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国家怎么做
高中政治答题大题模板总结归纳(集锦3篇)

高中政治答题大题模板总结归纳(集锦3篇)1.高中政治答题大题模板总结归纳第1篇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应该怎么做?(1)生产领域①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②市场经济的两只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③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④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消费/对外政策);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⑧时政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分配领域①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②坚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③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④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⑤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⑥在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3)交换和消费领域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③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费水平;④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消费;⑤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4)对外经济领域①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②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国家与政治-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拥有领土和人民,并通过行使权力来治理和管理国家事务。
- 国家的组成要素:领土、人民和主权是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要素。
领土指国家的疆域范围,人民指国家的公民,主权指国家行使独立自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管理国家经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利等。
2. 政治制度与政权- 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组织和运行方面的基本规则和机制。
- 君主制:君主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由君主(国王或女王)拥有和行使。
- 共和制:共和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由代表人民的公民集体拥有和行使。
- 政权的转换:政权的转换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转移,通常通过选举、革命、继承等方式进行。
3. 政党与政治参与- 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政治主张和利益的组织,通过竞选和组织活动来争取政权。
- 主要政党:我国主要的政党有中国、中国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派。
- 政治参与的方式:政治参与可以通过选举、示威游行、参加政治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
4.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行政管理- 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法律,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司法机关负责审判。
-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规划、指导和监督的活动。
行政管理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能和工作方式等方面。
5. 政治道德和政治风险- 政治道德:政治道德是指政治人员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行为规范,包括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服务人民等。
-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负面影响。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探讨和学习。
高中政治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答题模板,仅供参考。
——1经济生活——1.价格变化的原因,政府稳定物价的原因与措施(1)价格变化的原因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值越小。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④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⑤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⑥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①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影响生活)②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稳定物价,防止通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宏观经济发展)④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影响生产)⑤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3)稳定物价的措施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决定价格)②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③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
公民:①树立正确消费观。
②与违规涨价行为作斗争。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与措施(1)原因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高中政治国家制度类型全总结

高中政治国家制度类型全总结什么是国家制度?国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法律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不同国家的制度类型会因其历史、文化、地理等条件而有所不同。
国家制度的类型1. 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一种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人或一小群人手中的制度。
这些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决定国家的政策和行动。
专制制度通常以或君主制的形式存在,如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和朝鲜的社会主义专制制度。
2.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权力分散于全体公民手中的制度。
公民可以通过选举或其他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决策。
民主制度注重公民的权利和平等,尊重多元化的意见。
常见的民主制度包括美国的总统制度和德国的议会制度。
3. 共和制度共和制度是一种在国家事务中没有君主的制度。
国家的权力通常在选举产生的政府群体中分配。
共和制度强调法治和公正,强调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分立。
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度和印度的总统制度是常见的共和制度。
4. 君主制度君主制度是一种国家制度,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由一个君主拥有。
君主可以是国王、女王、皇帝或其他具有权力的统治者。
君主制度在一些国家中仅具象征意义,而在其他国家中具有实际权力。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和沙特阿拉伯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君主制度的两个例子。
5.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拥有和控制着生产资料,实行计划经济和公共福利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的例子包括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古巴的共产主义制度。
6. 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和私营企业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经济活动。
常见的资本主义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新加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国家制度类型,不同国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宜的制度。
国家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高三政治我国国家知识图表

