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死因诊断和分类
常见疾病的死因链推断

死因链的推断及死亡证明书的填写注意事项
死亡根本原因死亡直接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5年)(10年)(30年)
2、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
(1小时)( 1小时)(1小时)
3、高血压————————-————脑出血
(12年)(24小时)
4、意外高空坠落——————————颅内出血
(1小时)( 1小时)
5、农药中毒——————————————自杀
6、被人用铁器打伤———破伤风————窒息
7、静脉曲张————血栓性脉管炎————肺栓塞
8、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9、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10、交通事故————————颅内出血
11、慢性肾炎————————尿毒症
1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注意:直接死亡原因不能写脑血管意外、循环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全身衰竭等。
凡是在家中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第二联的调查必须填写。
(hj)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顺序和错误解析说明举例

死因监测工作常见死因链/顺序和错误解析A死因链/顺序一、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肺炎、腹泻、营养不良孕产妇死因:梗阻性分娩、妊高症、产后出血老年人死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中青年死因:损伤/中毒:机动车事故、工伤、自杀二、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临死前的症状:如呼衰、心衰三、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还有糖尿病、精神病、孕产妇疾病、慢性疾病、慢性肾炎、慢性白血病、慢性支气管炎.举例:1、慢支30年→肺气肿10年→肺心病5年→死亡;2、意外被撞(行人在道路上行走意外被卡车撞倒)1小时→颅骨骨折1小时→颅内损伤1小时→死亡;3、(a) 脑梗死(b) 脑血管意外根本死因:脑梗死4、(a) 三期梅毒(b) 初期梅毒根本死因:三期梅毒5、(a) 慢性肾炎(b) 急性肾炎根本死因:未特指的慢性肾炎6、(a) 肺纤维化(b) 陈旧性肺结核病根本死因:呼吸道结核病的后遗症7、(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b)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根本死因:肝硬变8、(a)急性心肌梗死(b)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流行性感冒根本死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a)心包炎(b)尿毒症和肺炎根本死因:尿毒症10、(a)恶性贫血和足坏疽(b) 动脉粥样硬化根本死因:恶性贫血11、(a)风湿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本死因:风湿性心脏病12、(a)胰腺纤维囊性病(b)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根本死因:胰腺纤维囊性病13、Ⅰ(a)支气管肺炎Ⅱ继发性贫血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根本死因:慢性淋巴性白血病14、(a)贫血(b)脾大根本死因:脾大性贫血15、(a)心肌变性和肺气肿(b)衰老(R54) 根本死因:心肌变性16、a)心源性休克b)心力衰竭c)心脏扩大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病伴有心衰17、a) 肺部感染b)尿毒症c) 动脉硬化性肾病d)高心病根本死因:高血压心脏和肾脏病伴有肾衰竭18、(a)风湿性心脏病(b)二尖瓣狭窄根本死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9、(a)脑膜炎(b) 结核病根本死因:结核性脑膜炎20、Ⅰ(a)妊娠中严重的高血压Ⅱ子痫惊厥根本死因:妊娠子痫21、(a) 脑干损伤功能衰竭(b) 脑挫裂伤(c) 前颅底骨折并颅内积气(d) 车祸伤根本死因:车祸伤22、(a) 肺脓肿(b) 大叶性肺炎根本死因:大叶性肺炎23、(a) 支气管肺炎(b) 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根本死因:脑梗死24、(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b)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根本死因:肝硬变25、(a) 多脏器功能衰竭(b) 慢性肺气肿(c) 慢性肾孟肾炎(d) 高血压性心脏病根本死因:慢性肺气肿26、(a)衰老和坠积性肺炎(b)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本死因:类风湿性关节炎B常见错误解析一、恶性肿瘤1、原发肿瘤编码为继发Ⅰ(a)肺癌错误编码为:C78.0(肺继发性恶性肿瘤)正确编码应为:C34(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宫颈癌编码为宫体癌Ⅰ(a)宫颈癌错误编码为:C54(子宫体恶性肿瘤)正确编码应为:C53(宫颈恶性肿瘤)3、低年龄患一些恶性肿瘤Ⅰ(a)乳腺癌年龄5岁要进一步核查年龄和死因;二、循环系统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Ⅰ(a)高血压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Ⅰ(a)心脏病年龄1岁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Ⅰ(a)肺心病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三、循环系统1、高血压一般不作为根本死因Ⅰ(a)高血压编码为:I10需要进一步追溯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与年龄的逻辑关系低年龄患冠心病、心梗Ⅰ(a)心脏病年龄1岁错误编码为:I 25(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要进一步核查死因和年龄,一般为先天性心脏病(Q类)3、肺心病一般很少作为根本死因,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a)肺心病错误编码为:I 