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初中数学难点之应用题.

如何解决初中数学难点之应用题.
如何解决初中数学难点之应用题.

如何解决初中数学难点之应用题?

文章来源:不详

应用题联系实际,生动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能否从具体问题中归纳出数量关系,反映了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应有审题、设未知元、列解方程、检验、作结论等几个步骤.下面从几个不同的侧面选讲一部分竞赛题,从中体现解应用题的技能和技巧.

一.合理选择未知元

例1 (1983年青岛市初中数学竞赛题)某人骑自行车从A地先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下坡后,以每小时9千米的速度走平路到B地,共用55分钟.回来时,他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通过平路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坡,从B地到A地共用1.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2 (1972年美国中学数学竞赛题)若一商人进货价便谊8%,而售价保持不变,那么他的利润(按进货价而定)可由目前的x%增加到(x+10)%,x等于多少?

解本题若用直接元x列方程十分不易,可引入辅助元进货价M,则0.92M是打折扣的价格,x是利润,以百分比表示,那么写出售货价(固定不变)的等式,可得:

M(1+0.01x)=0.92M[1+0.01(x+10)].

约去M,得1+0.01x=0.92[1+01.1(x+10)].

解之,得 x=15.

例3 在三点和四点之间,时钟上的分针和时针在什么时候重合?

例4(1985年江苏东台初中数学竞赛题)从两个重为m千克和n千克,且含铜百分数不同的合金上,切下重量相等的两块,把所切下的每一块和另一种剩余的合金加在一起熔炼后,两者的含铜百分数相等,问切下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解采用直接元并辅以间接元,设切下的重量为x千克,并设m千克的铜合金中含铜百分数为q1,n 千克的铜合金中含铜百分数为q2,则切下的两块中分别含铜xq1千克和xq2千克,混合熔炼后所得的两块合金中分别含铜[xq1+(n-x)q2]千克和[xq2+(m-x)q1]千克,依题意,有:

二.多元方程和多元方程组

例5 (1986年扬州市初一数学竞赛题)A、B、C三人各有豆若干粒,要求互相赠送,先由A给B、C,所给的豆数等于B、C原来各有的豆数,依同法再由B给A、C现有豆数,后由C给A、B现有豆数,互送后每人恰好各有64粒,问原来三人各有豆多少粒?

解设A、B、C三人原来各有x、y、z粒豆,可列出下表:

解得:x=104,y=56,z=32.

答:原来A有豆104粒,B有56粒,C有32粒.

例6(1985年宁波市初中数学竞赛题)某工厂有九个车间,每个车间原有一样多的成品,每个车间每天能生产一样多的成品,而每个检验员检验的速度也一样快,A组8个检验员在两天之间将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所有成品指原有的和后来生产的成品)检验完毕后,再去检验另两个车间的所有成品,又用了三天检验完毕,在此五天内,B组的检验员也检验完毕余下的五个车间的所有成品,问B组有几个检验员?

解设每个车间原有成品x个,每天每个车间能生产y个成品;则一个车间生产两天的所有成品为(x+2y)个,一个车间生产5天的所有成品为(x+5y)个,由于A组的8个检验员每天的检验速度相等,可得

答:B组有12个检验员.

三.关于不等式及不定方程的整数解

例7(1985年武汉市初一数学竞赛题)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得不到5颗,求猴子的只数和花生的颗数.

解:设有x只猴子和y颗花生,则:

y-3x=8, ①

5x-y<5,②

由①得:y=8+3x, ③

③代入②得5x-(8+3x)<5,

∴ x<6.5

因为y与x都是正整数,所以x可能为6,5,4,3,2,1,相应地求出y的值为26,23,20,17,14,11.

经检验知,只有x=5,y=23和x=6,y=26这两组解符合题意.

答:有五只猴子,23颗花生,或者有六只猴子,26颗花生.

例8(1986年上海初中数学竞赛题)在一次射箭比赛中,已知小王与小张三次中靶环数的积都是36,且总环数相等,还已知小王的最高环数比小张的最高环数多(中箭的环数是不超过10的自然数),则小王

的三次射箭的环数从小到大排列是多少?

解设小王和小张三次中靶的环数分别是x、y、z和a、b、c,不妨设x≤y≤z,a≤b≤c,由题意,有:

因为环数为不超过10的自然数,首先有z≠10,否则与①式矛盾.

若设z=9,则由①知:xy=4,

∴x=2,y=2,或x=1,y=4,

∴x+y+z=13或x+y+z=14.

又由②及c<z知,c|36,∴c=6,这时,ab=6.

∴a=2,b=3,或a=1,b=6

∴a+b+c=11或a+b+c=13

又由③知:x+y+z=a+b+c=13

∴取x=2,y=2,z=9.

答:小王的环数分别为2环,2环,9环.

例9(1980年苏联全俄第6届中学生物理数学竞赛题)一队旅客乘坐汽车,要求每辆汽车的乘客人数相等,起初,每辆汽车乘了22人,结果剩下一人未上车;如果有一辆汽车空车开走,那么所有旅客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其它各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只能容纳32人,求起初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名旅客?

