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概述

合集下载

引力子与希格斯玻色子

引力子与希格斯玻色子

引力子与希格斯玻色子
引力子和希格斯玻色子是两种粒子,它们在物理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引力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它是负责传递引力的粒子。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引力是由质量引起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引力子是负责传递这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它通过引力场传播,使得物体之间产生引力作用。

引力子的存在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结合所预测,虽然引力子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但引力的效应已经在实验和观测中得到了验证。

希格斯玻色子是另一种基本粒子,它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也被称为希格斯粒子。

希格斯场是一种理论上的场,它通过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赋予它们质量。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是通过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

2012年,CERN宣布发现了一个与标准模型预测的希格斯玻色子非常相符的粒子,这是对希格斯场存在的直接证据。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于解释粒子质量的起源非常重要。

根据标准模型,希格斯场与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希格斯玻色子赋予了其他基本粒子质量。

这个机制被称为希格斯机制,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粒子有质量而其他粒子没有质量。

总之,引力子是负责传递引力的粒子,而希格斯玻色子是希
格斯场的量子激发,通过与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赋予它们质量。

它们在物理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搜寻希格斯玻色子

搜寻希格斯玻色子
圆环 地 形 。
上 20 英 尺 高 的 巨 大 无 比 的 周 长 4 英 里 左 右 的
这 圆 环 是 名 叫 Te a r n 的 粒 子 加 速 器 的 v to
在 1 瓦 效 外 的 阿 尔 卑 斯 山 地 下 还 有 和 这 3内
台 机 器 完 全 一 样 的 加 速 器 。 在 这 两 台 硕 大 装 置
就 会 进 入 一 望 无 际 的 69 00 公 顷 的 大 平 原 。 此

片 。 听 起 来 好 象 非 常 简 单 , 到 你 知 道 在 加 速 器 可
的 检 测 器 内 每 一 秒 钟 要 发 生 250 万 次 的 碰 撞 以 后 就 不 会 这 样 想 了 。每 1 亿 次 只 有 一 次 会 产 生 0 要 寻 找 的 希 格 斯 粒 子 的机 遇 。
的 每 一 台 上 操 作 的 研 究 人 员 , 都 怀 着 一 个 未 必
能 实 现 的 真 诚 目 标 :他 们 在 寻 找 一 个 难 以 捉 摸
的 物 质 小 微 粒 。 他 们 的 研 究 目标 微 小 得 你 无 法
想 象 , 且 如 此 偏 僻 隐 蔽 , 以 物 理 界 以 外 几 乎 而 所
内 发 生 质 子 与 反 质 子 的 碰 撞 。 检 测 器 的 作 用 非 常 明 确 : 拍 下 每 次 碰 撞 及 产 生 的 粒 子 飞 散 的 照
乍 一 看 来 , 们 似 乎 想 象 不 到伊 利 诺 伊 巴塔 宇 宙 大 事 的 地 方 。在 你 从 芝 加 哥 向 西 行 车 用 不 了 一 小 时 ,
们 便 会 按 特 定 的 路 线 发 生 猛 烈 的 碰 撞 。 当 质 子
猛烈 撞 击 反 质 子 时 , 们 的 纯 能 量 就 互 相 中和 。 它 结 果 碰 撞 产 生 的 碎 片 通 常 含 有 新 的 粒 子 , 而 其 中之 一 可 能 就 是 希 格 斯粒 子 。

标准模型 基本粒子

标准模型 基本粒子

标准模型基本粒子标准模型是物理学中描述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这个模型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多位科学家共同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实验验证,已经成为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包括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

夸克是构成核子的基本粒子,它们有六种不同的味道,分别为上夸克、下夸克、顶夸克、底夸克、粲夸克和奇夸克。

夸克具有电荷、质量和色荷,后者是一种与强相互作用相关的性质。

夸克之间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来相互作用,这些规范玻色子被称为胶子。

夸克和胶子一起构成了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被称为量子色动力学(QCD)。

轻子是另一类基本粒子,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

轻子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它们具有电荷、质量和轻子数。

轻子之间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来相互作用,这些规范玻色子被称为光子和Z玻色子。

光子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传播者,而Z玻色子介导了弱相互作用。

除了夸克和轻子,标准模型还包括了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是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基本粒子,在2012年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中发现。

