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温庭筠《惜春词》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惜春词温庭筠(唐代)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
译文百舌鸟问花,花却不说话,低头好像怨恨横塘的雨。
蜜蜂争相采集着花粉,蝴蝶也分享着花的芳香。
不像垂杨柳那样珍惜一丝丝金色的枝条。
希望你能够长久的留下妖娆美好,不随着春风依旧荡摇。
秦女皱着眉头望向烟云笼罩的月亮,感慨青春就像那渐渐凋零的带露残花。
注释百舌:鸟名,能模仿百鸟之声。
或代指百鸟。
横塘:三国时期吴国在建业(今南京市)秦淮河边修建的堤岸。
此处借名泛指秦淮河。
金缕:金贵的枝条。
比喻杨柳自珍。
亦有人认为此二字仅仅指金色的枝条。
君:指花。
此处明文指花,暗喻喻人。
妖韶(sháo):妖娆美好。
秦女:有学者认为此处泛指秦地之女。
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秦女”“秦娥”一般专指春秋时秦穆公之女一弄玉。
弄玉嫁给善吹箫的箫史,后二人在城上奏乐,因乐声似风鸣,故招来凤凰,二人遂乘凤升天而去。
颦(pín):皱眉,常用来形容愁态。
愁红:指枯萎或即将枯萎之花,其状似女子含愁之态。
此处借指诗中的女子。
迢迢:喻指远逝。
创作背景温庭筠的《惜春词》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个时期国家衰败之象日盛,官场腐败,统治阶级“补天”尚且不暇,哪里顾得上精神统治!诗人多次参加科考,却数举进士不第。
只能长期浪迹市井,狭邪狂游,作了不少反映妇女生活和情爱感受的诗歌,《惜春词》是其中之一。
鉴赏此诗写青楼女子的悲叹,诗人也借惜花而表达青春远逝、不堪命运的自怜、自伤之情。
首联采用拟人手法写花朵含恨凋零,花是比喻妓女的青春;颔联反衬,表达妓女对坎坷、悲惨、无奈之人生的自我慰藉而已;颈联语义双关,表面上写妓女希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摧落,实际上却是自顾自怜;尾联写妓女皱着眉对月惆怅,青春犹如枯萎的花朵渐渐凋零,实则表达出诗人备受打击后忧愁、痛楚的心境。
全诗借景抒情,以花自喻,引起丰富联想。
古代前人咏荷花诗名句

古代前人咏荷花诗名句青阳渡晋·乐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夏歌南朝·梁·萧衍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南朝·梁·萧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咏芙蓉南朝·梁·萧纲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耀,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咏同心芙蓉南朝·梁·朱超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莲花唐·郭震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为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曲池奇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折荷有赠唐·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采莲曲唐·李康成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翠细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云起风生归路长。
归路长,那得久,各回船,两摇手。
咏露珠唐·韦应物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盆池唐·韩愈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际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重台莲唐·李绅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
双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①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②【注释】①小山:床头屏山,一说额上画妆。
鬓云:鬓发如云,状其蓬松。
度:过,掩。
香腮雪:香腮似雪,状其香艳洁白。
②贴:熨贴。
襦(ru):上衣;短袄。
金鹧鸪:指襦上的绣金色鹧鸪鸟图案。
鹧鸪(zhe gu):鸟名。
又唐时有《鹧鸪曲》,伴曲而舞,谓之鹧鸪舞,舞妓身上多绣贴鹧鸪鸟图案。
【译文】屏风曲折似山叠,朝日辉映,金光忽明忽灭。
如云的黑鬓掩映香腮,更显得肤白如雪。
慵懒懒地起了床,缓缓地梳洗、画眉、弄妆。
照照如花的新妆。
用前后相映的两面镜,人面桃花在镜中辉映。
新熨的罗袄穿在身上,罗袄上绣有金色的鹧鸪鸟配对成双。
(王洪译)【集评】明·汤显祖:“芟《花间集》者,额以温飞卿《菩萨蛮》十四首,而李翰林一首为词家鼻祖,以生不同时,不得列入。
今读之,李如藐姑仙子,已脱尽人间烟火气;温如芙蓉浴碧,杨柳挹青,意中之意,言外之言,无不巧隽而妙入。
珠璧相耀,正自不妨并美。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一)清·张惠言:“此感士不遇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词选》卷一)清·陈廷焯:“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溢于言表。
”(《白雨斋词话》卷一)近代·李冰若:“‘小山’当即屏山,犹言屏山之金碧晃灵也。
此种雕饰太过之句,已开吴梦窗堆砌晦涩之径。
‘新贴绣罗襦’二句,用十字只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已。
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
‘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现代·刘永济:“全首以人物之态度、动作、衣饰、器物作客观之描写,而所写之人之心情乃自然呈现,此种心情,又因梦见离人而起者,虽词中不曾明言,而离愁别恨已萦绕笔底,分明可见,读之动人。
《涉江采芙蓉》补释

《涉江采芙蓉》41"4t"o庞光华摘要:《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收入《昭明丈选》。
诗中有一些疑难之处是前人未能阐发的。
诗中之所以要写“采芙蓉”是因为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常用“芙蓉”来比喻女人的容貌,而且还可以之象征“同心”;全诗的主角是女子而不是男子;此诗描写的景物的节令是在秋天,而不是在夏天;此诗用“芳草”来象征“同心”是运用了《周易》的典故。
本文的诠释对全面深入地理解此诗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芙蓉芳草同心文选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荚蓉》[1J。
先录原诗全文如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中,朱臼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㈨中皆作有赏析。
徐中舒先生《古诗{‘九首考》|41对此诗也略有考证。
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F先贤之说,故名Eilt.释,本文要讨论以F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荚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
”毛传:“荷,美蕖。
”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
”《掰京杂记》㈨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荚蓉。
”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
”高适《效占赠崔二二》【6]:“美人芙蓉姿。
”《敦煌变文校注一伍子胥变文》"]:“水上荷花不如面。
”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
”《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
”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日:“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
”f81‘”29’引《美东邻》目:“笑对双脸莲开。
”…《”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
”【8](ill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
”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
”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
芙蓉的诗句带诗意