解设起初有汽车k辆,开走一辆空车后,平均每辆车所乘的旅客为n名,显然,k≥2,n≤32,由题意,知:22k+1=n(k-1),

∴k-1=1,或k-1=23,

即k=2,或k=24.

当k=2时,n=45不合题意,

当k=24时,n=23合题意,

这时旅客人数为n(k-1)=529.

答:起初有24辆汽车,有529名旅客

四.应用题中的推理问题

竞赛中常见的应用题不一定是以求解的面目出现,而是一种逻辑推理型.解答这类题目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还要善于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来表述自己正确的逻辑思维.

例10(1986年加拿大数学竞赛题)有一种体育竞赛共含M个项目,有运动员A、B、C参加,在每个项目中,第一、二、三名分别得p1、p2、p3分,其中p1、p2、p3为正整数且p1>p2>p3,最后A得22分,B与C均得9分,B在百米赛中取得第一,求M的值,并问在跳高中谁取得第二名?

分析考虑三个得的总分,有方程:

M(p1+p2+p3)=22+9+9=40, ①

又p1+p2+p3≥1+2+3=6,②

∴6M≤M(p1+p2+p3)=40,从而M≤6.

由题设知至少有百米和跳高两个项目,从而M≥2,

又M|40,所以M可取2、4、5.

考虑M=2,则只有跳高和百米,而B百米第一,但总分仅9分,故必有:9≥p1+p3,∴≤8,这样A不可能得22分.

若M=4,由B可知:9≥p1+3p3,又p3≥1,所以p1≤6,若p1≤5,那么四项最多得20分,A就不可能得22分,故p1=6.

∵4(p1+p2+p3)=40,∴p2+p3=4.

故有:p2=3,p3=1,A最多得三个第一,一个第二,一共得分3×6+3=21<22,矛盾.

若M=5,这时由5(p1+p2+p3)=40,得:

p1+p2+p3=8.若p3≥2,则:

p1+p2+p3≥4+3+2=9,矛盾,故p3=1.

又p1必须大于或等于5,否则,A五次最高只能得20分,与题设矛盾,所以p1≥5.

若p1≥6,则p2+p3≤2,这也与题设矛盾,∴p1=5,p2+p3=3,即p2=2,p3=1.

A=22=4×5+2.

故A得了四个第一,一个第二;

B=9=5+4×1,

故B得了一个第一,四个第三;

C=9=4×2+1,

故C得了四个第二,一个第三.

练习题

1.选择题

(1)打开A、B、C每一个阀门,水就以各自不变的速度注入水槽.当所有三个阀门都打开时,注满水槽需1小时;只打开A、C两个阀门,需要1.5小时;如果只打开B、C

两个阀门,需要2小时,若只打开A、B两个阀门时,注满水槽所需的小时数是().

(A)1.1 (B)1.15(C)1.2 (D)1.25 (E)1.75

(2)两个孩子在圆形跑道上从同一点A出发,按相反方向运动,他们的速度是每秒5英尺和每秒9英尺,如果他们同时出发并当他们在A点第一次再相遇的时候结束,那么

他们从出发到结束之间相遇的次数是().

(A)13 (B)25 (C)44 (D)无穷多(E)这些都不是

(3)某超级市场有128箱苹果,每箱至少120只,至多144只,装苹果只数相同的箱子称为一组,问其中最大一组的箱子的个数n,最小是()

(A)4 (B)5 (C)6 (D)24 (E)25

(4)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在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容积之比是p:1,而在另一个瓶子中是q:1,若把两瓶溶液混合在一起,混合液中的酒精与水的容积之比是().

(5)汽车A和B行驶同样的距离,汽车A以每小时u千米行驶距离的一半并以每小时υ千米行驶另一半,

汽车B以每小时u千米行驶所行时间的一半并以每小时υ千米行驶另一半,汽车A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x 千米,汽车B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y千米,那么我们总有()

(A)x≤y(B)x≥y (C)x=y (D)x<y (E)x>y

2.填空题

(1)已知闹钟每小时慢4分钟,且在3点半时对准,现在正确时间是12点,则过正确时间______分钟,闹钟才指到12点上.

(2)若b个人c天砌f块砖,则c个人用相同的速度砌b块砖需要的天数是____.

(3)某人上下班可乘火车或汽车,若他早晨上班乘火车则下午回家乘汽车;又假若他下午回家乘火车则早晨上班乘汽车,在x天中这个人乘火车9次,早晨乘汽车8次,下午乘汽车15次,则x=_______.

(4)一个年龄在13至19岁之间的孩子把他自己的年龄写在他父亲年龄的后面,从这个新的四位数中减去他们年龄差的绝对值得到4289,他们年龄的和为______.

(5)一个城镇的人口增加了1200人,然后这新的人口又减少了11%,现在镇上的人数比增加1200人以前还少32人,则原有人口为_____人.

3.(1982-1983年福建省初中数学竞赛题)一个四位数是奇数,它的首位数字小于其余各位数字,而第二位数字大于其余各位数字,第三位数字等于首末两位数字之和的二倍,求此四位数.