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解释了其他基本粒子获得质量的机制,也被称为赋予粒子质量的“上帝粒子”。

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由量子场论描述。

这个理论将基本粒子看作是场的激发态,不同种类的场对应不同的粒子。

相互作用通过场的相互作用项来描述,而这些相互作用项又通过拉氏量来确定。

标准模型的拉氏量包括了规范场、希格斯场和费米场的相互作用项,通过求解相应的运动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作用方式。

总结一下,标准模型是描述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基本粒子包括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它们通过交换规范玻色子来相互作用。

标准模型的建立和实验验证为我们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也为研究更深层次的物理学问题奠定了基础。

希格斯波色子

希格斯波色子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咏时什么是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标准模型当中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

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 ERN)的科学家宣布,在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吻合之处。

一般认为,大约要到今年年底,才有可能确认它是否真是希格斯玻色子。

标准模型是我们当前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个基本物理理论。

它告诉我们自然界4种力中的3个电磁力、强力和弱力是如何发挥和实现作用的。

标准模型的理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Yang-Mills Gauge Theory),在强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中,杨-米理论是发挥作用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希格斯玻色子的配合。

理论上,希格斯玻色子将为杨-米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质量,使得弱力成为短程力,符合实验的结果。

这种质量赋予是怎样进行的呢?真空中希格斯玻色子的场可以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理论上叫做凝聚态,打个比方就像稀糖浆或者蜜糖这样的状态。

当别的粒子经过这个“稀糖”时,也就是经过希格斯玻色子场的这个凝聚态时,就获得了质量。

(实际上,每种玻色子总和一定的场相对应。

)总而言之,希格斯玻色子本身有3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是它是标准模型中的最后一个待发现的粒子;二是它给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中传递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赋予了质量;此外呢,实际上,希格斯玻色子给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以质量,除了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光子和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重要学术与现实意义迄今为止,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就是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另一个就是与希格斯玻色子有关的对称性破缺的理论。

杨振宁-米尔斯理论在理论上是相当完美的,它能给我们很多确定的预言,而且很多都被相当精密的实验所证实。

与之相比,希格斯玻色子相关的理论虽然在定性上非常重要,但是在定量上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

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

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

粒子物理的基本粒子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粒子物理学中,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单位,它们是构成宇宙的基本构建块。

本文将介绍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粒子。

一、弦理论弦理论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认为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的,而是像弦一样的细长物体。

弦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力都是由这些弦振动产生的。

弦理论试图统一引力和量子力学,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统一理论之一。

二、夸克夸克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等核子的基本粒子。

夸克有六种不同的“味道”,分别是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反上夸克、反下夸克和反奇夸克。

夸克之间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了核子。

三、轻子轻子是另一类基本粒子,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和τ子中微子。

轻子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它们之间通过电磁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

四、玻色子玻色子是一类自旋为整数的基本粒子,它们是传递相互作用力的粒子。

常见的玻色子有光子、W玻色子、Z玻色子和胶子。

光子是电磁相互作用力的传递粒子,W玻色子和Z玻色子是弱相互作用力的传递粒子,胶子是强相互作用力的传递粒子。

五、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中的一种特殊粒子,它是希格斯场的量子激发态。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于解释粒子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尚未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它不与电磁相互作用,因此无法通过光学或电磁波观测到。

暗物质的存在是为了解释宇宙中的引力现象而提出的,它占据了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质。

总结: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基本粒子包括弦、夸克、轻子、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和暗物质等。

这些基本粒子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构建块,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和力。

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探索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

粒子物理学中发现的新粒子和现象

粒子物理学中发现的新粒子和现象

粒子物理学中发现的新粒子和现象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通过高能粒子加速器和探测器的发展,不断发现新粒子和现象,为我们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重点介绍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新粒子和现象。

1. 强子色荷局域对称性(QCD局域对称性破缺)强子色荷局域对称性是描述强子相互作用的理论。

然而,科学家们发现,在高能量下,强子的色荷并不是自由的,而是处于束缚态。

这意味着在低能量下,强子色荷局域对称性被破坏了。

2. 发现轻子(例如电子、中微子)的三种代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轻子(例如电子、中微子)存在三种代。

