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机械制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教案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教案

机械制图-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表示方法。
3. 培养学生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相交、相切、相互穿插3. 组合体的表示方法:三视图、剖面图、断面图4.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步骤和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制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组合体的图片、组合形式示意图、三视图示例。
2. 教学素材:组合体模型、绘图工具(如直尺、三角板、橡皮等)。
3. 练习题库:组合体三视图绘制练习题。
【教学环节1】1. 导入:通过展示组合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组合体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教学环节2】1.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2. 练习:学生自行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环节3】1. 讲解:讲解组合体组合形式的具体表示方法,如相交、相切、相互穿插等。
2. 练习:学生绘制不同组合形式的组合体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环节4】2. 作业布置:布置组合体三视图绘制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5】1. 课堂反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互相评价、交流,教师点评。
2. 教学拓展:介绍组合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六、教学环节61.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组合体的概念、特点、组合形式及表示方法。
2. 讲解:讲解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重点讲解如何确定视图的投影关系和绘制顺序。
七、教学环节71. 案例分析:分析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实例,讲解如何根据组合形式和投影关系来确定视图的绘制顺序。
组合体组合形式教案

组合体分类方法
按组合形式分类
01
叠加式组合体、切割式组合体、综合式组合体。
按表面连接关系分类
02
共面、相切、相交。
按构成元素分类
03
平面立体、曲面立体。
案例分析:常见组合体结构ຫໍສະໝຸດ 010203
叠加式组合体案例
由长方体、圆柱体等简单 几何体叠加而成的物体, 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 。
切割式组合体案例
由基本几何体经过切割、 挖切等加工形成的物体, 如机械零件、雕塑作品等 。
案例二
切割式组合体结构分析。运用面形分析法,观察 切割式组合体的外表面形状变化,推断切割的方 式和位置。
案例三
综合式组合体结构分析。结合形体分析法和面形 分析法,对综合式组合体进行全面分析,理解其 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
05
绘图软件在组合体设计中的应用
常用绘图软件介绍及功能比较
AutoCAD
专业的CAD软件,广泛应用于 机械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 具有强大的二维和三维绘图功
要注重组合体的比例和 尺度关系,使其符合视
觉审美和实际需求。
对称与均衡原则
在组合中,可以采用对 称或均衡的布局方式, 使组合体呈现出和谐、
平衡的美感。
创新与个性化原则
鼓励学生在组合过程中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组 合体形态。同时,也要 注意遵循一定的设计规 范和原则,确保组合体
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案例分析:利用绘图软件完成组合体设计任务
案例介绍
以某机械零件的组合体设计为例,介绍如何利用 绘图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过程展示
展示从需求分析、建模、装配到生成二维图纸的 完整设计过程。
经验教训总结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法》教学方案设计

ht: kej . . /ogh nzi /— - .t t p . t j e gn ce ght 3 2 1 m p cux n u h h t : www.g u s ce u e / g we e u ai n e p t tp / / e . e t .d .n e b d e to / p第 /
z —1Z8 MAI HTM 8 / 】 N.
h t:2 02 .3 .0 / z id xhml t / 1 . 1 5 1 Oi t n e .t p/ 9 x/
习 的能 力 也 得 到 很 好 的发 展 。 而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的 自 主性 . 是 教 学 改 正
革 的要 求 。 因此 , 把 《 合 体 的组 合 形 式 及 形 体 分 析 法 》 为 一 个 项 在 组 作 目进 行 教 学 的时 候 , 分 利 用 1信 息 技 术 这 有 效 的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充 广 = 一
一
61多 媒 体 网 络 教 学 平 台 : . 62阀 页 资 源 : .
h t:zi. 1 e e. / t / j z z . t n p/ x t n c h t:2 2 1 96 . /e at c l e /hn s/el w b c u s/8 t / 0 . . 1 d p r jb w bc ie e t p/ 9 4 2 / n my e 1/o re / 1 z
合体 图 片 , 同 学 观 察 。 请
设 引入 没 问 : f 我 们 已经 学 会 前 6 J 问 了基 本 体 的表 示 方 法 , 现 在 。 学 生 通 过 仔 细 观 以 一 组 图 片 开 始 . 可
24信 息 素养 目标 : 过 学 生 A主 而 灵 活 地 运 用 计算 机 , 真 正 意 . 通 能 识 到 信 息 技 术 的 优 越 性 , 学 生 在 更 自由 、 广 阔 的 知 识 海 洋 中 汲 取 使 更 精华。
机械制图第2版教案04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形体分析.docx

