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图2图钉的尖 做得很尖锐DA喝酸奶的吸管一端做成尖形B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在雪地上滑雪 要穿上滑雪板C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中考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
除作图题可用2B 铅笔外,其他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如图1,学校各教室都配置了饮水机,身高1.6m 的小芳将放置在地面上标有“16.6L” 的一桶水安装到饮水机上,小芳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 ) A.160J B. 260J C. 360 D. 460J2.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D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3.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其设计是考虑到要减小压强的是( )4.哥哥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快速前进,若此时恰好与迎面而来的弟弟撞了个满怀,则盆中的水最先泼到( )A.哥哥身上B.弟弟身上C.同时泼到D.都不能泼到图15.如图3所示,小球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O 点沿x 轴竖直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图象表 示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 随下落高度x 的变化情况.E 可能表示小球的( ) A .动能 B .内能C .机械能D .重力势能6.在图4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7. 如图5所示,L 1、L 2两个白炽灯泡。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卷(二)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模拟卷(二)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沾。
考试结束时,将考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经典曲目《难忘今宵》的歌曲响起时,收看春晚的观众知道节目要结束了,于是调低电视音量。
对上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视里播出的声音不需要振动也能产生B.电视观众听到的歌声是固体传递的C.调低电视的音量,是降低了声音的响度D.听到歌曲预示春晚将结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洗手间内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热风干手机让水沸腾,发生了汽化B.提高了手的温度,有利于水的蒸发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有利于水的蒸发D.热风将水吹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有利于水的蒸发3、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C.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品起大钩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给热量少的物体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5、如图是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对作用力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35Ω 2A”,灯泡铭牌标有“3V 0.9W”的字样(灯丝电阻不变).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调节滑动变阻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B.在保证电路安全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先变大后变小C.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0Ω~20ΩD.灯泡的最小功率为0.45W7、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水()A.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B.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C.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D.质量减半,密度也减半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8、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广州市2018年高三二模

2018年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物理试题和答案2018.04.24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b两离子从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P处垂直电场入射,运动轨迹如图。
若a、b的偏转时间相同,则a、b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荷质比 B.入射速度C.入射动能 D.入射动量15.如图,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光滑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a、b分别为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小球A.重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B.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变C.在b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D.在a点所受轻绳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16.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开始小球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小速度v的大小为0.5v0,则小球A.可能做圆周运动 B.速度变化越来越快C.初速度v0与F的夹角为60° D.速度最小时,v与F垂直17.如图,同一平面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M和N,通有等大反向的电流,该平面的a、b两点关于导线N对称,且a点与两导线的距离相等。
若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下列关于b 点磁感应强度B b 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B 2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 B .B B 21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 C .B B B <<b 21,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D .B B B 2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 18.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21nE E n =(n =1,2,3,……),其中E 1是基态能量。
