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一)成就篇 表格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成 就
表格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核心标志 燃料或能源 进入的时代 主要 成果 动力机 交通 工具 第二次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请完成填空内容) 时 间 1733 年 1765 年 1785 年 1807 年 1814 年 类别 时间 1866 年 能源 1870 年 1882 年 人 物 凯伊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国家 德国 比利时 美国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发电机 电动机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重大发明 影 响
美国
有线电报 横跨英吉利海峡电缆 (第一条海底通信电缆) 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美国 意大利
电话机 无线电报
1896 年 事件项目 开始时间 重要标志 主要发明成 果及发明家 (国籍) 交通工具 动力 起源或发展 快的国家 迈入时代 对中国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1885 年 交通 1893 年 德国 德国 最早的汽车 四轮汽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903 年 1859 年 石油 化工 1867 年 瑞典 美国 美国 埃德温· 德雷克 飞机 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世界 上第一口由井 发明炸药
1837 年 1851 年 电信 1866 年 1876 年 1894 —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开始国家政治前提
时间
开始标志标志性发明动力机械
成果
能源
时代特征
影响
对中国的影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比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美、
德走在前端。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大
和加强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上半期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珍妮机的发明(棉纺织业部门)电力的广泛应用
蒸汽机电力、内燃机
蒸汽机内燃机
生活:珍妮机的发明(哈格里夫斯)电力为动力:电车、电话、电灯、生产:改进蒸汽机(瓦特)电报交通:轮船( 1807,富尔顿,美国)内燃机为动力:汽车、飞机火车( 1825 史蒂芬孙,英国)
煤电力、石油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生产力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生产力: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汽时代 .发展,人力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际格局 :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国主义阶段。

局面国际格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求(东方从属于西方)着月球、富者越富”的局面。

(东西方拉大了距离)
侵略: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向中国发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动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本殖民地封来,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建社会的深渊。

反抗: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
技术,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PPT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PPT课件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3、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棉纺织:1、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年);2、克隆普顿- 骡机(1779年);3、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年)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 交通运输:1、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2、史蒂芬孙-蒸汽 机车(1814年)
1、首先了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2、 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 工人和技师;3、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这六个条件是否完备,优劣状况,综合起来就决定 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3、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 3、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
始了城市化进程;
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
4、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 输出为主的时期;
属于西方;
4、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 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 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生改变。
二、迁移和运用:
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与区别?
次第 项目
时间 背景 条件
主要 成就
特点
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生产技术-自 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3、资金-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 市场-德、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一、珍妮纺织机18世纪中期,大英帝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

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

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二、蒸汽火车蒸汽火车也叫蒸汽机车,是利用煤为动力,以蒸汽机为核心的最初级最古老的火车。

蒸汽火车的外观和功用与如今的各种火车相差甚远,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的火车,蒸汽火车通过用煤烧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使火车运行。

三、汽船最早建造蒸汽机船的是法国发明家乔弗菜,他在1769年就建造了世界第一艘蒸汽轮船“皮罗斯卡菲”号,用蒸汽机启动。

后来,英国人薛明敦在1802年也建成一艘蒸汽轮船。

可惜它们均未得到实际应用。

蒸汽机船发明后,用蒸汽机为动力代替人力带动桨轮,沿用了1 00多年之四、改良蒸气机1764年,英国的仪器修理工詹姆斯·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纽可门蒸汽机模型时,注意到了这一缺点,并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并于1769年取得了英国的专利。

初期的瓦特蒸汽机仍用平衡杠杆和拉杆机构来驱动提水泵,为了从凝汽器中抽除凝结水和空气,瓦特装设了抽气泵。

他还在汽缸外壁加装夹层,用蒸汽加热汽缸壁,以减少冷凝损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1.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2.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3.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4.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010-6-12 15:25 提问者:时尚之读| 浏览次数:4621次|该问题已经合并到>>两个以上我来帮他解答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还能输入9999 字插入图片删除图片插入地图删除地图插入视频视频地图不登录也可以回答参考资料:提交回答取消推荐答案2010-6-12 20:26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等欧美先进国家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开辟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自然资源的广阔前景,这就使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原来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社会。