4.(第2届《祖冲之杯》)甲乙两人合养了几头羊,而每头羊的卖价又恰为n元,两人分钱方法如下:先由甲拿10元,再由乙拿10元,如此轮流,拿到最后,剩下不足十元,轮到乙拿去,为了平均分配,甲应该分给乙多少钱?

5.(1986年湖北省荆州地区初中数学竞赛题)完成同一工作,A独做所需时间为B与C共同工作所需时间的m倍,B独做所需时间为A与C共同工作所需时间的n倍,C独做所需时间为A与B共同工作所需时间的x倍,用m,n表示出x来.

6.(1988年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题)今有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不尽相同,如将此三位数的各位数字重新排列,必可得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例如,427,经重新排列得最大数742,最小数247),如果所得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就是原来的那个三位数,试求这个三位数.

7.(1978年四川省数学竞赛题)某煤矿某一年产煤总量中,除每年以一定数量的煤作为民用、出口等非工业用途外,其余留作工业用煤,按照该年度某一工业城市的工业用煤总量为标准计算,可供这样的三个工业城市用六年,四个这样的城市用五年(当然每年都要除去非工业用煤的那一个定量),问如果只供一个城市的工业用煤,可以用多少年?

练习题答案

1.A.C.E.A.

7.设该煤矿该年度产煤总量为x,每年非工业用煤量为y,该工业城市该年工业用煤量为z,并设只供这样一个城市工业用煤可用p年,由题意得方程组:

小学升初中数学应用题专题(带答案偏难)

一:应用题专题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2÷=-=方法②:(和差)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2÷=-=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 (155)25-÷=(155)210+÷=(二) 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倍数(较小数) ÷1+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1?=或 和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1-=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 50(41)10÷+=10440?=(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倍数(较小数) ÷1-1=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 和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1-=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 80(51)20÷-=205100?=二、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 直线两端植树: 棵数段数全长株距; =1+=÷1+全长株距(棵数); =?1-株距全长(棵数); =÷1-2 直线一端植树: 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3 直线两端都不植树: 棵数段数全长株距; =1-=÷1-株距全长(棵数); =÷1+(二) 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 棵数总距离棵距; =÷ 总距离棵数棵距; =? 棵距总距离棵数. =÷四、方阵问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 〖知识点〗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核心、应用问题的主要类型〖大纲要求〗能够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内容分析 列出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 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 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考查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能力,其中重点是列一元二次方程或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习题以工程问题、行程问题为主,近几年出现了一些经济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填空题 1.某商品标价为165元,若降价以九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货价),则该商品的进货价是 2.甲、乙二人投资合办一个企业,并协议按照投资额的比例分配所得利润,已知甲与乙投资额的比例为3:4,首年的利润为38500元,则甲、乙二人可获得利润分别为元和元 3.某公司1996年出口创收135万美元,1997年、1998年每年都比上一年增加a%,那么,1998年这个公司出口创汇万美元 4.某城市现有42万人口,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1%,求这个城市现有的城镇人口数与农村人口数,若设城镇现有人口数为x万,农村现有人口y万,则所列方程组为 5.在农业生产上,需要用含盐16%的盐水来选种,现有含盐24%的盐水200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解:设需要加水x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解这个方程,得答: . 6.某电视机厂1994年向国家上缴利税400万元,1996年增加到484万元,则该厂两年上缴的利税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7.某种商品的进货价每件为x元,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店按零售价的九折降价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相对于进价),则x=元 8.一个批发与零售兼营的文具店规定,凡是一次购买铅笔301支以上(包括301支),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支以下(包括300支)只能按零售价付款,现有学生小王来购买铅笔,如果给学校初三年级学生每人买1支,则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m2-1)元(m为正整数,且m2-1>100);如果多买60支,则可以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用(m2-1)元. (1)设这个学校初三年级共有x名学生,则(a)x的取值范围应为 (b)铅笔的零售价每支应为元,批发价每支应为元

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难题)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任课教师:授课时间:

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住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分析: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_____________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为 ______________ 乙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额较大但是,年平均下降额(元)不等同于年平均下降率 解: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x,则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______________ 元,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为 _______________ 元,依题意得 若平均增长(或降低)百分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1± x)n=b(中增长取+,降低取一) 例一:增长率问题 某电脑公司2001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 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请预计四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 例二:商品定价 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 月能售出500kg,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kg,针对这种水产品情况,请解答以下问题:(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55元时,计算销售量和月销售利润. (2)设销售单价为每千克x元,月销售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关系式.

