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案例下面以“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为例,对阅读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加以说明,这篇文章内容含量大,涉及到热门话题——人口与环境,所以我把这篇文章放在初三英语11模块之后讲,在此之前学生在第六模块中谈论到了环保的话题。
我在处理这篇文章时,主要有以下几步:1.阅读前任务设计用多媒体播放,人多车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拥挤,城市的大面积扩张造成了大面积耕地被占用,森林面积减少,然后提出如下问题:who courses such changes?what should we do?学生马上热烈地讨论起来,屏幕上的场景迅速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愿望。
2.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task)(1)快速阅读,了解主旨大意(task 1)。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完课文并找出每段的主题句或段落的中心句。
当然,学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概括每段的中心。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2)精读,获取更多信息(task 2)。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设计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小组讨论:1.From the paage we known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_______. A.its old ageB.man’s activitiesC.the changes of weatherD.the natural development2.Water pollution will bee even worse if __________. A.bird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B.peop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C.peop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D.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3)研读,从中受到启发(task 3)。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背景,以真实或虚构的情境为依据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日常生活情境的英语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般现在时谈论日常生活习惯。
2. 学生能够就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交流和对话。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情境教师准备一段视频或图片素材,展示一个典型的日常生活情景,例如起床,吃早餐,上学等,并观察学生对于这些情景的反应和回答,为接下来的讨论做铺垫。
Step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日常生活情景,例如家庭就餐,做作业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发言人,回答以下问题:- 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is situation?(你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做什么?)- When do you usually do it?(你通常什么时候做这件事?)- How do you feel about it?(你对这件事感觉如何?)Step 3: 小组交流每个小组的发言人依次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和其他小组进行对话和交流,了解不同小组的日常生活习惯有何不同之处。
Step 4: 教师给予相关词汇和句型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教师给予相关的词汇和句型的介绍和讲解,例如:- I usually/always do...(我通常/经常做)-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在早上/下午/晚上)- I feel...(我感觉...)Step 5: 练习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练习和巩固。
根据给定的情境,学生完成对话,填写空缺词,制作海报等。
Step 6: 情景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演练一个日常生活情景对话,例如在家庭聚餐时的对话。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通过情景演练提高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及讲解

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教学案例,是每位英语老师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初中英语教案范例,包括教案讲解和实际操作。
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学会用英语询问路线,并能正确引导他人。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去问路、指路。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到外国人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努力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从而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较为自然地询问和引导他人走路。
难点:正确地引导他人走路。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问学生是否知道怎样问路和指路。
请学生自己动手说出一些例句,如: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park? How can I get to the hospital? 等。
2.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听一段对话,根据对话内容,总结出关于问路和指路的一些口语表达。
Hello. 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museum?Sure. Go straight ahead, and then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rossroads, and then the museum will be on your right side.OK. Thank you very much.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在问路的时候使用“excuse me”这个短语,什么时候该使用“thank you”。
3.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两个小组,每组分别有3个学生,其中两个学生充当路人角色,另一个学生为游客角色。
游客向路人A问:“Exc 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library?”路人A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游客再向路人B问:“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supermarket?”路人B回答游客,并指示其方向。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以下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示例:
1. 听力活动:让学生听英语材料,例如英语电影、英语歌曲或英语讲座,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内容。
2. 口语活动:让学生角色扮演或进行口语练习,例如描述一个场景、讲述一个小故事或发表一篇演讲。
3. 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英语材料,然后进行阅读理解练习,例如回答问题或摘要。
4. 写作活动:让学生写作,例如写一封信、写一篇短文或描述一个场景。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并让他们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6. 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英语,例如单词游戏、听力游戏或拼写游戏。
7. 手工制作: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学习英语,例如制作一个英语字母卡片或制作一个英语小册子。
8. 电脑应用:让学生通过电脑应用的方式学习英语,例如使用英语学习应用程序或在线英语课程。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多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英语,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活动。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第一例:教学目标的设置案例描述:在一堂初中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老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设计了丰富的练习和活动。
然而,学生们在课堂上仍然存在理解和应用不够准确的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困惑。
在分析原因后,老师发现可能出现了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分析: 1. 目标过于宽泛:老师没有明确指出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范围模糊,不知道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内容。
2. 目标过于笼统:老师只强调学生要掌握过去式形式,但没有具体阐述应用情境,导致学生不知道动词的过去式该在何种语境下使用,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3. 目标未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老师并未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动词的过去式,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这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解决方案: 1. 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十个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 目标具体:引导学生应用过去式形式进行对话练习,提高用动词的过去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目标关联实际:通过教材中的情境对话或真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4. 目标贴近学生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彼此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效果评估: 1. 运用命题方式的练习,通过考试、评分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动词过去式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进步。
第二例:教学方法的转变案例描述: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发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通过观察和反思后,老师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需要进行改进。
