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煤矿基本情况调查表

井筒
井壁
破坏
治理及监测、监控情况
井筒名称
破坏原因分析
治理措施
治理后服务年限
井壁破坏监测、监控方法
填表人:联系方式:核准人:
注:表格填不下可自行加页
煤矿基本情况调查表
矿井名称
矿井位置
市乡(镇)
井筒
基本
情况
井筒
名称
竣工
时间
施工
方法
井筒
标高(m)
井筒深度(m)
表土层厚度(m)
井筒净直径(m)
表土段井壁厚度(m)
表土段井壁材料
内壁
外壁
井筒
井壁
破坏
基本
情况
井筒
名称
首次破坏时间
破坏段位
破坏情况描述
出水情况
重复破坏次数及时间
出水点位置
出水量m3/h
破坏次数
采空区情况调查表

采空区情况调查表
七类危险采空区:1、独立采区面积金属矿山超过200m2、非金属矿山超过500m2的空区分布;3、采空区位于断层或破碎带附近的空区分布;
4、采空区距离地表不足100m的空区分布;
5、采空区上方存在凹陷坑、沟渠、塘、溪等危险因素的空区分布;
6、临近采区已经塌陷、致使现存采空区出现裂隙、来压显现的空区分布;
7、采空区上方存在含水灰岩的空区分布。
附件:
地下矿山采空区情况调查表
矿山名称: 当阳市挑水河高岭土矿
负责人:陈云填表人:陈云填报时间: 2012 年 9 月27 日。
XXXX县采煤塌陷区损害调查报告(可编辑).doc

XXXX县采煤塌陷区损害调查报告(可编辑)* *县采煤塌陷区损害调查报告* * * *古名张懿建筑于公元* *年更名为* * * *,并一直沿用至今。
目前,它管辖10个乡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万。
这个县城的常住人口将近10万。
改革开放以来,* * *充分发挥了区位、交通、资源三大优势,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地理位置* * * *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是胡、广两省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这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良好投资区。
它的土地横跨东经’’’’北纬’’’,毗邻”两省八县市”。
它被称为湖南省的“南门”和“楚越隧道”。
* * * *该气候适合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县城的平均气温为100℃,平均降雨量为100毫米,每年的平均日照时数为几小时。
独特的自然环境、优美的景观和肥沃的土地是农业产业化投资的有利场所。
第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形成了我国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
国道从北到南贯穿我县边界,省道从东到西贯穿南北,京珠高速公路从镇区穿过我县东部,并有立交出口。
京广铁路复线在李太平和我县白石渡乡镇有两个客货运站。
平煤铁路支线连接了我国南部的两个乡镇,并相继在乡镇建立了货运站。
由发达便捷的铁路和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赋予了我国独特的交通优势,是内地进入粤港澳和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
三、自然资源* * * *丰富,自然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包括钨、锰、锑、金、银、铅、锌等储量最丰富的有色金属。
煤炭储量超过1亿吨,大量石材和花岗岩储量近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
* * * *红系列高档石材被评为中国“第四红”。
万平方公里的莽山原始森林既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能资源丰富,装机容量达1万千瓦。
* * * *享有“有色金属之乡、湘南第一煤都、石头王国”的美称,形成了煤、电、建材三大产业体系。
我县是全国十大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湖南省主要的商品煤供应基地。
地面塌陷调查表

危胁对象
□县城□村镇□居民点□学校□矿山□工厂□水库□电站□农田□饮灌渠道□森林□公路□大江大河□铁路□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其它:
防治情况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效果
今后防治建议
遥感解译点
□是
□否
勘查点
□是
□否
测绘点
□是
□否
防灾预案/群测群防点
□是
□否
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
野外记录信息
毁田(亩):
毁房(间):
地下井巷突水
□水量增大(m3/S):□成灾损失(万元):
□淹井损失(万元):
出现新陷区(处):
断路(小时):
淹埋地面物资:
面积(km2):
其它:
死亡人数(人)胁财产(万元)
灾情等级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险情等级
□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危害对象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野外编号:
灾害情况
已有灾害损失
潜在灾害预测
毁田(亩):毁房(间):
阻断交通:□铁路(m):□公路(m):
□通讯(小时):
陷坑发展预测
潜在损害预测
地面水源枯竭
□河水流量减少(m3/S)
□断流(m3/S):
□井泉水流量减少(m3/S):
□水位降低(m):
□干枯
新增陷坑(个):
扩大陷区(km2):
地面塌陷野外调查表

