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基于plc液面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Tianj in Uni versityof Tech no logya nd Educati on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测控110 1

学生姓名:吴志祥_____

指导教师:姚青梅

职称:讲师

2014年11月27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附页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背景意义: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经常会涉及到水箱液位控制的问题,例如锅

炉,食

品加工,居民生活用水,污水处理等,在这个过程中仅仅靠人工来调节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人工控制的控制准度低、控制速度慢、灵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我们现在就引入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在自动化控制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参数就是液位。一个系统的液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了工业生产的安全与否、生产效率的高低、能源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随着现在工业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自动化控制已经也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控制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又引入了可编程逻辑控制既PLC引入PLC使控制方式更加的集中、有效、更加的及时。液位控制系统它使我们的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变化。它使在控制中更加的安全,节约了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时间。

2.研究的目的:

熟悉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PLC硬件及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掌握电气控制系统一般设计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应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液位控制系统

2.实验初步方案:采用的是水箱液位的PID调节,有两级水箱,如果控制一个水箱是单回路反馈PID控制。单回路系统是指在一个调节对象上用一个 PID调节来保持参数的很定,而调节器只接受一个测量信号,其输出也只控制一个执行机构,两个水箱的液位通过串级反馈回路来控制。

3.需要注意的是打开水箱的出水阀至适当的位置。系统通过PLC控制液位的高度,实现的方法是,通过液位传感器把检测到的信号变成相应的电信号传到 PLC模拟输入通道中,由PLC经过PID算法计算得出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输出到执行器电动调节阀中控制阀门的开度,使得液位达到指定的高度,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输出的信号和电动调节阀的开度成正比,反之控制器

参数选择不合适,则会使得控制质量变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p|D参数

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要很好的去整定,系统可以设定比例积分微分的参数,观察积分的效果,使用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进行试验,将他们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知道 3个环节分别的作用。系统的控制图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控制图

其中SV给定信号,由用户通过计算机设定,PV为控制变量,它们的差是PID 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经过PLC的PID运算后输出,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经过 PLC的D/A转换成4-20ma的模拟电信号后输出到电动调节阀中调节阀的开度,以控制水的流量,使得水箱的液位保持设定值。水箱的液位经过压力变送器检测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入到PLC的输入接口,再经过A/D转换成控制量PV,给定值SV与控制量PV经过PLC的CPU的检查运算成了偏差信号e,又输入到 PID调节器中,又开始了新的调节,所以系统能实时调节水箱的液位。

具体实施的计划时间安排如下:

四、主要参考文献

.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廖常初

.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吴秋峰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3]赖寿宏

[4] 席裕庚.预测控制.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3

[5] 舒迪前 .预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6] 廖常初.S7300/400 PLC 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

侯志林.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8] 钟肇燊、冯太合、陈宇驹.西门子S7-300系列PLC 及应用软件STEP7 广州: 华 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9] 薛定宇 .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 语言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10] 王万良 .自动控制原理 . 科学出版社, 2001

[11] 张聚才,张宝江.PLC 硬件应用的注意事项.电工技术,1998, 212 (8):

16-19 [12] S7-300/400 系统和标准功能参考手册

[13] 赵卫东、辛宏、王元、刘和平.PLC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仪器仪表学 报, 2001, 22 (4 ::470-472

[14] WinCC 手册[15]周万珍、高鸿斌.PLC 分析与设计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 , 2004

[15] 陈元杰,汪洋,苏宏业,褚健。串级控制的 PID 参数自整定算法,控制与 决策, 1996, 11( 5:: 580-583

[16] YeagerBrent.How to troubleshoot your electronic scale[J].Powderand Bulk Engineering.1995.

[17] BehzadRazavi.DesignofAnalogCMOSIntegratedCircuits[M].2001:1-18.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