27.9(肺源性心脏病,未特指)应进一步追溯原发疾病(有慢支病史),正确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4、低年龄患脑出血、脑中风(1)脑瘤错误编码为脑动脉瘤Ⅰ(a)脑瘤年龄13岁错误编码为:I 67.1(脑动脉瘤)正确编码应为C71(脑恶性肿瘤)(2)新生儿脑出血错误编码为成人脑血管病Ⅰ(a)颅内出血年龄0岁(b)产伤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正确编码为P10.1(由于产伤引起的大脑出血)(3)伤害错误编码为疾病引起的脑出血Ⅰ(a)车祸脑出血年龄10岁错误编码为:I 61.9(脑内出血,未特指)正确编码为V89.9(交通事故);四、呼吸系统疾病低年龄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病毒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Ⅰ(a)支气管肺炎年龄5岁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编码为:J18.9(肺炎,未特指)(2)新生儿、先天性肺炎错误编码为慢支Ⅰ(a)新生儿肺炎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J42(未特指的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编码为:P24.9(新生儿肺炎);五、消化系统疾病低年龄患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先天性消化系疾病错误编码为成人消化系疾病Ⅰ(a)肝硬变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K74.1(肝硬化)正确编码为:P78.8(先天性肝硬变)六、妊娠、分娩和产褥期1、低年龄围生期疾病P类错误编码为O类Ⅰ(a)早产年龄0岁错误编码为:O60(产程和分娩的并发症—早产)正确编码为:P07.3(其他早产婴儿)2、高年龄其他疾病错误编码为O类Ⅰ(a)乳腺癌年龄60岁(b)乳腺炎错误编码为:O91.2(与分娩有关的非化脓性乳腺炎)正确编码为:C50(乳腺癌)Ⅰ(a)脑血栓年龄73岁错误编码为:O22.5(妊娠期大脑静脉血栓形成)正确编码为:I63(脑梗死);七、围生期疾病1、妊娠期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Ⅰ(a)产后大出血年龄37岁错误编码为:P15.9(产伤,未特指)正确编码为:O72(产后出血)2、成年人疾病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疾病Ⅰ(a)肺气肿年龄43岁错误编码为:P25.0(起源于围生期的间质肺气肿)正确编码为:J43(肺气肿)3、伤害死亡错误编码为围生期的产伤Ⅰ(a)颅骨骨折年龄41岁煤矿塌方导致错误编码为:P13.0(由于产伤引起的颅骨骨折)正确编码为:W77(塌方伤害);八、先天性疾病1、恶性肿瘤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Ⅰ(a)胆总管癌年龄61岁错误编码为:Q44(胆囊、胆管和肝先天性畸形)正确编码为:C24(胆管癌)2、成年人的慢性病错误编码为先天性疾病Ⅰ(a)冠心病年龄69岁错误编码为:Q24.5(先天性冠状动脉瘤)正确编码为:I25(冠心病);九、年龄和伤害的逻辑错误5岁以下的自杀例子一:四岁男孩I. a)灭鼠药中毒1天编码为:X68(杀虫剂的故意自害)错误原因:意外中毒被判定为故意自害(服毒自杀)。
儿童死亡原因的诊断、填写和分类

儿童死亡原因的诊断、填写和分类死亡率是反映儿童生存问题的指标,由于死亡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因此,死亡率的调查是比较易于获得的。
然而死亡原因的确定(死因诊断)则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认真求实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死前未去就诊或未能明确诊断的患儿,更要耐心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地进行分析判断,以做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
现将有关问题列出,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因1. 死亡原因和根本死因的定义死亡原因是指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情况。
不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和临死情况,如高热、惊厥、尿毒症、低蛋白血症、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等。
死亡原因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将其作为死因诊断。
当有多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则应以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基础给予记录。
从疾病控制的角度来看,确定根本死因并进行群体统计,找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群体儿童的死因规律(一般列出前五位或者前十位主要死因),对于制订儿童疾病预防规划非常重要。
根本死因是“指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情况”。
要确定根本死因,首先要确定死因链。
死因链就是根据多个死因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定其先后顺序,比如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就是一个典型的死因链。
其中颅内损伤是直接导致死亡的原因,它是临床死因,是因为颅骨骨折引起,而颅骨骨折是因为意外被撞所致,意外被撞就是根本死因。
在填写儿童死亡报告卡时,死亡诊断中的(a)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就是颅内损伤,(b)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就是颅骨骨折,(c)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就是意外被撞,根本死因就是意外被撞。
死因链必须是有病理联系或者因果关系,否则不能成立。
2. 根本死因的确定(1)疾病导致死亡其死因链模式为疾病1→疾病2→疾病3…→死亡,那么疾病1就是根本死因,比如麻疹→肺炎→死亡,则最早的“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就是“麻疹”,即为根本死因。
儿童常见疾病死因诊断和分类

