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矛盾的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理解

合集下载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
能不能分别从三大领域举例说明?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 的矛盾运动。
(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方法论意义: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 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矛盾。
普遍性变为特殊性
2、二者在不同 的场合可以相 互转化
特殊性变为普遍性
(1)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革命 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 依据。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3)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 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 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 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 马和马是两回事。”
思考:公孙 龙的论断有 无合理性? 从哲学角度 看它错在什 么地方?
只看到矛盾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区别
“白马非 马”
否认了矛盾普遍性 与特殊性的联系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 基本属性。 同一性 2.矛盾的 基本属性 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 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 a.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 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的特殊性还表现为事物矛盾双方也属 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原理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

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这是指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

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该原理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内容。

从辩证法的体系上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以及实质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说就是矛盾统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综上,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论基石和基本内容,因而也就是整个辩证法部分占基础地位的重要原理。

该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大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大意义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统一)性和斗争(对立)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接、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彼此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关系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互有差异、相互排斥);
●另一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参见教材P49第1段,有补充)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为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矛盾双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而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掌握和遵行的一条基本原理。

因为,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矛盾、都有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就只有按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来看到和处理事物,既看到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也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在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联系中来理解、认识和处理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例如,……。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王忠文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地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地两个方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地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地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地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地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地内在地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地性质和趋势.矛盾斗争性具有丰富地内容和多样地形式.不同地矛盾具有不同地斗争形式,同一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地斗争形式也不同.不能把斗争性归结为一种形式,也不能把斗争形式地改变误认为斗争地消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矛盾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地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地,是包含差别和对立地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地制约,矛盾双方地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地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地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地形式、规模和范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原理,要求人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这是辩证认识地实质所在.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地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地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地地方就看不出差别”.这种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地观点往往造成思想上地绝对化和片面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地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地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地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地重要方法.我们党地历史上关于统一战线中地“又联合又斗争”地策略和现阶段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地“一国两制”地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就是成功地运用对立统一学说地范例.善于发现和利用事物矛盾地对立和同一地关系,从同一中发现和利用对立,从对立中发现和利用同一,对于我们做好一切工作,使事物向着有利于我们地方向发展,具有现实地指导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试题分析].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地叙述有①互联网所带来地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②互联网所带来地利、弊是同一事物地两个对立地方面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④互联网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地关系中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②.②③.①③.②④[解析]答案是.此题为年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地第题.好处与坏处属于矛盾地两个方面,本身需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简单地从比例上来划分,不选①;②是一分为二方法地运用,应选;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矛盾分析法,不选;④揭示了同一与斗争地关系,符合矛盾分析法,应选.结合上述分析,本题应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地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地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地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地值不同,圆锥曲线地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共性离于个性之中②矛盾地同一性推动事物地变化③事物地量变引起质变④事物地联系是具体地,多变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③.③④.①②④.①③④[解析]答案是.这是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地第题.总体来看,该动点地轨迹为圆锥曲线,但常数值不同,曲线形状不同,可见,应选①、④;常数数据地变化,导致曲线形状地变化,可见,应选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单纯有同一性,不能推动事物地变化,不选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练一练]年月召开地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在金融服务、民用航空、能源和环境保护合作等领域,均达成了令人关注地协议.这些协议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上述材料在辩证法上地启示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矛盾地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相互转化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④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地因素而得到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②③.②③④ .①②④.①③④.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地辩证法思想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矛盾地同一是包含差别地同一②对立面地统一是事物发展地动力③不包含内部差别地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只有克服矛盾地斗争性,事物才能向前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②③.②③④ .①②④.①③④参考答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联系
A.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 立为前提。 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 成统一体。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 处。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无处不在
同化、异化
自然界
客观世界 矛 盾
结论1
化合、分解
正极、负极
------
充满矛盾
矛 盾
人类社会
民主、集中 权利、义务
自由、纪律
充满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 -----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空间)
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 法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藏族
回族
土族
目前居住在青海的少数民族有藏、回、土、撒拉、蒙古五个, 它们各自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以上五个姑娘你能猜出它们 分别属于哪一民族吗?你是凭什么进行辨别的?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1)什么是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注意
3
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
不能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每个同学都是三好学 生又都不是三好学生”
“每个同学既有优 点又有缺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 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自相矛盾 吾盾之坚,物莫能 陷也。吾矛之利,於 物无不陷也。以子之 矛,陷子之盾,何如?
这个故事中的“矛盾”与我们哲 学中所说的“矛盾”是不是一样 的?
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有条件,不 能任意转化。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
Hale Waihona Puke 两人是对立的, 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 于平衡状态,构成矛 盾的统一体。双方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地 联系在一起,互为存 在的前提;
请列举:现实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磁 铁 的 南 极 与 北 极
纪律 先进 正确 战争
自由 落后 错误 和平
包括一切差异 和对立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 的一种具体形式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 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 绝对的,无条件的)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 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 排斥 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______的。
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 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 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 斗争 立的,是相互______的。 学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启发与传 授,学生的学是领悟与接受,两个方面 区别 是相互_______的。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 •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 两种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
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 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 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 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 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① 矛 盾
④关系 ③统一
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矛盾的基本属性的 知识①②③④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 1、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法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论 2、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逻辑矛盾
学者把治理污染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称为‚飞雁效应‛,该过程 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即一段时间增速下降的阵痛期——一短 时间止降企稳的舒缓期——一更长时间增长的愉悦期,其轨迹形似 展翅的飞雁。‛同学甲说:‚‘飞雁效应’使人们看到,在环保和 发展的两难抉择中,同时也孕育着更大的希望和机遇.‛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甲同学的观点。
1、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 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有 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
狼要扑食鹿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
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
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同一)
说一说:
长时间只‚只呼不吸‛或‚只吸不呼‛行不行?
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 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的诗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王 庭坚说王安石是‚点金成铁‛。为什么?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 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知识网络二、深度透析是什么(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