芙蓉的诗句带诗意
芙蓉,又称洛阳芙蓉或木棉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它的美丽和高洁已经被诗人们所赞颂,被用作诗歌的主旨和比喻。
下面是一些关于芙蓉的诗句,带有深刻的诗意。
1. 红颜未老,芙蓉已秋。
这句诗来自唐代杜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用芙蓉的枯败来比喻人的衰老,使人产生无限思考。
2.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句诗是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芙蓉的美丽,让人感慨万千。
3.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面初平云脚凉。
这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把芙蓉美丽与美人妆容相比,诗人感慨美人妆容虽然美丽,却不如芙蓉的纯真自然。
4. 芙蓉出水青莲香,采得白莲回首望。
这句诗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用芙蓉与莲花的对比来表达了王之涣对美的独特见解。
5. 芙蓉带雨过西楼,独自凭栏无限愁。
这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通过写芙蓉带着雨水经过西楼,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悲伤。
6. 芙蓉落后,莲子生来。
这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用芙蓉落后莲子生来的现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 1 -。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临湖亭》3、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古风》4、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古风》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6、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藕乡随思》7、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采莲》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燎沉香》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鹧鸪天别情》10、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为农》11、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12、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咏新荷应诏》13、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咏双开莲花》1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17、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莲花》18、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采莲曲》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西宫秋怨》20、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2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暮秋独游曲江》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23、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京兆府栽莲》24、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念奴娇断虹霁雨》2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别储邕之剡中》26、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采莲曲》2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9、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曲》关于莲花诗句21、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
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浦口竹枝》明·袁凯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荷花》宋·杨万里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红白莲》宋·杨万里4、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杨柳枝》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全文赏析这首词写皇宫柳色如着新妆。
“御柳如丝”句,写了一幅广阔的春柳画面:“凤凰窗映”句,绘出了富丽堂
皇的宫室。
“景阳楼畔”句,又将场面拉开:“一面新妆”句,将柳枝比拟成如美丽的宫女们着上新妆一样,一派春色,迎风飘舞。
短短四句,开阖有致。
1注释⑴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九重——指皇宫,极言其深远。
《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
⑵凤凰句——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
芙蓉:荷花。
《古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⑶景阳二句——写宫内楼边的条条道路上,柳枝干丝万缕,一抹青色,好像美丽的宫女们新妆一样清丽,迎接着晨风的吹拂。
景阳楼:宫内钟楼。
据《南齐书》载,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
1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
芙蓉花和鱼的诗句

芙蓉花和鱼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芙蓉花和鱼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芙蓉花的诗句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2、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唐·王维4、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6、当轩对尊酒,4面芙蓉开。
——唐·王维7、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8、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悲伤以终老。
10、千林扫作1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苏轼101、圆花1蒂卷,交叶半心开。
影前半照射,香里蝶徘徊。
欣随玉露点,不逐秋风催。
102、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103、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2.写芙蓉花的诗句描写芙蓉花的诗句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闭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2、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
3、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唐·王维4、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5、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王维6、当轩对尊酒,4面芙蓉开。
——唐·王维7、青山丽朝景,元峰朗夜光。
未及清池上,红蕖并出房。
日分双蒂影,风合雨花香。
描写芙蓉花的诗句。
鱼惊畏莲折,龟上碍荷长。
云雨流轻润,草木隐嘉祥。
徒歌涉江曲,谁见缉为裳。
3.赞美芙蓉花的诗句1、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芙蓉》原文注释 芙蓉 作者: 唐·温庭筠 剌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青镜中。
南楼未归客,一夕练塘东。
《芙蓉》注释 ①碧:全诗校:“一作绿。
” ②吴歌:吴地之歌,盛行于南朝,始为徒歌,后被之管弦。
③湘庙:娥皇、女英二妃庙,也世黄陵庙。
在湖南湘阴县北。
④青:全诗校:“一作清。
” ⑤南楼:泛指南面之楼。
⑥练塘:在江苏丹阳县西北。
《芙蓉》作者介绍 温庭筠 (约 812 年-866 年) , 是唐代诗人, 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 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 都不如李商隐。
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的先世温彦博虽是宰相,而温庭筠是温彦博的裔孙。
可是,到了温庭 筠的时候,其家世已衰微。
温庭筠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友好,经常出入于相府。
同时与段成式两家颇睦,互通诗文,辑为《汉上题襟集》,温庭筠遂将女儿嫁给 了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温庭筠诗风上承南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 文人词的重要标志。
温庭筠作为词人的地位很高。
他著有 《握兰》 、 词集 《金荃》 二集,均已散亡,现存的《花间集》收集了 66 阕他的词作、列为篇首。
温庭筠 词风婉丽、情致含蕴、辞藻浓艳,今存 310 余首,后世词人如冯延巳、周邦彦、 吴文英等多受他影响。
《芙蓉》繁体对照
芙蓉 刺莖淡蕩碧,花片參差紅。
吳歌秋水冷,湘廟夜雲空。
濃艷香露裏,美人青鏡中。
南樓未歸客,壹夕練塘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