若氢原子从第k 能级跃迁到第p 能级,辐射的能量为1536E -,第p 能级比基态能量高134E -,则A .k =3,p =2B .k =4,p =3C .k =5,p =3D .k =6,p =219.如图a ,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
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第一中学初三下二模物理试卷

2017-2018年广州市第一中学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物理注意: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答题框内填涂,非选择题需在答卷指定位置作答.3.本卷共24题,请注意检查试卷。
第一部分(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3分)1.人们在使用计算机编辑、印刷文字时,字体有大、小的不同,排版及图象处理软件中汉字字体大小的计量,目前主要采用印刷业专用的号数制和点数点,其尺寸规格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以下为其中几种常用的汉字(边长)尺寸:一般的试卷印刷常用小四号或五号宋体,请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尺寸2”缺失的单位应是()A.μm B.mm C.cm D.dm【答案】B【解析】一般试卷印刷常用小四号或者五号宋体的长度不超过1cm,故应是3.163 3.690mm.故选B.2.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吸管在摩擦时得到电子B.乙图LED正在发光,表明电源左端是正极C.丙图输电线若能使用绝缘材料,会大大减少电能的损耗D.丁图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答案】B【解析】A.吸管摩擦后与气球产生排斥,说明带正电,应该失去电子,A错误;B.因为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从图中可知,电源左端是正极,B正确;C.输电线应该使用超导体材料,才能减少电能的损耗,C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D错误.3.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这类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在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2050比1990年有所提高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C.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D.图中的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石油占比有所降低B.产生酸雨的是二氧化硫,并不是二氧化碳C.水能是指水的势能,并不是化学能D.石油不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正确4.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如图所示的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气中的臭氧层阻挡了部分紫外线进入地面,保护生物B.电烤炉能产生大量红外线烤熟食物C.医院透视用的X射线的频率比做肝手术的γ射线刀的频率要高D.手机用的无线电波与电视屏出来的红绿蓝光波在传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答案】C【解析】A.臭氧层可阻挡紫外线,故A正确;B.电烤炉产生大量红外线烤熟食物,故B正确;C.由图中可知γ射线要比X射线的频率要高,故C错误;D.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故D正确.故选D.5.分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之间的“交谈”时用超声波,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答案】D【解析】解:A.大象可以发出频率很低的次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并不是因为声音小,故A不正确;B.大象的听觉范围是1Hz~20000Hz,而狗的发声范围是452Hz~1800Hz,因此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B不正确;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故C不正确;D.狗的听觉范围在15Hz~5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直线飞行,则战斗机的()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C.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战斗机油量增加,质量增大,动能增大.战斗机的质量增大,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动能+势能,战斗机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考虑弹性势能.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选D.6.共享自行车已成为广州市交通最后一程的便民措施,以下就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较宽的坐垫可以增大压强B.轮胎表面凹凸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C.刹手把手是一个省力杠杆D.尾灯贴膜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达到警示提醒目的【答案】C【解析】A.自行车的坐垫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A错误;B.自行车轮船上的花纹为了增加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B错误;C.使用自行车的刹车把手,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是一个省力杠杆,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都是垂直,车灯照在尾灯上经过两次反射又按原来方向反射回去,属于反射现象,故D 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的电路,说法正确的是()L会更亮A.闭合S,2L的额定功率变大B.闭合S,1C .断开S ,通过1L 与2L 的电流相等D .断开S ,通过1L 的电流比2L 大 【答案】C【解析】解:由图可知,断开S .灯泡1L 、2L 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通过1L 的电流等于通过2L 的电流,闭合S ,灯泡被2L 短路,故1L 亮,2L 不亮.额定功率并不是由实际电压或者实际电流决定的,B 错误;灯泡亮暗程度由实际电功率决定,A 错误,故选C .8.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量越大B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 .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 .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答案】C【解析】A .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故A 错误;B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所以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故B 错误;C .加热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C 正确;D .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D 错误. 故选C .9.如图甲,小明用4N 的力把重2N 的粉笔擦压在竖直黑板上静止,压力方向沿水平方向向左(图乙)此过程粉笔擦羊毛面和黑板接触,羊毛面比背面木壳面粗糙,下列正确的是()缺选项 【答案】D【解析】A .