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5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0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5章明大德守公德严
私德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明大德
1、明大德是指为了服从政府法规而遵守的权力行使者的要求,考虑周到、言行体现仁爱的道德行为。
2、明大德是一种社会共识,能够活跃到社会政治的文明秩序和社会生
活的和谐共存中去;同时,明大德还体现在各种道德表现形式,包括
家庭、社会、国家和整个社会等。
3、明大德也是一种行为准则,主张以归属地权益为重,以社会公德要
求为核心,服从政府法令,思想开明、无私奉献,有助于社会主义社
会的发展。
二、守公德
1、守公德意味着为民众谋取公共利益,坚守公共纪律,以及不谋取私
利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道德观念。
2、要坚持守公德,公民应当充分了解政府法令,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尊重公共财物,拒绝贪污、浪费、盗窃;实事求是,言行一致。
3、更重要的是,要对个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贫困和弱者,关心不幸的人,抗拒腐败,维护公平正义。
三、严私德
1、严私德指人们在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要求自己表现出仁爱、节制、
谦逊、诚实、守信等私德。
2、严私德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对他人尊重、有礼貌、体谅他人,不滥施言语伤害他人;要真诚热情,尊重他人的感受,遵守习俗文化。
3、严私德除了要求人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去做事,还要求他们做到忠厚、信守,勤奋刻苦,节约财富,坚守自律,不贪污、不偷税,勤改进、追求完善,珍惜生命,终身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学习要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3.个人品德及作用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感谢陪伴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考研政治红宝书专家解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圣才出品】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1)道德的起源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
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也创造了道德,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正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意识到自我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2)道德的本质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a.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d.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B. 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2018版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上述观点的理论误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
源和基础。
把道德看成是外在强加于人的规约。
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
道德的起源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来自于人类社会实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 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 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 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 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 样。”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 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 之间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没有企业家阶层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道德宪章就 没有企业家阶层,没有宗教信念就没有道德宪章。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解决一个“行”的问题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 德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辨护功能
沟通功能
47
2 道德的社会功能 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 要的精神力量 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影响
1) 2)
社会 功能
3) 4) 5)
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 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
道德的起源
2.天赋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5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每个人行为的准则和价值取向。
在当今社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应当追求和践行的重要理念。
明大德,就是要明白和坚守国家和民族的大义。
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尊严和荣誉,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大德,是一种宏观的、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它体现在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回顾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勇的战士们舍生忘死,抵御外敌入侵,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这就是明大德的生动体现。
在当今时代,明大德意味着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工作者刻苦钻研,攻克技术难题;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培育祖国的未来;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守护人民的健康。
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明大德的理念。
守公德,是指遵守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规范。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遵守公德,就是要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秩序,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插队。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反映了一个人的公德心。
在交通出行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
在网络世界里,不传播谣言,不恶意攻击他人,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也是守公德的重要表现。
此外,保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热心公益事业等,都是守公德的具体体现。
当我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时,我们就在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严私德,侧重于个人品德的修养和自律。
私德关乎个人的形象和声誉,更影响着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
严私德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题库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 单项选择题1. 道德发源的首要前提是()A. 上天神的旨意B.社会关系C.劳动D.动物的本能行为C2. 权衡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记是()A. 文化水平提升B.社会道德风俗C. 生产进步程度D.国际交往扩大B3. 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分别形成了()A.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道德B.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 . 社会公德C. 社会公德 .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D. 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道德D4. 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引领社会风俗的范围()A. 讲正气B.知荣辱C.树文明D.促和睦C5.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心和原则 ( ) A. 为人民服务 ,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B.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 , 集体主义C. 为人民服务 , 集体主义D.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 , 为人民服务C6.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 A. 建立崇敬的职业理想B.掌握必备的职业技术C.听从社会发展的需要D.培育创业的勇气和能力B7.家家有老人 , 人人都会老 , 所以要求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反应了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 即( )A. 尊老爱幼B.男女同等C.夫妇友善D.邻居团结A8.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
