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流水施工方法讲解(例题)
流水典型例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4 X 20m简支梁桥工程。
桥梁采用扩大基础,墩身平均高 10m。
项目为单价合同。
项目部拟就1~3号排架组织流水施工,各段流水节拍见下表: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基础施工完成后至少1Od才能施工墩身。
计算排架施工的流水工期(列出计算过程),并绘制流水横道图。
有问题?点击纠错笔记:10+10+15+20+15+10=80天;基础0~37,墩柱20~70,盖梁50~80 看看别人记的1994年4月22日,某公路工程处第三项目经理部在某立交桥施工期间,对立交作业区域内原有厂房拆除过程中,发生了一起因被拆除的建筑物坍塌,导致2人死亡的事故。
建设单位委托第三项目部进行3000m2厂房拆除工程的施工,并要求4月底前拆完。
条件是第三项目经理部向建设单位上交4万元,拆除下来的钢筋由第三项目经理部支配。
项目经理K在工期紧,项目自身无能力进行此项拆除工程和民工队负责人L多次要求承包此项拆除工程的情况下,最终将此项工程分包给了L民工队。
条件是以拆除下来的钢筋作为支付L的拆除施工的工程款,并于3月27日签订了合同书。
厂房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
民工队为了能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多的收益,不支搭拆除工程的脚手架,而是站在被拆除厂房的楼板上,用铁锤进行作业。
4月22日,厂房只剩最后一间约16m2的休息室时,民工L、H和C站在休息室顶棚(二楼地板,二楼已被拆除)上,继续用铁锤捶击顶棚。
同日下午16: 45左右,房屋中心部位的顶棚水泥巳基本脱落,民工L、H和C仍用铁锤捶击暴露出来的钢筋。
只是顶棚呈V字形折弯,继而拉倒两侧墙壁,C及时跳下逃生,L和H被迅速缩口的顶棚V字形折弯包夹。
L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H在经医院抢救1h后死亡。
请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分别对本起事故进行分析。
答疑:参考答疑:事故原因分析:1)技术方面:作业人员未支搭拆除工程施工脚手架,站在被拆除建筑物上进行拆除作业,违反了拆除工程施工操作规程,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流水施工

•04年国考题 •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各分为4个流水节拍 相等的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6、 6、4天。如果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 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 )天。 • A.2和22 B.2和30 • C.4和28 D.4和36
•04年国考题)某分部工程有3个施工过程,各分为4个流水节拍相 等的施工段,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6、6、4天。如果组织 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 )天
解:1. 由题意:施工过程n=3 施工段m=4 施工过程流水节拍 t1=3 t2=6 t3=4 2. 求得流水步距(为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最大公约数) K=2 3. 求得各施工过程施工队数 bi=ti/K b1=6/2=3 b2=6/2=3 b3=4/2=2 4. 求得各施工过程施工队数之和N=∑bi N=3+3+2=8 5. 工期 T=(m+N-1)K+∑Z-∑D T =(4+8-1)×2=22 答案:A。
Ⅰ Ⅱ Ⅲ
6 5
4
2)、计算工期:
T=(m+n-1)K=(6+3-1)×2=16天
3、有间歇和搭接时间的流水施工
1)、间歇时间Zi,j:
因工艺或组织的原因导致相邻施工过程中前一施工 过程结束后必须间隔一段时间后一施工过程才能投 入施工,该间隔时间即为间歇时间。间歇时间案产 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工艺间歇和组织间歇。
2)、搭接时间Ci,j:
在某一施工段上,前一施工过程尚未结束而后一施 工过程提前进场施工,该提前时间即为搭接时间。 工期 T=(m+n-1)K+∑Z-∑C
例2:如例1,若Ⅰ、Ⅱ搭接时间为1天,而Ⅱ、Ⅲ间歇 时间为0.5天,试绘制流水作业指示图表并计算工期: 解:1)依题意 n=3, m=6 ,t=2,k=2
流水施工原理讲解及计算

4.消除窝工则不能 实行专业班组施 工,对提高劳动 生产率和工程质 量不利
4.对合理利用资源, 4. 实 行 专 业 班 组 ,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则 有 利 于 提 高 工程质量是不利的 劳 动 生 产 率 和 工程质量
四、组织流水施工的要点
1、划分施工过程 2、划分施工段 3、实行专业班组 4、保证主导施工过程连续均衡施工 5、每个施工段应有足够的工作面
• 3.工期:从第一个专业队投入流水 作业,到最后一个专业队伍完成最后 一个施工工程退出流水作业为止的持 续时间。(各单项、单位工程工期之 和就等于项目的总工期。)
例题一
拟兴建四幢相同的建筑物,其编号分别为A、B、C、 D。
主体工程基础施工均由挖土方、做垫层、砌基础和 回填等四个施工过程组成,且基础工程量都相等。
• 例如: • 地基基础分部工程又可以分为地
基处理、基础施工等分项工程。
(五)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 施工过程数可以是一个个工序, 也可以是一项项分项过程,还可以是 二者的组合。
• 对工期影响最大,或对整个流水 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的施工过程(工程 量大,需配备大型机械),称为主导 施工过程。
(六)空间参数(施工段数、施工区数)
流水施工的基本表达方式
示意图:
流
横道图
水
施
工
表
达
方 式
网络图
水平指示图表 垂直指示图表 单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
(一)横道图(甘特图)
施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过程
挖土 垫层 基础 回填
(二)斜道图
施工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工程流水施工例题(3篇)