根据受力分析可知,此时黑板擦静止状态,说明竖直方向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摩擦力等于重力,也是2N ,A 错误;B .若木壳摔掉一小块,说明黑板擦的重力变小,当压力保持不变时,同样把黑板擦压在黑板,此时也是受力平衡,摩擦力等于此时改变后的重力,所以摩擦力变小了,B 错;C .改用木壳面与黑板接触,如果同样使黑板擦压在黑板上静止,所以还是重力等于摩擦力,并没有减小,故C 错;D .若压力增大到6N ,但只是水平向上的力增加,并没有影响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摩擦力依然等于物体重力,由于物体重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D 正确. 故选D .10.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ρρ<江水海水)B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答案】B【解析】A .由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不变,由于水的密度变大,则轮船浸入水的体积变小,所以吃水深度变小,故A 错误;B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所受浮力大小相同,故B 错误;C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橡皮泥的重力不变,是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漂浮的,故C 错误;D .潜水艇靠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为了实现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故D 错误. 故选B .【注意有文字】11.如图甲,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纯净物),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图中温度计规格相同,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热器放出的热量,两液体到均未沸腾,得到如图乙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A.液体b中温度计示数为32C︒B.液体b的比热容大于液体a的比热容C.加热5min液体b吸收的热量大于液体a吸收的热量D.液体a从30C︒升到50C︒要吸收的热量等于0至5min所吸收的热量【答案】D【解析】A.图中可知温度计示数是36C︒,分度值是1C︒,A错误;B.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就吸收多少热量,根据Q cm t=∆可知,Q相同时c与t∆成反比,又因为b的t∆比a大,所以a的比热容比b大,B和C错;D.根据Qcm t=∆可知,同一液体比热容相同,所以上升相同温度时候,吸收的热量也相同,故D正确.故选D.12.如图往保温瓶中装入大半瓶刚烧开100C︒的水,盖上软木塞后,观察到木塞很容易跳起,探究其原因,一是瓶内温度高的水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二是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填“小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木塞跳起过程中,瓶内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第二天,若瓶内的水温降为90C︒,则瓶内水分子在温度为__________(选填“90C︒”或“100C︒”)时运动更剧烈.【答案】汽化小于减小100C︒【解析】水到水蒸气是一个液体到气体的过程,也就是吸热汽化.受热膨胀,气体分子运动更剧烈,对瓶壁撞击更强烈,压强变大,木塞跳起的过程中,气体对木塞做功,将自己部分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所以气体内能变小.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100C︒时分子运动更剧烈.故答案为:汽化;小于;减小;100C︒.13.(4分)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PQ上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水面在CD时,屏上的光斑刚好移到B点;当水面在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光斑移到了E点.(1)请在图中画出A经水面所成的像A'.(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光的反射规律,画出从A发出的光刚好反射到B点的光路.(3)光斑移到E点,水位上升了还是下降了?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解析】解: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A的对称点A',连接A B'交平面镜于点O,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14.(4分)图甲是弯腰从地面上用绳子提起重物的情景,脊柱可绕骶骨(轴)O转动,腰背部肌肉对脊柱的拉力作用沿图中ab线.①画出绳子对手的拉力.②画出肌肉对脊柱的拉力方向,并画出这个力的力壁.③判断肌肉对脊柱的拉力__________绳子对手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答案】①②③大于画图可得,是费力杠杆,所以肌肉对脊椎的拉力大于绳子对手的拉力【解析】①绳子对手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手上.②已知肌肉对脊椎的拉力作用沿图中ab线.③画图可得,是费力杠杆,所以肌肉对脊椎的拉力大于绳子对手的拉力.16.(2分)如图所示,一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不怕电的功夫”.他将一盏普通白炽灯泡接到两导线头A、B之间.灯泡正常发光:随后将灯泡取下,两手裸手分别抓住两导线头A,B,如图所示,当一名助手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及这位演员的皮肤时,发现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为保证安全进行表演你认为必需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铺上塑料垫子助手要断开零线【解析】解:用测电笔接触“法师”.氖管发光说明此时“法师”身体带电,而他没有触电,是因为把零线断开后,加之舞台上铺有塑料地毯,电流无法形成回路,所以选项C解释正确.17.(2分)小明推铅球,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推出的铅球在刚离开手的瞬间,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此时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答案】【解析】物体具有速度.若离手后所有力都消失,此时物体将沿着原来的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18.(6分)(1)如图所示小明用电压表测量稀硫酸电池两端的电压.①在B点标出电流方向,用箭头表示.②__________片是稀硫酸电池的正极.(2)为手机锂电池充电时,手会感到电池有点烫.某锂电池的充电效率是90%.①向锂电池充电的过程是:__________能既转化成__________能,又转化成__________能.②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充电效率(90%)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铜片(2)①电化学内②100J的电能只有90J转化为电池里的化学能.三、解析题(共22分)解析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演算过程及结果都要在数字的后面写上正确的单位.19.(9分)小明家买了一个电炉,铭牌如表一.他对该电炉的加热效率进行了研究,如表二所示为记录的相关内容.求:(1)电能表转盘每转一圈,表明电路消耗电能__________J (61kW h 3.610J ⋅=⨯) (2)实验过程中电炉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3)电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W ?