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合集下载

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区差距。
需求结构优化
03
促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科技创新
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深化改革开放的推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 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 境。
人才培养
政府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也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和技术进步。
04
CATALOGUE
第三产业的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市场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积极推动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包括股 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社会福利支出
01
医疗保障
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包括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医疗
保障水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和经
济发展。
02
教育投入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劳动力素质,促进了人力资源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
政府消费的规模和结构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医 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了政府消费的增加和结构的优化。
政府消费的效益和效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消费的结构和方向应该与 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相匹配,以实现更好的效益和效率。
出口消费
出口消费是指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所带来的消费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出口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 要引擎之一。

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

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

22. 我们常比喻说,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先来看出口。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量和进口量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在今年上半年曾首次出现过短暂的贸易逆差,而据有关专家估计,今年的贸易顺差也只有100亿元左右,到了2005年,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贸易顺差可能会更小。

显然,净出口将不会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再来看投资。

在近几年的投资中,由于一直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政府投资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后,发行的国债将会比今年减少300亿元。

直接减少的国债投资是300亿元,但由于国债投资都有很强的带动效应,由这减少的300亿元国债连带而减少的其他相关的银行投资、民间投资数量也不可小视。

虽然有统计局官员称,民间投资已有启动迹象,但是启动了的民间投资能不能持续下去,民间投资是否是在地方政府的催生下发出的,是不是一种自发的力量,还是一个未知的变数。

最后看消费。

刺激消费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我国目前的消费率已经下滑到了25年来的最低点55.4%。

看来,如何刺激消费已成为我国政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We often say tha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ely mainly on the troika: investment, exports, consumption.First, let’s look at the export.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the W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olumes of export and import is gradually narrowing, it even occurred a first temporary trade defici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of related experts, this year the trade surplus is only 10 billion RMB. At the year of 2005, the trade surplus will be much smaller as the result of WTO accession. Apparently, net export will no longer be the main driving power of economic growth.Than the invest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implement of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great amount of bond issued madegovernment investment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investment area. Some related medium reported that in the year of 2005, after the implement of prudent fiscal policy, the bond issued will be 30 billion RMB less than this year. The direct elimination of bond is 30 billion RMB; however the decrease of related bank investment and private investment can not be ignored for the strong driving effect that bond has. Even though some officials of the Census Bureau declared that private investment has been started, it is still an unknown variable that weather the launched private investment can continue or not, and if it appeared under the inspire of local government or it is a spontaneous power.The last is consumption. Consuming stimu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problem.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our country has dropped to 55.4%, the lowest point in 25 year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great challenges that our government faced.。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1.我国投资—出口—消费结构的变动。

长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在GDP中的比例逐渐下降。

最终消费率在“一五”时期在75%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65%左右,但过去20年中加速下降,到2007年降到48.8%。

同期,资本形成率从80年代中期的35%左右上升到42.3%,净出口从0左右上升到8.9%,形成了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局面。

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个部分构成。

一定范围内的高储蓄、低消费能够促进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

一定限度的贸易顺差还能增加外汇储备,改善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但当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拉动,会导致明显的结构失衡。

首先,过高的投资率导致生产能力增长过快,超过消费需求的消化能力,导致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降,容易引发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生产性投资,只能在非常短的时期内促进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将造成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恶化和增长乏力。

其次,我国过去一个时期净出口不断增长,正是内需不足的一个表现,也是对内需不足的补偿。

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危机,欧美市场萎缩,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受到严重打击,而且今后更长时期也不可能恢复到出口超高速增长、靠不断扩大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状态。

因此,当前的启动内需,实际上是经济结构的一次深刻调整,关键在于调整消费、出口和投资结构,促进消费增长,提升消费比重。

短期内,提高消费比重困难很多,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解决消费问题,扩张性投资过后,仍然会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仍将面临停滞的危险。

2.消费率下降原因何在?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我国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过去20年间,大体上保持在14%上下一个百分点的范围内。

而居民消费则从50%下降到35%(2007)。

而居民消费增长滞后,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劳动报酬的增长慢于产出的增长,因而消费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中国的“三驾马车”

中国的“三驾马车”

“工业”、“农业”、“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三驾马车”看一下它的改革进程重大提法和措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