教案首页
组织教学
1.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和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 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
授课内容
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引导同学相互讨论, 作形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 1.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组合体通常分为叠加型和切割型两种,多数组合体则是既有叠加 又有切割的综合型。
2.
组合体上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
形体的相邻表面之间可能形成平齐、不平齐、相切或相交等四种连接形式。
(1) 表面平齐。
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平齐(共面)时,中间不应有线隔开。
(2) 表面不平齐。
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不平齐(不共面)时,中间应有线隔开。
(3) 表面相切。
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相切时,由于相切处两表面是光滑过渡,所以相 切处不应画线。
教学
方
法
及授课要
点
随记
(4) 表面相交。
当相邻两形体的表面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C )表面棉切
a )表面平齐
b )表面不平齐
可表if 柚亮
3.组织学生针对模型进行反复讨论,直到学生学会形体分析。
二、课堂小结
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引导同学相互讨论, 作形体分析。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相应练习题。
【机械制图】组合体课件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先 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征; 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擦去轮廓线 补画交线
改为虚线
4. 画轴承座三视图的过程
(1) 布图
大致确定各投影的位置,画作 图基准线.
(2)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
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体;先 画各形体的主要部分,后画细部特征; 擦去轮廓线 先画可见部分,后画不可见部分。
面与面交线 的投影
平面1
平面2
圆面的积 聚投影
轮廓 素线 的投 影
2.读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视图中线框的含义
视图中每个封闭的线框可以是物体上一个表面(平面、曲面或它们 相切形成的组合面)的投影,也可以是一个孔(空心结构)的投影。
(3)视图中两线框的相对位置分析
a 视图中相邻两线框表示相邻两个面或位置不同的两个面的投影
(3) 检查并加粗图线
(4)完成
注意:为提高绘图速度,应
尽可能把三个视图联系起来作 图,并依次完成各组成部分的 三面投影,不要孤立地先完成 一个视图,再画令一个视图。
例:绘出轴承座的三面投影
1) 绘出底板的三面投影
1)、绘出底板的三面投影
2)、绘出圆台的三面投影
3)、绘出底板槽的三面投影
4)、绘出圆柱孔的三面投影
7.相同结构只 需标注一个尺 寸, 但必须注 明个数 ;但圆 角不标个数。
58
ф20
38 12 4
12
8.某一方向为圆
78
68
弧时总体尺寸
只标到圆心处。 4-ф8.5
40
24
R10
五 尺寸标注清晰性注意事项实例比较
《机械制图(机械类)(第2版)》电子教案 第五章组合体

无论以何种方式构成的组合体.其形体间同一方向的相邻表面都可 以分为平齐、不平齐、相切和相交四种连接关系。形体间的表面连接关 系不同.其结合处的图线画法就不同
下一页 返回
5一1组合体的概述
(1)表面平齐画视图时.同一方向平齐的相邻表面间无分界线如图5-4所示 (2)表面不平齐若同一方向相邻表面不平齐则应在结合处画出分界线如图5一
上一页 返回
5一2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形体分析
画图前应首先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即分析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各基本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表面连接关系.组合体是否具有对称性等. 以便对组合体的整体形状有个总的印象。
二、选择主视图
画组合体的三视图.首先要确定主视图。主视图的选择原则是:应选 择最能反映该组合体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同时还应考 虑尽可能减少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上一页 返回
5-4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一、常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常用基本体的尺寸标注已经形成固定的形式。
二、组合体尺寸标注
1.组合体尺寸标注基本要求 (1)正确。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尺寸标注有关规定。 (2)完整。标注尺寸要完整.不能遗漏或重复。 (3)清晰尺寸布置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下一页 返回
5-4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二、常见读图方式举例
机械制图教案组合体(2024)

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组合体可 分为叠加式、切割式和综合式三 种类型。
4
组合体构成要素
形状
组合体的形状由基本形体的形状 决定,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
圆锥体等。
2024/1/28
大小
组合体的大小由基本形体的尺寸决 定,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位置
组合体的位置由基本形体的相对位 置决定,包括左右、上下、前后等 。
球体
用于轴承、球阀等部件的设计。
2024/1/28
24
复杂组合体构型设计思路探讨
分割法
将复杂组合体分割成若干个基 本形体,分别进行构型设计,
然后再组合在一起。
2024/1/28
叠加法
将两个或多个基本形体叠加在 一起,形成新的复杂组合体。
切割法
在基本形体上进行切割、挖槽 等操作,形成具有特定形状和 功能的复杂组合体。
7
视图选择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主视图选择
最能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 的一面作为主视图,通常 是组合体的前面或上面。
2024/1/28
其他视图选择
根据组合体的复杂程度, 选择必要的视图数量,以 表达清楚组合体的形状和 结构。
视图布局
合理布局视图,保持视图 间投影关系正确,标注尺 寸完整。
8
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绘制
分析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利用“三等”关系,分析视图间的对 应关系,明确各部分的形状、位置及 相对大小。
想象组合体的空间形状
根据视图特征和分析结果,想象出组 合体的完整空间形状。
19
形体分析法在读图中应用
2024/1/28
分解组合体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析各基本形体的形状、位 置及相对大小。
《机械制图(第二版)》电子教案 第5章

