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笔记

临床检验诊断学笔记一、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啥临床检验诊断学啊,就是一门超级有趣又特别重要的学科呢。
它就像是医学领域里的侦探学科,通过各种检验手段来发现身体里的小秘密。
比如说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尿液、粪便这些东西,在我们平常人眼里可能就是脏脏的废弃物,但是在临床检验诊断学里,它们可都是宝贝呢。
医生们可以从这些样本里分析出好多关于我们健康的信息,像有没有感染病菌呀,身体的某个器官是不是在正常工作呀之类的。
二、血液检验那些事儿1. 血常规可是最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啦。
这里面包含了好多指标呢,像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卫士,要是身体有炎症,白细胞的数量就可能会升高哦。
红细胞呢,它负责把氧气运送到我们身体的各个角落,如果红细胞数量少了,人就可能会贫血,感觉浑身没力气。
血小板就像是个小补丁,哪里有伤口,它就会跑去止血,要是血小板数量不正常,那出血就不好控制啦。
2. 凝血功能检验也很重要呢。
这个检验能告诉医生我们的血液凝固能力怎么样。
要是凝血功能有问题,那可能轻轻一磕就会出现大片的淤青,或者是伤口流血止不住,这可就麻烦大了。
三、尿液检验小知识1. 尿液的颜色其实就可以给我们一些小提示哦。
正常的尿液是淡黄色的,如果尿液颜色变得很深,像浓茶色,那可能是身体缺水了,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肝脏或者胆囊出毛病了。
要是尿液颜色发红,那可就有点吓人啦,可能是泌尿系统有出血的情况呢。
2. 尿蛋白也是尿液检验中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尿液里有蛋白,这可能是肾脏出问题的信号。
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让蛋白跑到尿液里去的,如果有了,那就说明这个过滤器可能有点故障啦。
四、粪便检验的要点1. 粪便的形状和颜色也能反映健康问题哦。
正常的粪便应该是成形的,颜色是棕黄色。
如果粪便变得很稀,像水一样,那可能是肠道感染了病菌或者是吃坏东西了。
要是粪便颜色发白,那可能是胆管堵塞之类的问题。
2. 粪便里有没有寄生虫也是检验的重点。
专业解析-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门临床新兴学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下的一个耳机学科,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是一门发展迅速、十分活跃,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其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
2、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原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诊断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一般检验方法,具有发现和解决临床检验问题的能力。
掌握与课题相关的试剂、仪器的性能和检测技术、方法。
了解与检测临床相关疾病的临床知道。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熟悉计算机的应用。
能独立进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能在高等院校承担教学工作。
毕业后,达到高年检验师或高年实习研究员的水平。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课程设置等不尽相同,各举例说明:3、研究方向(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院为例,不同学院的研究方向也不相同)01遗传性疾病检测的方法学研究02肝癌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分子诊断和治疗03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细菌耐药性研究04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分子标志05靶向拮抗剂研究及抗炎效应06细菌致病的分子机制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5、课程设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1、公共学位课程(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辨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2) 外国语(英/日语)2、专业基础课:3-4门,由学科点制定,在我校所有研究生课程中选取。
1)分子生物学2)医学免疫学3)现代生物技术4)临床检验方法学选择与评价(新建课程)3.专业课程:临床检验诊断学,由导师及教研室负责,不设具体授课学时,贯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于第五学期,由导师命题进行考试。
中医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的学生由教研室负责讲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主干专业课程,如《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通过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检验以及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以便于诊断疾病,并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毕业后成为临床医生之前,学生就需要深入研究临床检验诊断学,因为这是确诊疾病的基石。
这门学科包括了对医学检验的理论、技术以及解读结果的原则等。
同时,它还涉及了不同的实验室测试方法:如血液化学检验、血细胞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肿瘤标志物检测、心血管检验、内分泌检验和生理检验。
因此,临床检验诊断学不仅包括对生物标记物的检测,还需要考虑clinical utility(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应用的联系)。
在实际临床中,这门学科通常用于诊断和评估某些疾病,以及评估某些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讨论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不同检验方法,其中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化学检验、药物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以及对特定蛋白质(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一、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CBC)是一种测量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常见检测方法。
这种测量通常用于评估贫血、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等状况。
全血细胞计数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白细胞亚类的数量来帮助确定某些细胞学异常(如骨髓异常)。
CBC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除为常规体检之外,也可以定期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
二、血液化学检验血液化学检验是一种广泛用于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方法。
该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血液中不同化学物质的浓度,如葡萄糖、尿素氮、肝酶、电解质和病原体抗体等。
血液化学检验通常用于识别肾脏、肝脏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异常,这些器官在疾病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影响。
此外,某些药物和草药也可以通过进行血液化学检验来确定药物的浓度,也可衡量对患者的影响。
三、药物检验药物检验是一种针对体内药物浓度进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这种形式的检测在药物疗法中非常重要,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定该药剂量是否合适,并在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

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与医学共舞的奇妙之旅在医学领域中,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
该专业通过利用各种实验室技术手段,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监测和预测疾病进程、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提供科学依据等重要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首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意义在于它为医生提供了一个衡量疾病发展的重要依据。
通过血液、尿液等体液的检验,医生可以获取大量关于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还可以帮助病人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测疾病的预后等。
可以说,没有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技术支撑,医生的诊疗工作将难以进行。
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学科。