一、背景某工程包括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以每个单幢为一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单位工程流水施工。
已知:1. 地面0.00m以下部分有四个施工过程: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均为2周。
2. 地上部分有三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4周、4周、2周。
现在要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二、解题思路1. 确定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回填土)的流水节拍,即2周。
2. 确定地上部分第一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的流水节拍,即4周。
3. 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即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迅速开始地上部分后续施工的时间。
三、计算过程1. 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回填土)的流水节拍为2周。
2. 地上部分第一个施工过程(主体结构)的流水节拍为4周。
3. 计算最大限度搭接时间: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 地上部分第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 地下部分最后一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 4周 - 2周最大限度搭接时间 = 2周四、答案最大限度搭接时间为2周。
本例题主要考察了工程流水施工中最大限度搭接时间的计算。
通过分析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确定了最大限度搭接时间为2周。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组织流水施工,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第2篇一、题目背景某住宅小区由四幢完全相同的砖混住宅楼组成,每幢楼分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包括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回填土四个施工过程,地上部分包括主体结构、装饰装修、室外工程三个施工过程。
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如下:地下部分:1. 土方开挖:2周2. 基础施工:2周3. 底层管沟预制板安装:2周4. 回填土:2周地上部分:1. 主体结构:4周2. 装饰装修:4周3. 室外工程:2周要求地上、地下部分最大限度地搭接,各施工过程间均没有间歇时间。
案例1(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计算与横道图绘制)

案例1(流水施工时间参数计算与横道图绘制)1.背景某工程包括三个结构形式与建造规模完全一样的单体建筑,共由五个施工过程组成,分别为:土方开挖、基础施工、地上结构、二次砌筑、装饰装修。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上结构、二次砌筑两施工过程间,时间间隔为2周。
现在拟采用五个专业工作队组织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见下表2.问题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绘制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并计算总工期。
2)根据本工程特点,宜采用何种形式的流水施工形式,并简述理由。
3)如果采用第二问的方式,重新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并计算总工期。
3.分析与答案1)上述五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施工属于异节奏流水施工。
根据表中数据,采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简称“错位相减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a、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施工过程A:2 4 6施工过程B:2 4 6施工过程C:6 12 18施工过程D:4 8 12施工过程E:4 8 12b、错位相减,取最大值得流水步距:K(A,B) 2 4 6-) 2 4 62 2 2 -6所以:K(A,B)=2以此类推,K(B,C)=2,K(C,D)=10,K(D,E)=4c、总工期T=ΣK(i,j+1)+Σtn+ΣG=(2+2+10+4)+(4+4+4)+2=32周d、五个专业队完成施工的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2)本工程比较适合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理由:因五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分别为2、2、6、4、4,存在最大公约数,且最大公约数为2,所以本工程组织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最理想。
3)如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则应增加相应的专业队。
流水步距:K=min(2,2,6,4,4)=2周确定专业队数:施工过程A=2/2=1施工过程B=2/2=1施工过程C=6/2=3施工过程D=4/2=2施工过程E=4/2=2故:专业队总数=1+1+3+2+2=9流水施工工期:T=(M+N-1)K+G=(3+9-1)×2+2=24周采用等步距异节奏(成倍节拍)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流水施工(综合例题)

B1,2 = t1 = 2天 B2,3 = t2 = 3天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第三章
横道图
组织流水施工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第三章
组织流水施工
劳动力动态变化曲线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第三章
斜线图
组织流水施工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第三章
组织流水施工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前者工期为18天,劳动力峰值为 57人,总计消耗劳动量684个工日,劳动力最大变化幅度为27 人,施工节奏性好。后者工期为21天,劳动力峰值为55人, 总计消耗劳动量680个工日,劳动力最大变化幅度为20人,劳 动力动态曲线较平缓。两种情况相比,有关劳动力资源的参 数和指标相差不大,且均满足最低劳动力组合人数和最高工 作面限制人数的要求,但前者工期较后者提前3天,因此采用 第一种方法较好。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QA 150 t1,min (天) 2 S A RA,max 5 15
QB 240 t2,min (天) 3 S B RB,max 4 20
QC 400 t3,min (天) 2 SC RC ,max 5 40
建筑施工组织与设计
QA 150 t1,max (天) 3 S A RA,min 5 10
QB 240 t2,max (天) 5 S B RB,min 4 12
QC 400 t3,max (天) 4 SC RC ,min 5 20
第三章
组织流水施工
考虑到尽量缩短工期,并且使各班组人数变化趋于均衡,取: t1 = 2天;RA = 15 人。t2 = 3天;RB = 20 人。t3 = 4天;RC = 20 人 确定流水步距:因为t1<t2<t3,根据公式Bi,i+1 = ti (ti≤ti+1)得:
2.3 流水施工的基本方式