是否等于额定功率? (4)电炉在实际功率下,工作电流是多少?(5)如果用这台电炉的额定功率I 档烧开水,同样使电能表转盘转动22圈需要的时间大于1min ,小明认为烧开水还是用额定功率I 档更节省电能,请你从节省电能角度考虑,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答案】(1)3610⨯.(2)51.3210J ⨯.(3)2200W ,不等于额定电功率. (4)10A .(5)改用I 档烧开水,转盘依然转动22圈,说明消耗的电能相同,所以并没有节省电能. 【解析】(1)4313.610610J 600r /Kw h⨯⨯=⨯⋅.(2)3522r 610J 1.3210J W =⨯⨯=⨯. (3)51.3210J2200W 60sW P P t ⨯===>额. (4)P U I =实实实 2200W10A 220VP I U ===. (5)改用I 档烧开水,转盘依然转动22圈,说明消耗的电能相同,所以并没有节省电能.20.(13分)如图是用滑轮从海水中打捞一物体的示意图.已知物体A 所受重力为800N 体积为23210m -⨯.当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 为600N 时,物体A 在水以0.1m /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物体A 始终未露出水面、不计绳重和摩擦,10N /kg g =)求:(1)请在乙图中对物体A 作受力分析. (2)物体A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A 浸没时排开海水的质量是多少? (4)海水的密度是多少?(5)当物体A 上表面距离水面5m 时,上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6)物体A 在海水中匀速上升时(未露出水面),拉力F 的功率是多大?【解析】(1).(2)根据受力分析,写出力的表达式G F F =+浮拉,800N 600N 200N F G F =-=-=浮拉. (3)F G m g ==浮排排,200N20kg 10N /kgF m g ===浮排.(4)F gV ρ=浮液排,332200N110kg /m 21010F gV ρ-===⨯⨯⨯浮排. (5)3410105510Pa p gh ρ==⨯⨯=⨯液. (6)由于物体未露出水面,所以【缺内容】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21.(3分)(1)图甲,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2)图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C ︒. (3)图丙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s .【答案】(1)1.3cm.(2)5C-︒.(3)267.5s.22.(8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小灯泡额定电压2.5V)(1)请根据实验目的,连接图甲的电路.(2)电路正确连接后,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及灯泡亮度如下表,第3次实验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中.(3)哪次实验灯泡正常发光?__________(填数据序号).(4)第5次实验看不到灯泡发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3)2;第二次实验时,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所以此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4)此时灯泡两端电压太小,导致实际功率太小,滑动变阻器可能移动到最大值处.23.(4分)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件磁体周围磁场相似.(1)如图甲,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小磁针北极指向如图所示,则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____极(选填“N”或“S”).(2)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圈组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现有一单匝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则其B端是__________极(选填“N”或“S”).(3)如图丙所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带电自转形成圆形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根据地磁场的磁极可以判断:形成圆形电流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那么地球带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答案】(1)S.(2)S.(3)相反负【解析】(1)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拇指指向螺线管的A端的相反一端,所以A 端为S 极.(2)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单匝线圈,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拇指指向单匝线圈的B 端的相反一端,所以B 端为S 极.(3)由于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安培定则,拇指指向N 极,四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地球带负. 故答案为:(1)S ;(2)S ;(3)相反;负.24.(5分)一根约1m 长的均匀金属棒,质量约2kg ,要测其重力,现有足够的水以及如下仪器(细绳若干):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图: (3)实验步骤:(4)金属棒的重力(用所测出的物理量表达) 【答案】(1)实验原理:1122F L F L(2)实验装置图:.(3)实验步骤:装置如图所示,调节O 点的位置,直至金属棒在水平方向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L 和2L .(4)12FL G L =. 【解析】(1)实验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因为木棒的重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因此不能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可以把木棒当做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求解.(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表示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关系,即可求得木棒的重力. 本题巧用杠杆平衡条件测量木棒的重力,难点在实验步骤的设计,想到把木棒当做杠杆去用的是本题的突破口.(3)实验步骤:装置如图所示,调节O 点位置,直至金属棒在水平方向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用刻度尺分测出1L 和2L .(4)金属棒的重力:12FL GL =,可得:12FL G L =.。
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真空罩中的闹钟D.超声波清洗机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如图,人驾驶电动平衡车前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平衡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是运动的B.平衡车行驶时只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车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5.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6.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
