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本态势

合集下载

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现状

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现状

我国种植业的基本现状1 农产品总量平衡种植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我国己经连续6年增产。

截止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28亿吨,比2000年增加6653万吨,增幅达14.4%;人均粮食产量为399公斤,比2000年增加了9%。

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为570公斤,城镇及农村人均主要农产品消费量分别为76公斤和199公斤。

农产品总量供给相对宽裕。

2 品种结构仍待完善我国种植品种结构上不尽合理。

我国小麦、稻谷作为主粮供给非常充足;但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幅较大,饲料需求迅速发展大幅增加了对玉米的需求量,玉米供给停滞不前导致玉米供给偏紧;在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下国产大豆产量每况愈下,国内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已达70%:棉花种植面积增长缓慢,而近年来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迅速,对棉花的需求日益增加,棉花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糖料作物产量波动较大,近10年来食品饮料行业产能扩张迅猛,对食糖的需求越来越大,食糖供不求已是不争事实。

在保证粮食稳定生产基础上,调整种植结构将是种植业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农产品价格稳步提高从2021年开始,我国开始对稻谷、小麦实施实施最低收购价制度,并每年保持一定增长幅度,另我国还对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农产品实施临时收储制度,以保护农民种植收益,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运行。

近年来小麦、稻谷、玉米价格稳步上行,大豆价格受国外进口大豆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棉花、白糖价格受产量大小年影响而振荡加剧。

2021年以来,受国内极端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生产受灾比较严重,而下游需求一直延续稳定增长态势,玉米、棉花、糖料作物出现供求偏紧的态势,价格涨幅较大。

4 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机械化程度情况,近10年来,我国农用机械拥有量大幅增加,2021年主要农用机械总动力为82190万千瓦,比1998年增加了82%;年度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

2023年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公需课)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3年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公需课)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3年专技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公需课)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在坚持乡村振兴,生态为本方面,要注意的内容不包括()。

A要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B建立绿色高效现代农业体系,支持“公司+农户”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C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将改厕和黑臭水治理作为重点D对地下水、水生生物、滩涂、天然林进行科学保护,但不要利用参考答案:D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建成(),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A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航天强国、健康中国B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海洋强国C教育强国、贸易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D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参考答案:D下列选项中有关交易主体与交易产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交易初期,交易产品为配额现货B在交易初期,交易产品中增加CCER及其他产品C未来,交易主体可增加符合规则的其他投资机构与个人D未来,交易产品可增加碳配额期货,推动二级金融市场发展参考答案:C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水平。

A低等发达国家B中等发达国家C高等发展中国家D高等发达国家参考答案:B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

A实体经济B数字经济C虚拟经济参考答案:A“三大陷阱”不包括()。

A中等收入陷阱B塔西佗陷阱C高等收入问题D修昔底德陷阱参考答案:C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A首要任务C核心D总任务参考答案:A()理念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先声。

A科技支撑B绿色低碳C人文基础参考答案:B农业()属于小农生产,农民依靠人力、手工工具、经验养殖。

A1.0B2.0C3.0D4.0参考答案: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更好结合。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信息平台服务:全生产环节信息服务
大宗蔬菜产业经济研究室
5.轻简化生产水平将有所提升
• 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必然选择。 • 蔬菜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比高。蔬菜由2005
年752.49元/亩猛涨至2016年2818.95元/亩,年均增长 12.76%。在总生产成本中的占比也由2005年的43.15%上升
一、产业基本情况
• 出口小幅减少,进口增长迅速。出口152.4亿美 元,同比减1.8%;进口8.3亿美元,增50.0%;贸 易顺差144.1亿美元,减3.7%。
• 进出口在蔬菜总量中占比很小,但仍然有较大的 外汇贡献。
一、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信息网查询(按编码)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蔬菜出 口额33.71亿美元,同比减6.5%。其中干蔬菜下降最多,出口额同比减少 23.11%;鲜冷冻蔬菜其次,出口额同比减少4.2%;蔬菜种子的出口基本 稳定,同比略增0.09%;加工保藏蔬菜出口增加,涨幅为6.36%。干蔬菜 出口下降较大可能与中美贸易战争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美国是我国干 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7年设施蔬菜产量
单位:万吨
区域
小棚 产量
黄淮海与 环渤海区
2076.4
长江区 1552.0
大中棚 产量
4840.0
4689.1
温室 产量
设施 占设施 占本区 总产量 总产% 总产%
产业发展的特点显示:
• 产业规模已基本满足需求(增速趋缓、行 情总体低迷、季节性波幅缩小、局部性滞 销增多),但总体规模仍可能缓慢增长, 部分品种局部性滞销很难避免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基本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基本态势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与基本态势我国经济目前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和基本态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这些特点和态势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之一是持续增长。

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但相比许多发达国家,我国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以及国内的产能优势。

此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增长,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鼓励消费升级等。

其次,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之二是消费需求的扩大。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消费需求的扩大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消费政策,如减税降费、扩大进口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消费升级。

第三,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之三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推动,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根据统计数据,服务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金融、医疗、教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

此外,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

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加强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推进去产能等措施,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其次,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再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一体化。