儿童常见疾病死因诊断和分类死亡是反映儿童生存问题的指标,由于死亡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因此,死亡率的调查是比较易于获得的。
然而死亡原因的确定(死因诊断)则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认真求实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死前未去就诊或未明确诊断的患儿,更要耐心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的进行分析判断,以作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
现将有关问题列出,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原则1.本次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主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名称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全国统一的诊断名称。
2.考虑到城乡0~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和基层卫生人员掌握儿童疾病诊断分类的实际能力提出34钟儿童死因。
3.不能以一个临床症状或临死症状代替死因诊断,如高热、惊厥、尿毒症、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必须写出导致上述症状的原发疾病。
4.如果死亡只涉及一种疾病,则填写此死亡诊断。
如果死亡涉及两个或更多的疾病,则应选择“根本死因”。
根本死因的定义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5.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基层人员进行死因分类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1)原发病与并发病,以原发病为主,如麻疹合并肺炎,死因是麻疹;白喉合并心肌炎,死因是白喉。
(2)重病与轻病,以重病为主。
如恶性肿瘤与结肠炎,按恶性肿瘤填写。
(3)意外死亡与其他病,以意外死亡为主。
如溺水与肺结核,按溺水填写;交通事故与恶性肿瘤,按交通事故填写。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一般以传染病为主。
(5)先天畸形与其他病,一般以先天畸形为主。
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但是,如传染病或先天性畸形不重,其他疾病在儿童死亡中起主要致死作用,且死亡与传染病、先天性畸形无明确关系时,应归类于其他主要致死原因。
二、儿童死亡诊断和分类注意事项1.死亡诊断要填写确切的疾病名称,然后在俺35钟分类编号,例如不要笼统地填写心脏病,而要确切地填写“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等,然后再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的分类编号填写死因分类。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

7
传染性 季节性
发热程度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丙类传染病
有明显季节性(中国北方 为11月至来年3月)
多高热(39-40℃),可以 伴有寒战
非传染病 季节性不明显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 无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 3-5天
1-2天
全身症状 并发症 病程
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少或没有 乏力
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 罕见 甚至脑膜炎或脑炎
37
非感染性腹泻的处理与护理
• 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调整母亲 的饮食,改变乳汁成分;
• 奶粉引起更换奶粉
• 腹泻时肠道乳糖酶缺乏,会导 致宝宝乳糖不耐受,更换不含 乳糖配方奶粉
• 加用妈咪爱等益生菌
• 中医分腹阴阳、摩腹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分推腹阴阳、摩腹
38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大医院设有: 小儿消化内科
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 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
婴
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
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病毒引起的腹泻
47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 2 月龄-3 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 剂, 每剂次3mL。
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中国RVGE 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剂接种应在2-6 月龄完成,间隔12 个月可复种1 剂, 总计不超过3 剂次。
➢ 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在全球居前十位 的国家均在亚洲和非洲,占全球总病例 数的66%,其它国家占34%
➢ 在全球1.45亿肺炎球菌感染病例中, 95.6%病例是肺炎
➢ 中国肺炎球菌感染病例数居世界第二 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印度第一, 27%)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的死因分类教学课件ppt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 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腹泻病
腹泻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腹泻可 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死亡。
研究方法
