i. 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ii.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iii.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
iv. 坚持综合治理v. 坚持广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