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

酵母细胞的接合过程
杂种的获得
利用营养缺陷性作为遗传标记
杂种的获得
2、质粒 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裸露的DNA 分子,位于细胞质中。 质粒可以从细胞中人为地取出或自行脱落,这些对细菌自 身的生活影响不大。但它在细菌的杂交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
质粒基因可编码很多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1、致育质粒(fertility plasmid,F质粒)
2、耐药质粒(resistance plasmid,R质粒)
真核微生物
有性生殖 生殖细胞融合或接合 准性生殖 体细胞接合
细菌常规杂交育种
一、细菌的繁殖和遗传结构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 • 个体生长繁殖方式
1、繁殖方式——二分裂(binary fission)
2、在适宜的人工培养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速度极快,每20-30分钟分裂 一次(一代)。
(二)细菌的遗传结构 1、细菌的染色体 细菌的染色体大都是环状裸露的双链DNA分子,DNA分子不 像真核生物那样与组蛋白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结构,位于细 胞核(拟核)中 。
物染色体的环状特性。
原理:接合试验的DNA转移过程存在着严格的顺序性,在接合进行中采用
定时人为中断的方法,可以获得呈现不同数量Hfr性状的F–接合子,据此,
可以选定几种有特定整合位点的Hfr菌株,使之与F–菌株进行接合,并在不
同时间使其中断,最后,根据F– 中出现Hfr菌株中各种形状的时间顺序 (分钟),可以绘出较为完整的环状染色体图(chromosome map)。
大片段DNA的过程成为接合(有时也称“杂交”),特点是 遗传物质单向转移,由供体菌到受体菌,不可逆向转移。
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了来自于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 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的部 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化后的受体菌,成为转化子(感受 态细胞)。
第五章 杂交育种

三、花粉技术 1、树木的开花、授粉和结习性 孤立木的开花树龄较林木早; 贫瘠干旱地段上的较肥沃湿润地段上的早; 分布区南部的较北部的早;
嫁接植株较实生树早。
泡桐、刺槐、榆树等在 同一朵花中有雌蕊和雄 蕊,属两性花;松、侧 柏、落叶松、杉木、柳 杉等树种的雌雄花分别 着生在同一植株上,为 雌雄同株异花.
树木杂交育种的历史较短,世界各国在人工杂交工作中, 做得最多,成就最大的是杨树和松树。在杨树和松树杂交 育种中,又多是以种间杂交为主。 英国早在1912年就选育出格氏杨(卡洛林杨×毛果杨)。 美国从1924年起,进行了系统的杨树育种工作。前苏联于 1933 ~ 1941 年间进行杂交组合 123 个,获得了苏维埃塔型 杨、雅柏洛科杨、斯大林工作者杨等新品种。西欧各国进 行了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的杂交工作,从中选育出的健杨、 五月杨等杨树杂种,已成为欧洲各国的主要造林树种。
花粉寿命的长短因树种和储藏条件不同而异,一般 风媒花花粉的生活力,在干燥、冷凉的室温下可保
持1-2个星期。杉木、云杉、柳杉、松树的花粉储
藏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可以保存数年。杉木的 花粉在低温下保持 17年之久。杨树、柳树花粉一般
只能保存1周左右。
把收集好的花粉装在 玻璃皿中,不加盖, 放臵在盛有氯化钙或 硅胶的干燥器中进行 干燥, 12 - 24 小时后 即可密封储藏。
明异质等位基因优于同质等位基因的作用,即a1a2> a1a1; a1a2> a2a2。由于这一假说可以解释杂种远远 大于最优亲本的现象,所以称为超显性假说。
假定2个亲本各有5对基因与生长势有关,各等位基因均无显 隐性的关系。同时,假定 a1a1 、 b1b1 等为同质等位基因时 的生长量为 1 个单位,而 a1a2 、 b1b2 等为异质基因时的生长 量为2个单位。这2个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可表示如下:
杂交育种学习

(三)育成杂交 2.方法(按参与杂交的品种数量分) (1)简单育成杂交:指用两个不同品种杂交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 如:新淮猪、草原红牛 (2)复杂育成杂交:指用三个以上品种杂交以育成新品种的杂交方法。 • 如:上海白猪、新疆细毛羊
第16页/共29页
杂交育种-简单杂交育种举例
畜种 猪 牛 绵羊
第13页/共29页
(三)育成杂交
• 概念;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品种进行各种形式的杂交,使彼此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新品种的杂交 方法。 - 利用现有品种进行有目的的杂交育种 - 有计划的品种间杂交,获得杂交后代 - 发现新的有益变异或新的基因组合 - 通过育种措施把这些有益变异或组合固定下来 - 从而培育出新的家畜品种
➢ 迅速增加具优良性状的新类群数量及分布地区 ➢ 培育新品系 ➢ 建立品种整体结构 ➢ 提高品种的品质 ➢ 完成一个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 选配方法主要采用纯繁,采用同质选配,避免近交,一般不允许杂交
第26页/共29页
复习题
1 解释:杂交、同质选配,经进杂交、引入杂交。 2.级进杂交及引入杂交应怎样应用? 3. 杂交育种分哪些步骤?其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第14页/共29页
(三)育成杂交
• 2.特点 ➢ 目标明确-有目的、有计划、分布骤地培育新品种。 ➢ 杂交方式灵活多样——育成杂交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或杂交代数,较多地采用级进杂交、轮回杂 交等,有时综合交替使用。 ➢ 参与杂交的品种没有改良与被改良之分——其目的是综合优点,追求理想型。
第15页/共29页
第12页/共29页
(二)引入杂交
5.应用:引入杂交只在育种场内小范围使用,切忌在良种产区大规模开展,以免造 成原有品种混杂。