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1)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
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燃冰”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它的比热容较大B.“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C.在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可以结合成“可燃冰”D.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被科学家誉为“绿色能源”7.热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减小的。
要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热敏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减小,以下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8.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 _;从枪口射出的子弹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_ _;在干燥的日子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_ _现象。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卷(附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5分,共120分)。
1.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A .R π2,0B .0,R π2C .R 2,R π2D .0,R 2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3.下列t v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4.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C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 .两个物体同时落地5. 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 .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C .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 .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 和5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 .最大为10N B .最小为2N C .可能为15N D .可能为1N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 .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9.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B .力与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C .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 .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1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 11.一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2J 的功,则 A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J B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大于2J C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小于2J D .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J 1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B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13.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A .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 .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C .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14.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h R Mm G+ B .2RMm G C .2h Mm G D .h R Mm G + 1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 和8J 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 .48JB .14JC .10JD .2J 16. 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21,则它们之间的为库仑力将 A .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增大为原来的4倍 C .减小为原来的21 D .减小为原来的41 17.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M 、N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M E 和N E ,由图可知A .M E =N EB .M E ﹥N EC .M E ﹤N ED .无法比较ME 和N E 的大小18. 如图所示,环形导线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 ,则该环形导线中心处的磁场方向为A .水平向右B .水平向左C .垂直于纸面向里D .垂直于纸面向外19. 通电直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如图所示。
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中考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物理中考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
除作图题可用2B铅笔外,其他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1,学校各教室都配置了饮水机,身高1.6m的小芳将放置在地面上标有“16.6L”的一桶水安装到饮水机上,小芳所做的功最接近的是()A.160JB. 260JC. 360D. 460J2.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其设计是考虑到要减小压强的是()A4.哥哥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快速前进,若此时恰好与迎面而来的弟弟撞了个满怀,则盆中的水最先泼图1喝酸奶的吸管一端做成尖形盲道由凸起的棱和圆点组成在雪地上滑雪要穿上滑雪板图钉的尖做得很尖锐到()A.哥哥身上B.弟弟身上C.同时泼到D.都不能泼到5.如图3所示,小球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
点沿x轴竖直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图象表示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A.动能C.机械能6 .在图4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 "的字)内能减少的是()B.内能7.如图5所示,L i 、L 2两个白炽灯泡。