练习2 1、某百货商店从一制衣厂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服装,若以每件衣服售价为x元,则可卖出(350-10X)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衣服加价不能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元,需要 卖出多少件衣服?每件衣服售价多少元? 2、某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玩具,购进时的单价是30元,根据市场调查:在一段时间内,销售 单价是40元时,销售量是600件,而销售单价每涨1元,就会少售出10件玩具? (1)不妨设该种品牌玩具的销售单价为x元(x> 40),请你分别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销售量 y件和销售该品牌玩具获得利润w元,并把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在(1 )问条件下,若商场获得了10000元销售利润,求该玩具销售单价x应定为多少元(3)在(1)问条件下,若玩具厂规定该品牌玩具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且商场要完成不少于540件的销售任务,求商场销售该品牌玩具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3、(2011 ,广东)某品牌瓶装饮料每箱价格26元?某商店对该瓶装饮料进行“买一送三” 促销活动,若整箱购买,则买一箱送三瓶,这相当于每瓶比原价便宜了0. 6元?问该品牌饮料一箱有多少瓶?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总结完整版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 列出方程(组)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 3设未知数:据找出的相等关系选择直接或间接设置未知数 4列方程(组):根据确立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6检验:针对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7作答:包括单位名称在内进行完整的答语。 一,行程问题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追击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二、利润问题 现价=原价*折扣率折扣价=现价/原价*100% 每件商品的利润=售价-进货价=利润率*进价 毛利润=销售额-费用 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 标价=售价=现价 进价=售价-利润售价=利润+进价 三、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税率=应纳数额/总收入*100% 本息和=本金+利息 税后利息=本金*存期*利率*(1- 税率)

税后利息=利息*税率利率-利息/存期/本金/*100% 利率的换算: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 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 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 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使用利率要注意与存期相一致。 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四、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五、增长率问题 若平均增长(下降)数百分率为x,增长(或下降)前的是a,增长(或下降)次后的量是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1+x)n =b或a(1-x) =bn 六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总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总工作量/工作效率 七赛事,票价问题

小学升初中数学应用题专题(带问题详解偏难)

一:应用题专题 一、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和-差)2 ÷=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方法②:(和+差)2 ÷=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155)25 +÷=. -÷=,(155)210 (二)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和÷(倍数1 =倍数(较小数) +)1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 -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50(41)10 ?= ÷+=10440 (三)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差÷(倍数1 =倍数(较小数) -)1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 -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80(51)20 ?= ÷-=205100 二、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大规律: 1.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年龄都是增加相等的量.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三、植树问题 (一)不封闭型(直线)植树问题 1直线两端植树:棵数=段数1 +; +=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棵数1 -); 株距=全长÷(棵数1 -); 2直线一端植树:全长=株距?棵数; 棵数=全长÷株距; 株距=全长÷棵数; 3直线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 -=全长÷株距1 株距=全长÷(棵数1+); (二)封闭型(圆、三角形、多边形等)植树问题 棵数=总距离÷棵距; 总距离=棵数?棵距; 棵距=总距离÷棵数. 四、方阵问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难题

1、某商店有两进价不同的耳机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赔8元 B 、赚32元 C 、不赔不赚 D 、赚8元 2、如图是某中学初中各年级学生人数比例统计图,已知八年级学生540人,那么该校七年级学生人数为( ) (A )405 (B )216 (C )473 (D324 3.(创新题)在解方程组2,78ax by cx y +=?? -=?时,哥哥正确地解得3,2.x y =??=-?,弟弟因把c 写错而解得2,2.x y =-??=? ,求a+b+c 的值. 4..某班有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宿舍住;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没有住满人,试求该班宿舍间数及住宿人数? 5.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脚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年级百分比 10%20%30%40%50%

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小宝和妈妈的脚着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有多少千克?(精确到1千克) 6.已知某工厂现有70米,52米的两种布料。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A、B型号的时装所需的布料如下表所示,利用现有原料,工厂能否完成任务?若能,有几种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7.用若干辆载重量为七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1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7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8.已知利民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时装需A 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有几种方案 9、某商场准备进一批两种不同型号的衣服,已知购进A种型号衣服9件,B种型号衣服10件,则共需1810元;若购进A种型号衣服12件,B种型号衣服8件,共需1880元;已知销售一件A型号衣服可获利18元,销售一件B型号衣服可获利30元,要使在这次

初中数学应用题较难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应用题较难题及答案 问题 1:某车间原计划每周装配 36 台机床,预计若干周完成任务。在装配了三分之一以后,改进操作技术,工效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一周半完成了任务. 求这次任务需要装配机床总台数. 问题 2:《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每月工资不超过 1600 元,不需要交税,超过 1600 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但根据超过部分的多少按不同的税率交税,税表如下: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不超过 500 元部分 5% 500 元至 2000 元部分 10% 2000 元至 5000 元部分 15% 某人 3 月份应纳税款为 117.10 元,求他当月的工资是多少? 答案:问题 1:162 台问题 2:3021 元 数字问题: 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1。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求这个两位数。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的和为 7,如果把十位与个位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 9。求原来的两位数。 3、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 1,如十位上的数扩大 4 倍,个位上的数减 2,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数大 58,求原来的两位数, 4、一个五位数,如果将第一位上的数移动到最后一位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例如:此变换可以由 4321 得到 3214),新的五位数比原来的数小 11106,求原来的五位数。 5、某考生的是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数是一;如果把 1 移到个位上去,那么所得的新数比原数的 5 倍少 49,这个考生的是多少? 年龄问题: 1、姐姐 4 年前的年龄是妹妹的 2 倍,今年年龄是妹妹的 1.5 倍,求姐姐今年的年龄。