• 在本品种选育、新品种培育及正在培育的品种中都可使用。 • 如:东北细毛羊育成时,引入过斯达夫细毛羊血液(25%);新疆细毛羊,引入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七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 第二节、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第三节、杂交组合方式 第四节、有性杂交技术及杂种 后代的选育 第五节、有性杂交育种程序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概念
一、概念
1、杂交育种(cross breeding): 是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交配 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它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而且卓有成效的育种方法 之一。当前在农作物品种中,杂交育成品种占50%。 根据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有性杂交又分为: 2、品种间杂交:同一植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 3、远缘杂交:下章讲述
例:甲:具丰产性、适应性、综合农艺性状 好,但不抗病,那就就选具抗病性的乙品 种与之杂交,再以甲品种与具抗病的杂交 回交,连续时行若干年,因此甲品种就为 轮回亲本。而具有改良母本缺点的目标性 状的亲本乙称为非轮回亲本。 回交时一般回交3—4次。
回交程序
1 甲×乙 F1×甲
杂交 以杂种一代为母本,以甲为父本 从回交一代中选抗病株 为母本,以甲为父本 从第二次回交一代中选抗 病株为母本,以甲为父本 以三次回交一代自交, 并选择优良抗病植株 以当选植株继续自交,从中继续选 择单株,直到选出优良抗病品系
1、复交的类别:
根据杂交亲本的数目及杂交方式,可分为: ①三交:(甲×乙)×丙 ②双交:(甲×乙)×(丙×丁) ③四交:[(甲×乙)×丙]×丁 ④五交:{[(甲×乙)×丙]×丁}×戊、[(甲×乙) ×(丙×丁)]×戊、[(甲×乙)×丙]×(丁× 戊) 特点:亲本多、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所需人力 物力及试验地面积多
下面就复交的配合方式,简单举例说明: 假定有甲、乙、丙三个亲本,甲为农艺亲 本;乙早熟;丙具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如抗病。 应用甲、乙、丙行三交时,可采用:
杂交育种

即两个品种间的杂交(单交)用甲×乙表示,其杂种后代称为单交种,由于简单易行、经济,所以生产上应 用最广,一般主要是利用杂种第一代。
即用两个以上的品种、经两次以上杂交的育种方法。如果单交不能实现育种所期待的性状要求时,往往采用 复合杂交,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些具有丰富遗传基础的杂种原始群体,才可能从中选出更优秀的个体。复合杂交可 分为三交、双交等。三交是一个单交种与另一品种的再杂交,可表示为(甲×乙)×丙。双交是两个不同的单交 种的杂交,可表示为(甲×乙)×(丙×丁)或(甲×丙)×(乙×丙)。
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导致杂交作物不适合留种 ,且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杂交只能在同一物种的不同品种或品系内进行,也可以在同一属的比较近的物种间进行,但不能跨物种进行。 杂交的结果不可预期,需要大量的选种制种工作,后代表现结果较差。
杂交育种是培育家畜新品种的主要途径。通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以至个体进行杂交,繁殖出符 合育种要求的杂种群。
即杂交后代继续与其亲本之一再杂交,以加强杂种世代某一亲本性状的育种方法。当育种目的是企图把某一 群体乙的一个或几个经济性状引入另一群体甲中去,则可采用回交育种。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 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杂种优势是许多性状综合地表现突出,杂种优势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双亲性状间 的相对差异和相互补充。一般而言,亲缘关系,生态类型和生理特性上差异越大的,双亲间相对性状的优缺点能 彼此互补的,其杂种优势越强,双亲的纯合程度越高,越能获得整齐一致的杂种优势 。
基本特点
1
性质
2
原理
3
优点
4
缺点
5
第七章 杂交育种

2、遗传组成情况: 如以简单数字表示各亲本的遗传组成在F1中所占比例是: 甲×乙,各为1/2 三交种:(甲×乙)×丙中,甲、乙各为1/4,丙为1/2 四交种:[(甲×乙)×丙]×丁中,甲、乙为1/8,
丙为1/4,丁为1/2 双交种:(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各为1/4 五交种:[(甲×乙)×丙]×(丁×戊),甲、乙
交,称为复合杂交。 1、复交的类别: 根据杂交亲本的数目及杂交方式,可分为:
①三交:(甲×乙)×丙 ②双交:(甲×乙)×(丙×丁) ③四交:[(甲×乙)×丙]×丁 ④五交:{[(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 特点:亲本多、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所需人力 物力及试验地面积大。
为1/8,丙为1/4,丁戊为1/4
3、配合方式: 采用复交时,如何考虑各亲本的组合方式以及
各亲本在几次杂交中谁先谁后,就要全面平衡: ①各个亲本优缺点的程度; ②相互弥补的可能性及程度; ③各亲本在杂交工作中的主次; ④根据配组合的优缺点,灵活运用。 根据以往经验,配合方式有以下两种: ①将农艺亲本放在最后一次交杂交,以增强后代的 丰产性和适应性。 ②将具有主要目标性状(综合形状好)的亲本放在 最后一次杂交;以提高出现具主要育种目标性关个 的可能性。
如:早熟性、株高、分枝数、种子大小等。 ③在远缘杂交中,用回交法可恢复杂种育性,在杂 种优势利用上,可以改良自交系,转换不育系及恢 复系。
3、应用回交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选择轮回亲本: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有推 广前途; ②注意选择非轮回亲本:目标性状应十分突出,遗 传传递力要强,被改良的性状最好是显性,如为隐 性(子代不表现)→要自交措施; ③后代选择:选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农艺性状次 要; ④回交次数:现论上讲四次后→可达目的,但实际 中就具体情况而定。
