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跑表的设计与仿真
大学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数字跑表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邓坚李波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 数字跑表设计初始条件:1.运用所学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知识;2.用到的元件:实验板、电源、连接导线、74系列芯片、555芯片或微处理器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设计一个具有、‘分’、‘秒’、‘1/100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2.要有外部开关,控制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计时功能;3.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第1天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根据任务书查找资料;第2~4天进行方案论证,软件模拟仿真并确定设计方案;第5天提交电路图,经审查后领取元器件;第6~8天组装电路并调试,检查错误并提出问题;第9~11天结果分析整理,撰写课程设计报告,验收调试结果;第12~14天补充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 6月26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1年 6月26日目录引言 (1)1设计意义及要求 (2)1.1设计意义 (2)1.2设计要求 (2)2方案设计 (3)2.1设计思路 (3)2.2设计方案 (3)2.2.1设计方案一电路图 (3)2.2.2设计方案二电路图 (3)2.3方案比较 (4)图2-2 设计方案二 (5)3部分电路设计 (6)3.1脉冲输出电路 (6)3.2 74LS192计数电路 (7)4调试与检测 (10)4.1调试中故障及解决方案 (10)4.2调试与运行结果 (11)数字跑表的仿真操作步骤及使用说明 (13)结束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引言在当今随着各个领域的高科技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世界更新换代的节奏与人们生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在这告诉发展的当今世界,时间对人们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时间就是金钱。
数字跑表的Multisim模块设计与仿真

基金 项 目 :山东省 高 等学校 科 技计 划项 目 ( N 0 .J 1 3 L A 5 1 )
数字跑表 的 Mu l t i s i m模 块设计 与仿真
吴玉新 ‘ 曹玉萍 1 .山 东女 子 学 院 信 息技 术 学 院 ,山 东 济 南 2 5 0 3 0 0 2 . 齐 鲁 工 业 大 学理 学 院 , 山 东 济 南 2 5 0 5 0 0
信 息 科 技
中 国 科 技 信 息 2 0 1 3 年 第 1 8 期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p . 2 0 1 3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1 8 . 0 6 1
Mo d u l a r De s i g n a n d Si mu l a t i o n o f t h e Di g i t a l S t o p wa t c h B a s e d o n Mu l t i s i m
Wu Yu xi n ’ Ca o Yu pi n g
图 1数字跑表 的系统框 图
3 各 单 元 电路 的设计
3 . 1 百分 秒 信号 产生 模块 振 荡器用来产生 自 ‘ 分 秒 信 号 ,是 数 字 跑 表计 时 的核 心 ,其频 率精 度和 稳定 度决 定 r 计时 的准 确 度 , 通 常选 用 石英 晶体振 荡 器 , 若 计时 精 度要 求不 高 ,可 采用 5 5 5 定 时 器组 成 的 多谐 振 荡 器 。本 文采 用 5 5 5 定 时 器组 成 的 多谐振 荡 器来 产 生百 分秒信 号 。
课程设计数字跑表 (1)解析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设计题目:数字跑表组员:陈从圳黎文杰刘强黎振锋指导老师:麦山日期:2014/12/281设计意义及要求1.1设计意义在本次数字跑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用到自己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通过思考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自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
本设计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芯片和元件并正确使用来实现数字跑表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掌握计数器的功能和各种进制的转换、译码器和数码管的使用、门电路的控制作用以及时序脉冲的产生方法等。
各种电路的组合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思考,整合各个功能电路,使之到道数字跑表的基本要求。
这对我们熟悉各种芯片的功能用途很有帮助,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使我们去接触一些在课堂上并不常使用的元件。
在探究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时,我们将学会从各个方面考察探究和比较各个方法,并学会发散性的思考问题,不局限与已学的方法和他人的经验,力求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找到最优的方案。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抗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
