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中风管及百叶风速选择

合集下载

暖通设计互提资要点总结

暖通设计互提资要点总结

3.1 用电设备 暖通设计中,主要的用电设备有风机、空调、水泵、
电加热等,设计时应将主要用电设备提资给电气专业, 提资的内容包含设备的电量、单相还是三相、用于消防 的设备还应说明需要提供消防电源,如一些用于防排 烟的风机和事故通风用的风机。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经常容易忘记的用电设备,如 在地暖的分集水器旁设置插座。用于辅助电加热的用 电设备,如空调室内机的电加热,以及一些不设计但是 需要预留电量的设备。
3.2 控制 这里的控制涉及的范围较广,常见的类型有: 1)各类阀门、风机的联动控制。 2)现场手动开启、控制装置。 3)自动监控装置,如 CO、CO2 的浓度控制,加压送
风的压差旁通控制。 4)空调、供暖的集中控制。
图 3 某学校教室的分体空调室外机位进行格栅处理
4 暖通提资给给排水主要内容
6)摆放在屋顶的一些大型设备,如冷却塔、风冷 热 泵 机 组 、屋 顶 空 调 机 组 等 ,应 将 设 备 的 位 置 、尺 寸 、 高度提资给建筑,以供参考。
1.4 空调区域和形式 这里的空调区域主要是指一些公共区域,如住宅
建筑的单元门厅,公共建筑的电梯厅、门厅、走道、卫生 间、中庭、厨房等。这些需要业主根据项目的定位和档 次决定。
空调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也各有优缺点,不 同形式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这些要求不仅影响暖通专 业也涉及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内装等专业。
2 暖通提资给建筑专业主要内容
2.1 层高 层高是项目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地下
汽车库的层高,地上各功能房间以及公共走道的层高, 各设备机房的层高。由于暖通风管较大,对层高的影 响也最大,但又不是暖通一个专业可以确定的,因此暖 通在提资时不光要提供本专业最大安装高度要求,还 要结合业主的要求、规范的要求、各功能房间的要求、 室内装修的要求、其他专业管线的安装要求等,综合来 确定每个区域的净高要求。必要时,对于管线密集的 场所,如地上公共走道,地下汽车库车道以及设备用房 的走道,预先进行管线综合设计,以确定建筑的层高。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风管风速标准是指在风管内流动的空气速度的规定范围,是确保风管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参数。

风管风速标准的合理确定对于空调、通风、排烟等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确定方法以及常见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风速标准可以保证空气在风管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死角区域,从而保证整个室内空气质量的均衡。

同时,合理的风速标准还可以减小系统的风阻,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风管风速标准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限于经验的积累和适用范围。

计算法是指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和相关计算公式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但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一般来说,综合考虑经验法和计算法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

最后,常见的风管风速标准主要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通风风速标准一般为0.2-0.3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有效供应。

空调风速标准一般为1.5-2.5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性和均匀性。

排烟风速标准一般为≥8m/s,可以保证在火灾事故时烟气的有效排出。

这些标准是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得出的,可以作为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风管风速标准是风管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风管风速标准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常见的风速标准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常用风口设计风速

常用风口设计风速

简介: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4、地面固定斜百叶风口安装于地面,适用于下送风。

5、侧送百叶送风口的最大风速(m/s)见下表:使用场所风速使用场所风速图书馆、播音室 2.5 一般办公室 6.0住宅、公寓、旅馆 3.8 个人办公室 4.0剧场、会堂 3.8 商店7.5电影院 6.0 医院病房 4.06、对于舒适性空调,当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侧送时,应选用横向可调节叶片在外、竖向固定叶片在内的风口。

暖通南社整理。

7、对于工艺性空调,当采用贴服侧送时,应采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调节的双层百叶风口,并配对开多叶调节阀。

三、散流器选用说明:(10K121)1、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适用于高大空间顶部嵩俸。

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是将热动元件安装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内,通过感受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高低来调节叶片角度,改变送风气流的流型。

夏季送风温度小于等于1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水平送风;冬季送风温度大于等于2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垂直送风。

2、地面散流器适合安装在夹层地板内,用于高舒适标准的工作环境及计算机房等局部热源较多的场合。

3、圆形或方形散流器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4、散流器宜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1.0m。

5、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作为下,安装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

6、并非所有地面散流器均需设集尘斗,且集尘斗安装与否并不影响地面散流器的气流流型。

7、散流器的颈部最大允许风速(m/s)如下:使用场所允许噪声dB(A)室内净高度(m)3 4 5 6广播室32 3.9 4.15 4.25 4.35 住宅、剧场33-39 4.35 4.65 4.85 5.00 公寓、客房、个人办公室40-46 5.15 5.40 5.75 5.85 餐厅、商店47-53 6.15 6.65 7.00 7.15 电影院、一般办公室54-60 6.50 6.80 7.10 7.50四、喷口选用说明:(10K121)1、球形喷口多设计为可调节型,其送风方向可现场手动调节,也可通过执行器自动调节,喷口可在上下±30°范围内调节,以改变送风气流方向。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风管风速标准是指在通风系统中,风管内气流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的达到。

风速标准的制定对于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风管风速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风管风速标准的制定是基于通风系统的需求和设计参数的。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室内空气的流通情况、空气质量的保证以及系统的能耗等因素,而这些都与风管内的气流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风速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的达到。

其次,风管风速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部位的要求。

在通风系统中,不同部位对于风速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对于一般的办公区域,风速标准可能相对较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度和质量;而对于厨房、洗手间等区域,由于需要排除室内的异味和湿气,因此风速标准可能会相对较高。