分析: 1. 老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背诵和习题训练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次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和互动,导致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 学生缺乏参与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优势。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1. 引言1.1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案例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situational teaching cas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experiences. Through various real-life scenarios and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able to engage in authentic language use and apply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Situational teaching not only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language proficiency but also fosters their confidence in using English in different contexts.2. 正文2.1 概述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能。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和语法的运用,提高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真实场景模拟、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语言技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案例一: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常见的情境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应用。
英语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发生在某初中英语课堂,课程主题是“环保”。
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
二、案例描述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
有的学生提出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有的学生建议使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还有的学生提倡节约用水和用电。
每个小组都认真讨论,并制定了具体的环保行动计划。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发挥创意,提出了许多实用的环保措施。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案例结论
本案例表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素养成长课型课堂案例分享

初中英语素养成长课型课堂案例分享
课程标题:《探索英语词汇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10个新单词,并能正确发音和拼写;
2.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学习新单词: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导学习新单词,学生通过
听、说、读、写等方式掌握单词;
2.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英语文章,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
题;
3.团队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单词接龙、情景对话等游戏活动。
三、教学步骤:
1.教师引导学习新单词:教师出示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英文
单词,并反复练习发音和拼写;
2.阅读理解:教师出示英语文章,并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3.团队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发音和语
法错误。
四、教学反思:
1.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发音和拼写方面还存在一
些问题,需要加强练习;
2.阅读理解部分学生的表现较好,能够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3.团队合作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训
练。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初中英语素养成长课型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石头寨中学宋佳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这段话,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贯彻落实,却始终混沌不清。
在一个寻常的初春早晨,一堂看似寻常的英语公开课,一次与新课程的亲密接触,让我深刻地领悟了这段话,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极不寻常的
[教学片断]
(课前准备:分发给每一组学生[4人一组]一本汉英字典)
随着有节奏的音乐和着抑扬顿挫的chant声揭开了本堂课的序幕。
Rice, rice, a bowl of rice. Juice, juice, a bottle of juice….学生一个个拍着掌与 video 里的声音交相应和着,很快打破了沉闷紧张的气氛。
这是课前的热身活动,又为接下来要讨论的食物做铺垫。
念完chant后,我微笑地说:“I’m new here.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you. 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生1: My favorite drink is coke. 我笑着点头说:Coke is very popular now. (生1
露出笑容,坐下) 老师又继续问: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 生2: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s. 我惊喜地说:Apples are nice. I like apples, too. … 老师又微笑地问:Can you ask me questions?由于老师做了很好的引
导和铺垫,语言又具极强的亲和力,学生们开始砰然心动,纷纷举手,新问题更
是层出不穷,如:What’s your name? /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Can you swim? ,问出了许多老师想要的答案,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我带着询问地语气又问:”What food do we have?” 在屏幕上打出学生学过的食物、饮料和水果名称。
然后,皱着眉头,按着腹部说:” I’m hungry. Look at this guy. Is he hungry? What food does he have?” 于是画面出现了一个可爱滑稽的卡通人物Gus, 接着播放迪斯尼动画英语Gus 到朋友家一口气吃了很多东西的画面,选材贴切,画面生动有趣,既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单词soup, spaghetti, corn, sandwich等,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到朋友家乱吃乱喝是不礼貌的行为。
老师并不满足于这样的词汇拓展,于是又刨根究底地问:”What other food do you know?”“ You can look it up in the dicti onary.”学生4人一组纷纷查字典,踊跃地上黑板写下他们知道的或者是字典中查出的他们喜欢的食品名称,继而,老师又亲切地说:“Who writes the word, please teach the word to the other students” 学生于是逐个站起来教生词,诸如:beef, cheese, pie, onion, uncooked fish 等等。
一个个笑容可掬,洋洋得意,也许比较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老师又继续指着黑板上的生词,略带神秘地神情问:“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food Li Lei would like? What about Jim?”生(思索一会儿): Li Lei likes rice, dumplings. Jim likes beef. 师(高兴地大声说):Very good. Li Lei likes Chinese food. Jim likes English food. 就此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不同国家的人们吃不同的食物。
然后转到课本,老师饶有兴趣地问:“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food. What about Jimmy and Vicky? ”Jimmy eats too much and doesn’t do sports. So he is very fat. Eating too much is not good. No sport is not good.”…
不知不觉,一堂课就在老师循循善诱、充满亲和力的言语中结束了,老师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学生则是兴趣盎然,听者更是乐而忘返。
[教学分析]
1、教,是为了不教。
这堂课最让人难忘的地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碰到不会的单词,请教别人或查字典,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要不仅仅满足于老师课上所教的内容,同学们应该知道举一反三,当老师教的内容不满足你的需求时,你可以查字典与身边可用的资源,学习更多你想学习的内容。
教会学生要善于使用我们的良师——字典。
”我想学生有了字典这位良师益友“相伴终身”,何愁任何“艰难险阻”。
这使我更加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就如武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教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
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远比传授单纯的语言知识重要得多。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切适合学生发展,促使他们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都是好方法。
本堂课,谢老师并没有按我们传统的传授语言知识的方法来教学,而是大胆地跳出教材,教学的内容虽取材于教材,却远远超越了教材,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许在短期内无法从学生的成绩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对于他们将来的英语学习无疑是受益无穷的。
2、态度决定一切。
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才能促使他们自主的学习。
在课伊始到课结束,谢老师一直在用他的身体动作语言与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着同学们,当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时,谢老师都能及时地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这不但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并且能够让学生
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
如学生回答: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s. MrXie says with a smile: “Apples are nice.
I like them, too”. 虽然,这也许只是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字里行间深含着对学生认可的态度,对于学生无异于吃了蜜糖,从嘴甜到心。
特别是让学生把自己写在黑板上的单词教给其他同学,这既可让教的同学体验成就感,更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的同学充满了新鲜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用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
面对新课程,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是有句英语谚语说得好,“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只要在平常
的教学中,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我想我们一定能教出数不胜数的不怕“艰难险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