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世界经济、科学文化、军事和政治的重心从亚洲古老文明国家转移到欧洲和北美,世界格局随之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生产力的一次巨大飞跃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和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

与过去时代的技术变革相比,工业革命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全面、深刻、规模大等特点。

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纺织工业到动力工业,从采矿业到冶金业,从金属加工到工作母机的制造,从农业到交通运输业,没有一个部门不被卷入技术革命的洪流。

在许多工业部门,机械化涉及生产的全过程。

采用机器仅仅是工业革命的一个方面,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科学化对提高生产效率也起了重要作用。

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工厂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流水线;科学地计算完成每道工序所需的劳动时间,合理地安排劳动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品元部件的专业化,增加可替换性,以便实现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以上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成果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0-1840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交通运输业革命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19C中期法、美完。轻工业。
影响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处于康乾盛世,闭关锁国,大兴文字狱
成就
我国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
·原子能技术
1938
哈恩-首次发现核裂变
1939-
美+英/加-曼哈顿计划
罗斯福,原子弹
1945
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1952
美-第一颗氢弹爆炸
1954
苏联-第一个核电站建立
人类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航天技术;
1957
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
加加林
世界第一个飞上太空的飞行员
·新通讯手段
1876
贝尔-电话
电话之父
1899
马可尼-无线电报
无线电之父
1902
[美]匹斯堡KDKA台
最早的无线广播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1893
狄塞尔-内燃机
柴油发动机发明者
1855
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20C初
亨利福特-流水线生产方法
1903
莱特兄弟-飞机
1909
冯如-自制飞机飞行成功
·化学工业的建立
1965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7
第一颗氢弹
1970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1973
袁隆平-杂交水稻
1983
863计划
1986
星火计划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一、英国篇(英国工业革命)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生产方式手工劳动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工厂制度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工业革命首先出现的领域----棉纺织业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1)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2)经济地位: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等强国,成为“世界工厂”。

3)产业结构:率先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4)社会结构: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5)生活方式:开始城市化进程6)思想观念: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诞生。

7)环境问题: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8)其他方面:社会立法、现代工厂制度人口的增长;财富的增长;女性地位的提高等。

二、欧美篇1、工业革命的扩展:①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此英国的工业国家。

②与法国同时,美国也开始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③19世纪六十年代,俄国、奥地利、日本、也开始了工业革命。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有何作用?(1)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2)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3)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4)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色彩2.民主政治的完善及扩展: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③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3、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②《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③1864第一共产国际的建立。

④巴黎公社(1871年)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三.殖民地篇(以中国为例)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破坏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政治秩序,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杭十(精)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杭十(精)
⑵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 3、意义: 近代技术体系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⑴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 电机的理论原理 1、 ⑵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 发 ⑶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明 ⑷1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 直流电动机 ⑸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化学工业的建立: 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于 A.棉纺织 业 B.毛纺织业 C.交通运输业 D. 采矿业 A
2. 造成英国全国性的纱荒的发明是 A. 飞梭 B.“珍妮机” C. “骡机” D. 水力织布机 A
3. 最先把制造蒸汽动力的设想付诸实施的是 A. 阿克莱特 B. 巴本 C. 纽可门 D. 瓦特 C
2、影响: 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 展
㈢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⑴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 1、发明 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 ⑵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⑴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 2、影响 现 ⑵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 化学工业的产生 ⑴无机化学工业 ㈣化学工 ⑵有机化学工业 业的建立 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 LSLX 药
4. 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限制,大大加速了 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骡机 C.改良后的蒸 汽机 D.蒸汽机车 C 5. 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首先突破 于 A. 英国 B.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C 6. 下列机器由美国人首先发明的是 A. 水力织布机 B. 改良蒸汽机 C. 汽船 D. 蒸汽机车 C
⑵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 “蒸汽时代”。 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 1、原因: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⑴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年代内容国别发明人1765 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
1779 骡机英国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
1785 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
1807 轮船美国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年代内容国别
电力
1866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70年代电力成为新能源
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交通工具七八十年代汽油内燃机德国80年代本茨制成汽车德国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手段4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70年代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意大利
化学工业
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瑞典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卤、苯、人造染料
塑料、人造纤维开始生产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第二次
起止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标志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
社会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人类
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工业化社会建立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凯恩斯主义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