2.
我国的国家 职能 (17—19 页)
4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 和活动原则(49—53 页)
5
我国国家机构的本质
7
我国的政党制度 (88--92 页)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106)
8
9 10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112)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公民与国家关系
13
高三政治常识-------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知识总结
知识项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即我国的国体) (13 页) 内 容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 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 着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的政体、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本质、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⑴ 对内职能:第一,政治职能。主要表现为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破坏活动和民主政治建设。第二,经 济职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第三,文化 职能。第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⑵ 对外职能: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又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是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 要依据。我国的国家职能由我国的国家机构来实施。 分类:我国的国家机构,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①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行政机关(人 3 我国的国家机构设置 (45 页) 民政府) 、③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④国家监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⑤国家军事机关。 按其层级又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 察院。地方国家机关分为:省级国家机关、县级国家机关、乡级国家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设立的自治 机关,特别行政区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我国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是我国的国家职能。 ⑴民主集中制原则 ⑵对人民负责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廉洁奉公、坚持群众路线) ⑶依法治国原则[内含 知识点有: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 当家作主的地位。贯彻落实、对国家机关的要求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① 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 依法治国的前提;②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③司法机关要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还要加强执法监督;⑤做好普法教育工作;⑥把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50 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 6. 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 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 形式(即我国的政体) 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20—24 页)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同级其他国家机关,并领导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人大的常设机 构是人大常委会。人大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大代表的权利有:①发言、表决免责权;②提案权;③质询权等。人大代表的义务主要包括:①模范遵守 宪法和法律、②保守国家机密、③密切联系群众、④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权利来 自人民,受人民监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基本内 容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 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意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 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 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 的物质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意义: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 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把各民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都结合起来。 十七大: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 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农村的村委会、城市的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等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23 页) 和谐统一关系,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等自由、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三原则(公民在法律 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制定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是我国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基本内容:第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第二,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 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 标。第三,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 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1 页)一国两制是其中的特殊性,是局部。 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最高形式。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国家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国家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章国家1.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指统一的、人民居住的土地上,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政权组织和政府管理的独立政治组织。
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征。
2. 国家的主要特征2.1 国家的领土国家的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基础,包括陆地、领海、内水和领空。
领土是国家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基本体现,是国家权力范围的地理界限。
2.2 国家的人民国家的人民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实质性基础。
人民是国家的创造者、运行者和受益者,国家也应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权益,促进人民的发展。
2.3 国家的主权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独立的、不受其他国家干涉的权利。
这包括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权、平等权、不干涉权等。
国家主权是国家权力的核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独立地位。
2.4 国家的政权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是指国家政权的形式和结构。
根据不同国家的制度和实践,国家政权组织可以是单一制、联邦制或其他形式。
政权组织是国家权力行使和管理的机构体系。
2.5 国家的政府管理国家的政府管理是指国家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
政府是国家权力的组织和代表,负责制定政策、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等。
3. 国家的职能3.1 维护国家安全国家的首要职责是维护国家的安全。
这包括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的国防安全、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等。
3.2 维护社会秩序国家是社会管理的最高组织形式,维护社会秩序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国家要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
3.3 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国家要保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国家也要进行社会建设,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增进人民的福祉。
3.4 外交与合作国家要积极参与国际交往和合作,维护本国利益,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
国家要根据自身利益和国际现实,制定外交政策,发展友好关系和全面合作。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高中政治常识主要原理总结:国家制度

高中政治常识主要原理总结:国家制度1、国家具有三种属性原理内容:(1)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2)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3)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知识运用:(1)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维护的是以布什为代表的石油财团的利益。
(2)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3)面对海啸造成的灾难,各国都积极组织救灾工作。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原理内容: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的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运用:西方七国国家性质相同,但国家政体有所不同,有其深刻的根源。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必须坚持人民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3、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原理内容:(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有立法权,其中,全国人大及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任免权、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3)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知识运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和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决定》。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通过温家宝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原理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因为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知识运用: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同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制度。
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原理内容:(1)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济发展阶段环境
•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发 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分配: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通过税收 调节,防止两极分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要媒介,国家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 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制定法律法规,严 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
• 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 过调节消费税,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势,引导消费 者的消费观。
• 生产: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 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同 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 促进就业方面: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 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法, 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 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
• (6)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 (8)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9)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0)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把扩大内需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 展战略。 • (11)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 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性经 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着 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有关“国家应该如何做”的一般 答案要点
有关“国家应该如何做”的一般答案要 点
• 1.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 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 2.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并 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在优化资源 配置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 3.具体的国家政策: (1)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具体的材料对 科学发展观做适当的取舍、展开) •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3)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国家要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 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 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 (5)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走农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