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应用解剖
腹部断层解剖学 2脊柱区理论课件

颈椎
胸椎
腰椎
2.经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下方的椎体 主要特征:椎管为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上部。
经过不同部位的椎间孔上部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胸、腰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脊神经节
脊神经节
颈段
胸段
腰段
3.经椎间盘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间盘 主要特征:椎管呈不完整的骨性环,其断开处为椎间孔下部, 不同部位椎间孔下部经过的结构不同,颈段主要为脊神经根, 胸腰段主要为椎间静脉。
硬膜外脂肪 黄韧带 棘间韧带
胸段矢状面解剖及影像
经胸椎正中的矢状层面(MRI FSE T2WI)
第1胸椎椎体 脊髓
胸椎棘突 蛛网膜下腔
胸椎椎间盘 黄韧带
食管
腰段横断面解剖及影像
经腰椎椎弓根的横断层面(CT)
腰大肌 横突 椎弓板
腹主动脉 第3腰椎椎体
椎弓根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经腰椎椎体下部的横断层面(CT)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 后纵韧带
侧壁:椎弓根、椎间孔 后壁:椎板、黄韧带
(四).脊髓及被膜
• 位于硬脊膜囊内,为前后 稍扁的圆柱形,其各段大 小和外形不同
• 被膜:硬脊膜、蛛网膜和 软脊膜
脊柱区断层解剖
1.经椎弓根的横断层面
断面经过的部位:椎弓根 主要特征:椎管为完整性骨环,由椎体、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
央部 ,CT表现为细密的网 椎体骨密质
格状影,边缘清楚
椎体骨松质
附件骨骨松质 棘突
横突 CT
横突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椎体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脊神经根
脊柱的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脊柱的解剖结构,掌握脊柱各部分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 熟悉脊柱的生理弯曲及其对人体的意义。
3. 掌握脊柱关节的解剖特点,了解脊柱的运动机制。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人体脊柱标本、解剖图谱、解剖模型。
2. 实验设备:解剖台、手术刀、解剖剪、解剖镊、放大镜、解剖镜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1)观察脊柱的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
(2)观察脊柱的侧面观: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3)观察脊柱的后面观: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斜后下方;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2. 观察脊柱的骨性结构(1)椎骨:观察椎骨的组成,包括椎体和椎弓,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等。
(2)椎间盘:观察椎间盘的构成,包括髓核、纤维环、上下的透明软骨终板和Sharpey纤维。
3. 观察脊柱的关节结构(1)椎间关节:观察相邻上下关节突构成的下关节突在下一脊柱的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柱的稳定,不向前滑。
(2)椎弓峡部:同一脊柱的上下关节突之间,椎弓板由椎弓根向后内方延续,并与中线联合成棘突。
4. 观察脊柱的韧带结构(1)前纵韧带:正常不显影。
(2)后纵韧带:节段性位于椎弓板之间,横断面呈V”字形,正常厚度为3-5mm。
(3)棘上韧带:连接棘突,起固定作用。
(4)棘间韧带:连接相邻棘突,起固定作用。
(5)横突间韧带:连接相邻横突,起固定作用。
5. 观察脊柱的神经结构(1)椎管:椎体后方,纵行半透明区。
(2)椎间孔:相邻椎弓根、椎体、关节突和椎间盘之间,颈椎在斜位清楚,胸腰椎在侧位清楚。
6. 观察脊柱的运动机制(1)颈椎:可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
(2)胸椎:可进行屈、伸等运动。
(3)腰椎:可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脊柱的骨性结构: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等构成脊柱的骨性支架,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颅脑与脊柱应用解剖学习班的实践与思考