直接损失(万元)
□缝数增多
□原有裂缝加大
□活动强度增加
毁房 间,阻断交通 处,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灾害等级
险情等级
防
治
情
况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效果
今后防治建议
示
意
图
平面图
剖面图
调查负责人: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地裂缝野外调查表
形成条件
引发动力因素
□地下洞室开挖
□抽排地下水
□地震
□水理作用
洞室埋深 m,
洞室规模:
长 m,
宽 m,
高 m,
与裂缝区位置关系:
开挖时间:
开挖方式:
开挖强度:
□井、孔,□坑道,
井深或坑道埋深 m,
水位水量:
日出水量:
与裂缝区的位置关系:
抽排水时间
□始于 年 月 日
□止于 年 月 日
□仍在断续
上部土性: 厚度 m
下部土性: 厚度 m
下伏基岩时代及岩性:
塌陷岩土层时代及岩性:
土层时代:
土性: 厚度: m
岩层时代:
岩性: 厚度: m
地下水位埋深 m
地下水位埋深 m
地下水位埋深 m
引发动力因素
□地震□其它振动
□地面加载□水库蓄水
□其它水位骤变□溶蚀剥蚀
□深井抽水□江河水位变化
□地面加载 □振动
宽 m
至 m
□环围
圆心位置:
深 m
至 m
□杂乱无章
规模等级
成因类型
□地下开挖引起□抽排地下水引起□地震和构造活动引起□胀缩土引起
矿山基本情况调查表