做实验时,闭合开关,有时会出现灯L i 发光,灯L 2不发光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灯L i 的电流比灯L 2的电流大B.灯L i 的实际功率小于灯 L 2的实际功率C.灯L i 的阻值比灯L 2的阻值大8 .如图6为某同学自制的一个电路故障检测仪的电路图。
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含参考标准答案

abP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 、b 两离子从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P处垂直电场入射,运动轨迹如图。
若a 、b 的偏转时间相同,则a 、b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 .荷质比 B.入射速度 C .入射动能 D .入射动量15.如图,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光滑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a、b 分别为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小球 A.重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 B .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变 C .在b 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D.在a点所受轻绳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16.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开始小球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小速度v 的大小为0.5v 0,则小球A .可能做圆周运动B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C.初速度v 0与F的夹角为60° D .速度最小时,v 与F垂直17.如图,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M 和N ,通有等大反向的电流,该平面内的a 、b 两点关于导线N 对称,且a 点与两导线的距离相等。
若a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下列关于b 点磁感应强度B b的判断正确的是 A.B B 2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B.B B 21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C .B B B <<b 21,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D.B B B 2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123453.0 1.02.004.05.0bV)10/(5⨯ϕ1-m /1xxa18.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21n E E n =(n =1,2,3,……),其中E 1是基态能量。
若氢原子从第k 能级跃迁到第p 能级,辐射的能量为1536E -,第p 能级比基态能量高134E -,则A .k =3,p=2 B.k =4,p =3 C .k =5,p =3ﻩD.k =6,p=219.如图a,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理科综合试题 第2页 (共16页) +-a b P a a b O2018年广州二模物理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 、b 两离子从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P 处垂直电场入射,运动轨迹如图。
若a 、b 的偏转时间相同,则a 、b 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是A .荷质比B .入射速度C .入射动能D .入射动量15.如图,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光滑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斜面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a 、b 分别为最低点和最高点,则小球A .重力的瞬时功率始终为零B .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不变C .在b 点的速度不可能为零D .在a 点所受轻绳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理科综合试题 第3页 (共16页)a M N16.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开始小球受到水平恒力F 的作用,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小速度v 的大小为0.5v 0,则小球A .可能做圆周运动B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C .初速度v 0与F 的夹角为60°D .速度最小时,v 与F 垂直17.如图,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M 和N ,通有等大反向的电流,该平面内的a 、b 两点关于导线N 对称,且a 点与两导线的距离相等。
若a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下列关于b 点磁感应强度B b 的判断正确的是A .B B 2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B .B B 21b <,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C .B B B <<b21,方向垂直该平面向里理科综合试题 第4页 (共16页) 3.02.04.05.0V)10/(5⨯ϕx D .B B B 2b<<,方向垂直该平面向外 18.氢原子第n 能级的能量为21n E E n =(n =1,2,3,……),其中E 1是基态能量。
若氢原子从第k 能级跃迁到第p 能级,辐射的能量为1536E -,第p 能级比基态能量高134E -,则 A .k =3,p =2 B .k =4,p =3C .k =5,p =3D .k =6,p =219.如图a ,用力传感器研究橡皮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
向下拉小球然后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某段时间内采集到的信息如图b 所示,则A .t 2~t 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超重状态B .t 3~t 4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失重状态C .t 4~t 5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处于失重状态D .t 5~t 6时间内小球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20.如图a ,点电荷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x 轴的原点O ,轴上各点电势φ与x 的关系如图b 。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质量为0.05kg 、电荷量为传a b+8.0×10-9C,从x=0.2m处由静止释放,到达x=0.4m处时速度达到最大。
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01,g=10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x=0.4m处滑块A.所受电场力大小为5.0×10-3NB.所在位置的电势为4.0×105VC.电势能为2.0×10-3JD.速度大小为0.2m/s2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人从车窗相对于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用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进行闪光照相两次,得到如下信息:①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0.5s;②第一次闪光时,小球刚释放,第二次闪光时,小球刚落地;③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前进了5m、小球的位移为5m。