杂交育种

{[(A×B)×C]×D}×E A/B//C/3/D/4/E
聚合杂交
[(A×B)×(C×D)]×[(E×F)×(G×H)]
复交的特点:
①遗传基础丰富。 ②分离早,分离时间长,类型多。 ③杂交的数量和后代群体规模相对大。
注意安排亲本的组合方式和亲本 在各次杂交中的先后顺序:
(A×B)×农艺亲本 (A×农艺亲本)×(B×农艺亲本)
④ 系谱法年年选择,工作较繁 琐;混合法则比较简单。
(二)混合法的优缺点
方法 系谱法 开始选 择世代 F2 选择压力 人工选择为主 选择结果 目标性状明显改 进,许多有利基因可 能损失 保存大量基因, 有利重组,损失竞争 力差的个体
混合法 F5 - F8 自然选择,类 型间竞争
混合法优缺点
方法 系谱法 育种效果利弊 对质量性状或遗传力较高的数量性状可起 到定向选择的作用;而对选择可靠性极小的性 状实际选择效果并不高。注意力及早集中,但 早代费工。
组合育种: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 良基因随机结合,通过定 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 性状 于一体的新品种。
超亲育种: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 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 种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 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遗传机理:
组合育种:基因重组和互作
超亲育种:基因累加和互作
第二节 杂交亲本的选配
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 工作的关键,亲本选配得当, 后代出现理想的类型多,容易 选出优良品种。
小麦F1性状与F2分离
F2 选择:选择优良单株,淘汰不良组合 收获:分单株收获,分别脱粒,编号
F3 种植:按组合排列,入选单株点播株行 选择:鉴定株系,优良组合中选优良 株系,优良株系中选优良单株 收获:按组合、系统分株收获,编号
杂交育种知识点总结

杂交育种知识点总结一、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1.1 杂交育种的基本概念杂交育种是指利用不同亲本植物的优良性状,通过人工授粉或其他方法,使它们发生交配并产生后代的一种繁育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亲本植物的基因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基因型。
通过选择和配种,可以培育出具有理想性状的新品种。
1.2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杂种优势和组合优势。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的表现比亲本的平均表现要好,主要是因为杂种组合可以使基因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会表现出一些隐性性状。
而组合优势是指在杂交中,产生的后代比父本有更好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亲本植物具有不同的优点,通过杂交可以将这些优点组合在一起。
1.3 杂交育种的适用性杂交育种适用于需要产生新品种,或改良现有品种的情况。
通过杂交,可以将不同亲本植物的有益性状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更高产量、更好抗逆性、更强适应性的新品种。
因此,杂交育种在农业、园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杂交育种的方法和步骤2.1 杂交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传统杂交、细胞融合、基因工程等。
传统杂交是指在植物花部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将不同亲本的花粉送至柱头,促使它们发生受精并产生后代。
细胞融合是指将不同植物细胞的质体融合在一起,产生杂种。
基因工程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植物。
2.2 杂交育种的步骤杂交育种的步骤包括选择亲本、授粉、育苗、选择和筛选。
选择亲本是指根据需要培育的新品种的特点,选择具有相关性状的亲本植物。
授粉是指将一种植物的花粉送至另一种植物的柱头,促使它们发生受精。
育苗是指将杂交后的种子或幼苗培育成成苗。
选择和筛选是指根据需要,通过筛选和培育,在许多杂交后代中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进行后续繁育。
2.3 杂交育种的主要技术杂交育种的主要技术包括人工授粉、花粉处理、育苗技术、遗传育种、分子标记育种等。
人工授粉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一种植物的花粉送至另一种植物的柱头,促使它们发生受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剂 卡诺氏液 使用方法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0.5~1 h 冲洗用卡诺氏液处理的根尖 作用 固定细胞形态
洗去卡诺氏液 体积分数为 解离根尖细胞,使 与质量分数为 15% 的盐酸等体 95%的酒精 积混合,浸泡经固定的根尖 细胞之间的联系变 得疏松 质量分数为 与体积分数为9 5%的酒精等 解离根尖细胞 15%的盐酸 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 蒸馏水 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 漂洗根尖,去掉解离 液 改良苯酚品红 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 使染色体着色 染液 中染色3~5 min
多倍体育种方法
萌发的幼 苗或种子
秋水仙素 处理
染色体加 倍的组织
多倍体植株
举例: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
二倍体 发育 ♂二倍 幼苗 体植株 授粉 二倍体 秋水仙素处理 ♀四倍 幼苗 染色体加倍 体植株 二倍体 发育 二倍体 幼苗 植株 花粉 诱导 三倍体 发育 三倍体 种子 植株 三倍体 无籽瓜
第一年
第二年
单倍体植株 矮皱 秋水仙素处理 单倍体植株