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快速的诊断手段。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某些遗传性疾病,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和治疗方案。
此外,微生物学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检验诊断水平。
可以说,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的发展将为医学界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技术的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科研机构投入到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研究中,旨在提高检验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致力于探索新的检测指标、方法和仪器,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同时,一些临床试验和观察研究的结果也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理论基础。
除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还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临床检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专业人员,在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以及药品监管部门等单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临床检验诊断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

临床检验诊断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针对这一学科,各大学提供了不同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以满足对于高级临床检验诊断人才的需求。
下面将对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课程设置进行一览。
首先,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清晰,包括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临床检验判断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以及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临床检验诊断学课程设置中,重点强调了临床检验的基础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这些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临床检验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提升临床诊断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
学员需要参与实验室的工作,熟悉各种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和临床检验流程,学习如何准确分析和解读各种检验结果。
此外,实践能力还包括学员参与真实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诊断,在真实的临床环境中进行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除了基础和专业课程,学员还需要学习一些与临床检验相关的导论和前沿课程。
导论课程通过梳理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基础,帮助学员了解临床检验学科的整体架构和发展趋势。
前沿课程则注重培养学员对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敏感性和创新能力,使学员在毕业后能够跟上学科的最新发展,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还充分考虑了学员的个人需求和兴趣。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
例如,有些学员对临床遗传学感兴趣,可以选择遗传学相关的选修课程;而有些学员对临床血液学感兴趣,可以选择血液学相关的选修课程。
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和完整,旨在培养具备全面能力的临床检验诊断专家。
临检检验诊断学第1讲-临床检验诊断学介绍

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 毛细胞白血病-变异型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 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α重链病 γ重链病 μ重链病 浆细胞肿瘤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浆细胞骨髓瘤(MM)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 骨外浆细胞瘤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
。包括IL-6、肿瘤坏死因子、IL-1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整合素。
破骨细胞激活→溶骨作用增强→血钙浓度升高 血钙>2.74mmol/L为高钙血症 高钙血症的危害:头痛、呕吐、多尿、便秘,重者会心律 紊乱、昏迷致死。钙沉积在肾脏导致肾的损害。
6、高粘滞综合征 血中高浓度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以包裹红细胞,减低红细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 欧美国家:病理学科(pathology )下的一个分支
• 均在实验室内完成,Laboratory medicine,Clinic laboratory science
• Laboratory diagnostics:实验诊断学
• 国内: • 医学检验学:本科阶段教育 •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阶段教育
淋巴瘤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Burkitt淋巴瘤 不 能 分 类 的 B 细 胞 淋 巴 瘤 , 特 征 介 于 DLBCL 和
Burkitt淋巴瘤之间 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特征介于DLBCL和经典
霍奇金淋巴瘤之间
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髓内单一 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引起广泛骨质破坏、 贫血、感染。WHO(2008)将之命名为浆细胞骨髓瘤。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

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临床检验诊断学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院临床实验室: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医院的临床实验室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在临床实验室中,毕业生可以负责采集和分析患者的生物标本,进行常规的临床检验,如血液、尿液和体液分析,病原微生物检测等。
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参与质控和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毕业生还可以参与临床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开展新方法的探索和改进。
2. 疾病防控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疾病防控机构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在疾病防控机构,毕业生可以参与疾病的监测、诊断和预防工作。
他们可以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开展对疫情的调查和分析,参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3. 临床检验企业:毕业生可以选择在临床检验相关的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企业中,毕业生可以参与临床试剂、仪器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他们可以进行市场调研,负责推广和销售相关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4. 教育和科研机构:毕业生可以选择在教育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机构中,毕业生可以担任教学和科研职位。
他们可以进行临床教学,培养下一代的临床检验专业人才,同时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开展临床检验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5. 监管和管理部门:毕业生可以选择在监管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些部门中,毕业生可以参与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和安全。
他们可以担任监管和管理职位,参与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注册和审批工作,制定和执行相关监督和管理规定。
