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教学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教学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
心内科教学查房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2.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3.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 4.培养同学们的临床诊断思路。 。
病例汇报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溶栓治疗时间窗口
起病时间<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 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
1)适应证:
①病后12h内,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 年龄≤75岁。 ②发病虽超过 12h ( 6 ~ 18h 之间),但朐痛持 续不缓解,ST段仍持续抬高者。
③年龄虽>75岁,但一般情况好且无溶栓禁忌证 者。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心肌坏死标志物:TNI(+)
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治疗
一般治疗 溶栓 抗凝抗血小板 积极处理并发症
诊断思路
心肌损伤特异性 标志物 特征性心电图 典型临床表现
AMI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高达50%,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心脏破裂 <1周 ,少见 心包填塞—心室游离壁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破裂 栓塞 心室壁瘤 5%~20%,主要见于前壁MI 可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
新分类:STEMI和NSTEMI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PBL教学查房

感谢您的观看
冠状动脉造 影:明确冠 状动脉病变 和心肌缺血 情况
核素心肌显 像:心肌缺 血和心肌梗 死的诊断
心脏磁共振 成像:心肌 梗死的诊断 和预后评估
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使用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药物、β受 体阻滞剂等药物 进行治疗。
02
03
介入治疗:通过 介入手术,如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PCI), 开通闭塞的血管。
外科手术:对于 部分患者,可以 考虑进行冠状动 脉旁路移植术 (CABG)。
04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戒烟、 控制血压、血糖 和血脂等。
PBL教学查房的实 施方式
准备阶段
01
确定教学主题:选择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教
学主题
02
制定教学计划:制定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和教学方法
03
准备教学资料:收集 相关文献、病例和影
提出建议:针对 存在的问题,提 出改进建议和措 施
总结收获:总结 本次PBL教学查 房的收获和启示 ,为下一次查房 做好准备
PBL教学查房的效 果评估
学生表现评估
学生参与度: 学生主动参与 讨论和提问
学生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 回答与主题相 关的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学生能 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 题
04
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急性心肌梗死的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05
06
心电图检查: 心肌酶学检 心肌梗死的 查:心肌酶 典型心电图 谱的升高 改变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一、心脏有关解剖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左冠状动脉主干很短,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当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狭窄甚至阻塞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则可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性改变或坏死。
二、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
促使斑块破溃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1)晨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
(2).饱餐、血脂增高、粘稠度高。
(3)重体力、情绪、血压升高、大便。
(4)休克、脱水、出血、手术。
三、病理改变1、冠状动脉病变2、.心肌病变: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1、先兆2、症状3、疼痛:最先出现、程度重、时间长、部位。
4、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
5、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6、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7、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休克。
8、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
五、心电图特征性改变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2、宽而深的Q波3、T波倒置六、心肌梗死的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增高。
2.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⑴肌钙蛋白:I或T⑵肌酸激酶(ck)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⑷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七、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对老年病人,突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原因未明,或突发严重胸痛、胸闷者,应先按急性心肌梗死来处理。
八、心肌梗死的治疗(一)一般治疗和监测1、休息2、吸氧3、监测4、阿斯匹林口服(二)解除疼痛1、杜冷丁、吗啡2、亚冬眠治疗、可待因、罂粟碱、4、硝甘、硝酸异山梨酯5、中药(三)再灌注心肌1、溶栓疗法(1)适应症(2)禁忌症(3)溶栓前准备(4)溶栓药物及用法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第三代重组t-pa(5)溶栓后血管再通判断间接判断、直接判断、冠造2、冠脉介入治疗(四)消除心律失常1、室早或室速利多卡因、胺碘酮2、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3、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4、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室上速口服维拉帕米、倍他乐克无效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食道调搏(五)控制休克1、补充血容量2、升压药物3、血管扩张剂4、其它(六)纠正心衰(心梗后24h内不宜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死慎用利尿剂)(七)抗凝治疗1、目的2、禁忌症3、常用药物及用法4、注意事项(八)其它治疗1、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极化液疗法3、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九、介入治疗护理冠脉造影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2)营养与饮食3)术前常规准备(1)辅助检查(2)皮肤准备(3)药物过敏实验4)肠道准备5)床上练习冠脉造影术中配合1.严密监测2.静脉通路3.抢救物品、药品4安慰解释冠脉造影术后护理1.心电监测术肢制动2.多饮水3.饮食4.抗凝治疗者5.生活护理支架植入术后拔管时护理下床活动十、护理问题及措施1、疼痛2、恐惧3、焦虑4、睡眠形态紊乱5、活动无耐力6、有便秘的危险7、潜在并发症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十一、心肌梗死出院指导1、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通过科学的护理 ,可以预防和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降低其发生率。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确保患者的安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和护理。通过科学的护 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 方法和内容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学生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总结和评价,对自己 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 见和建议。