多倍体育种 处理 原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 幼苗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抑制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 诱导配子直接发育成 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植株,再用秋水仙素 加倍成纯合体 后不能形成两个细胞 器官大,营养物质含量 高,但发育延迟,结实 率低 三倍体西瓜、 八倍体小黑麦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抗病植株的育成
例题:下列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 出④⑤⑥三种品种,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用秋水仙素处理 ⑶ 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形成的⑥叫_________ 多倍体 。 染色体变异 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
思考:现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的两小麦纯种,请分别用杂交育种 和单倍体育种两种方法培育矮秆抗病的纯种,比较育种年限。
恢复正常植株 (纯合体)
①方法复杂,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②成活率较低,成本高
5、原理: 染色体变异
6、单倍体育种的措施和优点 以利用高茎皱粒豌豆和矮茎圆粒豌豆培育高茎圆 粒豌豆为例说明单倍体育种方法: 高圆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高圆 高皱 DDTT DT 染色体数目加倍 DDtt 必须结 单倍体植株 合杂交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矮圆 矮圆 育种 矮圆 ddTT dT 染色体数目加倍 ddTT 单倍体植株 杂合高圆 花药离 DdTt 体培养 高皱 秋水仙素处理 纯合高皱 Dt 染色体数目加倍 DDtt dt 纯合矮皱 ddtt 染色体数目加倍
二、诱变育种
原理: 基因突变
利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 方法: 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缺点:
产生新基因和新的性状,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 度改良某些性状,后代变异性状能较快稳定,加速 育种进程。 有利个体不多,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工作量大 。
4年
杂交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自交
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 个体上,即“集优”,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所需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 育种所需时间较长(自交选择需五--六代,甚至十几代)。 缺点: 想不到的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 要短的育种方法呢?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养
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变异
用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 种子或幼苗 器官大型, 营养含量高
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
体的优良性状 集中于一个个 体上
明显缩短 育种年限
缺 点 育种时间长 实例
培育矮 抗小麦
技术复杂,需与 杂交育种配合 培育矮 抗小麦
只适用于植物,
发育迟,结实低
三倍体无子 西瓜的培育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细胞水平)
把基因视为染色体上的一个位“点”,染色体视为点所在的“线段” 变异类型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分子水平) 实 质
原有基因之间的重 基因(内部)结构的改 新组合.点的结合或 变(点质变,数目不变) 交换(点的质与量均 不变)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主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MI前、 要在间期) 后期) 染色体结构或 数目变化.“线 段”发生结构 或数目的变化 真核生物核遗 传中发生
单倍体、多倍 体育种
意
义
育种应用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一)、多倍体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 (三)、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多倍体育种:
1、常用方法: A、常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有时低温诱导 2、秋水仙素作用: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 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分裂 的细胞时,能够抑制 3、过程: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______ 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 ________不________ ,从而引起细胞内 纺锤丝 移向两极 染色体数目加倍 __________。染色体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_______ 有丝 分裂, 将来就可能发育_________ 植株。 多倍体 3、过程: 秋水仙素 发育 多倍体植株 有丝分裂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抑制纺锤体形成
