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救的姜戈中德国人角色分析

合集下载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

断断续续的看完了这部电影,查了下是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力作。

“鬼才”,喜欢!不是每一个导演都配“鬼才”这个词的。

那么,《被解救的姜戈》到底有怎样的鬼才创意?影片伴随着粗犷的乐曲拉开了序幕,映入观众眼眸的是主人公姜戈让人触目惊心的厚实后背,足足15秒。

一个后背,一下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为之动容。

姜戈,这位黑人同类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故事发生在1858年,美国内战爆发的两年前。

姜戈,就如大多数黑人一样,是一名奴隶,没有地位、没有尊严。

谁说美帝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姜戈就如同牲畜一样被卖来卖去,不,连牲畜都不如!姜戈本该和他所有同肤色的民族一样,一辈子逃脱不了被人奴役、被人蹂躏,没有阳光、没有希望。

不,姜戈有希望,因为他有一位妻子,他说他们相信爱情!虽然生活在地狱,但是相信爱情!事情有了转机,一位德国籍的赏金猎人金·舒尔茨医生正在追捕凶残的布利特尔兄弟,只有姜戈认识他们。

舒尔茨准备从奴隶贩子手中买下姜戈,显然奴隶贩子对舒尔茨不感冒,舒尔茨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尊重。

本来是一位牙科医生,好好的生活不过,却要当一名赏金猎人,他能把谁看在眼里?腰中掏出枪,直中眉心!姜戈变成了自由人,骑上了马,仿佛做梦一般!他们一起来到了小镇,所有人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黑人没资格骑马。

小店老板叫来了治安官,舒尔茨二话没说,同样掏出手枪,胸口爆裂!舒尔茨,太残忍!当小镇执行官把他们俩团团包围,必死无疑时,舒尔茨镇定的掏出治安官的通缉令,原来治安官是一名罪犯,而他是一名赏金猎人。

不是人干的职业!姜戈扮成舒尔茨的侍从,一起来到田纳西庄园寻找布利特尔兄弟,谁说黑人天生就是奴隶?骑上马,穿着侍服,威风凛凛,英气逼人!当布利特尔兄弟又准备鞭打挂在树上的黑人妇女时,姜戈出现了,他想起了他们是怎样鞭打自己的妻子,怎么凌辱自己。

先是一枪击毙一个,再抢来马鞭抽向布利特,是对不能保护好妻子的自责、发泄。

痛快!黑人天生就该被抽打吗,不是,姜戈可以证明!事情办完了,姜戈成为了自由人。

《被解救的姜戈》解放与复仇的西部传奇

《被解救的姜戈》解放与复仇的西部传奇

《被解救的姜戈》解放与复仇的西部传奇电影《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西部传奇片。

这部电影以解放与复仇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表演,带给观众深度的思考和内涵的体验。

首先,电影通过姜戈这个角色展现了解放的力量和意义。

姜戈是一个被奴役的黑人奴隶,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以获得自由。

从那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被束缚的奴隶,而是一个自由的人。

电影中的解放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解放,更是心灵上的解放。

姜戈在自由的道路上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一切。

这种解放的力量激励着观众,让我们思考自由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

其次,电影通过复仇的主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姜戈在获得自由后,决定寻找并解救自己被卖到南方的妻子。

他不仅要面对奴隶主的追捕和残酷的惩罚,还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复仇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让人们陷入无尽的循环中,不断追求报复,却无法真正解脱自己。

电影通过姜戈的复仇之路,让观众思考仇恨和宽恕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性中的善恶之间的纠结。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西部传奇的重新演绎,展现了塔伦蒂诺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

塔伦蒂诺以他独特的方式展现了西部片中的经典元素,如荒野、枪战和牛仔。

但与传统的西部片不同的是,他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了一个更加复杂和深刻的故事中。

他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安排和对角色的深入刻画,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有趣。

同时,他还运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和大量的对白,使得电影更加富有张力和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电影《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充满深度和内涵的西部传奇片。

