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学习要点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13.个人品德及作用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感谢陪伴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B.先天人神论C.情感欲望论D.生产方式论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B.自我意识C.社会关系D.劳动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B.自我意识C.生产方式D.生产力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C.思维能力D.判断能力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B.社会利益关系C.社会政治形态D.社会意识形态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文化关系D.社会舆论关系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西南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章节测试

西南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章节测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当代大学生,更需要时刻铭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本章节的测试便是为了检测我们对于这一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一、选择题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表明了人们应该A. 大力宣扬个人优良品德B. 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C. 不断加强个人道德修养D. 饮食、穿着、住宿等各个方面做到舒适、健康和美观2. 以下行为中,最符合“守公德”要求的是A. 丢垃圾在公共场所不随意乱扔B. 在公共场所喧哗、嬉闹C.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大声喧哗D. 随意占用公共资源3. 以下行为中,最符合“严私德”要求的是A. 遵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准则B. 在网络上泄露他人隐私C. 在商场窃取他人物品D. 拖欠工资、违反劳动纪律4.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核心意义是A. 倡导个人道德修养,加强对于法律的认识和执行B. 推崇集体荣誉,约束个人行为C. 崇尚精神上的自由、多元和包容D. 身体力行、做出表率,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改进二、填空题1. “______”是文化的灵魂,道德修养是人格的核心,而法律是国家的基石。
2. 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公共场所行为需符合“______”原则。
3. 遵守信仰准则和职业道德,坚守法律法规,素质树人,是“______”的目标要求。
4. “______”不仅是个人的信仰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简答题1. 请评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核心意义和实践意义。
2. 以“不打伞的郭姓先生”事件为例,分析其违反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哪些方面要求,以及需要承担的哪些道义和法律责任。
四、论述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为研究范围,从文化、社会、法律等方面探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文化渊源和现代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渊源和演变。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B. 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网络课网考作业专题六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思想道德与法治》网络课网考作业专题六试题及答案专题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选题试题11、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选择一项:A.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B.情感欲望C.劳动D.先天存在的良心、理念或精神试题22、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下列关于道德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选择一项:A.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主要是被颁布、制定或规定出来的。
B.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C.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D.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试题33、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下列不属于道德的最基本功能的是()选择一项: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导向功能试题4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是对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
选择一项:A.根本宗旨B.基本路线C.主要原则D.指导思想试题55、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选择一项:A.放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B.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D.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试题66、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选择一项: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个人主义至上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D.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试题7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中华传统美德所包含的内容?选择一项:A.道德理论B.道德规范C.道德行为D.道德体系试题88、为什么说孔子身上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选择一项:A.因为孔子是圣人B.孔子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C.孔子是一个谦恭好学的人D.孔子有优秀的仪态和举止试题99、大自然是人类的()。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018版思修)

2021/10/10
35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2021/10/10
36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
封建社会的道德
2021/10/10
37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除了占统治地位的等 级特权道德外,还有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道德的基 本原则。主要是争取人身自由,反抗压迫剥削。古 罗马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的口号是“宁可为自由战死, 决不给主人卖命。”我国封建社会多次农民起义也 都把“等贵贱、均贫富”、“杀尽不平方太平”作 为自己的行动口号。此外,赞美劳动、憎恶巧取豪 夺,倡导勤劳节俭、忠诚老实、互帮互助等也是奴 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道德的重要内容。
17
2021/10/10
[趣谈]道德的起源
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 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 且被打的满头包,但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 然,这五只猴子也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 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 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 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 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 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 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 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 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 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
2021/10/10
26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 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 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 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 能力。
2021/10/10
27
第一节 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2018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泽着我们的心灵,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018 版第五章所阐述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我们指明了道德修养的方向和路径。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一重要的道德理念。
一、明大德明大德,就是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心同德。
练习题 1:请列举三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并简要阐述他们的事迹以及对你的启示。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雄人物闪耀着明大德的光辉。
比如钱学森,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爱国情怀和为了国家利益舍弃个人利益的精神,令人敬仰。
还有钟南山,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他挺身而出,以专业的知识和无畏的勇气,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的担当和奉献,让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再有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他的坚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练习题 2:在日常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如何抉择?请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当面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时,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例如,在国家需要进行重大工程建设时,可能会涉及到个人土地的征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只考虑个人的经济损失,而应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为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守公德守公德,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练习题 3:观察你所在社区或学校的公共环境,指出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一些社区中,经常能看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
对于乱扔垃圾的问题,可以增设更多的垃圾桶,并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对于随地吐痰,应通过宣传标语和社区广播等方式,提醒居民注意公共卫生;对于车辆乱停乱放,可以划定专门的停车位,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题库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 单项选择题1. 道德发源的首要前提是()A. 上天神的旨意B.社会关系C.劳动D.动物的本能行为C2. 权衡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记是()A. 文化水平提升B.社会道德风俗C. 生产进步程度D.国际交往扩大B3. 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分别形成了()A.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道德B.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 . 社会公德C. 社会公德 . 生活道德 . 职业道德D. 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 家庭道德D4. 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引领社会风俗的范围()A. 讲正气B.知荣辱C.树文明D.促和睦C5.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心和原则 ( ) A. 为人民服务 ,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B.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 , 集体主义C. 为人民服务 , 集体主义D. 保护社会主义制度 , 为人民服务C6.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不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 A. 建立崇敬的职业理想B.掌握必备的职业技术C.听从社会发展的需要D.培育创业的勇气和能力B7.家家有老人 , 人人都会老 , 所以要求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反应了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之一 , 即( )A. 尊老爱幼B.男女同等C.夫妇友善D.邻居团结A8.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
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意喝,要中毒。
”这表现了爱情的()A.生物本能性B.专一排他性C.同等互爱性D.激烈长久性B9. 道德不拥有()A. 阶级性B.相对独立性C.全民性D.广泛性D10.马克思指出:“真实的爱情是表此刻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纳委婉 . 谦和甚至羞怯的态度,而绝不是表此刻任意表露热忱和过早的亲昵。