• 计算流水步距的步骤是: 计算流水步距的步骤是:
• 第一步,累加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形成 第一步,累加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累加数据系列; 累加数据系列; • 第二步,相邻两施工过程的累加数据系列错 第二步, 位相减; 位相减; • 第三步,取差数之大者作为该两个施工过程 第三步, 的流水步距。 的流水步距。
• 2.组织步骤 2.组织步骤
• (1)确定施工顺序,分解施工过程。 (1)确定施工顺序 分解施工过程。 确定施工顺序, • (2)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 (2)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划分施工段。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 划分施工段时,其数目m 的确定如下: 划分施工段时,其数目m 的确定如下: • 无层间关系或无施工层时,可取m=n。 无层间关系或无施工层时,可取m=n m=n。 • 有层间关系或施工层时,施工段数目分下面两 有层间关系或施工层时, 种情况确定: 种情况确定: • ①无技术和组织间歇时,取m=n。 无技术和组织间歇时, m=n。 • ②有技术和组织间歇时,为了保证专业工作队 有技术和组织间歇时, 能够连续施工,应取m 能够连续施工,应取m>n。
• 2.组织步骤: 2.组织步骤: 组织步骤
• • • • • (1)确定施工顺序,分解施工过程。 (1)确定施工顺序,分解施工过程。 确定施工顺序 (2)确定施工起点 流向,划分施工段。 确定施工起点、 (2)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划分施工段。 (3)确定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确定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3)确定各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4)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 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 (4)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 计算流水步距可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 计算流水步距可用“ 由于它是前苏联专家潘特考夫斯基提出的, 法”,由于它是前苏联专家潘特考夫斯基提出的, 所以又称潘氏方法。 所以又称潘氏方法。
建造师考试参考《流水施工》