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意喝,要中毒。
”这表现了爱情的()A.生物本能性B.专一排他性C.同等互爱性D.激烈长久性B9. 道德不拥有()A. 阶级性B.相对独立性C.全民性D.广泛性D10.马克思指出:“真实的爱情是表此刻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纳委婉 . 谦和甚至羞怯的态度,而绝不是表此刻任意表露热忱和过早的亲昵。
”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两方应: ( )A.同等执行道德义务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C.有崇高的情味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离开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C二. 多项选择题1.在网络生活中增强社会公德自律: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防止沉浸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ABCD2. 以下不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A.团结忠诚B.服务民众C.吃苦耐劳D.诚实守信AC3. 道德的定义()A.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B.对人类的一种内在拘束C.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必定产物D.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AC4. 以下哪些是掌握道德涵养的正确方法()A.积善成德B.忠诚待人C.省察克治D.学思并重E.遵纪守纪ACD5.道德的实质是 ( )A.反应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别意识形态B. 作为社会心识的特别形式C.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别调理方式D.一种实践精神ACD6.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反应重视道德践履,重申涵养的重要性,倡议道德主体要在完美自己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察也”“吾日三省吾身”B.“道虽迩,不可以不至;事虽小,不为不可”C.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D.墨家倡议“察色修身”“以身戴行”ABCD7.中华民族优异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A.侧重整体利益 ,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 重申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B.尊崇“博爱”原则,侧重以和为贵C.倡议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地,神往理想人品E.重视道德践履,重申道德涵养ABCDE8.道德认识功能的作用是()A.帮助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B.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C.认识自己对家庭 . 别人 . 社会的义务和责任,D.使道德实践成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并正确选择道品德为ABCD9.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此刻( ABCD )A.道德可以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 . 稳固和发展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道德对其余社会心识形态的存在有侧重要的影响D.道德经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护社会次序的稳固ABCD10.在网络生活中增强社会公德自律: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防止沉浸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ABCD三 . 名词解说道德 : 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必定产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5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诚实守信模范:
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的贵州遵义老支书
黄大发模范事迹
•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 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小学文化,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 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
• 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 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 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 为“大发渠”。
• 2015年8月,白永皓决定背着妈妈上大学。重返校园后,白天,间隔4小时帮妈妈 导一次尿;晚上,间隔6小时导一次尿;上午、下午各按摩5次;每天三餐按时按 点准备好;每天要清洗换下来的衣服,买菜做饭,收拾屋子。2015年12月,妈妈 住院做脊髓探查手术,又花去十多万的费用。出院后,为节省开支,白永皓租了 两间价格便宜的房子。2017年春节,妈妈的病情再次加重。看着儿子在学校、医 院、出租屋三头跑太劳累,母亲坚持要回老家。母亲回老家休养后,他在与妹妹 的一次通话中,得知妈妈又住进了医院。原来,妹妹的身体单薄,无力将妈妈抱 到轮椅上。妈妈由于长期卧床,无法晒太阳,褥疮、贫血、缺钾等并发症更加严 重,不得不住院治疗。白永皓心如刀绞,立即请假回老家,再次担起照顾母亲的 责任,让妹妹全力以赴参加招聘考试。
• 灾难夺走亲人的生命,但却夺不走一名共产党员的意志品质。王生廷说: “越是紧急时刻,党员越是要站出来,扛起来,让大家安心。”安葬妻子 第二天,他就和哥哥一起,全力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他摸排南、北石 门村低压电力设施损坏情况,为电力抢修提供准确数据;积极参加高压线 路抢修恢复工作,在作业现场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用自己家的铲车,清 理南石门村通往高速路的道路,为电力快速抢修开出一条平坦大道;每天 都帮村委会输送发放救灾物资。在两兄弟的带领下,南石门村的救灾重建 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就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南石门村也恢复昔日的容 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性发展
❖ A.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 B.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 ❖ C.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
两种错误思潮。 45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 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 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 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 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 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49
高尚的人生目的
50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 中国革命道德内容丰富、历久弥新。红
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 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 神中蕴含的革命道德,都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走好 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51
14
道德行为案例2:瑞士百姓的道德素养
❖1996年,瑞士伯尔尼市政府为了方便市 民,在大街上投放了800辆自行车。这 些自行车没有上锁,任何人都可以骑, 骑到目的地就地摆放。一年以后,市政 府重新清点自行车,发现800辆自行车 一辆不少,有的还被翻修一新。
15
请同学们思考: ❖1.假如人类没有了最基本的
3
❖ 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1967年牛津
大 学 哲 学 教 授 菲 利 帕 · 福 特 (Philippa
Foot)(1920-2010)提出了“电车难题”。
❖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
实验案例之一。
❖ 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麦克尔·桑德尔
(Michael J. Sandel)(1953-) 在 哈 佛 大 学
56
第3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一、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二、社会公德 ❖三、职业道德 ❖四、家庭美德 ❖五、个人品德
57
一、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
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 大学生践行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弘扬为
首要前提。 ❖ ②社会关系: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③自我意识: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最初的道德以风俗习惯形式表现出来。
18