每个代里都有一个带有相同电荷量的粒子,但质量和其他性质略有不同。

轻子的三种代启发了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基本粒子的代对称性和质量生成机制。

3. 发现强子(例如质子、中子)的组成粒子在粒子物理学中,强子是由夸克(u、d、s)和胶子组成的。

然而,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强子内部可能存在更小的组成粒子,称为夸克。

这一发现推动了强子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强子内部的复杂性。

4. 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家们通过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在2012年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验证了粒子质量的生成机制,并为粒子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5. 引力子的缺失在标准模型中,并没有引力粒子(引力子)的描述。

尽管引力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力量,但粒子物理学领域尚未找到引力粒子的证据。

这一现象已经激发了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试图将引力纳入到标准模型中,并解释引力的本质。

6. 发现暗物质和暗能量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还揭示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是一种无法直接观测的物质,通过引力影响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

暗能量是一种未知的能量形式,被认为是导致宇宙膨胀加速的原因。

总之,在粒子物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不断发现新的粒子和现象,丰富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higgs粒子主要衰变道_概述及解释说明

higgs粒子主要衰变道_概述及解释说明

higgs粒子主要衰变道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物理学领域,higgs粒子是一种由标准模型预测的基本粒子,也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

它于2012年由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团队通过其主要衰变道进行探测而被确认存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higgs粒子的基本概念和发现历程。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higgs粒子主要衰变道,并解释了了解这些衰变道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常见的higgs粒子衰变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每个模式的特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回顾主要衰变道及其解释说明,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述,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higgs粒子主要衰变道及其重要性。

通过对不同衰变模式的分析和研究进展,我们希望能够揭示更多关于higgs粒子特性和基本物理规律的信息,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2. higgs粒子2.1 简介Higgs粒子是由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等科学家在1964年提出的,也被称为希格斯玻色子。

它是标准模型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具有自旋零和非常特殊的质量。

Higgs粒子被认为是解释元素粒子获得质量机制的关键。

2.2 发现历程通过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2年实验数据的分析后,宣布正式发现了Higgs粒子。

这个发现对于理解基本粒子物理学和揭示宇宙组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特性与重要性Higgs粒子与其他基本粒子不同,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在标准模型中没有自旋零点的费米子或玻色子。

通过与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Higgs场赋予这些基本粒子质量,并且对其行为产生关键影响。

Higgs粒子的发现证实了希格斯场存在,并且奠定了标准模型的一部分,这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描述微观世界的理论框架。

Higgs粒子的理解对于揭示宇宙的演化和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模型Higgs机制概述

标准模型Higgs机制概述

标准模型Higgs机制概述标准模型是现代粒子物理学中最为成功的理论之一,它描述了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Higgs机制,它解释了粒子如何获得质量的机制。

本文将对标准模型的Higgs机制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在物理学领域的重要性。

一、标准模型简介标准模型是描述微观世界的一个理论框架,它由三类基本粒子组成:强子、轻子和规范玻色子。

其中,强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等构成原子核的粒子,轻子包括电子和其它带电粒子,规范玻色子包括介导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光子、弱相互作用的W和Z玻色子,以及强相互作用的胶子。

标准模型通过这些基本粒子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物质的性质和现象。

二、Higgs机制的提出Higgs机制由彼得·希格斯等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用于解释基本粒子如何获得质量。

根据Higgs机制,粒子的质量来源于宇宙中弥漫的希格斯场。

希格斯场是一种具有非零真空期望值的场,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它们获得质量。

三、希格斯场与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场的存在意味着宇宙中处处弥散着一个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玻色子本身是一种基本粒子,它是标准模型理论中最新发现的粒子。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实验室通过实验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四、希格斯机制的重要性Higgs机制对标准模型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它解释了为什么规范玻色子和某些费米子具有质量,而其他粒子(如光子)却没有质量,从而使得标准模型对粒子物理实验的预测与实验观测符合良好。

同时,希格斯机制也为开展更深入的粒子物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五、Higgs机制的实验验证希格斯机制的验证是粒子物理学中的重大突破。

2012年,CERN的LHC实验证实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这一实验结果被认为是对Higgs 机制的有力证据。

通过精确测量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和与其他粒子的耦合强度,科学家对Higgs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或称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子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实验中观察到。

它也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

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机制。

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自发对称性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传播子和费米子。

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它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

2012年7月2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最新数据接近证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标准模型给出了自然界四种相互作用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描述,但是在能量低于一定条件后,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将呈现为不同的相互作用,这被称为电弱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