它通过解放与复仇的主题,展现了自由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性。

同时,导演塔伦蒂诺的独特风格和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

观看这部电影,不仅可以享受到精彩的故事和表演,还可以思考人性和自由的真正含义。

无论是对电影艺术有所了解的观众,还是对西部片感兴趣的观众,都不容错过这部影片。

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

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

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被解救的姜戈》是一部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的美国西部片。

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黑人奴隶姜戈因为结识猎奇德国赏金猎人施瓦茨而获得自由、寻找被卖给恶势力的妻子布鲁姆希尔德的故事。

在观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对于剧情、人物形象和影片所探讨的主题有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电影的剧情设计扣人心弦,令人过目难忘。

整个故事紧扣姜戈寻找妻子的线索展开,情节紧凑合理。

导演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扎实的编剧功底让我难以寻找到任何剧情上的破绽。

从影片一开始,姜戈的命运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他在被解救之前是一个悲惨的奴隶,生活在残酷而无情的环境中。

然而,在与施瓦茨的相遇后,姜戈逐渐找回了自己的人性和尊严。

整个旅程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姜戈由虚弱到强大、由被压迫到自由的心路历程,这使得电影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紧张刺激的气氛。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角姜戈的刻画非常成功,他拥有坚定的目标和强大的行动力,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复仇的冷酷和人性的柔软。

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性格使得姜戈成为一个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形象。

施瓦茨则是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配角,他是一位出色的赏金猎人,因为看中了姜戈的天赋而决定帮助他寻找妻子。

施瓦茨在影片中展现出了冷静、聪明和机智的特点,他与姜戈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精彩动人。

此外,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也栩栩如生,他们的邪恶和冷血令人倍感震撼。

这些人物形象的设计展示了影片刻画人性的深度和复杂性。

最后,影片所探讨的主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影片以黑人奴隶的身份为背景,揭示了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黑暗面。

姜戈作为一名奴隶,被羞辱和虐待,然而他却在残酷的环境中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电影通过展示姜戈的奋斗和反抗,呼籲观众思考种族平等和人权的重要性。

影片中出现的血腥暴力场景以及塔伦蒂诺独特的对话风格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强烈的社会问题。

《被解救的姜戈》自由与正义

《被解救的姜戈》自由与正义

《被解救的姜戈》自由与正义电影《被解救的姜戈》自由与正义自由与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观众对自由与正义的思考。

本片由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得主昆汀·塔伦蒂诺执导,讲述了一位黑人奴隶姜戈为寻找自由而奋斗的故事。

影片不仅展现了残酷的奴隶制度下黑人的苦难,更通过姜戈的奋斗,探讨了自由与正义的真正含义。

影片以南北战争前的美国为背景,展现了当时奴隶制度下黑人所经历的不幸遭遇。

姜戈作为一名奴隶,被迫与主人分离,成为了一个流浪的黑人。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着解脱的机会。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姜戈结识了一位德国赏金猎人,二人联手展开了一系列的冒险与斗争。

影片通过姜戈的经历,揭示了奴隶制度下黑人所受到的不公与压迫,同时也展现了姜戈为寻求自由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自由,对于姜戈来说,意味着摆脱奴隶身份,拥有自己的命运。

在影片中,姜戈不仅通过与赏金猎人的合作,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摆脱了奴隶的身份,成为了真正的自由人。

这一点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姜戈不仅成功救出了自己的妻子,也为其他奴隶争取到了自由。

影片通过姜戈的经历,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信息:自由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权利,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自由。

正义,是自由的基石。

在姜戈的故事中,正义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姜戈不仅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也为其他奴隶争取到了正义。

影片中,姜戈与赏金猎人一起追捕罪犯,将他们绳之以法。

这种正义的行为,不仅让观众看到了黑人奴隶所追求的正义,也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信息:正义是自由的保障,只有在正义的基础上,自由才能真正得到保障。

影片的叙事方式独特而富有张力,塔伦蒂诺独特的风格使得影片更加引人入胜。

他将暴力与幽默相结合,使得影片不仅令人震撼,更充满了独特的趣味。

同时,影片的配乐也极具特色,将西部片的音乐元素与黑人音乐相结合,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于无声处听惊雷——姜戈分析

