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练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运动练习题20篇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房屋B. 云层C. 停在路边的汽车D. 远处的高山【答案】 B【解析】【解答】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

故答案为:B。

【分析】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2.下列物理量中估测最合理的是()A.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B. 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约10sC. 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约3mD. 一本初三物理书的质量约2kg【答案】C【解析】【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书桌的高度在80cm左右,书桌上的钢笔落到地上用时在1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家庭住房的空间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物理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衡车匀速行驶时,相对于平衡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 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平衡车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 关闭电机,平衡车仍继续前进是由于其具有惯性【答案】B【解析】【解答】解:A、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平衡车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平衡车相对于人是静止的,故A正确:B、平衡车的重力加上人的重力才等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错误;C、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关闭电机后,由于惯性,平衡车能继续前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3)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任何物体都有惯性.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根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所以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相同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5.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驾驶员感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是以地面为参照物B. 汽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汽车所受到的牵引力C. 汽车急刹车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D. 太阳能汽车行驶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行驶中,乘客感觉到路边树木向后退,是因为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故A错误;B、因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水平向上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等于牵引力,故B正确;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汽车有惯性,但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能描述为汽车受到惯性,故C错误;D、太阳能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分析】(1)根据参照物,惯性,力的相互性,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2)对汽车受力分析可知汽车水平方向上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求得摩擦力的大小;(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4)太阳能汽车行驶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换化为机械能.6.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A. 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 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C. 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D. 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答案】D【解析】【解答】解:AB、小钢球从A处由静止滚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速度越来越大),动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C、斜面光滑,整个过程能量守恒,小钢球具有的机械能不变,故C选项错误;D、AB、BC两段的高度相等,因此减少的重力势能相等,故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故D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小球的动能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在理想情况下(没有摩擦),小球的能量是守恒的;根据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低,分析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分析.7.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8.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A. 匀速直线运动B. 非晶体的凝固C. 晶体的熔化D.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路程,横坐标表示时间,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其中有一段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B 错误;C、图中温度与时间成正比,说明随着加热,物体温度升高,不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 错误;D、图中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表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D.【分析】分析图象,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段歌词蕴含多个科学道理,其中“巍巍青山两岸走”所选的参照物是()A. 竹排B. 青山C. 地面D. 河岸【答案】A【解析】【解答】解:选择参照物时通常不能以被研究的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歌词“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所以应选与有位置变化的青山之外的竹排为参照物,故A 正确.故选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10.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1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A. 相对变化B. 绝对变化C. 没有变化D. 以上都不是2. 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以下哪个不是参照物:A. 地面B. 树C. 太阳D. 被研究的物体3.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所有选项都是4.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以下哪个不是速度的单位:A. 米每秒B. 千米每小时C. 米每分钟D. 厘米每秒5.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A. 速度不变B. 路程不变C. 方向不变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1. 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于________而言的。

2.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________。

3.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_。

4. 物体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

5. 物体运动时,如果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被称为________。

三、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在10秒内行驶的路程。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²,求物体在第3秒内的位移。

3. 一个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

四、简答题1. 描述什么是参照物,并举例说明如何确定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解释为什么说速度是矢量,并说明速度的方向如何确定。

3. 简述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五、论述题1. 论述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并举例说明。

2. 论述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这些概念。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机械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计算的能力。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2:1,通过路程之比为3:4,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A.3:2B.2:3C.8:3D.3:8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3.2021年7月东京奥运会,苏炳添被称为“亚洲第一飞人”。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到苏炳添跑得飞快,但实际上他始终处在屏幕内,我们感觉到他跑得飞快,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苏炳添自己B.跑道C.电视机屏幕D.电视机旁的我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B.课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时间约10sC.人正常步行速度约是1.2m/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5mm5.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词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 20s 末,甲、乙速度相同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7.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煮粽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的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粽子互相之间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锅盖被水蒸气顶起的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D.捞起粽子时,锅相对于粽子是静止的8.2021年5月31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太空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在太空探索的空间站有了物质保障,我国对太空探索又取得了一次伟大的进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B.利用火箭把“天舟二号”运送到太空的过程中,火箭对“天舟二号”做了功C.“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后,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对接后,“天舟二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9.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蜡烛燃烧B.电梯上升C.汽车行驶D.运动员跑步10.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1.如图甲所示,货物A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1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货物B在吊车钢索的拉力F2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完整word)机械运动经典习题

(完整word)机械运动经典习题

机械运动经典习题(有习题答案)1。

下面的哪句话是正确的?( )A.只有机器的运动才能叫机械运动 B.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 D.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

车站上并排着停着持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3。

下列成语中不含有机械运动的是()A.背道而驰 B.奔走相告 C.比比皆是 D.必由之路4。

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宇宙间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B.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5. 在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照片中飞行的飞机 B.群众运动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爱国卫生运动6。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机械设备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B.物体的一切运动都是机械运动C.空气的流动不是机械运动 D.灰尘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7.在直线轨道上的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向东运动 B.一定向西运动 C.一定静止不动 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8。

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 m/s.11.甲、乙两车同处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若甲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乙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向西行驶.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速度为米/秒;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运动,速度为米/秒.12. 在上学的路上,当小明正快步追上在前面的小华时,一辆车从他身旁向前快速驶去,则( )A.小明相对于车是向后运动的 B.小明相对于小华是静止的C.小华相对于车是向前运动的 D.小华相对于小明是向前运动的13。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