4、原理: 染色体变异 5、优点: 操作简便、易行 6、缺点:适用于植物,动物难开展。 7、举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8、为什么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处理成熟的植株可以不? 不行,秋水仙素的作用对象是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成熟 的植株大多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应用: 太空辣椒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
三、几种主要育种方法的比较
类型 原理 常用 方法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将具有不同 优良性状的 两亲本杂交
人工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处理生 物 提高变异频率, 大幅度改良某 些性状,加速 育种进程 有利变异少需大 量处理供试材料 培育青霉素 高产菌株
(1)如何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 3个品种获得基因型 结合上述几个实例,请总结 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出杂交育种的特点。
(1)A和B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再与C杂交,得 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即可得到基因型为aabbdd 的种子,该种子可长成aabbdd植株 ( 2 )如果从播种到获得种子需要一年,获得基因型为 aabbdd的植株最少需要多少年?
转基因技术
2008-11-3 红网 11月1日,转基因蓝玫瑰 亮相日本东京国际花卉博览会。这种蓝玫 瑰是转基因玫瑰,被植入三色紫罗兰所含 一种能刺激蓝色素产生的基因,花瓣因而 自然呈现蓝色。
归纳提升
• 1.最简便的育种方法是 杂交育种 • 2.最快速的育种方法是 单倍体育种 • 3.要将两个亲本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亲本上用
长毛立耳猫
长毛折耳猫
杂交
P F1
长毛立耳 BBEE
短毛折耳 bbee
F1间 交配 F2
长毛立耳 BbEe
长毛立耳 BbEe
短折
选优
测交
思考:要培育出一个能 长立 长折 短立 Bbee 稳定遗传的动物品种一 BBee 3代 般需要几代? 长折 短折 长折 BBee bbee Bbee
短折 bbee 短折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纯种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 应用: 矮秆抗病小麦
二
诱变育种
1.概念:人工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 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 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 物发生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依据什么原理? 基因突变 3、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用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处理生物
(3)三倍体西瓜为什么没有种子? 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 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 子,所以没有种子。
(4)为什么还要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受精?
促进生长素的形成
(二)单倍体育种:
1、方法 花药(花粉)离体培养 2、过程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3、优点 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②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体 4、缺点 秋水 仙素
特点
举例
易混点
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界定不清
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属于细胞水平上的变化,显 微镜下可观察到!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属于分 子水平上的变化,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2、“可
遗 传”
≠
“可
育”
三倍体无子西瓜、骡子、二倍体的单倍体等均表现“不育”, 但它们均属可遗传变异——其遗传物质已发生变化,若将其 体细胞培养为个体,则可保持其变异性状——这与仅由环境 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有着本质区别。如无子番茄的“无子” 原因是植株未受粉,生长素促进了果实发育,这种“无子” 性状是不可以保留到子代的,将无子番茄进行组织培养时, 若能正常受粉,则可结“有子果实”。
注意:单倍体育种必须在杂交育种基础上才能完成!
(三)杂交育种----植物杂交
P F1 F2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抗病、黄果肉
ssrr
↓
× 易感病、红果肉 SSRR
杂 交 自 交 选 优 自 交 选 优 若从播种到收 获果实需要一 年,则培育出能 稳定遗传的抗 病、红果肉的 植株至少需要 几年?
易感病、红果肉
SsRr
S_R_ S_rr ssR_ ssrr
抗红
↓×
↓×
ssRR
生长 选育出需要的抗病、红果肉品种
F3
第 4 年
↓×
试一试:动物的杂交育种方法
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 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 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 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短毛折耳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