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和专家意见,本课件 对儿童死亡常见疾病的死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
02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概述
儿童死亡定义和分类
儿童死亡定义
指15岁以下的儿童在任何年龄段发生的死亡。
儿童死亡分类
根据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地域等特征对儿童死亡进行分类。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类型
03
实施紧急救援
对于突发紧急情况的儿童,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治疗,如急救、手
术等。
儿童保健宣传和教育
加强儿童保健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重视 程度,使其了解如何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如何照顾孩子、发现孩子 身体不适时如何及时就医等。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脑膜炎、艾滋病等。
先天性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等。
意外伤害
如交通事故、溺水、烧伤等。
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等。
03
儿童死亡常见疾病的死因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疾病通常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
死亡原因的分类

死亡原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疾病分类》中的建议,并已为许多国家所承认的概念为:“所有直接导致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情和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按照在死亡发生中的作用和死亡发生的不同情况,对死因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照在死亡发生中的作用不同分类:1.直接死因,指直接引起死亡的疾病或损伤。
它常是疾病、损伤、中毒、窒息所引起的直接致命的并发症或继发症。
它们可以是一种疾病(如支气管肺炎、破伤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脑动脉栓塞),也可以是一种病理状态(如休克、脑水肿和脑疝形成、败血症、脓毒血症)。
总之,直接由它们引起了死亡的过程,直接死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2.根本死因,指导致上述直接死因的损伤或疾病,即直接死因的启动原因。
它不是并发症或继发症,包括继发的生理功能的紊乱,因而不同于上述直接死因。
它与直接死因间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
如腹部刺创后继发化脓性腹膜炎死亡,腹部刺创是根本死因,继发的化脓性腹膜炎是直接死因。
有时在根本死因与直接死因之间还可能有中间介入性原因。
如头部被钝器打击致闭合性颅骨骨折,骨折片损伤其下的硬脑膜窦而致硬脑膜外血肿。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继发感染形成化脓性脑膜脑炎,而长期卧床又继发支气管肺炎而死亡。
根本死因头部钝器损伤与直接死因支气管肺炎间有医疗失误导致的术后化脓性脑膜脑炎介入。
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因果链的关系。
根本死因本身也可导致死亡而没有直接死因和中介原因。
这最常见于重要生命器官的严重损伤或疾病,如重度脑挫裂伤、脑干损伤、严重的颅内血肿、心脏或大血管的破裂、化脓性脑膜脑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肺炎并发肺脓肿,以及重度中毒、心或脑的电击等。
3.死亡诱因,指使身体原存在的潜在或处于代偿状态下的有致死危险的疾病急性发作或突然恶化而导致死亡的因素。
常见的诱因如过度劳累或用力轻度外伤或感染、饮酒、吸烟、高热、寒冷、饥饿。
甚至过分的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都可以成为死亡的诱因。
新生儿死亡报告卡.doc

附件2儿童死亡报告卡(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儿童死亡报告卡)省地(市)区/县乡(镇)填卡单位填卡人日期死因分类编号01 痢疾13 其他消化系统疾病25 交通意外02 败血症14 先天性心脏病26 意外窒息03 麻疹15 神经管畸形27 意外中毒04 结核16 先天愚型28 意外跌落05 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7 其他先天异常29 其他意外06 白血病18 早产或低出生体重30 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07 其他肿瘤19 出生窒息31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08 脑膜炎20 新生儿破伤风32 循环系统疾病09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21 新生儿硬肿症33 泌尿系统疾病10 肺炎22 颅内出血34 其他11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3 其他新生儿病35 诊断不明12 腹泻24溺水儿童死因分类说明一、儿童死因分类原则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原发病与并发症,以原发病为主,如麻疹合并肺炎,死因是麻疹;白喉合并心肌炎,死因是白喉。
2.重病与轻病,以重病为主。
如恶性肿瘤与结肠炎,按恶性肿瘤填写。
3.意外死亡与其他病,以意外死亡为主。
如溺水与肺结核,按溺水填写;交通事故与恶性肿瘤,按交通事故填写。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一般以传染病为主。
5.先天性畸形与其他病,一般以先天性畸形为主。
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但是,如传染病或先天性畸形不重,其他疾病在儿童死亡中起主要致死作用,且死亡与传染病、先天性畸形无明确关系时,应归类于其他主要致死原因。
二、儿童死因分类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细菌性痢疾(菌痢):一般多死于中毒型菌痢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患儿多表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而脓血便可较迟出现。
