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一轮《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练习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专题复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冷涡是指出现在空中(700hpa高度以上)的一种高空气旋式涡旋,中心温度比四周低。冷涡中的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所以,常会产生阵雨、雷阵雨甚至雷雨大风或冰雹等不稳定天气。强烈发展的冷涡也会造成暴雨天气。6月22日前后,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影响了京津冀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方风力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6.下图中表示图示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A. B.
C. D.
7.此次锋面系统过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地区的旱情。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
②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③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A.①B.②C.③D.④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甲地盛行西北风的主要成因是
A.位于低压的南部B.位于高压的西部
C.位于低压的北部D.位于高压的东部
17.该季节,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
30.当图示河流入海水量达到一年当中最大时( )
A.自转线速度:⑤>②B.自转角速度:⑤<②
C.白昼时长:⑤>②D.正午太阳高度:⑤<②
31.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受暖气团影响B.②地正值降水天气
C.③地受暖气团影响D.④地正值晴朗天气
32.下列关于右图中河流的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东倾斜;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位于冷气团一侧)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贵阳以西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常见的天气系统、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A.对流雨B.冷锋雨C.台风雨D.暖锋雨2.11月22日天气开始转晴,据材料判断22日之后几天最易出现的现象是A.晴朗大风B.洪涝灾害C.浓雾天气D.霜冻天气3.2018年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古籍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但对江西人来说,想在11月下旬见到雪有点困难。
由此可知A.江西位于江南,不易出现降雪天气B.不同地域物候变化存在差异C.江西冬季比较干旱,不易出现降雪天气D.古人归纳出的规律不科学、不准确【答案】1. B 2. C 3.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1.11月5-9日,该地天气由阴转雨再转阴,气温明显下降,风向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是典型的冷空气南下导致的天气,B正确;对流雨是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多发生在赤道地区,我国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该季节为秋末,A错;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11月处于秋末,台风发生的概率较小,且台风过境雨势更大,C错;暖锋过境,气温会升高,D错。
故选B。
2.天气转晴后,该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梯度较小,无大风,A错;雨天过去,不会出现洪涝灾害,B错;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天气转晴,夜间大气逆辐射较弱,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形成浓雾,C 正确;天气转晴后,气温高于0℃,不会出现霜冻天气,D错误。
故选C。
3. 小雪时节,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 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相对来说,江西纬度偏低,11 月气温依然偏高,因此见到下雪有 点困难,反映的是不同地域物候变化存在差异,B 正确;江西之所以在这个时间段看到下雪有点困难,是 因为尚未到隆冬时节,并非江西不易出现降雪,也不是古人归纳的不科学,ACD 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基础知识+针对习题)

准静止锋 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
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 。 多出现连续性降雨天气。
图1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l~2题。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
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C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 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 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4—6题。
2、 判断风向、风力大小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
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
10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B
11.30~48小时之间, 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6.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m地有雨,n地晴 D.m地晴,n地有雨
图1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l~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
的风向分别为 B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天气特征:降水、 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①暖空气 沿锋面被迫抬升, 成云致雨;②水 平气压梯度大, 风力大; ③受冷空气影响, 气温下降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12)常见的天气系统(含解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单项选择题(2019·徐州模拟)如图是2018年5月11日2时我国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图中四点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点和②点风向基本相同B.③点和④点降水概率最大C.四点中风速最小是④D.①点气温较低,天气晴朗2.关于④点即将到来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加大,气温降低B.风速变小,天气转阴C.气压降低,气温升高D.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1.D 2.A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①点风向为东北风,②点风向为偏南风;③点和④点降水概率小;四点中风速最小是等压线最稀疏的②;①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天气晴朗。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④点即将迎来冷锋过境,等压线越来越稠密,水平气压梯度越来越大,风速加大,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2019·苏北四市联考)如图为2018年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时刻()A.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B.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D.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4.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D.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解析:3.C 4.D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时刻气压太原低于呼和浩特;风速乌兰巴托大于上海(乌兰巴托的等压线密集,上海附近的等压线稀疏);呼和浩特位于冷锋锋后,上海位于暖气团控制区,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乌兰巴托的风向为东北风,呼和浩特的风向也为东北风。