1979年,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后改称为经济特区。

1980年,国际货币基金(IMF)和世界银行(WB)先后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1982年9月,十二大提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大力扩展外贸,尽可能多利用外资。

1984年,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国务院确定外贸体制改革原则为:政企分开、外贸经营实行代理制、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结合。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努力办好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7年10月,十三大提出,“必须按照有利于保进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放开经营、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方向,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外贸体制”。

1992年10月,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发展外向型经济。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实行全方位开放。

1994年,签署《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果最后文件》,其中包含《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等。

1996年,接受IMF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

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2009年,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范文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范文

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从投资、出口、消费到养老、医疗、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功不可没。

行至今日,中国经济开始疲软。

新三驾马车之说浮出水面,居然是养老、医疗、教育;令人不胜唏嘘!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功不可没。

行至今日,中国经济开始疲软。

新三驾马车之说浮出水面,居然是养老、医疗、教育;令人不胜唏嘘!旧三驾马车中,投资一直占主导地位。

2007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4%,十年后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7%。

最近,国家统计局披露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2018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97316亿元,同比增长6%。

看来,投资增速已低于GDP增速了。

有投入才有产出,投资放缓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铁是绕不过的话题。

过去几年,中国高铁突飞猛进,惊艳世界,成为投资最大的领域之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高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邻国日本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1955年,十河信二被任命为日本国有铁道总裁,他决定建造一条新的高速铁路,把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路程从8小时减少到2小时,这就是日本的新干线。

十河信二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骗取议会支持,十河信二不惜违反法律,命令会计师做假账,把新干线的实际预算3800亿日元改为1972亿日元上报议会。

而且连世界银行的钱都“骗贷”了8000万美元。

十河信二一边说服国会,一边通过媒体影响国民,1964年10月1日,新干线宣布通车。

而十河信二因为自己的“欺骗”行为,遭遇一片骂声,并在前一年的5月19日黯然下课。

但十河信二的悲剧,却让日本铁路交通得以改善。

1978年邓小平访日,当他坐上日本新干线时,惊叹于其速度和平稳,更加坚定了对外开放的决心。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

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

扩大内需,难点在农村,潜力也在农村。荆林波认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基础。“此外,应尽快从制度层面解决1.6亿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市民化问题,由此可以释放的消费空间将难以估量。”
近年来,居民消费亮点、热点频出。荆林波分析说还要进一步净化消费环境、创新产品和服务,连“点”成“面”,拓展更广阔的消费空间。比如:打击投机需求,使住房消费理性化、合理化;改善路网条件,应对城市汽车销售的“井喷”局面;改变粗放经营,精耕细作旅游市场;规范秩序、加强培训,做大社区服务业蛋糕;推动“三网融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等。记者 曲哲涵
此外,在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投资。我国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无论是政府投资,或者民间投资,都需要加大节能减排设施的投资。而正处于孕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的力量,也离不开政府投入的支持。从地区结构看,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大,需要的投资量相对较多。这些地区的投资,对于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也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向好、通胀压力减轻,衣食住行不断改善,医疗、养老保障不断提高,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更完善——采访中,人们对于明年的新生活,还抱有很多期望。
今年前三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内需走旺,巩固和扩大了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同时,还可以计算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百分点)=净出口拉动率×GDP增长率

最新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专业知识讲座

最新中国经济的新三驾马车专业知识讲座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二如提有)供不的当中信之息国处仅,八供请参月联考系宏之本用人观,或不经网能站济作删为数除科。学据依据,请勿模
三驾马车 概述
中国经济 现状
打造全新 战车
中国经济 展望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二如提有)供不的当中信之息国处仅,八供请参月联考系宏之本用人观,或不经网能站济作删为数除科。学据依据,请勿模
三驾马车 概述
中国经济 现状
打造全新 战车
中国经济 展望
1、消费,是指内部需求, 即就是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 它是经济的主要动力; 2、投资,是指财政支出, 即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预 算包括发行国债,对教育, 科技,国防,卫生等事业的 支出,是辅助性的扩大内需; 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 即是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 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
三驾马车 概述
中国经济 现状
打造全新 战车
中国经济 展望
“三驾马车”的概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如(提有供不的一当信之)息处仅“,供请三参联考驾系之本用马人,或车不网能”站作删概为除科。述学依据,请勿模
三驾马车 概述
中国经济 现状
经济发展的内容远比经济增长的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多,而经 济增长单纯只是经济方面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的提高,更不直接表明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社会, 我们务必要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者兼顾。
文档来源于网络仿,。文文档档所(如提有供三不的当)信之息经处仅,供济请参联增考系之长本用人的,或不网三能站作驾删为除马科。学车依据,请勿模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创2008年12月以来新低, 彭博调查的共识预期增长8.8%; 8月发电量今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2%; 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FAI)名义同比增长16.5%,增速为2001年以 来最低,共识预期增长16.9%;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同比增长11.9%,共识预期增长12.1%。