继续医学教育基本任务是对 受过高 等教育 的人 员 进行理 论 及 技术 的 补 充 、 宽 和 更 新 。 20 拓 03年 我 们 申请国家级继续教育项 目《 颅脑与脊柱应用解剖 》 获得批准 。自 20 年 以来 我们每年举办一届 学习 03 班 , 目前共 举办 了五届 , 到 了非常 好 的效果 , 到 收 同时 也反 映 出一 些不 足 , 现总 结如 下 : 1 学习班人员基本情况
维普资讯
四 川解 剖学 杂志 20 0 8年
第 1 6卷
第 3期
・ 5 5 ・ຫໍສະໝຸດ 对 相关 理论 的印象 与理 解 , 继而 组织 学生 在课 堂上 进 行讨论 。例如 , 人胚发生及早期发育这一部分, 因其 内容 细碎 , 构 多而 难 以理解 。教 学 中通 过组 织学 生 结 观看胚胎学的录象、 进行课堂讨论、 观察标本 与模 型 等多 种教 学 手段 强化 教学 内容 。组织课 堂 讨论 时 , 让 学生提问题 , 思考问题 , 使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 , 也可 使 学 生 与学 生充 分交 流 , 过 这种 形 式 的教 学 , 方 通 一
安淑 红 ,吕伯 实 ,顿 爱社 ,赵振 美 ,孙 丰 刚 ,刘 帅 ,乔 坤
( 山医学院 解剖教研 室, 泰 山东泰安 2 10 ) 700
他们是信息的第一获得者 , 而他们多 已晋升到高级职 称, 且年龄偏高在 4 岁以上 , O 另外他们也能够较容易 的申请到进修机会 , 所以在第一、 二届学习班 中, 高级 职称的人员 占有相 当的比例 , 这些人对基础解剖知识 掌握 比较好 , 再系统 的学习一遍理 论知识 , 对他们 的 经验是一个总结和提高 。但 比较而言 , 将这个学习机 会让给年轻人会更好一些 , 且科室主任对年轻人都有 见下 表 。 传 、 带的义务 , 们可以派年轻的医生前来学习 , 帮、 他 参 加 学 习班人 员 的基本 情况 这可能是初级人员上升态势 的原因, ②初级人员呈上 升 态势 的另 外一 原 因 , 于 刚走 出校 园 不久 的 医 生 , 对 他们进入 临床后才发现 自己有许多不足 , 存在的疑 问 很多, 很想再有一个学 习机会 , 们是带着问题 来学 他 习的, 通过教师的讲解 , 及实地解剖 , 很多问题迎刃而 解 、 塞 顿开 、 然 开 朗 。③ 对 于 中级 职称 的 学 员他 茅 豁 们大多在 3  ̄4 岁 之间, 0 0 年富力强 , 精力充沛 , 又是 医 院业务 、 研 的 骨 干 力 量 。他 们 是 走 在 最 前 沿 的 , 科 2 学 习班 的 内容 安排 想到的或遇到的问题最多, 他们更需要这种形式 的学 每一届学习班共 8 天 , ~9 授课 内容及课 时分配 习机会。所以我们 的学习班当中, 中级职称的学员 占 如 下 : ( 论课 8学 时) 颅 底 、 膜 脑 血 管 、 脊 液 有 一半 之 多 , 连 续 五 届所 占 比例 最 大 , 员 当 中 也 脑 理 ; 脑 脑 且 学 的产生 及循 环 ( 理论 课 4学 时 )颅底 、 ; 脑膜 脑 血管 、 颅 有带着 自己的课题前来学习的。 底( 尸体解剖课 8 学时)脊柱、 ; 脊髓( 理论课 8 学时) ; 31 2 学员来源分布 情况 每届 学 习班按 继续教 .. 脊柱、 脊髓 ( 尸体解剖课 8 学时)传导通路 ( ; 理论课 4 育项 目备案 时间如期 举行 , 首先 由科 室投递 预备通 学时)颅脑 、 ; 脊髓 断层及常见病 C MR 诊断 ( T、 I 理论 知 , 主要投 向山东 , 其次是安徽 、 山西、 河北 、 内蒙等省 课 8 时, 学 实验 4学时) 2 ; 个讲座 : 颅脑脊柱脊髓 的 份 。而每届 的报到 人数 在 1 至 1 之 间 , 到率 4人 6人 报 影像学诊断 ( 学时) 4 和神经外科新进展( 学时) 4 。每 较小。计算五届报到总人数 , 中来 自市级医院的占 其 届 的授 课 内容 基本 如上 , 学 时分 配会 略有 改动 。 但 1 ; 自县级医院的占 7 ; 自区级及乡镇 医院 7 来 9 来 3 讨 论 占 4 。首先不难看 出, 县级 医院来源最 多 , 市级 医 3 1 学 员基本 情 况的 分析 . 院较少 , 区级及 乡镇医院更 少。分析这种分布情况 , 3 11 职称及年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 , .. 我们发现 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 ①我们发放的预备通知主要面 连续五届的学习班人员有 一个 动态变化 。从 学员 的 向县 、 市级医院 , 因为就 目前我国医疗 现状而言 , 区级 年龄和职称上看 , 第一届到第五届学员的年龄呈现逐 及乡镇 医院能够开展颅脑外科 的比较少而且较局 限。 渐年轻化的趋势 , 职称 由高 、 中级人员居多向中、 初级 ②来 自 县级医院的 占大多数 , 是由于县级医院是基层 人员为主过渡。高级职称学员所 占比例 由 2 . 过 医院 , 67 颅脑外科 已广泛的开展起来 , 病人多, 医疗工作 渡 到 1. , 级 职 称 由 7 . 到 6. , 级 职 繁重 , 25 中 33 25 初 患者 的病情 比较 复杂 , 医生们需要不 断的提高 称 由 0 2 , 到 5 呈现一个高级职称渐 降, 初级渐升 , 技术水平才能胜任 自己的临床工作 ; 另外 , 县级 医院 中级职称人员居多的态势。分析其原 因, 可能与下列 高水平 的学术活动仍 比较少 、 科研力量较薄弱 , 医生 因素有 关 : 我们 发 通 知 都 是 直 接 发 给科 室 主 任 的 , ① 们 得不 到及 时 的充 电。③ 在市级 医院里 , 学术 氛 围相
脊柱断面影像解剖