第4题,太原市未来两天经过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带来的天气。
(2018·盐城中学模拟)下图为2018年5月9日0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A.①地气压大于1 010 hPa B.②地位于低压槽C.③地雨雪交加D.④地风力最大6.受暴雨影响,该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是()A.山东东部B.广西东北部C.江苏北部D.青海东部解析:5.D 6.B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地气压小于1 010 hPa,②地位于高压脊,③地位于冷锋过境后的地区,雨雪少,④地等压线稠密,风力最大。
2023年高考地理复习精题精练-常见天气系统(原卷版)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考点01 常见天气系统飑线是指一种小范围、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其破坏性很强大。
飑线的产生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造成了上冷下暖的格局,使对流层上下热力结构不同,产生高强度的强对流天气。
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
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暴、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
山东博山1小时阵水量超40毫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A.低温湿润B.低温干燥C.炎热干燥D.炎热潮湿2.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飑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B.飑线通常形成于暖区内C.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南风D.飑线降水多发生在后方3."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减弱B.热量加强C.水汽得到补充D.湖面摩擦力小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
下图为”某日8时我国及周边区域的地面天气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正常年份情况下,该日最可能在()A.1月下旬B.7月下旬C.10月下旬D.12月下旬5.该日即将迎来降雨的测站最可能位于()A.北京B.南京C.广州D.乌鲁木齐6.图中台风自南向北于10日15点登陆台湾岛,11日3点离开台湾岛,则11日6点台湾岛的主要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下图示意某年7月23日我国东南沿海天气形势。
图中L代表气压中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L气压中心属于()A.气旋B.反气旋C.高压D.寒带气旋8.造成此刻甲、乙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团性质9.此刻与丙地相比,甲地()A.风力较大B.降雨区范围较大C.气温较低D.降雨强度较小乌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高耸于滇东北和黔西北高原,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
高考地理一轮 常见的天气系统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常见的天气系统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一、选择题读甲、乙两图,回答以下2题。
1.甲图所示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乙图的哪种天气系统造成( ) A.① B.② C.③ D.④2.当该天气系统强盛时,广州最有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天气(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以下2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 天气的空间变化。
3.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4.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D.移动快慢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以下3题。
5.则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6.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 N地C. P地D. Q地7.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读下图,回答以下2题。
8.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1880-1900B.1920-1940C.1958-1978D.1978-19989.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
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
读图回答以下2题10.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是11.丙地的风向是A、偏西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12.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最高气温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A.8月9日有寒潮到达B.8月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C.8月9日受台风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D.8月9日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梅雨连绵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常见天气系统(含解析)

一轮复习针对训练: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3~9日经过南昌市。
下图是某学校气象哨记录的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3题。
日降水强度增大的原因是暖锋过境下沉气流控制2风力最大的一天是日日日日3导致6~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因素是A昼长夜短B正午太阳高度C偏北风降温D大气热力作用2022年第22号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12:40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1日6时发布的未来24小时降水预报图。
读图,完成4~5题。
4预报图显示A台风中心穿过湖南C“海马”风力渐强D赣南地区可能出现地质灾害5台风“海马”登陆后,移动的路径方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A西北东北信风带B东北盛行西风带C西北地转偏向力D东北副热带高气压带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
下面为2022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A气压高,气温低B风力小,湿度大C气流下沉,对流弱D地形阻挡,风力小7此时石家庄A风雪交加B风向为西北风C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D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增多下图示意2022年某日亚洲部分地区天气状况。
读图完成89题。
8.这一天最有可能是A.10月12日B.9月21日C.12月31日D.5月22日9.对该日天气形势分析符合实际的是A.西安34°N,109°E风力大于北京B.东京阴雨,偏东风C.首尔阴雨,西南风D.台北晴,偏北风下图示意某年12月18—24日影响亚洲东部的某种天气系统。
图中的小圆圈为气压中心,圆圈下的数字为中心气压值,圆圈上和锋线上的数字为日期。