(2)败血症: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多由皮肤、脐部感染引起。
患儿表现为高热、皮疹、腹胀、肝脾大,新生儿可有体温不升、拒奶、面色苍白或发灰、全身黄疸及惊厥。
患儿多死于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肺功能衰竭。
(3)麻疹:有接触麻疹史,以费一珂氏斑及特征性的皮疹为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疾病死因诊断和分类死亡是反映儿童生存问题的指标,由于死亡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因此,死亡率的调查是比较易于获得的。
然而死亡原因的确定(死因诊断)则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认真求实的态度,特别是对那些死前未去就诊或未明确诊断的患儿,更要耐心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的进行分析判断,以作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
现将有关问题列出,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原则1. 本次儿童死因诊断和分类,主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 疾病诊断名称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全国统一的诊断名称。
2. 考虑到城乡0~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和基层卫生人员掌握儿童疾病诊断分类的实际能力提出34钟儿童死因。
3. 不能以一个临床症状或临死症状代替死因诊断,如高热、惊厥、尿毒症、心力衰竭、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必须写出导致上述症状的原发疾病。
4. 如果死亡只涉及一种疾病,则填写此死亡诊断。
如果死亡涉及两个或更多的疾病,则应选择“根本死因”。
根本死因的定义是“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造成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
5.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基层人员进行死因分类时,应注意下列几种情况:(1)原发病与并发病,以原发病为主,如麻疹合并肺炎,死因是麻疹;白喉合并心肌炎,死因是白喉。
(2)重病与轻病,以重病为主。
如恶性肿瘤与结肠炎,按恶性肿瘤填写。
(3)意外死亡与其他病,以意外死亡为主。
如溺水与肺结核,按溺水填写;交通事故与恶性肿瘤,按交通事故填写。
(4)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一般以传染病为主。
(5)先天畸形与其他病,一般以先天畸形为主。
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但是,如传染病或先天性畸形不重,其他疾病在儿童死亡中起主要致死作用,且死亡与传染病、先天性畸形无明确关系时,应归类于其他主要致死原因。
二、儿童死亡诊断和分类注意事项1. 死亡诊断要填写确切的疾病名称,然后在俺35钟分类编号,例如不要笼统地填写心脏病,而要确切地填写“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等,然后再按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性心脏病的分类编号填写死因分类。
对意外死亡,不要笼统地填写“意外”而要确切地填写“溺水”、“意外窒息”、“DDT中毒”等具体的致死原因,先天性畸形要尽量填写出哪种畸形,不要笼统的只写“先天性畸形”。
也不要笼统写“其他传染病”,“其他肿瘤”等,而要具体填写如“传染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脑肿瘤”、“淋巴肉瘤”等。
2. 对于易混淆的死因,要尽量注意鉴别诊断,如新生儿肺炎与新生儿败血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与中毒性痢疾、脑型疟疾,麻疹与猩红热等。
3. 如果儿童死亡有两种以上疾病均起重要作用,基层人员无法确认哪个是根本死因,则应将几种死因都填写在死亡报告卡上的死亡诊断一栏内,供上级单位分类选择。
4. 儿童死前经过医疗机构诊治的,除非有明显诊断错误,原则上直接引用原医疗机构的死亡诊断。
5. 死前未经医疗机构诊治,调查时要向家长和村医详细询问病情,并将病情详细记录在死亡报告卡的背面,作为死亡推断的依据,也作为上级单位检查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基层人员能推断死因者,则填写死亡诊断,如不能判断死因,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员进行死因推断。
三、儿童常见疾病死因分类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细菌性痢疾(菌痢):一般多死于中毒型菌痢所致的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
患儿多表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而脓血便可较迟出现。
(2)败血症: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多由皮肤、脐部感染引起。
患儿表现为高热、皮疹、腹胀、肝脾大,新生儿可有体温不升、拒奶、面色苍白或发灰、全身黄疸及惊厥。
患儿多死于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脏功能衰竭。
(3)麻疹:有接触麻疹史,以费—珂氏斑及特征性的皮疹为特点。
婴儿多死于麻疹肺炎等并发症。
(4)结核:小儿结核多为原发综合征,造成死亡的多为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少数死于结核性胸膜炎、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腹膜炎。
(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指除菌痢、麻疹、败血症和结核以外的其他国家法定传染病如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百日咳、猩红热、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乙脑、斑疹伤寒、回归热、黑热病、森林脑炎、狂犬病、恙虫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疟疾、血吸虫病等。