目录
概述 脊柱区的应用解剖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 脊柱区断面的解剖学特点 脊柱区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脊柱区断面解剖及影像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标志性结构 三、脊柱区结构的配布特点
一、境界与分区
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是指脊柱及其后方、两侧软组织 所配布的区域。
(一)椎骨
✓一般形态
椎体 椎孔
棘突 下关节突 上关节突
横突 椎弓峡部
环状骺板
椎孔 椎弓板 椎 椎弓根 弓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及7个突起 (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
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 为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部,由 于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故又称为关节突间部
✓椎骨的构造
棘突
✓骨松质:位于骨结构的中
央部 ,CT表现为细密的网 椎体骨密质
格状影,边缘清楚
椎体骨松质
附件骨骨松质
棘突
横突 CT
横突
2.椎管及内容物
✓硬膜外脂肪 低密度影 椎间盘
✓硬脊膜囊 呈圆形或椭 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 平扫不能区别硬脊膜囊、 脑脊液和脊髓。
脊髓 竖脊肌
✓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 膜外间隙内,在CT平 扫上不能单独显示, 增强扫描呈点状高密 度影。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上→下)斜方肌前缘、 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与胸壁交 界处、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至尾骨尖的连线。
分区:颈段、胸段、腰段、骶尾段
颈段 胸段 腰段 骶尾段
二、标志性结构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4.髂嵴和髂后上棘 5.肩胛冈和肩胛下角 6.竖脊肌
显示为低信号
解剖学脊柱的名词解释

解剖学脊柱的名词解释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起着支撑身体、保护脊髓、连接头部和四肢的作用。
解剖学脊柱的名词解释将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一结构提供帮助。
1. 脊柱的结构与功能:脊柱由一系列骨骼构成,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五部分。
它们连接成一个柔韧的整体,能够承受身体负重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和周围神经,同时提供支撑和运动功能。
2. 椎骨的解释:椎骨是脊柱的基本组成单位。
它们呈环形结构,骨质较硬且有弹性。
每个椎骨都有一个圆孔,通过这些圆孔形成的脊柱管内有脊髓通过。
椎骨之间由关节连接,形成了整个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3. 椎间盘的解释: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骨的软骨结构,位于椎骨之间。
它由外周的纤维环和内部的凝胶样核心组成。
椎间盘具有减震、缓冲和吸收压力的功能,对脊柱的运动起到重要作用。
4. 脊髓和脊神经的解释:脊髓是脊柱内的主要神经组织,是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心。
它起始于脑干并延伸到腰段,将神经信号传递到不同的身体部位。
脊髓之间有31对脊神经从脊髓出来,分布到全身各处,负责感觉和运动的控制。
5. 脊柱的生理曲度:脊柱在正常情况下具有四个生理曲度,分别是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
这些曲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减少重力对脊柱的压力,同时提供灵活性和吸震功能。
6. 脊柱的常见问题:由于生活方式、姿势不良、过度使用等因素,脊柱常常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例如,脊椎侧弯(脊柱侧弯)、椎间盘突出、脊柱退行性变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疼痛、运动受限和神经问题等。
7. 保护脊柱的方法:为了维护健康的脊柱,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并进行适当的保护。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定期进行体检,注意体重控制也非常重要。
8. 脊柱的扩展应用:解剖学中关于脊柱的知识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用,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工程师在设计高楼大厦时,需要考虑到脊柱的结构和力学原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第一部分