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为什么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怎么办矛盾的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三、巩固训练1.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虚拟的互联网也并非完全的自由地带。

这就要求我们 ( )A.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B.发挥主观能动性C.坚持全面看问题的观点D.坚持联系的观点2. (2011年盐城三模卷)如果要给右图漫画加一个哲学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矛盾就是对立统一D.部分不能取代整体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 )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4. (2011年盐城二模卷)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5.(2011年南京二模卷)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这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B.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C.要善于把握时机促成质变 D.人生是否幸福取决于人的态度6.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这说明 (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7. 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理解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互相渗透,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这种关系的建立使事物保持着稳定、联合、团结、统一的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

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

矛盾的斗争性贯穿于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这是它们之间的不同,但是它们也有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
下如何变短,我们的目的是让它变短并且不能折断,而对木棍则是变短且不能折断,目的是一样的,但是变短和折断是矛盾,我们的目的和木棍的目的是同一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只有我们把木棍折断才会有短的木棍。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我记得在中学时候的辩论赛就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这个这一观点片面的夸大了自由和纪律的对立,抹杀了它们的统一性。

离开了纪律,自由也就不存了。

纪律是自由的保障。

反过来否定自由就失去了个性和活力的集体。

纪律和自由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的统一性就是自由的前提是纪律,但是反过来在自由中我们又受到纪律的束缚,显得不自由,这就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事例很多,还比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吃药,吃药你可能要吃你不愿吃的苦味的药,但你不得不吃,因为你病了。

你的主观意识是要治病,可你并不愿意吃药你还是吃了,所以你的一个矛盾是你病了需要吃药,另一个矛盾是良药苦口,你需要把矛盾进行统一,因为只有难吃的药才能治病,这就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起到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而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就像真与假,好与坏这些矛盾一样,只有存在假才有真的存在,只有存在坏的才存在好的,这些体现了他们的同一性,可是不能否认,他们之间确实存在这斗争性的。

这就是我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解,就如老子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