通过此次设计,我们对于电子技术的兴趣将大大提高,使我们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在未来的学习。
1.2设计要求的计时器。
2)具有开始计时/暂停/继续的功能;用6个数码管分别显示百分秒、秒和分钟。
2方案设计2.1设计思路数字跑表包括时序脉冲产生模块 计时模块 显示模块 控制模块。
1).时序脉冲产生模块是利用555计时器构成能产生特定脉冲的多谢振荡器 产生100Hz的脉冲信号 满足数字跑表的脉冲需求2) .计时模块是用多功能计数器产生一百进制和六十进制 实现数字跑表的计数功能3)利用各种逻辑门电路对计数器进行控制,实现数字跑表的启动、暂停和清零。
4)利用译码器和数码管实现译码及显示功能。
5)考虑到电路存在的各种延时及干扰等实际因素,在理论的基础上添加一下元器件,减少延时和干扰。
数字跑表设计报告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数字跑表学院:物理电子学院学号:2904204018姓名:黄峥一系统总体设计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秒表,有6个输出显示,分别为百分之一秒、十分之一秒、秒、十秒、分、十分,系统主要由显示译码器、分频器、十进制计数器和六进制计数器组成。
整个秒表还需有一个启动/停止信号和一个复位信号,以便秒表能随意停止及启动。
要求:1、跑表精度为0.01秒2、跑表计时范围为:1小时3、设置开始计时/停止计时、复位两个按钮4、显示工作方式:用六位BCD七段数码管显示读数系统工作原理数字跑表通过系统将48MHz时钟进行分频得到100Hz的秒表时钟,之后通过对时钟信号进行计数得到具体的跑表显示数值,跑表数值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的输入,显示单元控制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计数因此,系统主要划分为:分频器,计数器,显示控制,开始\停在使能控制,清零控制系统结构图如下二单元电路设计1 分频器设计思路:输入信号为48MHz时钟信号,若每480000次脉冲输入,产生1次输出,即可实现100Hz分频。
同理1KHz。
1.1 分频器1:将48MHz时钟信号分频为100Hz,产生0.01秒时钟信号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div isPort ( clk : in std_logic;count : buffer std_logic);end div;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div issignal cnt: integer range 1 to 240000:=1;beginprocess(clk)begin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if cnt = 240000 thencnt <=1;count<= not count;elsecnt<= cnt+1;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1.2 分频器2:将48MHz时钟信号分频为1KHz接时间扫描模块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div1 isPort ( clk : in std_logic;count : buffer std_logic);end div1;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div1 issignal cnt: integer range 1 to 24000:=1;beginprocess(clk)beginif clk'event and clk = '1' thenif cnt = 24000 thencnt <=1;count<= not count;elsecnt<= cnt+1;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2 计数器由于数字跑表需要6进制和10进制两类计数器,因此需要两个单元电路分别对6进制和10进制进行计数,二者原理相同,原件图如下.2.1 十进制计数器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ount isport(clr,start,clk: in std_logic;cout: out std_logic;daout: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end count;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count issignal temp: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0000";beginprocess(clk,clr)beginif clr='1' thentemp<="0000";cout<='0';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start='1' thenif temp>="1001" thentemp<="0000";cout<='1';elsetemp<=temp+1;cout<='0';end if;end if;end if;daout<=temp;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仿真结果如下2.2 六进制计数器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ount isport(clr,start,clk: in std_logic;cout: out std_logic;daout: 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count;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count issignal temp: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0000"; beginprocess(clk,clr)beginif clr='1' thentemp<="0000";cout<='0';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if start='1' thenif temp>="0101" thentemp<="0000";cout<='1';elsetemp<=temp+1;cout<='0';end if;end if;end if;daout<=temp;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仿真结果如下3 显示控制显示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时钟信号对输入的数据信号进行选择输出,同时输出位选信号控制数码管的动态信号。