因此,风速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不同部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制定。

另外,风管风速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通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过高的风速会增加系统的能耗,而过低的风速可能会影响通风效果,因此需要在保证通风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制定风速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以达到系统的节能和高效运行。

最后,风管风速标准的制定需要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在国家相关的通风系统设计规范中,对于风速标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在制定风速标准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以保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风管风速标准的制定是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际需求、不同部位的要求、能耗和运行成本以及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要求。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风速标准,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通风效果的达到。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暖通风管风量如何计算

暖通风管风量如何计算

暖通风管风量如何计算通风工程风管的选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实际中风量,风速,但是风管风量怎么计算呢?风管: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有个例子:风量4万,风速9m/s,得风管尺寸=40000/9/3600=1.23平方1.23=1.5*0.82所以风管尺寸为1500*800Q:1、例子中的3600是既定参数吗?2、这个风管尺寸计算公式,对排烟,排风管道尺寸计算通用吗?3、求风口和排烟口尺寸计算公式——或者求暖通基础学问学习文档,手里的设计规范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太高深,还是从基础打起吧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由于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

这个公式对全部风管计算都适用,但是9m/s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

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9m/s的风速需要依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范消声部分,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建议用标准的,施工规范里的是1600,没有1500。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专业制作与安装——铁皮风管——不锈钢风管,通风工程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筑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加添。

对除尘系统会加添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加添噪声。

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筑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

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

因此,肯定要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

依据阅历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1、表622及表623确定。

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由于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

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暖通专业设计常见问题汇总
1. 风管系统设计中的风速选择问题:风速过高会增加系统的运行成本,风速过低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

2. 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的系统设计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并与传统的供暖系统进行衔接。

3. 地热系统设计问题:地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地热井的布置和深度、地热泵的选择和配套设备等问题。

4. 涂料选择问题:暖通系统中的管道和设备需要选择适合的涂料进行保护,以防止腐蚀和漏水。

5. HVAC系统节能设计问题:如何设计节能的暖通系统,包括采用高效设备、合理利用余热等方法。

6. 管道布局问题:暖通系统中的管道布局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安装位置、管道的连通性和维修保养等因素。

7. 空调系统设计问题:如何选择适当的空调系统、合理布置室内机和室外机等。

8. 通风系统设计问题:通风系统需要考虑到新风的供应、排气口的设置和噪音控制等问题。

9. 暖通系统与建筑结构的协调问题:暖通系统的设计需要与建筑结构进行协调,包括通风管道的穿越、设备的安装空间等。

10. 设备选型问题:根据项目的需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暖通设备,包括散热器、换热器、风机等。

暖通设计参数

暖通设计参数

单位换算:经验放量标准30万级13>=1010万级18>=15(10~20)万级25>=25(20~40)千级>=50>=50(50~80)百级静压箱计算:钢板比重7.85kg/㎡#30*3 角钢1.373kg/m #40*4 角钢2.422kg/m1"(inch,英寸)=25.4mm送风口布置间距:3~5米,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米排风罩 L1=1800×F1 (F1为罩口面积) L2=10×F2 (F2为空间面积) L=L1+L2 静压箱长边要宽出风管边400mm,高度要宽出风管高度400mm。

臭氧量:净化体积(m3)/20 (g)0.1MPa=100KPa=1公斤=1bar=10米水柱1 kcal =1.162w 1kw=860 kcal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0.25 ~ 0.4m/s(垂直层流0.3m/s ,水平层流0.4m/s)舒适通风为换气6次风量 1 l/s = 3.6 m3/h局部百级,送风面积要比工作区大,每边应大出30~35cm,最小不能小于20cm。

风速不大于2.5m/s家用空调 1匹 =2300~2500 w 制冷量=0.735 kw 电功率;工业空调 1匹 =3200w 制冷量除湿量=人体散湿量m1+新风湿负荷m21个空调系统不宜过大,风量要有限制,一般不超过30000~50000 m3/h 为宜。

高效风口风量1000-1500》3米用双层百叶,小于用散流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6.5
6
8
支管
3
3~4.5
5
6.5
从支管上接出的风管
2.5
3~3.5
4
6
通风机入口
3.5
4
4.5
5
通风机出口
5~8
6.5~10
8.5
1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3
进排风百叶窗迎面风速
类型
风量
迎面风速
进风百叶窗
大于10000m3/h
2~6
小于10000m3/h
2
排风百叶窗
大于10000m3/h
2.5~8
小于10000m3/h
2.5
《实用供热计量设计手册》上册 P1144表11.5.4引自美国2005ASHRAE
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
部位
新风入口
风机出口
住宅和公共建筑
3.5~4.5
5.0~10.5
机房、库房
4.5~5.0
8.0~14.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5
0.5~1.0
0.5~1.0
1.0~1.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4-2
一般工业建筑机械通风系统风管内的风速(m/s)
风管类别
金属及非金属风管
砖及混凝土风道
干管
6~144~12支管 Nhomakorabea2~8
2~6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表6.7.6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风管内空气流速(低速风管)
风管分类
住宅(m/s)
公共建筑(m/s)
干管
3.5~4.5
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空气流速(m/s)
部位
进风百叶
排风口
地面出风口
顶棚出风口
风速
0.5~1.0
0.5~1.0
0.2~0.5
0.5~1.0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表6.6.4-1
自然进排风系统的风道空气流速
部位
通风竖井
水平干管
通风竖井
排风道
风速
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