希格斯粒子就是在标准模型解释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时引入的。

研究背景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P.W.Higgs)提出了希格斯机制。

在此机制中,希格斯场引起电弱相互作用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并将质量赋予规范玻色子和费米子。

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场的场量子化激发,它通过自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将有机会发现希格斯粒子。

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上帝粒子‖是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莱德曼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别称。

这种粒子是物理学家们从理论上假定存在的一种基本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粒子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莱德曼更形象地将其称为―指挥着宇宙交响曲的粒子‖。

自1899年汤姆逊爵士发现电子开始,直至如今,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微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世界的奥秘。

1995年3月2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发现了顶夸克时,一套称之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模型所预言的62个基本粒子中的61个都已经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支持与验证,看上去标准模型马上就要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对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索已经到达了它的尾声,似乎人类也马上就要听到这一跌宕起伏的,充满了高潮与华彩的探索乐章的终曲,但是仍然有一个粒子,游离在这座辉煌的大厦之外,仿佛一个幽灵,这就是希格斯粒子,而且就是这个粒子可能会击垮整座大厦。

但是也许会为我们揭示出一条全新的探索旅途。

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处于主流的标准模型理论。

研究历史在电弱统一理论从建立到获得成功,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对称自发破残原理推测出来的希格斯玻色子,用它来解释电弱统一理论中的W+1、W-1、Z0玻色子非零质量的获得机制。

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但到如今,电弱统一理论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而得到大家普遍的承认,而作为电弱统一理论基础的希格斯玻色子(X0)仍然没有在大家的视野中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个难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所有从事基本粒子研究的爱好者们。

虽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发现它的踪迹,但很多实验表明了电弱统一理论是完全正确的,这使得人们相信它必然存在,发现它只是时间的问题。

但是科学是一门以事实说话的学问,不是大家想当然的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找到一种合乎自然辩证逻辑的理论是解释现象的关键。

为了修补上述理论的缺陷,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假设出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是电子和夸克等形成质量的基础。

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中,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

之后所有的粒子在除引力外的另3种力的框架中相互作用,统一于标准模型之下。

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这些粒子基本都已被实验所证实,而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日前公布了来自大型强子对撞器(LHC)的重要数据,显示―可能看到‖有―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该理论可解释粒子为何拥有质量,从而演化为万事万物。

人类距离了解宇宙诞生之谜或许将要迈进一大步。

CERN昨日表示,两个团队透过LHC看到希格斯玻色子的可能踪迹,但是数据肯定性尚不足以被称为―发现‖,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和分析。