数字跑表设计eda课程设计

数字跑表设计eda课程设计摘要:一、引言1.课程背景介绍2.数字跑表设计意义二、数字跑表设计原理1.跑表系统架构2.数字跑表核心模块三、EDA工具介绍1.EDA工具的作用2.EDA工具的选择四、数字跑表设计流程1.设计输入2.设计仿真3.物理布局4.物理验证5.结果分析与优化五、数字跑表设计实践1.设计参数设定2.使用EDA工具进行设计3.设计验证与优化六、数字跑表设计成果与应用1.设计成果展示2.设计实用性分析3.设计前景展望七、总结与展望1.课程学习总结2.数字跑表设计发展趋势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电子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跑表作为一种实用且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电子设备,其设计过程离不开EDA技术的支持。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字跑表的设计方法,熟悉EDA工具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数字跑表设计原理数字跑表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和核心模块设计两部分。
系统架构设计要求明确整个跑表的组成,包括时钟模块、计数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等。
核心模块设计则是针对各个功能模块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如采用何种器件、电路拓扑结构等。
三、EDA工具介绍EDA工具在数字跑表设计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帮助设计师快速完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及优化等任务。
常见的EDA工具包括原理图编辑器、布图布线工具、仿真器、时序分析工具等。
本课程将使用某款EDA工具进行数字跑表的设计。
四、数字跑表设计流程1.设计输入:根据数字跑表的功能需求,编写设计说明书,明确各个模块的功能、性能参数及接口关系。
2.设计仿真:利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3.物理布局: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物理布局设计,考虑器件摆放、连线走向等因素。
4.物理验证:对物理布局进行验证,确保电路符合制程要求。
5.结果分析与优化:分析仿真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对设计进行优化。
五、数字跑表设计实践1.设计参数设定:根据数字跑表的实际需求,设定各项性能参数,如时钟频率、计数范围等。
数字跑表

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Verilog HDL 语言的设计方法。
2、完成一个数字跑表的设计。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本数字跑表首先要从最低位的百分秒计数器开始,按照系统时钟进行计数。
计数至100后向秒计数器进位,秒计数器以百分秒计数器的进位位为时钟进行计数。
计数至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以秒计数器的进位位为时钟进行计数。
数字跑表模块图数字跑表巧妙地运用进位位作为计数时钟来减少计数的位数。
如果统一使用系统时钟作为计数时钟,那秒计数器将是一个6000进制的计数器,而分计数器将是一个3600000进制的计数器。
这样将极大的浪费FPGA的逻辑资源。
而使用进位位作为计数时钟,只需要一个100进制的计数器和两个60进制的计数器。
在实际的设计中,为了使计数器更加简单,计数器使用高低位两个计数器实现。
100进制计数器分别是高位10进制计数器,低位10进制计数器;60进制计数分别是高位6进制计数器,低位10进制计数器。
这样整个数字跑表使用6个计数器实现。
同时由于10进制计数器重复使用了5次,可以使用独立的模块实现10进制计数器,这样就可以通过模块复用来节省整个模块使用的资源。
数字跑表提供了清零位CLR和暂停位PAUSE,百分秒的时钟信号可以通过系统时钟分频提供。
分频至1/100s,即可实现真实的时间计数。
三、所用仪器、材料Windows XP操作系统、Quertus II软件四、实验步骤、过程原始记录1、跑表的程序设计及编写module paobiao(CLK,CLR,PAUSE,MSH,MSL,SH,SL,MH,ML);//端口说明input CLK,CLR;input PAUSE;output[3:0] MSH,MSL,SH,SL,MH,ML;//内部信号说明reg[3:0] MSH,MSL,SH,SL,MH,ML;reg cn1,cn2; //cn1 为百分秒向秒的进位,cn2 为秒向分的进位//百分秒计数模块,每计满100,cn1 产生一个进位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beginif(CLR) begin //异步复位{MSH,MSL}<=8'h00;cn1<=0;endelse if(!PAUSE) begin //PAUSE 为0 时正常计数,为1 时暂停计数if(MSL==9) beginMSL<=0; //低位计数至10时,低位归零if(MSH==9) beginMSH<=0; //低、高位计数至10时,高位归零cn1<=1; //低、高位计数至10时,触发进位位endelse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数未至10时,高位计数MSH<=MSH+1;endelse beginMSL<=MSL+1; //低位计数未至10时,低位计数cn1<=0; //低位计数未至10时,不触发进位位endendend//秒计数模块,每计满60,cn2 产生一个进位always @(posedge cn1 or posedge CLR) beginif(CLR) begin //异步复位{SH,SL}<=8'h00;cn2<=0;endelse if(SL==9) beginSL<=0; //低位计数至10时,低位归零if(SH==5) beginSH<=0;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数至6时,高位归零cn2<=1;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数至6时,触发进位位endelseSH<=SH+1;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未数至6时,高位计数endelse