”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两方应: ( )A.同等执行道德义务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C.有崇高的情味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追求离开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C二. 多项选择题1.在网络生活中增强社会公德自律: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防止沉浸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ABCD2. 以下不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有()A.团结忠诚B.服务民众C.吃苦耐劳D.诚实守信AC3. 道德的定义()A.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B.对人类的一种内在拘束C.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必定产物D.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AC4. 以下哪些是掌握道德涵养的正确方法()A.积善成德B.忠诚待人C.省察克治D.学思并重E.遵纪守纪ACD5.道德的实质是 ( )A.反应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别意识形态B. 作为社会心识的特别形式C.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别调理方式D.一种实践精神ACD6.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反应重视道德践履,重申涵养的重要性,倡议道德主体要在完美自己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的是()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察也”“吾日三省吾身”B.“道虽迩,不可以不至;事虽小,不为不可”C.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D.墨家倡议“察色修身”“以身戴行”ABCD7.中华民族优异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A.侧重整体利益 , 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 重申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B.尊崇“博爱”原则,侧重以和为贵C.倡议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地,神往理想人品E.重视道德践履,重申道德涵养ABCDE8.道德认识功能的作用是()A.帮助人们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B.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C.认识自己对家庭 . 别人 . 社会的义务和责任,D.使道德实践成立在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上,并正确选择道品德为ABCD9.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此刻( ABCD )A.道德可以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 . 稳固和发展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道德对其余社会心识形态的存在有侧重要的影响D.道德经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保护社会次序的稳固ABCD10.在网络生活中增强社会公德自律: (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防止沉浸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ABCD三 . 名词解说道德 : 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必定阶段的必定产物。
2018版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B. 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P89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p91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P90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P90A.劳动B.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p91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P93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P95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的基本精神。
P97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基本精神。
P97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P100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P109A.集体主义原则B.正确的义利观C.恪守诚信D.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P109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爱国主义13、()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P109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为人民服务D.遵纪守法14、下列不属于公共生活的特征的是()。
P112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开放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一致性15、 (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P112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16、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
P113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勤俭持家17、应该遵守公德的场合不包括 ( ) 。
P112A.图书馆B.卧室C.公交车D.电影院18、下列的内容中不属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的是()P114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实名制登记上网D.加强网络道德自律19、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P117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20、“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的要求P117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21、()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P118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22、下列道德要求中属于职业道德的是()。
P118A.遵纪守法B.文明礼貌C.男女平等D.爱岗敬业23、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体现了正确的择业观中( )的要求。
P119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B.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D.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24、下列不属于正确的创业观的内容是()。
P119A.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B.敢于创业的勇气C.创业的能力D.“学历本位”的观念25、下列规范中不属于家庭美德主要内容的是()P121A.尊老爱幼B.乐于助人C.男女平等D.邻里团结26、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不包括()。
P123A.自觉承担责任B.尊重人格平等C.文明相亲相爱D.不与他人交往27、()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P123A.亲子关系B.婆媳关系C.夫妻关系D.父子关系28、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 )的内在统一。
P126A.道德实践B.道德行为C.道德表现D.道德内容29、()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P126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30、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名言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
P128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二、多项选择题1、道德主要依靠()来发挥作用。
P89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内心信念D.自我意识2、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P94A.导向功能B.认识功能C.规范功能D.调节功能3、下列关于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有()P94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C.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D.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4、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P95A.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道德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包括()P97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6、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P102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C.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7、以下关于中国革命道德当代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P104A.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C.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P102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9、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以下选项中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有()。
P107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
B.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
C.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
D.遵纪守法、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
10、私人生活的特点是具有()。
P112A.开放性B.透明性C.封闭性D.隐秘性11、公共生活的特点是具有()P112A.开放性B.透明性C.封闭性D.合法性12、当今世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P112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1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
P113A.文明礼貌B.尊老爱幼C.爱护公物D.乐于助人14、下列属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的是()。
P113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勤俭持家1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P117A.爱岗敬业B.奉献社会C.爱护公物D.诚实守信16、家庭是指在()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P121A.婚姻关系B.血缘关系C.收养关系D.继承关系17、下列属于家庭美德主要内容的是()P123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诚实守信D.办事公道18、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表现为( )A.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B.夫妻人格地位上的平等C.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D.夫妻话语权的平等19、()是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P127A.学思并重B.省察克治C.慎独自律D.积善成德20、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P126A.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B.是约束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式C.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D.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三、判断题1、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
()P93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
()P913、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P924、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完全一致。
()P955、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P936、中国古代道德讲“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落后的准则,这些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不相符,因此,我们应当完全抛弃古代道德。
()P967、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我们要坚决贯彻“复古论”的观点,反对“虚无论”的错误思潮。
()P978、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 )P109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P10710、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因此,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否定。
()P10911、私人生活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隐秘性。
()P11212、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比,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P11213、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P12214、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
()P12215、2016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在校大学生如果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可以结婚。
( )P12516、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P12517、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P13218、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P13419、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