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报告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53-9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53-92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9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通知建标〔1992〕931号根据建设部(89)建标计字第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53—92,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7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
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30日目次1总则2术语、符号2.1术语2.2符号3质量要求4验收、运输和堆放5取样与缩分5.1取样5.2样品的缩分6检验方法6.1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6.2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标准方法)6.3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方法)6.4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6.5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6.6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6.7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6.8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试验6.9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题粒的总含量试验6.10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6.11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6.12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6.13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6.14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试验6.15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岩相方法)6.16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化学方法)6.17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试验(砂浆长度方法)6.18碳酸盐集料的碱活性试验(岩石柱方法)附录A碎石或卵石检测报告表附录B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1总则1.0.1为合理使用碎石或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的质量,制订本标准。
6.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
2.引用标准:(GB/T 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3、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3.1 试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3.2 质量要求:3.2.1 卵石和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卵石、碎石的含泥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含泥量表3.2.23.2.3 卵石、碎石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泥块含量表3.2.33.2.4 卵石和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表3.2.43.2.5 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坚固性指标表3.2.5压碎指标表3.2.64、取样与缩分4.1 取样4.1.1 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4.1.2 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4.1.3 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进行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4.1.4 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4.2 样品的缩分4.2.1 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必需量为止。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
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
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
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
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
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
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
常用建筑材料进场检验和复试项目要求

氯化物
注4
水泥检验批的划分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注1: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注2: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
颗粒级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坚固性
有害物质含量
碱集料反应注1
人工砂出厂检验项目
颗粒级配
细度模数
松散堆积密度
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
泥块含量
坚固性
天然砂复检项目
颗粒集配
含泥量
泥块含量
人工砂型式检验报告项目
颗粒级配
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
泥块含量
坚固性
有害物质含量
碱集料反应注1
人工砂复检项目
颗粒集配
石粉含量(含亚甲蓝试验)
型式检验报告内容
固体
含量
拉伸
强度
撕裂
强度
低温柔性
断裂伸长率
加热伸缩率
不透水性
潮湿基面粘接强度
注1
表干
时间
实干
时间
定伸时老化
热处理
碱处理
酸处理
人工气候老化
注2
压力
保持时间
拉伸强度保持率
断裂伸长率
低温弯折性
拉伸强度保持率
断裂伸长率
低温弯折性
拉伸强度保持率
断裂伸长率
低温弯折性
加热老化
人工气候老化
复检项目
固体含量
砂检验批的划分
按砂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运输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建筑用卵石、碎石、水泥试验方法