于无声处听惊雷——姜戈分析

于无声处听惊雷几年后重看《被解救的姜戈》这部影片,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而且对于舒尔茨医生有了新的认识。

医生首先是一个拯救者。

他不仅将姜戈从奴隶的悲惨境地解救出来,让他成为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自由人;而且赋予这个黑奴新生的力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故事的开头,当一众黑奴拖着沉重的镣铐缓慢挪动时,医生从天而降。

他从黑奴贩子手里“硬生生”买走了姜戈,而且给其他人指出两条道路:要么顺从,要么反抗,——当然,大家选择了后者。

这个来自德国的医生,解救姜戈自然有他的私心。

在牙医这个公开身份之外,他还有另一个——赏金猎人。

姜戈是要作为他的助手共同“打猎”的,为的是更快地得到美国政府的赏金。

但这个德国医生对待姜戈始终是平视,没有轻视、呵斥,更别说殴打了。

作为北方“开化”地区的白人,植根于心中的“生而平等”思想和日耳曼血统中的绅士精神,都让他对这个黑奴平等对待,心怀敬畏。

在他的启蒙下,姜戈这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奴隶渐渐觉醒,复仇之火开始熊熊燃烧,最终亲手毁灭了坎迪庄园,远走他乡。

如果说之前姜戈的复仇更多的是为救回自己的妻子,那最后的行为则是冲破了个人恩怨,意味着他对南方奴隶主阶层的反抗。

这种反抗,也许就是南北战争的萌蘖。

影片里,姜戈对待医生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

按照我们的理解,对一个救自己于水火中的人,自然应该感激涕零,感恩戴德。

但姜戈没有,他表现的反而有些冷傲,不羁。

他自作主张射杀了两个犯人,他骑着高头大马气场十足,他以一敌众游刃有余。

医生或许开始有些吃惊,但我想他应该是赞赏这种态度的,不卑不亢、人格独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才能展开两人兄弟般平等的交往;否则,一个卑躬屈膝、跟在马车后面跑的姜戈不又成了另一种意味的奴隶了吗?姜戈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他人附庸,他是一个人,自由是他的永恒权利。

“在笼子里的鸟认为飞翔是一种病。

”老黑奴管家斯蒂芬就是那只鸟,但世界上迷恋笼子的又岂止他一人?许多时候,我们也情愿待在这个狭小却安全的笼子里,对于“飞翔”这种鸟儿与生俱来的本领愤慨不已。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

豆瓣8.7分《被解救的姜戈》:被解救的背后,是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我得提醒你姜戈是个自由人,不要像奴隶一样对他《被解救的姜戈》是著名“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拍摄的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反黑人奴隶制为主题的西部剧情片,该片于2012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一经上映深受好评,荣获第85届奥斯卡4项提名奖,一举斩获了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配角大奖,豆瓣评分高达8.7分。

电影剧情并不复杂,背景时间设定在1858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德裔赏金猎人舒尔茨牙医,为寻找坏事做尽的布利特尔兄弟,解救了一名黑人奴隶姜戈,并将其培养成一名赏金猎人。

姜戈在牙医的帮助下从糖果庄主加尔文·坎迪手中救出妻子布隆希达,从而获得了从身体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对于这部电影,很多人都是从姜戈获得自由、营救妻子追求爱情的角度来分析,但我认为姜戈从一名即将被卖到黑人奴隶市场的黑人奴隶转变成为一个可以掌握自己命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也许这就是真正的成长,因为只有真正的成长,我们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和理解黑人奴隶制的可怕。

本文我将从主题呈现、人物塑造、影片的创作手法以及观影后对生活的一些思考四个方面来分析为何这部暗黑的西部片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01、主题呈现:从被贩卖的奴隶到获得解放的自由人,姜戈自由意识的觉醒给更多黑人奴隶带来了希望影片从一开始牙医解救了姜戈开始,二人的关系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着。

姜戈从牙医的奴隶、变成牙医的侍从、再变成牙医的合伙人到最后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一过程反应了姜戈对奴隶制的反抗和对自由的觉醒。