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气象部门发布了寒潮预报,甲地降温最剧烈的时间是日日日日11与18日的天气相比,寒潮过境时甲地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B大气逆辐射减弱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D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二、材料分析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二练习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二练习题天气系统是指由大气中水、气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形成的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锋面和高气压系统等。
下面是一些高中生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
1. 下列关于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
B. 气旋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
C. 气旋在南半球的运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D. 气旋的边缘是冷空气。
答案:A. 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
解释:气旋是指气压中心呈低压的系统,气压梯度力使得空气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造成气旋的运动。
2. 锋面是指两股不同性质气团的交界面。
下列关于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冷锋与冷锋相遇会形成冷锋。
B. 暖锋与暖锋相遇会形成暖锋。
C. 暖锋通常带来明显的降水和气温升高。
D. 锋面在高空通常是平的。
答案:C. 暖锋通常带来明显的降水和气温升高。
解释:暖锋是指暖气团迎面推进并覆盖冷气团的锋面。
暖锋带来的降水主要是连续的、广泛的轻至中度降水,并伴随着气温升高。
3. 高气压是指气压中心比周围地区气压要高的天气系统。
下列关于高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气压周围的风向是顺时针。
B. 高气压通常伴随着晴朗的天气。
C. 高气压中心区域气温较低。
D. 高气压可以阻挡锋面的推进。
答案:B. 高气压通常伴随着晴朗的天气。
解释:高气压通常伴随着天空晴朗、风平浪静的天气。
高气压中心地区的气温较高,空气下沉导致天气稳定,使得云层较少形成。
4. 以下哪个天气系统可以对气温和降水产生较明显的影响?A. 暖锋B. 平面锋面C. 冷锋D. 高气压答案:C. 冷锋解释:冷锋是指冷气团迎面推进并覆盖暖气团的锋面。
冷锋通常伴随着降水和明显的温度下降。
5. 以下哪个天气系统会产生旋转风力和降水?A. 高气压B. 平面锋面C. 热带气旋D. 温带气旋答案:D. 温带气旋解释:温带气旋是指在中纬度地区形成的大气环流系统,它由冷锋和暖锋组成,通常会产生旋转风力和降水。
总结:天气系统包括气旋、锋面和高气压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练习题
1.在严热的夏天,广东沿海地区部分城市乌云密布,骤然下起大雨。
影响这次降雨的原因是()。
(A)受冷锋过境影响(B)受暖锋过境影响(C)受气旋影响(D)受反气旋影响
2.广东是台风高发区,每年夏季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带来灾害。
台风的形成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
(A)强烈冷锋过境(B)强烈暖锋过境(C)气旋强烈发展移动(D)反气旋强烈发展移动3.在夏天,我国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水气集中。
出现梅雨天气是()。
(A)暖锋过境前的阴雨天气(B)冷锋过境后的阴雨天气
(C)受气旋影响的阴雨天气(D)准静止锋徘徊不前形成的阴雨天气
4.我国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影响后会持续长时间伏旱,这是因为()。
(A)中国的天气“雨过天晴”,长时间下雨必长时间伏旱
(B)受反气旋影响水气凝结,天气晴朗
(C)伏旱时的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没有充足水气形成降雨
(D)暖锋与冷锋聚合,出现降雨与伏旱分化
5.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在冬季有长时间降雨天气,而沿海地区正干旱干燥。
云贵高原降雨天气说明()。
(A)当地受准静止锋影响,把从印度洋吹来的水气凝结小雨降落。
(B)东南季风的极地大陆气团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准静止锋持续降雨
(C)云贵高原在冬季才受到季风影响带来持续降雨
(D)由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气团和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交汇形成准静止锋持续降雨
6.2005年“珍珠”台风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产生的原因是()。
(1)北半球逆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2)北半球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3)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的天气现象(4)过境气流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A)(1)(3)(B)(2)(4)(C)(1)(2)(D)(1)(4)
7.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B)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过境时云量增多或形成降水(D)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8,下列关于热带气旋发展的危害正确的是()。
(A)洪水冲毁,淹没农田和公共设施等(B)破坏农业、交通通信、公共设施等
(C)粮食减产、人畜缺水(D)强烈降温造成冻害
9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A)盛夏长江流域伏旱天气(B)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C)冬春季节冷空气南下(D)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10、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特征是()。
(A)暖气团被迫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B)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冷却凝结产生连续性降雨
(C)冷气团代替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温度骤降,天气晴朗。
(D)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北京时间2009年8月7日23时,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沿海登陆,“莫拉克”台风引发重大水灾,重创台湾南部。
截止到8月25日下午6时,已造成全台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
据此完成11~13题。
11.能反映受此次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与台风“莫拉克”登陆后移动路径无关的是()
A.地转偏向力
B.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运动
C.中纬西风
D.低纬信风
13.下列有关台风“莫拉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带来大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
B.受其影响台湾花莲将吹偏北风
C.登陆后风力将增强
D.登陆后暴雨强度将减弱
16.(2010·烟台模拟)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压状况看,①地为中心,③地为中心。
(2)图中②地吹风。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其原因是。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08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最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
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2:2008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1,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方式主要是。
(2)读材料2,图中雨区主要出现在我国的、、和地区。
(3)未来几天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将经历天气变化过程,具体表现为。
(4)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
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判断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