除了以上的就业方向,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更高层次的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同时,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摘要:临床检验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测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重要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诊断学也在不断发展,为临床医学的进步和提高患者的诊疗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重点探讨临床检验诊断学的进展与应用,着重介绍了各种检验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同时,将讨论临床检验诊断学在个体化医疗、预防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临床检验;诊断学;技术进展;个体化医疗;预防医学一、引言临床检验诊断学作为医学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应用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诊断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各种新的检验技术不断涌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防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手段。
二、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2.1 生化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生化检验技术作为临床检验中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得到完善和拓展。
新一代生化仪器的应用,使得检测方法更加精确、快速和多样化。
比如,生化标志物的检测范围和敏感度不断提高,使得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另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提高了检验流程的效率,减少了操作误差,同时大大降低了检验的成本,使得生化检验技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免疫学检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的突破,使得免疫学检验更加准确和敏感。
比如,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的应用,使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更为可靠。
同时,免疫学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传染病筛查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2.3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应用前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近年来最为迅猛发展的检验领域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诊断学
7 ●
●
3.结果审核技能训练 4.外部质量评估报告的结果分析及评价
第三章 临床免疫专业 一、要求 (一)掌握 1.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调节、遗传控制 2.免疫细胞的发育、功能、检测及应用 3.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4.抗原决定簇与抗原分类 5.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检测及应用 6.补体系统的生物学特征、功能,补体检测及应用 7.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8.各型变态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增生病、免疫缺陷病及移植免 疫、肿瘤免疫等病理状态的免疫学相关理论 9.标记免疫分析的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 10.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变态反应等有关 常规试验项目、原理、操作、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二)了解 1.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免疫球蛋白及 T 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分子遗传学 3.细胞因子的功能 4.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等相关的特殊试验 5.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原理 6.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二、主要内容 (一)免疫学基础概论 1.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2.免疫组织与器官 3.免疫细胞 4.免疫分子 5.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
6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9.常用临床化学检查项目的检测原理、影响因素 (二)了解 1.血糖标本采集与测定中的影响因素 2.脂质代谢的生化和生理,脂蛋白的分类、结构特性,载脂蛋白的 种类 3.胆红素的形成与代谢机制 4.蛋白尿的病因、分类 5.远端肾小管功能和肾小管性酸中毒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 6.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 7.激素代谢与调节及其相关疾病 8.甲状腺相关蛋白及自身抗体检测 9.生理变异因素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一)检查项目 1.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2.临床生化检测项目实验诊断的影响因素 3.室内质控规则的设定和判断 4.临床生化常规检测项目方法学原理及评价 5.血清酶学测定 6.糖代谢检查 7.脂代谢检查 8.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9.肝、胆、胰腺疾病的实验诊断 10.脑脊液检查:蛋白、糖、氯化物 11.肾和泌尿道疾病的实验诊断 12.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实验诊断 13.骨代谢紊乱的实验诊断 14.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 (二)基本技能 1.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规范操作、维护保养、性能验证和检测项目 的校准 2.不同生化分析仪间检验结果的比对及评价
Ⅳ . 大纲内容
第一章 临床体液、血液学检验专业 一、要求 (一)掌握 1.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2.常用检验项目的分析前质量控制 3.常用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4.血细胞发育理论 5.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6.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7.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8.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9.止血与血栓的常用筛查与确诊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10.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11.常见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12.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结果分析 13.凝血仪的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 学特点 (二)了解 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 事项 2.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 3.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一)检查项目 1.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毛细血管、静脉采血技术,不同抗凝药 的选择) 2.用手工法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检查
8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二)抗原和抗体及其结合反应 1.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4.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5.免疫原的制备 6.免疫佐剂 7.抗血清的制备、纯化、鉴定和保存 8.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 9.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10.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及应用 (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评价 1.免疫细胞分离与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及应用 2.细胞因子与细胞黏附分子的检测及应用 3.流式细胞仪分析原理及临床应用 4.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及应用 5.补体检测及应用 (四)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1.放射免疫技术 2.荧光免疫技术 3.酶免疫技术 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5.生物素、亲和素放大技术 6.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 7.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五)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 1.凝集反应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2.抗球蛋白实验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3.沉淀反应的特点、分类及应用 4.免疫电泳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应用 (六)临床免疫检验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 1.免疫检验自动化仪器的分析及应用4 ● Nhomakorabea●