我国正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注重不同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了一系列区域政策和战略。

通过更好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协同效应,促进贸易往来、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一体化。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现状与技术模式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现状与技术模式

我国在农业中走向绿色的一卷!他们一直用生态友好的政策和措施把它打出公园从向跳上生态农业列车的农民发放补贴,到挥舞有机农业的旗帜,我国将绿色舞台推向前列。

得到这个,他们把制动使用化学肥料和杀虫剂,确保大自然保持快乐。

结果?土壤质量穿天花板,节水就绪,农村生物多样性蓬勃发展。

绿色的拇指怎么样?继续,我国!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在使农业更加生态友好化方面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一个大的问题是,许多农民,特别是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对绿色技术和做法了解甚少,或者使用不多。

这些生态友好型技术可能非常昂贵和难于使用,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或找出它们。

我们还必须制定更好的政策和金钱奖励措施,让更多的农民转向环境友好型农业。

而继续投资研发,不断改进这些绿色农业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克服挑战,在绿色农业发展领域取得更大进步,我国目前主张吸收尖端技术和开拓性耕作方式。

我国正认真将其资源用于建立和推广精密农业技术,包括无人机、卫星成像和数据分析,其雄心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提高生产力。

我国积极赞同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持续能源来减少农业的生态足迹。

政府正在坚定地促进信息技术和农业的结合,以提高耕作方法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我国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和开创性模式,力求增强农业部门的环境完整性和生产力。

我国基本趋势

我国基本趋势

我国基本趋势我国基本趋势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不断迈向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

我国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首先,经济增长是我国的基本趋势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内生产总值也逐年增长。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不仅是世界产品的制造中心,也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消费者。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科技创新是我国的另一个基本趋势。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推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

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引领了全球科技潮流,也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可以预见,科技创新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此外,社会转型也是我国的基本趋势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此外,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结构调整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发展,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任务。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基本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如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鼓励绿色能源的发展等。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本趋势在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我相信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国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并不断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全面提升。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现状与技术模式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现状与技术模式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成效、现状与技术模式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增长和效率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效、现状以及当前采用的关键技术模式。

一、成效与现状生态环境改善中国长期以来面临着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传统农业模式带来了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应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减少了灌溉用水量,精准施肥技术使农作物吸收养分更为高效,有效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农产品质量提升绿色农业推动了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品安全性和营养品质得到了保障,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农民收入增加绿色农业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增收。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使得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关键技术模式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等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作物生长状况的精准监测和管理。

通过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手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循环利用,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

在这些模式下,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生物防治、有机物替代化肥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生产。

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从种植到收割,从运输到销售,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农业生产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涵盖了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应用。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在智慧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了系列部署,实施了一批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智能装备、北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等智慧农业科技取得了突破。

然而相比发达国家,因起步晚、基础薄弱,我国智慧农业研发应用水平整体呈落后态势;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与核心算法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仍处于“跟跑模仿”阶段,落后先进国家 10~15 年;由于行业顶层设计缺失,各地区的智慧农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智慧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需从战略层面进行系统谋划与科学布局。

现阶段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较多关注概念解析、技术方法创新、技术产出效率测算、技术进展梳理、技术方案论证等方面,而从宏观角度入手,面向 2035 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路线进行的前瞻性分析较为少见,尤其缺乏针对不同规模主体、不同产业类型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

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分析0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的需要技术论证和应用实践都表明,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可实现农业大产业的精准布局、技术管控、提质增效,是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的有效路径。

例如,北京市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的蔬菜无人农场,通过蔬菜规模化生产全生长周期的无人化管理,平均减少人工投入成本约 55%,分别减少水、肥、药施用量 25%、31%、70%。

我国要跻身世界农业现代化国家第一梯队,唯有加快部署智慧农业,推动智能装备替代劳力,根本性地提高生产效率。

02、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人多、地少、各地资源禀赋不均衡、极端气候灾害频发,这是我国的基本农情,同时面临面源污染、疫病防控等压力。

根据《2019 年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报告》,我国 1~3 等的优质耕地占比仅为 27%,基础地力贡献率约为 50%,均比农业发达国家低 20~30 个百分点。

从资源利用率看,尽管近年来农业部门积极推进农业节肥节药行动,至2020 年年底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已提高至 40% 以上,但相比农业发达国家仍有 20 个百分点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科学 2008,9:112~115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08-08-20基金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项目(2007-1-3)作者简介:王启现(1976-),男,山东费县人,农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工程、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研究。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本态势王启现1,孙君茂1,王东阳2,刘自杰1(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绿色农业是一种立足国情、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模式。

本文在探讨绿色农业内涵的基础上,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为例,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产业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绿色农业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绿色农业;基本内涵;发展现状;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08)09-0112-04Develop ment St atus and Trend of Green Agr i culture i n Chi n aWANG Q i -xian 1,S UN Jun -mao 1,WANG Dong -yang 2,L IU Zi -jie1(11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Infor m ation,Chinese 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B eijing 100081,China;21Institute of A gricultural Econo m ics and D evelop m ent,Chinese 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B 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Green agriculture is a ne w type of Chinese agriculture which fully considers the nati onal con 2diti ons and the require ments of modernized agriculture devel opment 1The connotati on of green agriculture was expounded in this paper 1The devel opment status of green agriculture in China was analyzed fr om devel opment scale,devel opment s peed,industrialized level,econom ic and s ocial benefit 1The p r os pect of Chinese green agriculture was als o put f or war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1Key words Green agriculture;Basic connotati on;Devel opment status;App licati on p r os pect 我国绿色农业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进入90年代,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安全、营养成为追求目标。