最新数学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2014年数学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 1.(本题满分10分)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小明计算今年5月份每 升汽油的价格.今年5月份每升汽油的价格是去年5月份的1.6倍,用150元给汽车加的油量比去年少18.75升,今年5月份每升汽油的价格是多少呢? 解:设去年5月份汽油价格为x 元/升,则今年5月份的汽油价格为1.6x 元/升, ········ 1分 根据题意,得 15015018.751.6x x -=. ·································································· 5分 整理,得15093.7518.75x -=. 解这个方程,得3x =. ················································································· 8分 经检验,3x =是原方程的解. ········································································ 9分 所以1.6 4.8x =. 答:今年5月份的汽油价格为4.8元/升. ··························································· 10分 2.(本题满分9分) 某公司专销产品A ,第一批产品A 上市40天内全部售完.该公司对第一批产品A 上市后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图10中的折线表示的是市场日销售量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11中的折线表示的是每件产品A 的销售利润与上市时间的关系. (1)试写出第一批产品A 的市场日销售量y 与上市时间t 的关系式; (2)第一批产品A 上市后,哪一天这家公司市场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解:(1)由图10可得,当030t ≤≤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y kt =. 点(3060),心图象上,6030k ∴=.2k ∴=.即2y t =. · ··························· 2分 当3040t ≤≤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1y k t b =+. 点(3060),和(400),在图象上,∴11 6030040k b k b =+??=+? 解得16240k b =-=,. 6240y t ∴=-+. ··················································································· 4分 综上可知,当030t ≤≤时,市场的日销售量2y t =;

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题型分类归纳

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 题型一 选择题 1.某校初三(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 捐款(元) 1 2 3 4 人数 6 7 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经看不清楚. 若设捐款2元的有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 (A )(B )(C )(D ) 2.有一个两位数,减去它各位数字之和的3倍,值为23,除以它各位数字之和,商是5,余数是1,则这样的两位数( ) A .不存在 B .有惟一解 C .有两个 D .有无数解 3、如图,8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长方形,其中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400 cm 2 B. 500 cm 2 C. 600 cm 2 D. 675 cm 2 ↑ ↓60cm 4、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 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 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25180x y y x B.????==+%25180y x y x C.???=-=+%25180y x y x D.???=-=+% 25180x y y x 5、设A 、B 两镇相距x 千米,甲从A 镇、乙从B 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为u 千米/小时、v 千米/小时,①出发后30分钟相遇;②甲到B 镇后立即返回,追上乙时又经过了30分钟;③当甲追上乙时他俩离A 镇还有4千米。求x 、u 、v 。根据题意,由条件③,有四位同学各得到第3个方程如下,其中错误的一个是( ) A 、4+=u x B 、4+=v x C 、42=-u x D 、4=-v x 题型二 大题分类归纳

初中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应用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尹进所在的公司每年都在元月一次性的提高员工当年的月工资。尹进2008年的月工资为2000元,在2010年时他的月工资增加到2420元,他2011年的月工资按2008到2010年的月工资的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1)尹进2011年的月工资为多少? (2)尹进看了甲、乙两种工具书的单价,认为用自己2011年6月份的月工资刚好购买若干本甲种工具书和一些乙种工具书,当他拿着选定的这些工具书去付书款时,发现自己计算书款时把这两种工具书的单价弄对换了,故实际付款比2011年6月份的月工资少了242元,于是他用这242元又购买了甲、乙两种工具书各一本,并把购买的这两种工具书全部捐献给西部山区的学校.请问,尹进总共捐献了多少本工具书?解: (1)设尹进2008到2010年的月工资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2000(1+x)2=2420.解得,x1=-2.1 , x2=0.1, (2分 ) x1=-2.1与题意不合,舍去. ∴尹进2011年的月工资为2420×(1+

0.1)=2662元. (2)设甲工具书单价为m元,第一次选购y 本.设乙工具书单价为n元,第一次选购z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m+n=242,① ny+mz=2662,② my+nz=2662-242.③ 由②+③,整理得,(m+n)(y+z)=2×2662-242, 由①,∴242(y+z)=2×2662-242,∴ y +z=22-1=21. 答:尹进捐出的这两种工具书总共有23本. 2、【函函游园记】 函函早晨到达上海世博园D区入口处等待开园,九时整开园,D区入口处有10n条安全检查通道让游客通过安检入园,游客每分钟按相同的人数源源不断到达这里等待入园,直到中午十二时D 区入口处才没有排队人群,游客一到就可安检入园。九时二十分函函通过安检进入上海世博园时,发现平均一个人通过安全检查通道入园耗时20秒。 【排队的思考】