建筑用卵石、碎石、水泥试验方法第一部分 水 泥1.1试验方法1.1.1负压筛法a)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b) 称取试样25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的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完,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c)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1.1.2 水筛法1.1.3手工干筛法1.1.4试验筛的清洗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畅通。
如果筛孔被水泥堵塞影响筛余量时,可用弱酸浸泡,用毛刷轻轻的刷洗,用淡水冲净、晾干。
2.2 试验结果2.2.1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1-1) 计算:(1-1)100⨯=WR F S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W—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2.1 原理2.1.1 水泥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2.1.2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2.2 安定性2.2.1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的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2.2.2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的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2.2.3材料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应以蒸馏水为准。
2.3 试验条件2.3.1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3.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应湿度不低于90%。
2.4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2.4.1 试验前必须做到a)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动滑动;b) 调整至试杆接触到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 搅拌机运行正常。
GB_T_14685-2010_建设用卵石、碎石解析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术语和 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除水工建筑物)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 石、碎石。(其他工程用卵石和碎石也可 参照本标准执行。)(第二处修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技术要求
6.8吸水率(第二处增加) 6.9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 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 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 6.10含水率(第三处增加)和堆积密度(第 九处修改) • 报告其实测值。
7.试验方法
7.1试样 7.1.1取样方法 7.1.2取样数量:吸水率、放射性和含水率 7.1.3试样处理 7.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7.3颗粒级配 •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 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7.4含泥量:2倍(略大于) 3h以上(1~3h)
8 检验规则
8.1.2型式检验(第十三处修改) • 卵石、碎石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6.1~6.7 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碱集料反应、吸水率根 据需要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 检验: 1)新产品投产时; 2)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Ⅰ类
泥块含量 0
Ⅱ类
<0.5
Ⅲ改)
Ⅰ类
Ⅱ类
<15
Ⅲ类
<25
针、片状含量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生产单位 规格型号 检验项目 表观密度(kg/m³) 堆积密度(kg/m³) 紧密密度(kg/m³) 含泥量(%) 泥块含量(%) 空隙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 压碎指标(%) 石类别 颗 粒 级 配 级 公称尺 配 寸 情 (mm) 况 5-10 标 准 要 求 连 续 粒 级 5-16 5-20 5-25 5-40 10-20 单 16-31.5 粒 20-40 级 31.5-63 40-80 筛余量 分计筛 余 检验结果 (%) 累计筛 余 (%) 颗粒级配评定 检验依据 备注 检验人: 0 0.0 100.0 0 0.0 100.0 991 12.4 100.0 368 4.6 87.6 累计筛余(按重量计,%) 筛孔尺寸(方孔筛,mm) 2.36 4.75 9.5 16 0 0~10 30~70 30~70 0 85~100 95~100 95~100 95~100 4577 57.2 83.0 1102 13.8 25.8 612 7.7 12.0 85~100 0~10 0 0~10 75~100 45~75 70~100 340 4.3 4.3 0 0~10 0 0 30~60 0~10 0 0~10 0 0~5 0 0~5 0 0~5 0 19 26.5 31.5 37.5 53 75 90 100 0.6 0 44 0 碎石 检验结果 2710 1520 报告编号: 收样日期: 检验日期: 使用部位 代表数量 检验项目 吸水率(%) 含水率(%) 有机物含量 坚固性 岩石强度 SO3含量(%) 碱活性 400m³ 检验结果
95~100 80~100 0~15 95~100 85~100 30~60 95~100 90~100 40~90 95~100 85~100 95~100
石的检验方法

石的检验方法1、碎石的筛分析试验(1)本方法使用于测定碎石的颗粒级配(2)设备仪器1)方孔筛:孔径为2.63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 mm、53.0 mm、75.0 mm 及90.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 mm)。
2)台秤——台秤的称量10kg,感量1g;3)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50 ±5)℃;4)搪瓷盘、毛刷等。
(3)试样制备试验前,应将所取样品根据不同规格按表1——1缩分为最少质量的试样,并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1——1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质量(4)检测流程1)按材料进场规格按表1——1的规定称取试样,精确到1g。
2)将套筛放在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鱼试样重量的千分之一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的颗粒粒径大于2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拔动颗粒。
3)称出各号筛的筛中剩余量,精确到1g。
(5)结果计算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筛中剩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精确至0.1%;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分计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实验。
3)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碎石含泥量试验(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中的含泥量。
(2)仪器设备1)天平——称量10kg,感量1g;2)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3)方孔筛——孔径为1.18 mm及70μm的筛各一只。
4)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5)搪瓷盘、毛刷等(3)试样制备将样品缩分至表1——2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泥块含量(%)
≤
压碎指标(%)
≤
≤
≥ 2500
有机物含量
合格
坚固性
>
抗压强度(MPa)
吸水率(%)
≤
颗粒级配试验
筛孔尺寸(mm) 90 标准 级
累计 配范 筛余 围 (%) 实测
值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5 16.0 9.5 4.75 2.36
规格
公称粒径(mm)
建筑用卵石、碎石检验报告
检验编号
委托编号
第
页/共
页
工程名称
工程1
委托单位
见证单位
使用部位
新验收部位3
见证人
样品名称
类别
产地
样品来源
检验环境温度℃
收样日期
年月日
检验性质
代表批量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样品描述
签发日期
年月日
检验设备
检验依据
试验记录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测定值
检验项目
标准值
测定值
含泥量(%)
≤
针片状含量(%)
检验结论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验单位
批准
校核
检验
本表由检测机构提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检验报告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