机械运动练习题1. 题目:直线运动一个小球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以10 m/s的速度向右移动。

如果经过5秒钟后停止,请计算小球从A到停止位置所经历的距离。

答案:小球从A到停止位置经历的距离可以通过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得出。

在这个例子中,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

所以距离 = 速度×时间 = 10 m/s × 5 s = 50 米。

2. 题目:匀速圆周运动一个物体以5 rad/s的角速度沿着半径为2米的圆周运动。

请计算该物体在2秒钟内所绕的角度和所经历的路程。

答案: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可以用公式ω = θ / t计算,其中ω代表角速度,θ代表所绕的角度,t代表时间。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解出所绕的角度θ = ω× t = 5 rad/s × 2 s = 10 rad。

所经历的路程可以通过圆周的公式计算,即路程 = 圆周长 = 2 ×π×半径 =2 ×π× 2 m ≈ 12.57 米。

3. 题目:加速度运动一个汽车以初速度为10 m/s的速度驶过一个加速带,在经过8秒钟后最终达到30 m/s的速度。

请计算汽车在这段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可以通过初速度、最终速度和时间的差值计算得出,即加速度 = (最终速度 - 初速度) / 时间。

在这个例子中,最终速度为30 m/s,初速度为10 m/s,时间为8秒。

所以加速度 = (30 m/s - 10 m/s) / 8 s = 20 m/s² / 8 s = 2.5 m/s²。

4. 题目:转动运动一根长度为2米的杆以每秒2 rad/s的角速度绕一个固定轴旋转。

请计算该杆在3秒钟内绕轴所绕的角度和所经历的路程。

答案:在转动运动中,角速度可以用公式ω = θ / t计算。

在这个例子中,角速度为2 rad/s,时间为3秒。

所以所绕的角度θ = ω×t = 2 rad/s × 3 s = 6 rad。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中机械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自转B. 植物生长C. 汽车行驶D. 学生跑步答案:B2. 以下关于参照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 参照物是任意选择的物体C.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物体D. 参照物必须是被研究的物体答案:B3.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描述,速度的单位是:A. 米每秒(m/s)B. 千米每小时(km/h)C. 米每分钟(m/min)D. 千米每分钟(km/min)答案:A4.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以下哪项描述正确?A.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变化B. 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C. 物体的路径是曲线D. 物体的速度和路径都不断变化答案:B二、填空题5.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通常选取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以便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参照物6.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国际单位是________。

答案:米每秒7. 当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其速度保持不变,则该运动称为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三、简答题8. 请简述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答案:测量物体的速度需要知道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然后用该距离除以时间来计算速度。

9. 参照物的选择对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何影响?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

不同的参照物可能导致对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描述。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时,行驶中的汽车是运动的;而以汽车为参照物时,地面则是运动的。

四、计算题10. 一辆汽车以6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首先将速度换算成米每秒,即60千米/小时 = 60 * 1000米 / 3600秒 = 16.67米/秒。

然后计算10分钟内行驶的距离:16.67米/秒* 600秒 = 10000米。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以下哪项不是机械运动?A. 地球绕太阳公转B. 人走路C. 植物生长D. 温度升高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质量C. 密度D. 力答案:A3.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方向不变C. 物体运动路径是直线D. 物体运动路径是曲线答案:D4.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位移B. 质量C. 密度D. 温度答案:A5.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加速度B. 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A6.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7.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8.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9.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D. 力答案:B10. 以下哪项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位移D. 力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________。

答案:变化12.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速度13.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________。

答案:不变14.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位移15.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6.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7.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答案:加速度18.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是________。

机械运动的试卷

机械运动的试卷

机械运动的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星光闪闪。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2. 小明同学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马路两旁的树木。

B. 车厢内的座椅。

C. 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D. 路旁的电线杆。

3. 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m的路程用了30s的时间,则它在前15s路程内的速度为()A. 0.5m/s.B. 1.5m/s.C. 2m/s.D. 3m/s.5.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 3:4.B. 4:3.C. 1:3.D. 3:1.6. 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 140m.B. 170m.C. 200m.D. 230m.7.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7.2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36km/h,乙车的速度为5m/s,则二人经过多长时间相遇()A. 8min.B. 6min.C. 10min.D. 12min.8.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C. 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9.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09成都)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 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2.(09江苏)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3.(09贵州)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4.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乘客,看到一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时,且感到乙列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大楼
5.当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6.(09宁波)如图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乙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也静止
B.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C.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D.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静止
7. 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车起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 )
A. 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
B. 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
C. 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
D. 看车站上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8.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 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丙车
9.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一架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 )
A. 一定向上运动
B. 一定向下运动
C. 一定是静止
D.少判断的条件
第三节运动的速度
1.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相同时,比较的长短;也可以取相同
时,比较的长短。

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
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种方法来判断运动员的快慢的。

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比较
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2.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km/h= m/s 25 m/s= km/h
3.(09成都)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 s的优异
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4.(09山东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
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5.(09山东潍坊)(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6.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
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则速度大小()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7.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8.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一样快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猎豹是动物世界的短跑冠军,速度可达28m/s ,它5min 能跑多远?
10.(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
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 ,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11.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

当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 到达学校。

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2.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 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 地到B 地用多少小时?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 地到达南宁需
要多长时间.
13.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右。

根据表回答问题:
1、 列车由上海至南京的平均速度;
2、 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最快?在哪个路段运
行最慢?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39 10:29 11:47 发车时间 09:00 09:43 10:33
里程/km 0 84 165 303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