临床检验诊断学
3.外周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4.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 5.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6.尿妊娠试验、乳糜尿检查 7.粪便常规检查,便隐血试验 8.脑脊液检查 9.浆膜腔积液检查 10.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11.正常骨髓细胞形态辨认及分类计数 12.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及临床意义(过氧化物酶、特异性酯酶、 非特异性酯酶、糖原、碱性磷酸酶及铁染色) 13.常见血液病的骨髓检查 14.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酸溶血试验、 蔗糖溶血试验、CD55 阴性及 CD59 阴性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检测、抗 人球蛋白试验) 15.血管内与血管外溶血的鉴别 16.血栓与止血检验的标本采集、运送与储存的注意事项 17.血小板功能检测(如血小板聚集试验) 18.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19.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2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21.血浆 D- 二聚体测定(D-dimer,D-D) 2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FDP) 23.凝血酶时间(TT) 24.单一凝血因子活性、抗凝血酶(AT)、血小板抗体测定 25.止血与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 检查 26.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血液黏度(全血及血浆黏度)测定 (二)基本技能 1.手指和静脉取血 2.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保养与维护 3.血细胞分析的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临床检验诊断学
Ⅰ . 考试范围
临床检验医学中的各子专业涉及的检验方法原理、操作及质量控制, 临床实验诊断学中主要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
Ⅱ.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检验医学中最主要的试验方法基本原理、操作 流程和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技能,并且能运用它们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临 床问题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18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三、题型分数比例 选择题 A1 型选择题 85 题 约 42.5% A2 型选择题 40 题 约 20% B 型选择题 50 题 约 25%
临床检验诊断学
3 ●
●
X 型选择题 25 题 约 12.5%
临床检验诊断学
9 ●
●
2.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3.质控规则、失控常见原因分析 (七)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2.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3.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检测 4.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免疫检测 (八)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超敏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的免疫学机制 2.超敏反应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3.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九)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免疫损伤特点和机制 2.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指标的检测和应用 3.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十)免疫增殖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及其免疫检测 1.免疫增殖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免疫损伤特点和机制 2.免疫增殖性疾病常用的免疫检验指标 3.免疫缺陷病常用的免疫检验指标 4.常见免疫缺陷病的实验诊断 5.常见免疫增殖病的实验诊断 (十一)肿瘤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1.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分类,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2.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分类、检测及应用 3.常见恶性肿瘤(肺癌、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 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 (十二)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 1.HLA 分型方法 2.HLA 分型方法的应用 3.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 4.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 5.常见组织或器官移植(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
临床检验诊断学
5 ●
●
4.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 5.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 6.血片复检的规则及意义 7.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8.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校准、性能评价、维护与保养 9.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使用及结果分析 10.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的形态识别 11.尿沉渣镜检的规则及意义 12.粪便中常见细胞、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辨认 13.胸、腹腔积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 14.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 15.正常骨髓细胞形态辨认、骨髓象分析与报告 16.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细胞形态辨认、骨髓象分析与报告 17.各种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 18.凝血仪的校准、性能评价、维护与保养 19.凝血检查的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 20.血小板聚集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21.血液黏度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 22.常用检验项目结果审核
【能力要求】 主要测试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医学检验学科中的临床基础与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方面的最 主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实验诊断学中心 血管内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和血液科中的检验知 识的综合应用 3.分析解决临床检验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 临床生化检验专业 一、要求 (一)掌握 1.诊断酶学相关理论及项目检测的临床意义 2.糖代谢紊乱和代谢性疾病的常用检测项目及实验诊断 3.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4.肝、胆、胰腺疾病的常用检测项目及实验诊断 5.肾和泌尿道疾病的常用检测项目及实验诊断 6.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的实验诊断 7.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常用检测项目及实验诊断 8.内分泌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