重力加速度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根据以上信息能确定的是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释放点离地的高度理科综合试题第5页(共16页)C.第二次闪光时汽车的速度D.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阻力不计,其上方挡光条到达光电门D(或E),计时器开始计时;挡光条到达光电门C(或F),计时器停止计时。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 A、m B;b.给气垫导轨通气并调整使其水平;c.调节光电门,使其位置合适,测出光电门C、D间的水平距离L;d.A、B之间紧压一轻弹簧(与A、B不粘理科综合试题第6页(共16页)理科综合试题 第7页 (共16页) 数字计时器 数字计时器 A B 光电门 挡光条 C F 气垫导轨 D E 连),并用细线拴住,如图静置于气垫导轨上;e .烧断细线,A 、B 各自运动,弹簧恢复原长前A 、B 均未到达光电门,从计时器上分别读取A 、B 在两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t A 、t B 。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x 是 (用文字表达)。
(2)利用上述测量的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3)利用上述数据还能测出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23.(10分)“测定铜导线的电阻率”实验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A.横截面积为1.0 mm2、长度为100 m的一捆铜导线(电阻R x约2Ω);B.电流表○G:内阻R g=100 Ω,满偏电流I g =3 mA;C.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1 Ω;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 Ω;E.定值电阻:R0=3 Ω,R1=900 Ω,R2=1000 Ω;F.电源:电动势6 V,内阻不计;G.开关、导线若干。
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1)把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定值电阻应选_____(选填“R1”或“R2”)。
(2)为了尽可能获取多组数据,实验电路图应选下列四幅中的,电路中R0的作用是。
理科综合试题第8页(共16页)(3)根据正确的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连接(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
(4)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的读数为2.40mA时,电流表○A的读数为0.50 A,由此求得铜导线的电阻率为______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2分)吊锤打桩机如图a,其工作过程可以简化为图b:质量m=2.0×103kg的吊锤在绳子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落下,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
吊锤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c,不计摩擦及空气阻力,g=10m/s2。
求:(1)吊锤上升h1=1.6m时的速度大小;理科综合试题第9页(共16页)abcJ)10/(4Em/hO 1.61.23.60.40.8 1.2 2.04.8(2)吊锤上升h1=1.6m后,再经过多长时间撞击钉子;(3)吊锤上升h2=0.4m时,拉力F的瞬时功率。
25.(20分)如图,x为纸面内的一条直线,P、N是x上的两个点,匀强磁场垂直纸面。
两个带电粒子a、b分别从P、N同时开始在纸面内运动。
a的初速度垂直x向上,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O为圆心,PC是直径,A是圆周上的点;b的初速度方向是纸面内所有可能的方向。
理科综合试题第10页(共16页)ONA va b CP已知:AO 连线垂直x ,PO=OC=CN ;a 的初速度为v ;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a 的质量为b 的两倍,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所受重力不计。
(1)求a 、b 的周期之比; (2)若a 、b 在A 点相遇,求b 的速度大小;(3)b 的速度小于某个临界值v 0时,a 、b不可能相遇,求v 0的大小。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ABCh h2 h2a bB.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C.布朗运动说明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E.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2)(10分)如图,左、右两个气缸底部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左气缸的顶部开口与大气相通,右气缸绝热且内部顶端有加热装置。
开始时导热活塞a在气缸底部但未与底部接触,绝热活塞b将气缸内气体分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
已知左、右气缸内部高度分别为h和4h,初始温度均为T0,大气压强为p0;a和b厚度不计,横截面积均为S,所受重力大小均为p0S,与气缸接触良好,不计一切摩擦。
(i)给A缓慢加热,当a刚刚到达气缸顶部但未与顶部接触时,A吸收的热量为Q,求该过程中A的内能变化量;(ii)当a恰好到达气缸顶部时,继续给A缓慢加热,使b刚刚到达气缸底部但未与底部接触,求此时A的温度。
参考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选项A C D B A BC ACDBD22.(1)光电门E 、F 间的水平距离(2)0BB A A =-t xm t L m (3)2BB 2A A )(21)(21t xm t L m +23.(1) R 1(2)甲,“增大电流表○G 的读数以减小误差” (3)连线如答图所示 (4)1.8×10-8 24.解:(1)吊锤上升过程中,由功能关系h F E ∆=∆ ①结合图c ,计算得N 1025.24⨯=∆∆=hEF设吊锤上升到h 1=1.6m 处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知0212111-=-mv mgh Fh ② 联立①②解得s /m 21=v ③(2)依题意,吊锤上升到h 1=1.6m 处后做初速度为s /m 21=v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经时间t 落到钉子上,有:21121gt t v h -=- ④代入数据,解得:s 8.0=t ⑤ (3)设吊锤上升到h 2=0.4m 处的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得:0212222-=-mv mgh Fh ⑥解得m /s 12=v F 的瞬时功率:2Fv P =⑦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W 1025.24⨯=P ⑧25.解:(1)令a 质量为m ,电量为q ,则b 质量为0.5m ,电量为-q ,设磁感强度为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r mv qBv 2=①,vrT π2=②可得:qBmT π2=③;由此求得:1:2:b a =T T ④(2)设a 、b 分别由P 、N 到A 的时间分别为a t 、b t ,由a a )(T n t 41+=⑤;b a a b )()(T n T n t t 21241+=+==⑥由此可知,a 粒子顺时针转了41周时,b 粒子逆时针转了半周,也即NA 的长度为粒子b 做圆周运动的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