生产实践: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19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 ❖ ①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由经济 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 ② 道德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作用。
程度的重要尺度。
41
42
第2节 吸收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三、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43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 E.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目录
☺绪 论 ☺第1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2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3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4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6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
请同学们思考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存在哪
些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请举例说明。
第5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1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2节 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第3节 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第4节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富。 ❖ 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
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 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 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53
中国与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国
西方
☺中国人重整体 ☺西方人重个体
☺中国人重义 ☺西方人重利
☺中国人重协调 ☺西方人重进取
☺中国人重内省 ☺西方人重外律
美国基本道德原则 ☺生命价值原则 ☺善良原则 ☺公正原则 ☺诚实原则 ☺个人自由原则
道德发展往往会滞后于经济发展水
平。
24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 ❖A.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
意识形态。 ❖B.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
方式。 ❖C.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规范和引
导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 25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
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 方面的总和。
❖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 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革命理想、 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
48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 A.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 斗。
❖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 D.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 E.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46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 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 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 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 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 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47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 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 的人。——毛泽东
35
阿里木.哈力克: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36
王燕娜,女,27岁,新疆 大学法学院2008级学生。 2008年,王燕娜无偿为昌 吉市17岁的维吾尔族学生 毛兰江捐肾的事迹感动了 新疆各族人民,她用可能 要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 体现了新时代雷锋精神。
❖ 2006年4月20日,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 圳市人民医院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
的角膜使4位的眼疾患者成功地接受了手
术,延续了丛飞的光明。
38
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 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丛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永远提醒着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才是
人生的价值,我们 的世界会变成怎样?
16
一、什么是道德
❖1.道德的起源(sk) ❖ 认识源于实践,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同样源于实践。 ❖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
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现 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马克思
17
一、什么是道德
❖1.道德的起源 ❖ ①劳动:即社会生产实践是道德起源的
国为民献身”的思想觉悟。
❖ ②延安时期的共产党非常重视政治思想 教育工作,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 ③充分发挥了道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
动作用。
22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
❖ B.改革开放之后:①曾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
❖ ②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监管滞后。强调致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 发挥作用。
26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sk)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B.调节功能
❖ 道德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27
28
29
30
勤劳无法致富!
这样的现象道德吗?
31
32
33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作用(sk)
菲利帕.福特(1967年) 汤姆森(1985年)
8
边沁的功利主义与康德绝对主义
❖ 功利(结果)主义道德原则:“确保最大 多数人的利益与幸福原则”(5>1)。
❖ 绝对主义道德原则:道德准则是绝对的 ,职责与权力都是明确的,无论当时的 情境或意图如何。无论杀死一个还是五 个人,都是不道德的。即是善意的谎言 ,同样是不道德的。 (5=1)
9
边沁的功利主义与康德绝对主义
❖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更多认同功利主义 道德原则。舍车保帅。为全局牺牲局部。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美国1945年8月6日和9日 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5日日本 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到1999年统计结果显 示,直接与间接死亡人数达到25万左右。
❖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变化发展的文化
《公平与正义》课中引用了“失控的电
车”(电车难题)案例。
4
❖ 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假设你是一位电 车司机,你的电车正已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 行驶,你发现,在车轨的前方有5位工人在那 里干活,你想停下来,但你发现刹车失灵了, 你感到十分绝望,你只能撞向这5位工人,他 们必死无疑。但这时你突然发现,在电轨的 左前方,刚好有一条岔道,而在岔道上,只 有1位工人,你的刹车失灵了,方向盘还没有 失灵,所以,你可以选择把电车拐向那条岔 道上,撞向1位工人,而挽救另外那5位工人。
20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思考讨论
❖既然经济基础决定道德发展水平, 为什么在延安时期经济落后,人们 的道德水平反而高。今天经济发展 了,我们发现身边的不少人道德水 平反而低了?
21
一、什么是道德
❖2.道德的本质
❖ A.延安时期:①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聚
集了慕名共产党而来的、全国各地的进
步青年与人士,他们大多数都拥有“为
王燕娜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
范、道德模范、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青团员,
乌鲁木齐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