流水施工了解:组织施工的方式及其特点;熟悉:固定节拍、成倍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和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流水施工(一)组织施工的方式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等要求,施工方式可以采用依次、平行、流水等施工组织方式。
(重点是参考p17图2-1,在理解三种组织施工方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三种组织施工方式的特点)1.依次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依次施工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按施工工艺要求依次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当一个施工对象完成后,再按同样的顺序完成下一个施工对象,依次类推,直至完成所有施工对象。
2.平行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平行施工方式是组织几个劳动组织相同的工作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按施工工艺要求完成各施工对象。
3.流水施工(结合P17图2-1施工方式比较图。
)流水施工方式是将拟建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施工对象分解为若干个施工过程,并按照施工过程成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各专业队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完成各个施工对象的施工过程,同时保证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和有节奏地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
(施工很有规律)三种组织施工方式的特点如下(重点)【例题1】建设工程施工通常按流水施工方式组织,其特点之一是( )。
(参考P18流水施工特点或前面的表格)a.单位时间内所需用的资源量较少b.使各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简单d.同一施工过程的不同施工段可以同时施工答案:b【例题2】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包括( )。
(参考p18依次施工特点或前面的表格)a.没有充分地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长b.如果按专业成立工作队,则各专业队不能连续作业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工作比较复杂d.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e.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能够最大限度地搭接作业答案:a、b、d【例题3】建设工程组织依次施工时,其特点不包括(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㈠工艺参数
1、施工过程数n 一个工程的施工,通常由许多施工过程组成。 如挖土、支模、扎筋、浇筑混凝土等。 施工过程的划分应该按照工程对象、施工方 法及计划性质等来确定。
1.施工过程数n
⑴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不同,施工过程数目 不同。 控制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划分得 粗一些; 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可划分得 细一些。
4 1 2 3
4
资 ⑴依次施工的定义:又称顺序施工,是将工程对 源 消 象任务分解成若干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 耗 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施工; 曲 线 或前一个施工段完成后,后一个施工段才开始施工,
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Biblioteka ⑵依次施工的组织方式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⑶平行施工的特点:
资源投入 劳动力消耗
多,集中;每天 同时投入4个工 作队组施工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材料、机具 等资源消耗
多,集中;材料 和机具数量成倍 地增加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平行施工
连续
充分
7天
复杂
工期短
资源投入多
3.流水施工
⑵流水施工:
⑴流水施工的定义:将施工对象划分成若干个 施工区段,组织各专业小组,相同的施工过程依次 施工,不同的施工过程平行施工,根据施工顺序, 有机地搭接起来的施工组织方式。
第三章 第一节
流水施工方法 流水施工原理
●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流水作业
1.工厂流水生产线 2.老师阅卷
●本小节的学习内容:掌握流水施工的原理。
1.工程施工的三种基本组织方式 2.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3.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 4.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一、组织工程施工的三种基本方式
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工艺流程、资源 利用、平面或空间布置等要求,施工组织方式可 以划分为:
思考 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二、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
1、划分施工过程; 2、划分施工段; 3、确定各施工专业队再各施工段内工作的持 续时间; 4、各专业队按一定的施工工艺、配备必要的 施工机具、使用相同的材料,依次地、连续地进 入各施工段反复完成同类型的工作。 5、不同的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4.小结:三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施工组织方式 工期 资源投入 适用范围
工程规模小,施工 工作面有限的工程
依次施工
最长
资源投入少
平行施工
最短
资源投入多
工期要求紧的工程
流水施工
较短
资源投入均衡
一般工程
课后练习:
例 某工程项目由三幢结构相同的建筑物组成,其工 : 程编号分别为Ⅰ、Ⅱ、Ⅲ。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工程 均可分解为: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注混凝土三个施 工过程,分别由相应的专业队按照施工工艺要求依次 完成。各专业队在每幢建筑物的施工时间均为3天, 其人数分别为8人、5人、6人。 问题 分别采用依次施工、平行施工和流水施工三种方 式组织施工。
1 2 3 4
1 2 3 4
资 源 消 ⑴平行施工的定义:组织多个同类型的专业队, 耗 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全部工作任务的各施工段同时 曲 开工,同时完成的一种施工组织方式。 线
⑵平行施工的组织方式: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120
80 64 40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30
20
16 10
⑶依次施工的特点:
资源投入 劳动力消耗
少,分散;每天 只有一个工作队 在施工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材料、机具 等资源消耗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依次施工
不连续, 不充分 有窝工
28天
少,分散
简单
工期长
资源投入少
2.平行施工
1 2 3 4 1 2 3 4
或前一个施工段完成后,后一个施工段才开始施工, 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
⑵依次施工的组织方式
1 1
2 2
3 3
4 4
1 1
2
3
3
4
2
4
资 源 消 耗 曲 线
30
30
30
30
20 16 10 16
20 16 10
20 16 10
20
10
1.依次施工(第二种方式)
1
2
3 4 1 2 3 4
1
2
3
2.流水强度V
②手工操作过程的流水强度按下式计算:
V=RS 式中: R——每一工作队工人人数 S——每一工人每班产量定额
1 2 3 依次施工 平行施工 流水施工
【案例】
某砖混结构房屋的 基础工程
施 工 段
1单元 2单元 3单元 4单元
施工过程
工作队人数
每单元工作时间
挖土
16人
垫层
30人
砌基础
20人
回填土
10人 1天
2天
1天
3天
1.依次施工(第一种方式)
1 1
2 2
3 3
4 4
1 1
2
3
3
4
2
4
资 源 ⑴依次施工的定义:又称顺序施工,是将工程对 消 象任务分解成若干施工过程,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 耗 曲 前一个施工过程完成后,后一个施工过程才开始施工; 线
1.施工过程数n
⑵施工方案不同施工过程数目不同 不同的施工方案,其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不 相同,所以能够划分的施工过程数目也不同。
⑶劳动量大小不同,施工过程数目不同 当劳动量小的施工过程组织流水施工有闲置 时,可以与其他施工过程合并。
2.流水强度V
流水强度是指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 所完成的工程量。 ①机械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按下式计算: V=∑RiSi 式中:Ri——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 ——该种施工机械台班生产率
⑶流水施工的特点:
施工组织 工作队 工作面 工期 方式 连续性 利用 资源投入 材料、机具 劳动力消耗 等资源消耗
少,较集中;同 一天里有可能安 排2~3个工作队 同时施工 少,较集中
施工现场 组织管理
流水施工
连续
较充分
30天
较简单
工期较短
资源均衡
上述效果是在不需要增加任何费用的前提下取得的, 可见,流水施工是实现施工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是 与建筑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等现代施工内容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的,是实现企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经济效果
1、可以缩短施工工期; 2、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3、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四、流水施工主要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 间是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必须 引入一些描述流水施工进度计划图表特征和各种 数量关系的参数,这些参数成为流水参数,它包 括:工艺参数、时间参数和空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