金融专业《活动六宏观经济分析之三驾马车》

金融专业《活动六宏观经济分析之三驾马车》

活动六:“三驾马车〞分析
一、“三架马车〞分析逻辑
“要想富,先铺路;铺完路,还得想着富〞。

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

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等很多交通根底设施投入巨大,根底设施建设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交通好了,老百姓也跟着富起来了,但是要想再上一层楼,恐怕不能继续绕着“铁公基〞转。

二、三驾马车分析实践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以2021年为例:我国GDP为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 ,在“三驾马车〞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2761亿元,比上年增长% ;贸易顺差23489亿元。

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正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

目前存在问题是消费占比拟小,对投资依赖较重。

“铁公基〞对这个国家来说是一种投资,投资算大账的同时也要算算小账。

以铁总为例,2021年一季度实现收入合计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为亏损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的亿元
扩大。

截至今年3月末,其资产总额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负债总额万亿元,较上年末增%;3月末负债率略升至%。

第一季度别忘记是春运期间,几乎把所有人运输一次的第一季度,还是巨额亏损,但是全年看,过去几年又都是盈利的,国家在大额的补贴铁总,成了国家的负担。

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不能再继续增加了!
但我们也欣慰的看到消费占主导的第三产业2021年以来扛起GDP增长的大旗。

三、学以致用
密切留意三架马车的结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驾马车:如何升级中国经济市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微弱的经济波动、捉摸不定的热钱和憧憬中的货币刺激方面了,当然市场历来只关注短期也很正常,但目前不可忽视的是中期的逻辑。

研究显示在中国重大的换届年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一些固定的政策步骤,差不多就是三板斧——反腐倡廉、治理整顿和规划设计。

今年可以找到类似的模式,仍然都是些规定动作,当然其中也不乏新意。

在反腐方面,从改进政府作风反对浪费开始,也可能升级到后续的官员财产公示和抽查;而这次金融体系治理整顿的核心则是针对影子银行,目的是使得金融创新重新回到可以测度和监管的可控范围内,以免重蹈中国版次贷危机的覆辙,因为所有金融灾难的根源都是相同的——把钱借给了没有偿还能力的个人、企业或者政府;第三,这次的改革规划有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表达——顶层设计。

上一轮的关键设计要回溯到1992-1994年了,十四届三中全会给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奠定了接下来20年繁荣的基础。

这次情况则更复杂,利益也更多元和顽固,不过我们仍然预期今年秋天大概率可以拿出一个具有最小公约数性质的整体改革方案。

尽管上述三个步骤都十分重要,但都还不过是些热身动作。

然后呢?然后是继续推动增长,中共十八大给出的国民收入倍增目标仍然是中国未来10年的首要任务,对于一个大型新兴经济体,没有可持续的增长,一切都是白扯。

因此从GDP构成的需求端来看,升级三驾马车并重新启动增长引擎,就是我们理解的所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如何升级投资引擎呢?关键在于提升投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深度城市化将替代原来的半城市化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抓手,老版本GDP锦标赛有一个重大缺陷,它是县竞争制度,参赛队员太多,必须升级为城市群之间的竞赛。

第一线的城市群是沿海的三个大三角洲,三个超级城市群可以筹划在原来泛三角洲城市联席工作会议基础上成立城市群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辖区内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类似标准的公共服务。