其中一个团队表示,探测到的讯息约为126千兆电子伏特左右。

CERN早前已表示,不会在今年公布发现了―上帝粒子‖。

编辑本段相关理论物理理论电弱统一理论内部结构模型图科学家们建立起被称为标准模型的粒子物理学理论,它把基本粒子分成3大类:夸克、轻子与玻色子。

标准模型的缺陷,就是该模型无法解释物质质量的来源。

在本质上,这个场就像一池黏黏的蜜糖,除了非质量的基本粒子,通过此场的时候,会将粒子转变成带有质量的粒子,就像是原子的成分。

在标准模型中,希格斯粒子包含了一个中性与两个带电成分的区域。

两个带电和一个中性区域皆是Goldstone玻色子,是纵向三极化分量带质量的W+、W–和Z 玻色子。

维持中性成分的量子对应到具有质量的希格斯粒子。

既然希格斯场是一个标量场,希格斯粒子没有自旋,也就没有内在的角动量。

标准模型没有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

如果质量在115和180 GeV/c2之间,则标准模型的能量等级可以有效直到普朗克尺度(1016 TeV)。

许多理论学家预测新的物理学会建构在标准模型之上能量在TeV的尺度,基于不足的标准模型性质。

希格斯粒子(或其他的电弱对称机制)可能的最大质量是1.4 TeV;除了这一点,标准模型变的不相容,因为统一性违反了一些散射的过程。

许多超对称性的模型预测出最轻的希格斯粒子的质量比现在实验在高一点,大约120 GeV或者更低。

9维至8维-五期希格斯玻色子的能量(eV),大小(cm)及分裂结构表所在时空维度:第9维(含第8维)的「希格斯场」宇宙时间: 10秒至10秒五期希格斯玻色子单位能量(eV)及大小(cm)时空维度本质:能量:2.9812×102 4eV至6.7784×1011波长:6.62×10-30cm至1.83×10-16cm(×2p)(注1,2)自:普朗克(单位)能量:1.2211×1028eV, 及普朗克(单位)长度1.616×10cm 的分裂次数第9维「希格斯场」-前期二次大爆炸(大爆胀)宇宙时间: 10秒-10秒第9维「希格斯场」-中期宇宙时间: 10秒至10秒第9维「希格斯场」-后期宇宙时间:10秒至10秒(电,弱力统一场) 【注:10秒时,第3代:夸克被禁闭(表2-1注:4),产生高能量超子,第8维时空诞生】第五期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能量及大小7.453×10eV至1.819×1020eV2.6476×10cm至1.084×1025cm衰变并结合为-第10,9代-夸克第四期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能量及大小1.819×1020至4.4423×1016eV1.084×1025cm至4.442×1022cm衰变并结合为-第8,7代-夸克,第三期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能量及大小4.4423×1016eV至1.0845×1013eV4.442×1022cm至1.8194×1018cm衰变并结合为-第6,5代-夸克,第二期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能量及大小1.0845×1013至1.6946×1011eV1.8194×1018cm至1.1644×1016cm衰变并结合为-第4,3代-夸克,第一期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能量及大小1.6946×1011eV;7.3165×1016cm衰变并结合为-第2,1代-夸克,五期希格斯玻色子存在于所有规范粒子中,是10代夸克及10代电子,微中子(即轻子)的第五期-自普朗克能量分裂14至16次(1.22×10eV÷2至÷2)时空维度能量:2.9812×10eV至7.2783×1020eV时空维度波长:6.62×10cm至2.71×1026cm上述能量区为:本宇宙二次大爆炸区(大暴胀区)第四期-自普朗克能量分裂26至38次(1.22×10eV÷2至÷2)时空维度能量:7.2783×1020至1.7769×1017eV时空维度波长:2.71×1026至1.11×10-22cm第三期-自普朗克能量分裂38至50次(1.22×10eV÷2至÷2)时空维度能量:1.7769×1017eV至4.3382×1013eV时空维度波长:1.11×10-22至4.55×10-19cm第二期-自普朗克能量分裂50至56次(1.22×10eV÷2至÷2)质量来源时空维度能量:4.3382×1013至6.7784×1011eV时空维度波长:4.55×10-19至2.911×1017cm第一期-自普朗克能量分裂56次(1.22×10eV÷2)时空维度能量:6.7784×1011eV至6.2619×1011eV时空维度波长:1.83×1016cm(×2p)至1.98×1016cm(×2p)(表2-1注1,2)能量较低的第2期希格斯玻色子分裂组合成为: t‘,b‘,t,b夸克. 而第2期WWZ弱玻色子分裂为τ‘电子及τ电子,当分裂出第3代t,b夸克及τ电子时,即第8维时空的誔生(第4代t‘,b‘,夸克及第4代τ‘电子,因能量太高尚未发现) 方程简式用方程式可以简要的表达以下这种变化:一、夸克(K+2/3、K-2/3)、味玻色子(W+1、W-1)及电荷粒(E+1、E-1)的生成方程1、H+8/3 → K+2/3 + W+1 + E+12、H-8/3 → K-2/3 + W-1 + E-1二、夸克(K-1/3、K+1/3)、味玻色子(W+1、W-1)及中微子(M 0)的生成方程1、V-4/3 → K-1/3 + W-1 + M 02、V+4/3 → K+1/3 + W+1 + M 0三、希格斯玻色子(X0)、引力子(G0)及味玻色子(W+1、W-1)的生成方程1、H+8/3 + H-8/3 → X0 + W+1 + W-12、V+4/3 + V-4/3 → G0 + W+1 + W-1四、磁单极子(C0)、胶子(J0)、光子(Y0)及不带荷的味玻色子(Z0)的生成方程1、H+8/3 + H-8/3 → C0 + J0 + Z02、V+4/3 + V-4/3 → Y0 + J0 + Z0模型标准模型粒子物理学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困难时期,按照诺贝尔奖得主,电弱统一理论提出者之一的斯蒂芬·温伯格的话来说那是―一个充满挫折与困惑的年代‖,几乎当时已经应用的理论都遇到了很大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