beginSL<=SL+1; //低位计数未至10时,低位计数cn2<=0; //低位计数未至10时,不触发进位位endend//分钟计数模块,每计满60,系统自动清零always @(posedge cn2 or posedge CLR) beginif(CLR) begin //异步复位{MH,ML}<=8'h00;endelse if(ML==9) beginML<=0; //低位计数至10时,低位归零if(MH==5)MH<=0;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数至6时,高位归零elseMH<=MH+1; //低位计数至10,高位计未数至6时,高位计数endelseML<=ML+1; //低位计数未至10时,低位计数endendmodule2、打开项目打开数字跑表的项目文件夹,双击paobiao.qpf文件用 QuartusII软件打开数字跑表的项目。
数字跑表设计

1 设计意义及要求1.1 设计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一些竞技比赛中,尤其是体育运动中,数字跑表的精度已经越来越高了,数字跑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通过一学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学习,学校安排了这次的课程设计,而我们小组的课题是数字跑表的简单设计,目的在与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基本器件的运用更加熟练,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动手设计能力,而这也是我们作为电气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1.2 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具有、‘分’、‘秒’、‘1/100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计时器。
2)要有外部开关,控制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计时功能;3)严格按照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2.1 设计思路电路主要由秒脉冲发生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计数器为系统的主要部分,计数器完成计数功能;秒脉冲发生器提供脉冲信号;译码显示器显示当前数字,控制电路完成计数的启动,暂停和清零功能。
设计框图如图2—1。
图2—1 设计思路框图脉冲源(555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器译码/驱动器控制电路清零,启动/暂停2.2.1设计方案一电路图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设计的要求,应正确处理各个信号间的关系。
该电路是由秒脉冲电路,计数器,译码器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其中计数器和控制电路是系统的主要模块,计数器是由6个74LS90构成。
控制电路完成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计数、暂停/连续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的显示等功能。
当启动开关闭合时,555振荡器将产生的信号送至计数器的CP信号输入端,计数器开始计时功能。
当清零//置数端处于置数端时,启动开关闭合,控制电路应封锁时钟信号CP,同时计数器完成置数功能,译码显示电路显示“00”字样;当启动开关断开时,计数器开始计数;将暂停与连续的控制开关放在555电路模块中,通过控制脉冲信号的传送来达到相应的目的。
当计数器R0端输入高电平时则全部计数器清零,进而实现整个课程设计的要求。
EDA数字跑表课程设计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课程设计目标 2 课程设计内容 3 课程设计步骤 4 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5 课程设计评估
课程设计目标
掌握EDA技术基础
理解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学会使用EDA技术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提高EDA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字跑表设计原理
数字跑表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通过处理 器处理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数据
传感器类型: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等
处理器类型: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
显示屏类型:LCD、OLED等
电源类型:电池、太阳能等
防水防尘设计:防水等级、防尘等级等
硬件平台选择与搭建
硬件平台选择: 选择适合课程设 计的硬件平台, 如Arduino、 Raspberry Pi 等
培养逻辑思 维能力
增强解决问 题的能力
提高问题分 析能力
提高团队协 作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
EDA技术概述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 化技术
主要功能:电路设计、仿真、 验证、优化等
应用领域:集成电路设计、通 信、计算机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自动化、 云端化
避免接触危险化学品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注意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来源 可靠,避免使 用错误或不准