5.1 组合体概述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3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5.4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5.1 组合体概述
5.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由基本体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物体称为组合体。组合体的 组合形式有叠加和截切两种方式。叠加方式是指用若干个基 本体,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拼接组合成为组合形体,如图51所示。截切方式是从基本体上切除部分形状的材料,从而 形成一个组合的形体,如图5-2所示。常见的组合体是前两 种形式的综合,如图5-3所示。
5.2.4 作图
1.布局、画作图基准线 先画出各个基本视图中的对称中心线、主要轮廓线或主要轴
线和中心线,确定好各个基本视图的具体位置。注意在各个 视图之间要留有适当的位置标注尺寸,匀称布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2.打底稿 按形体分析法逐个画出各形体,先画主要形体,后画次要形
5.2.2 视图选择
首先选择主视图兼顾考虑其他视图,即确定组合体的安放位 置和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一般应将组合体放平、放正,使它 的主要平面或主要轴线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主视图的投射 方向应尽可能多的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
下一页 返回
5.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2.3 选择比例、确定图幅
根据组合体的尺寸大小和复杂程度,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内选取合适的比例,并考虑到尺寸标注及标题栏的位置,使 图面布置合理、美观。应尽量选择能够反映形体真实大小的 1: 1比例绘制视图。
在非圆视图上。
上一页 返回
5.4 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5.4.1 看图的基本原则
(1)视图是物体某一方向的投影,看图时,要把几个视图对 应起来,分析、联系,才能看懂物体的形状。如图5-12所 示,三个立体的主视图相同,通过看俯视图,才能区分它们 的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归纳总结,学会形体分析:
学生掌握了形体分析的方法,就能将组合体假想的分解为若干基本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二课时
(说明:此节课主要强调一个“做”——学生制作橡皮泥的组合体模型,讨论其表面连接关系。“画”——黑板上补画表面交线,增加空间储备。从而巩固所学知识,解决教学难点。)
(2)共面:
当两个基本体具有互相连接的一个面(共平面或共曲面)时,它们之间不存在分界线,视图上不应有线隔开。
(3)相切:指两个基本体的相邻表面(平面与曲面或曲面与
曲面)光滑的过渡。相切处不存在轮廓线,在视图上一般不
画分界线。
如下图是相切的特殊情况。.说明:A图中画分界线,.B图中不
画分界线。
(4)相交:指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截交线或相贯线)
.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学生正确思维方法的建立与形体分析法的运用。
难点:空间形体储备及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基本几何体模型。如:圆柱体、长方体、六棱柱体等。为第二节课的组合体模型制作做好准备。
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数:两节
教学内容
§4—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第1课时:(说明:第一课时以“源自模型’’----实物和多媒体课件来
分析形体,掌握规律性知识,教学贯穿“问”----提问和讨
论来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重点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复习基本体的识读,引入组合体的概念:
说明:工程上常见的形体,以其几何形状分析.一般可看成由若干基本形体按一定的相对位置经过叠加或一个基本体经多次切割而成。这些形体均可称之为组合体。
*******学校专业基础《机械制图》教案
课
题
第四章组合体
第一节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课
型
讲授1学时
练习1学时
教具准备(实验)
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会分析组合体的各种表面连关系,并掌握其在视图中的画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作图方法。学会分析形体,能将复杂形体简单化。
用1学时的课时做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分析形体特性,为下一章节“组合体的视图画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模型演示、分析讲解。
观察形体、提出问题
分析模型、掌握画法
分析模型、掌握画法。
分析模型、掌握画法
提出疑问、展开讨论
拓展思维、了解形体叠加和切割,可相互转化。
二,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对以上模型的形体分析可知,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和切割
两大类。.
分析形体可知,无论哪种形式构成的组合体,各基本体之间
都存在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各形体表面也存在一定的连接
关系。组合体的各形体表面,存在的连接形式有不共面、共面、相切、相交四种情况。
(1)不共面:
两个基本体互相叠合时,除叠合处表面重合外,没有公共表面,在视图中两个基本体之间有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