1,被牙医解救后,姜戈从奴隶变成了自由人,自由意识处于萌芽状态影片一开头便是荒凉的西部场景,一群黑人奴隶脚捆锁链,被奴隶贩卖主催促着行走在黑夜里,赏金猎人舒尔茨为寻找作恶多端的布利特尔兄弟,解救了黑人奴隶姜戈,打开了姜戈脚上的铁链,姜戈获得了人身自由。

尽管牙医非常痛恨奴隶制,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南部,黑人奴隶的身份是被公认的,而牙医需要姜戈的帮忙,为了维持一种平衡,只能暂时保持姜戈的奴隶身份,正如牙医自己说的:“一方面我鄙视奴隶制,另一方面我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你没有反抗的余地就好了”,姜戈成为牙医的奴隶,只是暂时且无奈之下的决定。

影片《被解放的姜戈》人物形象解读

影片《被解放的姜戈》人物形象解读

作者: 王淑琴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14-11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被解放的姜戈》;人物形象塑造;人文精神;审美特质
摘要:在《被解放的姜戈》中,昆汀·塔伦蒂诺秉承了其一贯的影像美学风格,再次为观众带来强烈而酣畅的审美快感。

这部影片不但有着华丽张扬的画面语言,曲折传奇的故事情节,也被注入了仁爱、平等、自由与勇气等人文精神内涵,赋予了其多方位、多层次的审美意蕴。

影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不但丰富了影片的生命力和鲜活感,也使这些审美元素得到了更加充分和完整的表达。

本文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了影片独特的审美气质。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解说文案_[侠盗]爱好天文的德国牙医——Dr. King Schultz

《被解救的姜戈》影评解说文案_[侠盗]爱好天文的德国牙医——Dr. King Schultz

《被解救的姜戈》解说文案_[侠盗]爱好天文的德国牙医——Dr. King Schultz .美国剧情/西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于2013年上映,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编剧,影片讲述了姜戈是一名获得自由的奴隶,他在德国人舒尔茨的训练下成一名神枪手。

姜戈协助舒尔茨缉拿各种通缉犯以换取报酬,而后者则帮助姜戈闯入邪恶农场主加尔文·坎迪的庄园,以救出姜戈的妻子布隆希达。

爱好天文的德国牙医——Dr. King Schultz自己拟完这个标题,在心理偷笑了一下,试想也许这正是Dr. King 先生喜欢的自我介绍方式呢。

自从第一次看了这部《被解救的姜戈》就迷上了这位大胡子牙医。

在我看来,他虽然名义上是个“赏金猎人”,但他更像个“侠盗”。

况且前者的称号,也只是被他作为应对外界的一种身份而已,Dr. King 身上着实带有几分侠气。

所以,在这里,我想引用徐皓峰先生对类型片的评判标准,来剖析并赞颂一下这位特殊的“侠盗”。

(后文中简称其为 Dr. K )首先,能得撑起“侠”字的人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最重要的内在条件——完整的个人价值观。

Dr. K从一开始,就在用自己的行事作风,表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一个德国人闯荡在美国南部,他打从开始,就没有被美国的社会与法规所束缚,他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和对事情的看法。

一切的规章制度,妨碍他的,他可以全然无视。

例如,他可以直接打死奴隶贩子,或者当街打死警长。

而有利于他的,可以给他带来金钱的,他则会加以利用。

例如,Dr. K带走姜戈以后,在小酒馆中阐明了自己的目的:截取人命,换取金钱。

此时,他虽然利用了奴隶制为自己服务,但是他两次强调自己并不赞同,所以他坚持和姜戈达成私人的协议,这个协定完全是Dr. K自己建立的相对平等的条件,让双方的交易接近公平。

Dr. K在这里不是为了什么伟大的解救姜戈,只是两个男人的自主自愿的一场生意。

在他的世界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人舒尔茨:controller
controller的特点是:喜欢掌控,注重结果,安全感至上,基于数据事实决策。