2. 肿瘤(6)白血病:儿童肿瘤中80%以上是急性白血病。
患儿主要表现为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中白细胞的恶性增生,产生大量幼稚白细胞并释放到周围血液中。
患儿常表现为高热、出血倾向、淋巴结及肝脾大、严重贫血。
多死于感染、颅内出血等。
(7)其他肿瘤:除白血病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如淋巴肉瘤、霍奇金病、脑肿瘤等。
3. 神经系统疾病(8)脑膜炎:指除流脑和结脑以外的化脓性脑膜炎。
患儿多有发热、呕吐、惊厥,甚至昏迷;可有皮肤化脓灶、中耳炎或脐炎等感染灶。
患儿常死于脑疝、全身衰竭。
(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脑性瘫痪、脑脓肿等。
4. 呼吸系统疾病(10)肺炎:包括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和大叶性肺炎。
患儿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肺内中小水泡音位特点,胸部X线检查有阴影。
但是,新生儿肺炎上述症状不明显,患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反应差、拒奶,甚至体温不升,而咳嗽或发热常不明显,肺内常听不到湿性啰音。
患儿多死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
(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主要指哮喘持续状态)、脓胸、气胸、肺脓肿、特发性纤维化肺泡炎、支气管扩张。
5. 消化系统疾病(12)腹泻:儿童腹泻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常见为细菌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及病毒性肠炎(主要为秋季腹泻)。
重症腹泻患儿多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循环衰竭死亡。
出血性肠炎也归类于此。
(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肠套叠。
6. 先天性异常(14)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青紫型和非青紫型。
常见的有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
(15)神经管畸形,包括脊柱裂、脑膨出、无脑畸形等。
(16)唐氏综合症(先天愚型):具有两眼外侧高、内侧低、两眼距离宽、鼻根低平、口半开、舌常伸出口外的特殊面容,智力低下,四肢柔软弯曲等特征。
(17)其他先天性异常:除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症、神经管畸形以外的其他出生时就存在的畸形,如唇腭裂、无肛、四肢畸形、食道闭锁等。
7. 新生儿疾病(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早产: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天~258天)间出生者。
低出生体重:指出生1小时内(生理性失水以前)测量之体重不足2500克(最高达到2499克)。
(19)出生窒息:指分娩过程中发生窒息或宫内窒息,出生时即有窒息,抢救后仍然呼吸困难、发绀或苍白、哭声小,甚至呻吟、体温不升、可有惊厥。
该病多见于母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过长、胎儿脐带绕颈等情况。
如娩出时已无四项生命现象者为死产,不作为此项死亡登记对象。
(20新生儿破伤风:为旧法接生或消毒不严所致,潜伏期为4~6天,患儿有以下特征性表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反复抽搐,受刺激后抽搐加剧。
患儿多因抽搐而窒息或继发感染死亡。
(21)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冬季寒冷季节,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患病的新生儿。
患儿表现为体温不升,不吃,不动,少哭,呼吸浅慢,皮鞋硬、冷、红、肿、亮,发生部位常由下肢→臀部→躯干→面部。
患儿多因合并肺炎、败血症、肺出血或全身死亡。
(22)颅内出血:有产伤、难产或出生窒息等缺氧史,患儿主要表现出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眼神发直或凝视、哭声尖或不哭,或有脑性尖叫、呕吐,甚至惊厥、昏迷。
体征主要有前囟隆起,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程晚期患儿表现为呼吸暂停、表浅、不匀、双吸气或下颌呼吸的呼吸衰竭表现。
(23)其他新生儿疾病:包括新生儿特有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ABO 溶血、RH溶血)、新生儿自然出血、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而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化脓性脑膜炎等应归类于肺炎、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脑膜炎中。
8.意外和中毒(24)溺水:指儿童因游泳或落入水中淹死、不包括溺婴。
溺婴为其他意外死亡。
(25)交通意外:指火车、汽车、卡车等各种车辆及飞机、轮船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26)意外窒息:多为小婴儿被被子捂死、母亲翻身不慎压死、含着母亲的奶头堵死及气管异物等意外引起的缺氧窒息死亡。
(27)意外中毒:指各种药物、毒物(DDT、农药)、毒气、食物中毒引起的死亡。
明确为服毒自杀者,不归类于中毒,而归类于其他意外。
(28)意外跌落:指从高处(楼房、阳台、山崖、大树)摔下致死的意外死亡。
(29)其他意外:指除上面几种意外死亡之外的损伤或暴力死亡,如电死、砸死、砍死、烧烫死,以及枪伤、溺婴、弃婴等。
(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及其他严重营养缺乏症等。
(31)血液及造血器官病:如贫血、溶血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32)循环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克山病等。
(33)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4)其他:已有明确诊断,但不属于以上33种疾病分类。
(35)诊断不明:死前未就医或医生未做出明确诊断、经调查确实无法推断死因者。
应把诊断不明的比例降至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