2018年04月初中数学应用题难题组卷

2018年04月初中数学应用题难题组卷

2018年04月初中数学应用题难题组卷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曲线AB是顶点为B,与y轴交于点A的抛物线y=﹣x2+4x+2的一部分,曲线BC是双曲线y=的一部分,由点C开始不断重复“A﹣B﹣C”的过程,形成一组波浪线,点P(2018,m)与Q(2025,n)均在该波浪线上,则mn= . 2.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形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汪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 的变化规律为:y= 有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解16.5分钟,为了使效果更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最低值达到最大.那么,教师经过适当安排,应在上课的第分钟开始讲解这道题.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3.重庆市的重大惠民工程﹣﹣公租房建设已陆续竣工,计划10年内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前6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x的关系是,(x单位:年,1≤x≤6且x为整数);后4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x的关系是(x单位:年,7≤x≤10且x为整数).假设每年的公租房全部出租完.另外,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租金也随之上调,预计,第x年投入使用的公租房的租金z(单位:元/m2)与时间x(单位:年,1≤x≤10且x为整数)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下表: z(元/m2)5 5 2 5 4 5 6 5 8 … x(年)12345…(1)求出z与x的函数关系式;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整理

初中数学应用题归纳整理 1 方程应用题 方程应用题是通过列代数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题型,它几乎贯穿于初中代数的全部。初中代数的方程应用题包括列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来解的应用题。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用六个字概括,即审审题、设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解解方程、检检验、答。考试内容多结合当前一些热点话题,如储蓄问题、人均收入问题、环保问题、商品打折问题等。 例1、为了鼓励节约用水,某地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水费:如果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25 吨,那么每吨水费按1.25 元收费;如果每月每户用水超过25 吨,那么超过部分每吨水费按1.65 元收费。若某用户五月份的水费平均每吨1.40 元,问该用户五月份应交水费多少元? 例2、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或出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 ①稿费不高于800 元的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 元又不高于4000 元的应交超过800 元那一部分稿费的14%的税;③稿费高于4000 元的应交全部稿费的11%的税。一人曾获得一笔稿费,并交个人所得税280元,算一算此人获得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2 不等式应用题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新热点,我们把这类试题称为不等式应用题。这个问题中通常带有“不少于”、“不多于”、“不超过”、“最多”、“至少”等关键词,还常常用到求不等式整数解问题。 例:某市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现需要A、B 两种花砖共50 万块,全部由某砖瓦厂完成。该厂现有甲种原料180 万千克,乙种原料145 万千克,已知生产1 万块A 砖,用甲种原料4.5 万千克,乙种原料1.5 万千克,造价1.2 万元;生产1 万块B砖,用甲种原料2 万千克,乙种原料5 万千克,造价1.8 万元。①利用现有原料,该厂是否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若能,按A、B 两种花砖的生产块数,有哪几种生产方案?请你设计出来以万块为1 个单位且取整数。 ②试分析你设计的哪种生产方案总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 3 函数应用题 函数应用题主要有一次函数问题和二次函数问题。一次函数问题大致可分为:①运用图像信息,解答实际问题;②求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解析式;③以经济核算为内容的方案比较;④解决最值问题。二次函数问题主要分为求函数解析式、求最值和拱桥或喷泉等设计方案问题等等。 例:公园要建造圆形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处安装一个柱子OA,O 恰好在水面中心,OA=1.25 米,从柱子顶端处向外喷水,水流在各方向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落下,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doc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用六个字概括,即审(审题),设(设未知数),列(列方 程),解(解方程),检(检验),答。 1.;以“开放崛起,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博会”已于2012年5月20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湖南省一共签订了境外与省外境内投资合作项目共348个,其中境外投资合作项目个数的2倍比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多51个. (1)求湖南省签订的境外、省外境内的投资合作项目分别有多少个? (2)若境外、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引进资金分别为6亿元,7.5亿元,求在这次“中博会”中,东道湖南省共引进资金多少亿元?

2、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方程(组)求解这天萝卜、排骨的单价(单位:元/斤).

3、用一根绳子环绕一个圆柱形油桶,若环绕油桶3周,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油桶4周,则绳子又少了3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油桶一周需要多少尺?

4、儿童节期间,文具商店搞促销活动,同时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可以打8折优惠,能比标价省13.2元.已知书包标价比文具盒标价3倍少6元,那么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 1、某玩具店购进一种儿童玩具,计划每个售价36元,能盈利80%.在销售中出现了滞销,于是先后两次降价,售价降为25元. (1)求这种玩具的进价;(2)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

2018年04月初中数学应用题难题组卷

2018年04月初中数学应用题难题组卷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曲线AB是顶点为B,与y轴交于点A的抛物线y=﹣x2+4x+2的一部分,曲线BC是双曲线y=的一部分,由点C开始不断重复“A﹣B﹣C”的过程,形成一组波浪线,点P(2018,m)与Q(2025,n)均在该波浪线上,则mn= . 2.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形下,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汪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y随时间x(分钟)的 变化规律为:y= 有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解16.5分钟,为了使效果更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数最低值达到最大.那么,教师经过适当安排,应在上课的第分钟开始讲解这道题.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3.重庆市的重大惠民工程﹣﹣公租房建设已陆续竣工,计划10年内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前6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x的关系是,(x单位:年,1≤x≤6且x为整数);后4年,每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面积y(单位:百万平方米),与时间x的关系是(x单位:年,7≤x≤10且x为整数).假设每年的公租房全部出租完.另外,随着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的租金也随之上调,预计,第x年投入使用的公租房的租金z(单位:元/m2)与时间x(单位:年,1≤x≤10且x为整数)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下表:

z(元/m2)5 5 2 5 4 5 6 5 8 … x(年)12345… (1)求出z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政府在第几年投入的公租房收取的租金最多,最多为多少百万元; (3)若第6年竣工投入使用的公租房可解决20万人的住房问题,政府计划在第10年投入的公租房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要让人均住房面积比第6年人均住房面积提高a%,这样可解决住房的人数将比第6年减少1.35a%,求a的值. (参考数据:,,) 4.湖州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某水产养殖大户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一次性收购了20000kg淡水鱼,计划养殖一段时间后再出售.已知每天放养的费用相同,放养10天的总成本为30.4万元;放养20天的总成本为30.8万元(总成本=放养总费用+收购成本). (1)设每天的放养费用是a万元,收购成本为b万元,求a和b的值; (2)设这批淡水鱼放养t天后的质量为m(kg),销售单价为y元/kg.根据以往经验可知:m与t 的函数关系为;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别求出当0≤t≤50和50<t≤100时,y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将这批淡水鱼放养t天后一次性出售所得利润为W元,求当t为何值时,W最大?并求出 最大值.(利润=销售总额﹣总成本)

初一数学五大类方程应用题归类含答案

文心教育七年上册数学应用题提高练习训练 一、等积变形问题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h=πr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长×宽×高=abc 1.把一段铁丝围成长方形,发现长比宽多2cm;围成正方形时,边长刚好为4cm.求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用一个底面半径为40mm,高为12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向一个底面半径为100mm的大圆柱形玻璃杯中倒水,倒了满满10杯水后,大玻璃杯的液面离杯口还有10mm,大玻璃杯的高度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养鸡场的长边靠墙,墙长14米,其他三边用竹篱笆围成.现有长为35米的竹篱笆,小王打算用它围成一个鸡场,其中长比宽多5米;小赵也打算用它围成一个鸡场,其中长比宽多2米.你认为谁的设计符合实际?按照他的设计,鸡场的面积是多少? 4.将一个装满水的内部长、宽、高分别为300毫米,300毫米和80?毫米的长方体铁盒中的水,倒入一个内径为200毫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正好倒满,求圆柱形水桶的高(精确到0.1毫米,π≈3.14). 5.在一个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8cm的圆柱形瓶内装满水,再将瓶内的水倒入一个底面直径是6cm、高是10cm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能否完全装下?若装不下,那么瓶内水还剩多高?若未能装满,求杯内水面离杯口的距离. 二、打折销售问题 ×100% (1)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成本价(2)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 (3)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4)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5)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大幅度下降,某品牌电脑今年每台售出价格为4200元,比去年降低了30%,问去年该品牌电脑每台售出价为多少元? 2、东方商场把进价为1890元的某商品按标价的8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多少? 3、某种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不低于5%,那么商店最多降多少元出售此商品。 4、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项商品积压,商品准备打折出售,但要保持利润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多少折? 5.某商店出售甲、乙两种成衣,其中甲种成衣卖价120元盈利20% ,乙种成衣卖价也是120元但亏损20% ,问该商店在本次销售中实际上是盈还是亏,盈或亏多少钱? 6.某商店的冰箱先按原价提高40% ,然后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冰箱反而多赚了270元,试问冰箱的原标价是多少元?现售价是多少元? 7.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00元,若要使利润率达20% ,则该商品的销售价格应为多少元?此时每件商品可获利润多少元? 三.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1)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2)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1.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5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 2.从甲地到乙地,公共汽车原需行驶7时,开通高速公路后,车速平均每时增加了20千米,只需