本片中,舒尔茨,德国人,非常理性,非常有逻辑,办事干脆直接,冷酷无情,杀人如麻,但是并非为所欲为。

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建立在绅士熟虑和奉公守法的基础上。

先调查清楚背景,然后做好准备,然后彬彬有礼的讲道理,讲道理不成,则武力解决。

在美利坚这样一个新生的合众国里,他的理想是人人平等且自由,他的目标是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

在南北法律尚且不同的情况下,或者说南北都支持奴隶制的情况下,他显然是站在更先进的一边,即支持废奴,而深入的区域却是奴隶制盛行的庄园主的地盘。

这也就是他们准备谈判的开始。

解救姜戈的妻子,本来有实力直接买下来,或者把姜戈训练成骨灰级杀手,将人抢过来,但是他没有大开杀戒。

这是一个最明显符合controller的特质,即理性地基于事实作出决策。

因此舍尔茨并不是想正儿八经地买人,而是打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法律的漏洞,骗回来。

本来是计划打法律的擦边球,钻奴隶制度的漏洞,从庄园里营救出姜戈的妻子,无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更想不到,出卖黑人的,竟然也是黑人,这就是黑奴处境的原罪和最大悲哀。

在赔钱的问题上,舒尔茨很爽快,只要用钱换的来生命,即便是面对坎迪敲诈性的漫天要价,他二话不说就掏腰包。

此时此刻,虽然落魄,却并未跌破底线。

签合同的时候,坎迪叫了个侍女没完没了的跟边上弹《致爱丽丝》,此时的舒尔茨显得异常的焦躁。

《致爱丽丝》是什么?是舒尔茨老乡贝多芬的作品。

来自于德国、或者欧洲的语言和音乐对于舒尔茨来说象征着什么?不仅仅是故乡,还有自由、平等、文明。

接下来围绕大仲马的叫板立刻充分反映出此时舒尔茨舒尔茨的内心活动,他对庄园主说,你用大仲马小说里的人物名给你的奴隶命名,这无异于拿老祖宗的经典来洗刷欧洲的人文主义,第二次交锋,已经在压线。

此时舒尔茨仍然没有冲动,仍在表现为一个controller最基本的素质。

在舒尔茨眼中,坎迪是一个毫无人性可言,践踏人类文明的渣滓。

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强忍着愤怒,恭恭敬敬的请庄园主把赎身契签了。

此时的舒尔茨是认可庄园主成为了游戏的赢家,因为本来就是智力游戏,在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愿赌服输,但是服输并不等于就认可庄园主思想立场,以及他主张的奴隶制度。

作为一个controller,他还是要把自己和而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你现实里是赢了,但是精神上我并不服输。

此时,游戏全面升级。

于是坎迪坚持要求舒尔茨与他握手,并且强调,这是我们这里的习惯,这不仅仅是在侮辱舒尔茨的智商,并且是在玷污他的信仰。

坎迪说舒尔茨是个输不起的输家,是指他不接受美国南方通行的这种暴发户式的践踏人类平等、自由、尊严的玩法。

舒尔茨说坎迪是个糟透了的赢家,是指他有了几个臭钱,就为所欲为。

只要舒尔茨与他握手,完成交易,即等于是承认合法买卖奴隶,承认奴隶制,这就不只是智力较量输了赔钱这么简单了,这是在侮辱姜戈和她的妻子,与舒尔茨奋斗争取和拼搏捍卫的目标相悖。

如果他握手,便从一个解放奴隶的斗士,变成了奴隶贩子。

如果他握手,则是相当于和一个自己唾弃的毫无道德可言的败类平起平坐,称兄道弟,并且,是在一个自己言传身教,精心培养的种子面前,告诉他,面对暴君,我们无能为力。

因此,舒尔茨开出了那一枪,看似愤怒地冲昏了头脑,实则是在内心的坚守。

舒尔茨并非故意作死,在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理性和克制后,面对自己的最后底线,在人的尊严受到践踏的时候,舒尔茨选择超越法律,当然超越法律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同归于尽。

综上分析:舒尔茨的行事、决策非常符合一个controller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