产业方面,主要布局先进制造、研发与创新以及生产型服务业,例如长三角是围绕着上海的大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虹桥枢纽及生产型服务业中心,世博园及创新创意基地,迪士尼及生活型服务业片区展开。

而相应的新兴产业制造中心、配套产业园区、转口物流区以及居住、休闲、养老区则分布在一小时生活圈内的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以及周边大量的卫星城镇中,由于更集约和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这三个超级城市群未来可能会容纳接近6亿人口,这给包括光网、排水及水处理、环境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智能交通、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信息化产业都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机会。

第二线是中西部的五大城市群,即沿京广线和长江水道展开的产业转移黄金十字架区域,这是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各地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产业定位,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例如武汉有光通讯集群,长沙有重型装备集群,成渝有电子产业集群等,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速维持在12%左右,是下一轮中国经济增长的热核,并提供了大量的就地就业机会。

同步启动的城乡一体化使得城市化和工业化有望一同完成,这会对区域内的钢铁、有色、水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区域的商贸、物流流通等行业形成利好。

第三线则是地缘和能源的敏感带,它们是稳定中国周边的关键棋子,其中有的提供能源基地以及能源线路布局,有的则是沿边地区贸易和交通中心,中国在整个亚洲伸展筋骨正是通过这些地缘敏感带实现的。

例如北部湾地区正在筹划修建通往新加坡的高速铁路;新疆的口岸城市则是对中亚贸易和能源的主要通道,它们会成为中国发挥地区影响力的关键节点。

新疆板块、新能源、煤化工产业以及资源价格体系改革都是其中亮点。

连接这些城市群和其他一些次级经济中心的就是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包括公路、铁路快速客运网络、重载货运通道和众多的机场和内河航运系统,在城市群内部则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等公共交通系统,城市群区域内实现全面互联互通,并且运用智慧城市技术有效地进行管理和运营,这个系统便捷、环保、高效,大大降低了中国经济的总体物流和通勤成本。

相应的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铁路重载、集运化等领域的厂商应该都会有不错的表现。

这是个大量吸收资金和资本的过程,预计政府会全面放开原本限制私人资本进入的众多领域,特别是服务业,充分引入竞争,以帮助经济更加均衡成长。

更重要的是,我们预期各城市群将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取消户籍制度,为进城的农民工就地提供工作、住房、福利、教育和归属感,机会的均等保证了城市化过程的稳定和谐。

这就为保障房、廉租房建设,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投资机遇。

如何升级消费引擎呢?都说中国人不爱消费,看看黄金周汹涌的人流车流,这纯属无稽之谈。

提升消费关键在于合理分配收入和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要素概括起来只有两点:一是全面减税,企业方面,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全面实施,制造业则应降低增值税税率,并对小型低利润企业给予大幅税收减免。

个人方面,重大的进步体现在所得税应该按家庭收入加总征收,并根据实际赡养情况进行减免调整;二是大幅度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并划拨国有资本归全国社保理事会管理,以弥补社会保障等民生开支的资金缺口,这些改革将提升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

作为补充,新实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步骤,例如增加城乡居民大病报销比率等,以巩固社会安全网减少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刺激消费的另一个关键则是把中国居民消费中的最大头——住房相关消费需求做充分释放。

这应该发生在3000万套保障房的建成,以及累进式房产税的实施以后,房产税提供了地方政府运营城市的稳定资金来源,而大量的新房和存量房的供给则有望使得全国主要城市的房价经历一轮普遍的下降。

这时政府可以取消限购限贷政策,预期伴随着房价下降交易量反而逐步上升,房屋去投资属性,成为普通的消费品,困扰政府和民众多年的房价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更大的好消息应该是中国在十二五期间选择放开了2胎生育,使得总替代率逐渐恢复到1.8左右,并有弹性的缓慢提高职工的退休年龄,这不仅使得中国的人口红利得以延续,也使得养老保障更具可持续性,这就充分解放了社会购买力,一个大消费时代终于来临。

更高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为居民的需求充分释放提供了前提条件,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则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这体现为:1)传统消费高端化与品牌化,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对消费环境和购物体验要求的提升使得品牌消费成为中产阶层消费的主体需求,由此从生产到流通领域的品牌产品将获得快速的发展。