确的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 注意数据的完 整性和一致性
避免使用未经 验证的数据, 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分析和 展示时,注意 数据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A设计与应用课程设计:数字跑表的设计与仿真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221402
学号:201220140223
姓名:杨卡
2014年11月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EDA项目设计,更熟练地掌握VHDL语言设计。
2) 学习动态数码管的VHDL编程。
3) 更加熟练计时显示、进位和校时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具有、‘分’、‘秒’、‘1/100秒’的十进制数字显示的数字跑表。
2)要有外部开关,控制计数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计时功能。
三、实验内容:
1)数字跑表功能:计时精度10ms,计时范围为59分59.99秒。
设置两种模式,模式一:对单个人计数,能实现暂停、显示及清零功能,并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模式2:实现对多个人的同时计时,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能在液晶显示屏上回显出6个时间,可控制显示。
2)数字跑表分模块设计:数字跑表设置如下的子模块。
分频模块;模式1控制模块;模式2控制模块;计时模块;数码管译码模块;液晶译码模块;液晶显示模块。
百分秒、秒和分等信号即采用BCD译码计数方式,根据上述设计要求,用Verilog对数字跑表的描述如下。
仍然采用引脚属性定义语句进行引脚的锁定。
四、设计程序(此处只写出与课本中不同的部分)
为了便于显示,百分秒、秒和分钟信号皆采用BCD码计数方式,并直接输出到6个数码管显示出来。
根据上述设计要求,用Verilog HDL语言对数字跑表描述如下。
/*信号定义:
CLK: 时钟信号;
CLR: 异步复位信号;
PAUSE: 暂停信号;
MSH,MSL: 百分秒的高位和低位;
SH,SL:秒的高位和低位;
MH,ML: 分钟的高位和低位。
*/
module paobiao(CLK,CLR,PAUSE,MSH,MSL,SH,SL,MH,ML);
input CLK,CLR,PAUSE; output[3:0] MSH,MSL,SH,SL,MH,ML;
reg[3:0] MSH,MSL,SH,SL,MH,ML;
reg cn1,cn2; //cn1为百分秒向秒进位,cn2为秒向分进位
//****************百分秒计数进程,每计满100,cn1产生一个进位*******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begin if(CLR) begin {MSH,MSL}<=8'h00; cn1<=0;end //异步复位
else if(!PAUSE) //PAUSE为0时正常计数,为1时暂停计数
begin
if (MSL==9) begin MSL<=0;
if (MSH==9) begin MSH<=0;cn1<=1;end
else MSH<=MSH+1;end
else begin MSL<=MSL+1;cn1<=0;end
end
end
//******************秒计数进程,每计满60,cn2产生一个进位********* always @(posedge cn1 or posedge CLR)
begin if(CLR) begin {SH,SL}<=8'h00;cn2<=0; end //异步复位
else if(SL==9) begin SL<=0;
if (SH==5) begin SH<=0;cn2<=1; end
else SH<=SH+1;end
else begin SL<=SL+1;cn2<=0;end
end
//******************分钟计数进程,每计满60,系统自动清零********* always @(posedge cn2 or posedge CLR)
begin if(CLR) begin {MH,ML}<=8'h00;end //异步复位
else if (ML==9) begin ML<=0;
if(MH==5) MH<=0;else MH<=MH+1;end
else ML<=ML+1;
end
endmodule
五、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设计,从程序设计到仿真,我经历了一个困难重重,愈挫愈勇的过程。
设计程序时,我冥思苦想最优方案,第一天我耐心看书本上例题程序,希望从中得到一点启示,结果收获不大。
第二天我把从网上得到的一点启发在寝室写好程序后,第二天就开始在实验室进行编译,发现出了很多语句和嵌套方
面的错误,例如begin和and使用;文件的取名与存盘,建议存盘的文件名与Verilog模块名一致,文件的后缀是.v;工作目录:好的习惯是为当前设计工程创建一个子目录,并将与当前工程相关的所Verilog文件存于该子目录下。
查找错误是一个需要耐心的工作,我逐个修改,不明白的地方问同学,问老师,终于编译的程序没有错误,只有几个警告,但是这不影响后面的功能仿真,当天晚上我在寝室再次进行编译,同时也完成了后面的仿真,结果很好的实现了要求的功能。
最后一天我拿写好的程序结果给老师验收,结果可想而知没出现问题,实现了本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着实的得到了不少锻炼。
且不说设计程序时让我拣起了不少不太熟悉和有些遗忘的知识,且不说在电脑上连接仿真查错到半夜的煎熬,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耐着性子将程序仿真成功。
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调试电路的几种方法,更是理解了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踏踏实实做事的习惯。
我最终能够成功,和在遇到不顺情绪低落的时候的不气馁和坚持不懈有很大关系。
本次课程设计,不但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抗挫折的心理调节能力。
通过此次设计,我对于电子技术的兴趣大大提高,并且看到了自己和实际工作所需能力的差距,将在日后的学习中以更加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自己所学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