固体废弃 物处理率 (%)
矿产资源
景区名称
2012 年接待游客人数
旅游资源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发育次数(次/年)
地面塌陷面积(m2)
大气环境
SO2 排放量(吨/年)
NO2 排放量(吨/年)
总悬浮物含量(吨/年)
烟(粉)尘排放量(吨/年)
水环境
污废水排放量 (m3/年)
污染源
污染组分
COD 总量(mg/L)
市
人口(人) 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公顷)
县(市、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调查表
总面积(km2) 采矿破坏的耕地面积(公顷) 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人均粮食总产量(公斤/人)
统计年: 2012 年
人均建设用地(公顷/人)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m3)
地下水资源量 (m3)
地表水资源量 (m3)
年用水总量 (m3)
工业用水量 (m3)
农业用水量 (m3)
居民用水量 (m3)
生态用水量 (m3)
矿山企业名称
矿种
露天采场 或工业场 地面积 (公顷)
矿产资源 保有储量 (万吨)
矿产资源 产量(万吨 /年)
矿产资源 消耗量(万 吨/年)
矿区用水量 (m3/年)
矿井涌水 量 ( m3/ 年)
固 体 废 弃 物 排 放量(万 吨/年)
矿山基本情况调查表 野外编号:
矿山名称 采矿许可证号 矿月 月 年 (万吨/年) (万吨/年) (平方公里) 生产现状 矿 种 年
口 井工 口大型 其它 口露天 口中型 口复合 口小型 口 口在建 口生产 口闭坑
统一编号:
所属图幅编 号 乡 (镇) 村 E: ° ′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作者:李海滨颜宇王雪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3期摘要:本文通过淮北市2019年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查明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现状,根据实地调查将淮北市划分为44个采煤沉陷区。
通过对沉陷区内的采矿权、建设用地、耕地和人口等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淮北市采煤沉陷区内耕地的破坏面积最大,占沉陷区面积的50%;建设用地次之,占沉陷区面积的35%;影响人口集中在破坏建设用地较多的几个沉陷区。
本次调查既查明了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的宏观数据,又将数据细化具体到每个沉陷区,为后续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口;综合治理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Huaibei CityLi Haibin1,Yan Yu2,Wang Xue11.No.325 geological team,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f Anhui Province2.Huaibei Bureau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235000 Huaibei City,Anhui Province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2019 in Huaibei City,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Huaibei City,and divides Huaibei City into 44 subsidence area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mining right,construction land,cultivated land and population in the subsidence area,it is found that the cultivated land in the mining subsidence area of Huaibei City is the most damaged area,accounting for 50% of the subsidence area,followed by the construction land,accounting for 35% of the subsidence area,and the impact population is concentrated in several subsidence areas with more damaged construction land. This survey not only finds out the macro data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Huaibei City,but also refines the data to each subsidence area,which provides decision basis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in the future.Keywords: Mining subsidence area,construction land,Cultivated land,populat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1.概述淮北市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自1960年建市以来,已累计生产原煤约10亿吨[1],为国家基础能源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
煤矿塌陷调查问卷模板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2.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30岁C. 31-45岁D. 46-60岁E. 60岁以上3. 您所在的地区:A. 煤炭资源丰富地区B. 煤炭资源较少地区C. 非煤炭资源地区4. 您与煤矿塌陷事件的关联:A. 受影响村民B. 煤矿工作人员C. 政府相关部门人员D. 研究机构人员E. 其他二、塌陷事件描述5. 您所在地区发生煤矿塌陷的时间:A. 1年以内B. 1-3年C. 3-5年D. 5年以上6. 煤矿塌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A. 煤矿开采技术不当B. 煤矿安全监管不到位C. 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D. 煤层结构不稳定E. 其他(请说明)7. 煤矿塌陷事件对您所在地区的影响:A. 房屋开裂、倒塌B. 水源枯竭、水质恶化C. 耕地受损、农业减产D. 交通受阻、出行不便E. 其他(请说明)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情况8.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煤矿塌陷事件的应对措施:A. 立即停工整改B. 提供临时住所C. 开展土地复垦工作D. 赔偿受损村民E. 加强安全监管F. 其他(请说明)9. 您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措施的满意度: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四、村民及社区应对情况10. 受影响的村民采取的措施:A. 移民搬迁B. 重建房屋C. 寻求法律援助D. 举报非法开采E. 其他(请说明)11. 村民及社区在应对煤矿塌陷事件中的困难:A. 经济压力B. 生活困难C. 心理压力D. 社会支持不足E. 其他(请说明)五、意见和建议12. 您认为如何预防和减少煤矿塌陷事件的发生?A. 严格煤矿安全监管B. 提高煤矿开采技术C. 优化煤炭资源开发规划D. 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E. 其他(请说明)13. 您对政府及相关部门有何建议?A. 加强政策宣传B. 提高赔偿标准C. 建立长效机制D. 强化社会监督E. 其他(请说明)14. 您对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何看法?A. 两者应兼顾B. 环境保护优先C. 经济效益优先D. 其他(请说明)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将对煤矿塌陷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行政区内现有生产和在建煤矿____个,年生产能力合计____万吨;规划建设煤矿____个,规划年生产能力合计____万吨;2006年以来已关闭煤矿____个,年生产能力合计____万吨。
二、采煤沉陷区概况
3、其他治理进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五、基本完成现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所需投资估算
基本完成现有剩余未治理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总投资估算需_____亿元,其中:
1、需搬迁安置居民____户,投资估算____亿元;维修加固住宅____户,投资估算____亿元。
2、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____亿元,资金来源包括:中央政府投入____亿元,地方政府投入____亿元,煤矿企业投入____亿元,沉陷区居民和企业等单位投入____亿元;其他资金投入(若没有可不填,若有注明来源)_____亿元,来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陷区范围内人口_____万人,其中:农业人口_____万人,非农业人口_____万人。
4、沉陷区范围内现有棚户区建筑面积______万平方米,涉及居民______户、______万人;此前已累计改造沉陷区范围内棚户区建筑面积______万平方米,涉及居民______户、______万人。
三、采煤沉陷引发的损害现状
1、煤矿企业现状:□生产煤矿□关闭煤矿;
2、生产时间:______年至______年,生产期间造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亩;
3、矿权性质及变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煤矿企业4
名称:_____
___________
1、煤矿企业现状:□生产煤矿□关闭煤矿;
煤矿企业2
名称:_____
___________
1、煤矿企业现状:□生产煤矿□关闭煤矿;
2、生产时间:______年至______年,生产期间造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亩;
3、矿权性质及变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煤矿企业3
名称:_____
___________
六、生产期间引发沉陷最严重的前5家煤矿企业情况
煤矿企业1
名称:_____
___________
1、煤矿企业现状:□生产煤矿□关闭煤矿;
2、生产时间:______年至______年,生产期间造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亩;
3、矿权性质及变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2、生产时间:______年至______年,生产期间造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亩;
3、矿权性质及变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煤矿企业5
名称:_____
___________
1、煤矿企业现状:□生产煤矿□关闭煤矿;
2、生产时间:______年至______年,生产期间造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亩;
1、现有因采煤沉陷受损耕地面积______亩。
2、现有宅(不含棚户区)____户,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受损农村住宅____户,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受损企业及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公共设施____户,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其他受损建筑物建筑面积____万平方米。
附件1
采煤沉陷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省(区/市):_____太原___市(地区/州/盟):_________联系人:_陈新奇___联系电话:__3040826____
一、地级行政区概况
1、行政区总面积_____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_____亿元。
2、行政区总人口_____万人,其中:农业人口_____万人,非农业人口_____万人。
1、行政区内现有沉陷区总面积______亩,其中:2006年以前(不含2006年)形成的沉陷区面积
______亩,2006年及以后形成的沉陷区面积______亩。
2、现有沉陷区中,基本稳沉的沉陷区面积______亩,因沉陷形成的水面面积______亩,引发沉陷的责任主体已经灭失以及因其他原因难以明确引发沉陷责任主体的沉陷区面积______亩。
3、矿权性质及变更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可另附页)
七、采煤沉陷区演变预测
按现有煤炭开采规模和开采规划推算:
未来5年预计行政区内将新产生采煤沉陷区面积_____亩,影响人口____万人。
2、需维修或新建各类道路总里程_____公里,投资估算_____亿元。
3、需维修或新建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_____处,线路_____公里,投资估算_____亿元。
4、需搬迁或维修其他建筑物总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投资估算_____亿元。
5、需复垦耕地_____亩,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_____亩,投资估算_____亿元。
3、基础设施受损现状,其中:受损各类道路总里程_____公里;受损水电气暖等市政及农村公共基础管网总长度_____公里;受损水电气暖等市政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______处。
4、按照受损现状估算,采煤沉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______亿元。
四、已开展的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1、累计已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面积____亩,其中:搬迁安置居民____户,维修加固住宅____户,复垦耕地____亩,矿山环境整治及生态修复____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