生产领域的品牌服饰、饰品,流通领域的Mall和高档百货均会快于行业的平均增长。

中高价商品如奢侈品、金银饰品同时也是品牌商品,也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

2)健康服务的日常化与制度化,健康一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目前健康意识已经深入人们各种消费行为中,这将使医药行业出现快速发展,其中保健品、疫苗、医药商业均有较好发展机会;人口老龄化则将进一步推动老年医药服务行业和众多“银发产业”的增长;在食品方面,更为健康的番茄酱、海珍品、肉制品和乳制品的长期发展势头较好;在健康保障方面具有优势的寿险业务前景也非常广阔。

3)最后是新兴消费的科技化与休闲化。

当前中国城市人口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休闲状态,更多的休闲娱乐在消费者行为中具有明显趋势性变化。

因此旅游、传媒、互联网、休闲服装、饰品和轿车等行业将面临较好发展机会。

其中旅游行业中休闲度假类公司、传媒行业具有数字电视收费概念或休闲网络游戏概念的公司、IT流通领域类公司如网络购物等均将有更快的发展。

那么如何提升出口引擎呢?必须看到眼下外围环境确实显著恶化,发达国家用TPP,TTIP围猎中国制造。

但即便如此,中国仍然需要以积极态度应对,找到这些新游戏规则与中国自身改革和转型升级的最小公约数。

提升出口,一在于形成新市场,二在于以重新入世心态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三在于输出货币,加入货币竞争。

中期来看,中国净出口占GDP比重应该会维持在3-4%左右,在众多的自贸协定和类似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下,进口商品关税率大幅下降有些甚至为0,中国居民在享用世界各国的优质特色产品的同时,中国制造深入非洲、中东、中亚和南美洲市场。

此外,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出被称为“龙的礼物”的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全力向亚太周边和其他新兴市场输出工程、服务、商品和资金,支持地缘周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更重要的举措是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使命的召唤,国际化之路就是贸易人民币、金砖人民币、马歇尔人民币、石油人民币、欧洲(离岸)人民币和地缘安全人民币。

类似2001年加入WTO时的努力,由此倒逼出来的新一轮金融改革将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进展:一方面是利率市场化,这会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提高居民的资金收益,进而优化资金的配置;另一方面是汇率市场化,这校正了出口行业和内需行业的价格参数,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出的方向,同其他类型的资源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一起,这两个核心价格变量的市场化最终奠定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石。

随之中国金融体系拥抱了双重脱媒时代的到来——利率市场化,使得资金从银行体系扩散到资本市场;汇率市场化,则让外汇储备从外管局转移到居民和企业的自主决策中。

这自然就要求建立一个成熟的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以及相应的衍生品,以容纳国内外天量资金的投资、投机以及风险管理需求。

这种变化意义深远,特别是中国国债将成为调节货币供应的基础,中国流动性的供给机制和供给水平都将由此发生重大变化;企业也会更多的通过直接融资来更加透明地筹措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利息、分红成为蓝筹股和高评级债券主要回报投资者的途径,从而寻找价值、奖励创新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投资理念和风格。

最终在CIC等这类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掠阵下,中国将开放资本账户,高调加入货币竞争力图三足鼎立。

上海由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伦敦则成为了人民币的离岸中心。

在这种大趋势下,受益的主要是从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银行,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的企业,以及贸易对手主要在中国周边的外贸企业。

此外,从事海外工程输出和涉及海外投资的相关行业,也将从中受益。

在升级了的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的基础上重启系统,这些升级措施将驱赶着中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再次有力扩张,这会是一个中长期可持续的向上趋势,这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可供布局的投资机会。

展望未来,尽管接下来10年中国的增长速度会逐渐慢下来,但中国人会过得更好些,发展也会更具人性、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

7.5%其实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逃逸速度,它将保障未来中国能够成功跃出中等收入陷阱。

当下改革和发展任务千头万绪,但启动正循环的按钮一定在于类似《公共财政法案》和《阳光法案》的制度安排上,这两个自上而下主动决策和自下而上民间推动的改革成果将对GDP锦标赛进行扬弃升级并注入正能量,而这将确保中国稳定走在去向一线大国的正确道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