为此我国在制定“八五”规划时提出了绿色食品的理念,并作为一项工程由农业部组织在农垦系统开始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欢迎,但囿于终端产品,发展空间受限。

1994年国家环保局正式成立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逐步走向正规化,但因价格高、产量低等原因,难以适应人多地少的国情。

进入新世纪,在试点基础上,农业部从2002年起强力推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无公害农产品迅速铺开,但因标准低等原因,质量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鉴此,我国于2003年正式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并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分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基本态势,对于制订科学的政策、措施促进绿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绿色农业的内涵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绿色食品概念并付诸实践以来,许多学者就对绿色农业的定义和内涵等相关问题开始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在深入分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产品与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我国于2003年在“2003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绿色农业的科学概念,并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此后,一些专家和学者认真探索,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论文,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也专门成立了绿色农业理论专业委员会,开展绿色农业理论的相关研究,召开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绿色农业初探》、《绿色农业导论》等论著,认为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业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但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绿色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的一种,应重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食品发展;有的学者认为发展绿色农业就是将绿色食品的终端环节向生产环节和产地环境延伸,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有的学者认为绿色农业是一个筐,不仅包括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也包括无公害农产品;更有的学者将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统称为绿色农产品。

总的来看,绿色农业尚属于一个模糊概念,绿色农业的内涵、外延、目标等还远没在学界特别是农业科学界形成广泛共识,人言人殊,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绿色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应该把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走生态环境保护、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提高的协调发展之路。

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不仅要包括可称为绿色农产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产地环境优良,质量一般都有保障)和部分无公害农产品(因为相当多的无公害农产品与传统农产品生产并无本质区别),也要包括作为原料的绿色农产品(除食品加工、纺织工业、橡胶化工、纸制品/木材/包装制造等传统轻工业原料以外,还包括体现保健功能、能源功能等农业多功能性的保健医药工业、能源工业原料),还要包括绿色休闲产品(如体现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农业多功能性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农业、生态景观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等),因此绿色农业的终端产品不宜简称为绿色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可简称为绿色农业产品。

2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例,近20年我国绿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就,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户和相关企业获益明显。

211 绿色农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一是监测和认证面积快速扩大。

截至2006年底,全国绿色食品环境监测和有机食品认证的绿色农业面积达到131019×104h m2,是2003年的213倍。

其中,2006年全国绿色食品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为1000×104h m2,是1997年的417倍,年增长率达到1817%;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31019×104hm2,是2003年的510倍,年增长率高达7113%。

二是绿色农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和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绿色农业企业总数达到5135家,是2003年的214倍。

其中,2006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4615家,是1997年的815倍,年增长率达到2618%;有机食品认证企业520家,是2003年的511倍,年增长率达到7211%。

212 绿色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是绿色农业产品数量迅速增加。

1990~1996年我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数仅从127个增加到289个,年增长率14168%,1997~2006年的年增长率达到3415%。

2006年全国绿色农业产品的数量达到15146个,实物总量达到739515×104t,分别是2003年的316倍和213倍。

其中,2006年底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数分别达到12868个和2278个,是2003年的312倍和919倍,年增长率达到4713%和11414%;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实物量分别为7200×104t和19515×104t,是2003年的212倍和1415倍,年增长率达到3012%和14318%。

二是绿色农业产品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2006年我国绿色农业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156119亿元,是2003年的211倍;出口额达到2017亿美元,是2003年的118倍。

其中,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年销售额分别达到1500亿元和6119亿元,是2003年的211倍和618倍,年增长率达到2715%和8915%;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额分别达到1916亿美元和111亿美元,是2003年的118倍和218倍,年增长率达到2210%和4012%(表1)。

311 第9期 王启现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基本态势 表1 1997~2006年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速度状况年份产品总数(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物产量(万t)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年销售额(亿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额(亿美元)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034030231326013157239111018013988 2004649658846003712860351215213 200597281249630066191030371116121136 2006128682278720019515150061191916111 注:数据来自历年绿色食品统计年报。

213 绿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形成了比较优势明显的集中产区。

各地积极推行“政府部门支持、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参与”的组织方式,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踊跃创建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16个省份的110个“”进入为期一年的创建期,种植面积达21513×104hm2;2006年增加到151个,比2005年增加3713%,面积达到270×104h m2,比2005年增长2514%,占绿色农业产品种植面积的6412%。

二是绿色农业龙头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2002~2005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从1756个增加到3695个,年增长率为2014%;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56家增到192家,年增长率5018%,省级龙头企业的年增长率也达到4618%;绿色农业企业中龙头企业所占比重也从2002年的18105%上升到2005年的271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