关节和两个磨动关节。
上位颈椎
背面观
颈椎整体观
隆椎
钩突
钩
钩突
椎
关
节
钩椎关节囊
维持寰枢关节稳固性旳构造有:
关节囊、寰枢前膜、寰
枢后膜、覆膜、寰椎十字韧 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 等。
环枕前膜
前纵韧带
环枕后膜 椎动脉
项韧带
椎动脉行程
椎动脉 第六颈椎孔
覆膜与前纵韧带
覆膜
后纵韧带
(1)
翼状韧带
覆膜深部
(2)
齿状尖韧带 翼状韧带
(3)
(4)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一部分
脊柱、脊髓 应用解剖
一、脊柱
(一)、椎骨旳基本形态与构造
椎体 椎孔 椎弓根 椎弓板 横突
棘突
上关节突 椎上切迹 横突肋凹 椎下切迹
下关节
(二)、各段椎骨旳特征
1、颈椎:
(1)、椎体小、有横突孔、棘突分叉、上下 关节突近似水平位、椎孔较大且多呈卵圆形。 (2)、钩椎关节(Luschka’s 关节) (3)、UTAC---即Unco、Transero、Articular complex称钩突、横突、关节突复合体。
颈椎上面观
棘突 椎孔 上关节面 横突孔 钩突 椎体
颈椎前面观
上关节突
钩突 下关节突 椎体
颈椎左侧面观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棘突
环椎、枢椎 (1)
上面观
前面观
环椎、枢椎 (2)
下面观
背面观
寰枕关节与寰枢关节
寰枕关节由寰椎侧块上关节面和枕骨
髁关节面构成椭圆状滑膜关节,有松弛 旳关节囊,能作相互垂直旳两个轴上旳 运动。
脊柱骨折精品PPT课件

脊柱骨折
屈曲压缩型: 以前柱压缩 损伤为主。
17
脊柱骨折 腰椎屈曲压缩损伤
18
脊柱骨折
▪ (2)伸直型:常发生于颈腰和腰椎,高处坠 落,患者仰面落地,腰部被障碍物阻挡,使脊柱过 伸,发生前纵韧带撕裂,椎体分离和附件骨折。
19
脊柱骨折
(3)垂直压缩型:属于 爆裂型损伤,
▪ 高处掉落的物体纵向打 击头顶,或
4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脊柱由33个椎骨 构成,是负重、运动 吸收震荡及平衡肢体 的重要结构,并具有 支持保护内脏和脊髓 的功能。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脊柱骨折 应用解剖生理
▪ 1.椎骨的结构: ▪ (1)共性:由小到大排列的椎体与椎弓,由薄 到厚的椎体,左右对称性结构,椎管容积和前后 径与横径。椎弓上存在两对上下关节突,两个横 突和一个棘突。颈椎横突有横突孔,椎动脉通过。 椎体与椎弓融合成为椎孔,众多椎孔构成为椎管, 容纳脊髓和马尾。椎弓根较细部位有椎上、下切 迹,相邻切迹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节段脊髓 血管通过。
21
脊柱骨折
屈曲牵张型: 以中柱和后 柱牵张损伤 为主
22
脊柱骨折
(5)侧屈型损伤 高处坠落一侧臀部 着地重物打击一侧 躯干发生椎体一侧 压缩骨折,对侧受 牵张暴力,引起神 经根或马尾损伤牵 引性损伤。
23
脊柱骨折
(6)屈曲旋转型损伤
脊柱受到屈曲和向一 侧旋转的两种复合暴力 作用,造成棘上、棘间 韧带牵拉损伤,旋转轴 对侧的小关节囊撕裂、 关节突关节脱位,椎管 变形,脊髓受压。
伤科学
1
脊柱骨折
Spine Fracture
2
脊柱骨折
▪ 概述 ▪ 应用解剖生理 ▪ 病理-分型、机制 ▪ 临床表现-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表现 ▪ 治疗-原则、标准治疗、传统治疗
脊柱解剖新概念(一)

脊柱解剖新概念(一)脊柱解剖新概念简介•脊柱解剖新是指对人体脊柱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旨在深化我们对脊柱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的理解,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解剖学知识。
•脊柱是人体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保护脊髓、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持身体姿势的重要作用。
对脊柱的解剖学知识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临床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解剖学内容•脊柱骨骼结构:详细介绍脊柱的构成和各个部分的命名及特点,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等。
•脊柱关节结构:介绍脊柱上下相邻椎骨之间的关节结构,包括椎间关节、椎弓根关节和椎体关节等,以及这些关节的解剖特点和功能。
•脊柱韧带及肌肉:对脊柱周围的韧带和肌肉进行解剖学描述,包括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韧带、多肌筋膜等,以及这些结构的作用和对脊柱稳定性的维持。
•脊柱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描述脊柱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情况,包括脊柱动脉的分支、神经根的走行和分布等。
•脊柱发育和变异:介绍脊柱的发育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变异情况,如脊柱裂、脊柱侧弯、脊椎畸形等,帮助了解这些疾病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脊柱手术解剖:对进行脊柱手术的医生和学生,提供脊柱手术解剖的详细知识,包括手术入路、手术技巧和手术风险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应用价值•提高临床医学工作者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为进行脊柱手术的医生提供解剖学知识基础,降低手术风险。
•为脊柱相关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促进脊柱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进展,推动脊柱健康的维护和康复工作。
以上是对“脊柱解剖新”的简要概述,这一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带来更多关于脊柱结构和功能的全面认识,为临床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