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难题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若存在,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练习3 1.等腰△ABC 的直角边AB=BC=10cm ,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均以1cm/秒的相同速度作直线运动,已知P 沿射线AB 运动,Q 沿边BC 的延长线运动,PQ 与直线AC 相交于点D .设P 点运动时间为t ,△PCQ 的面积为S . (1)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2)当点P 运动几秒时,S △PCQ =S △ABC ? (3)作PE ⊥AC 于点E ,当点P 、Q 运动时,线段DE 的长度是否改变?证明你的结论. 2、已知:如图,在△ABC 中,∠B=90°,AB=5cm ,BC=7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 (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6cm 2? (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5cm ? (3)在(1)中,△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8cm 2?说明理由. 3、如图,A 、B 、C 、D 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 ,AD=6cm ,动点P 、Q 分别从点A 、C 同时出发,点P 以3cm/s 的速度向点B 移动,一直到达B 为止,点Q 以2cm/s 的速度向D 移动. (1)P 、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四边形PBCQ 的面积为33cm 2; (2)P 、Q 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 和点Q 的距离是10cm . 4、(2011,广东)如图,抛物线14 17452++-=x x y 与y 轴交于A 点,过点A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 ,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3,0). (1)求直线AB 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 在线段OC 上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C 移动,过点P 作PN ⊥x 轴,交直线AB 于点M ,交抛物线于点N .设点P 移动的时间为t 秒,MN 的长度为s 个单位,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设在(2)的条件下(不考虑点P 与点O ,点C 重合的情况),连接CM ,BN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MN 为平行四边形?问对于所求的t 值,平行四边形BCMN 是否菱形?请说明理由.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 2+bx+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原点的左侧,B 点的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C (0,﹣3)点,点P 是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连接PO 、PC ,并把△POC 沿CO 翻折,得到四边形POP ′C ,那么是否存在点P ,使四边形POP ′C 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BPC 的最大面积. 课堂 检测 1、阅读下列材料: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将原函数转化成x 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x 为实数,∴△= =﹣y+4≥0,∴y≤4.因此,y 的最大值为 4. 根据材料给你的启示,求函数的最小值. 2、铜仁市某电解金属锰厂从今年1月起安装使用回收净化设备(安装时间不计),这样既改善了环境,又降低了原料成本,根据统计,在使用回收净化设备后的1至x 月的利润的月平均值w (万元)满足w=10x+90. (1)设使用回收净化设备后的1至x 月的利润和为y ,请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请问前多少个月的利润和等于1620万元? 3、某汽车销售公司6月份销售某厂家的汽车,在一定范围内,每部汽车的进价与销售量有如 O x A M N B P C

(完整)初中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 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站开往西站。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12千米,甲车行驶四个半小时到达西站后,没有停留,立即从原路返回,在距离西站31.5千米的地方和乙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两人骑自行车沿着900米长的环形跑道行驶,他们从同一地点反向而行,那么经过18分钟后就相遇一次,若他们同向而行,那经过180分钟后快车追上慢车一次,求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货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客车每小时40千米,货车到达乙地后停留0.5小时,又以原速返回甲地,问从甲地出发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5、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12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又行了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还要行多少小时到达甲地? 6、两地相距380千米。有两辆汽车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原计划甲汽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但开车时甲汽车改变了速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开出,问在相遇时,乙汽车比原计划少行了多少千米? 7、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在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在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正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镇相向开行,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8、“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9、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10、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11、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12、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 13、马路上有一辆车身为15米的公共汽车,由东向西行驶,车速为每小时18千米,马路一旁的人行道上有甲、乙两名年轻人正在练长跑,甲由东向西跑,乙由西向东跑。某一时刻,汽车追上了甲,6秒钟之后汽车离开了甲;半分钟之后,汽车遇到了迎面跑来的乙;又过了2秒钟,汽车离开了乙。问再过多少秒后,甲、乙两人相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汇总 (只列式不计算) 一、“工程问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完成要6天,乙单独完成要12天,丙单独完成要15天 (1)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作? (2)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3)甲、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作? (4)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3? (5)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4 3? (6)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5 (7)甲单独做了2天后,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作? (8)甲单独做了2天后,甲乙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作? (9)甲、丙合作3天后有其他工作离开,由乙单独完成,一共几天完成这项工作?

4,问甲共工作了(10)乙单独做了3天,后甲乙丙合作,完成了该工程的 5 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4,剩下的由丙单独(11)乙单独做了3天,后甲乙合作,完成了该工程的 5 完成这项工作,问甲、乙、丙各工作了几天? 2、某车间接到x件零件加工任务,计划每天加工120件. (1)6天能完成,问总任务是多少件? (2)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20件,7天能完成,问总任务多少件? 2,4天能完成,问总任务多少件? (3)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 5 (4)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加工20件,结果比计划提前了2天完成,问总任务多少件? 1,结果比计划多用了4天完成,问总任务多少(5)实际每天比计划少加工 5 件? 3、某工程,甲单独完成要45天完成,乙单独做要30天完成,若乙先单独做了22天,剩下的由甲去完成,问甲、乙一共用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4、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4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50天,现甲队单独做4天,后两对合作. (1)求甲、乙合作多少天才能把该工程完成; (2)在(1)的条件下,甲队每天的施工费为3000元,乙队每天施工费为2500元,求完成此项工程需付给甲、乙两队共多少钱? 5、一件工作甲队单独完成需7.5小时,乙队单独完成要5小时,现乙队单独先做1小时候,剩余工作由甲、乙两队共同完成,问这项工作还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二、配套问题 1、一个工厂有32工人,要加工一批螺母和螺栓,一个工人每天可生产120个螺母或80个螺栓,已知一个螺母和一个螺栓能配成一套,为了使每天生产的螺母和螺栓刚好配套,问需要分别多少个人生产螺母和螺栓? 2、一个木材加工厂,有28名职工,接到一批方桌生产任务,一个工人每天可制作120条桌腿或40个桌面,1张方桌需要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问,如何安排职工才可使每天完成的桌面和桌腿刚好配套? 3、用木料做方桌,每立方米木料可做桌面50个或桌腿300条,一张方桌需要一个桌面和4条桌腿,5立方米的木料敲好可做多少张方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