05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案例分析
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快速识别症状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呼吸 困难等症状,及时判断是否为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 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同时,还应为患者 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 理方式,预防疾病的复发。
03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实践
基础护理
休息与活动
确保患者充分休息,根据病情安排活动量 ,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 食物,避免饱餐和刺激性食物。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课 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1
CONTENTS
•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重要性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实践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流
程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案
例分析
01
急性心肌梗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 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损伤和坏 死的一种疾病。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一、查房目的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对于该疾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教学查房的目的是加强医务人员对心肌梗死护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二、查房内容1. 患者情况了解:查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等。
了解患者近期病情变化、症状表现、体征等信息。
2. 疼痛评估:询问患者当前的疼痛情况,包括疼痛程度、部位、性质等,并记录疼痛评分。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3. 体征观察: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特别注意心率的变化,如有心律失常的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4. ECG监测:查看患者的心电图监测结果,了解心电图的异常情况。
对于异常心电图,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药物管理:核对患者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确保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6. 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关注其焦虑、恐惧、抑郁等情况。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7. 饮食管理: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协助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安排,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食物。
8. 病情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如有溶栓治疗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
三、查房要点1. 护理操作规范:执行查房过程中,要做到操作规范、技术娴熟,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避免给患者造成伤害。
2. 信息交流:查房过程中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家属的关注点,并及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信息。
四、注意事项1. 查房时要穿着合适的白大褂和手套,保持整洁干净,避免传播感染。
2. 查房过程中要注意保障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造成患者的不适。
3. 对于查房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与医生进行沟通,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五、总结通过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使医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心肌梗死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后;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结肠息肉术后。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12页
治疗经过(Treatment course)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13页
治疗经过(Treatment course)
内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禁饮食,重症护理,心电监护, 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大小便通畅;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26页
体征
心脏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 少数可 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 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血 压: 普通都降低, 且可能不再恢复。 其 他: 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其 它体征。
吸烟20余年,约1-2支/天,偶饮酒,无冶游史。
婚育史: 结婚40年,育有2女,配偶及女儿体健。
家族史: 父母健在,父亲有“心绞痛”病史,4个妹妹均体 健。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6页
辅助检验 (Auxiliary examination)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7页
辅助检验 (Auxiliary examination)
第28页
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传统标准
时限≥40ms 振幅≥同导联1/4R波
病理性Q波新标准
时限≥30ms 振幅≥1mm
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
第29页
定位诊疗 据特征性改变, 尤其是病理性Q波
下壁—— Ⅱ Ⅲ aVF 侧壁—— Ⅰ aVL V6 前壁 —— V2-4 前间壁——V1-3 广泛前壁—V1-5 正后壁——V7-9 右室 ——V3R-5R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心肌梗死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本次教学查房旨在提供有关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知识和技巧。
患者信息- 性别:- 年龄:- 诊断:- 入院时间:- 主诉:查房内容1. 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
2. 病史: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3. 症状: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以及出现的时间和程度。
4.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5. 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6. 药物治疗:了解患者目前正在接受的药物治疗,并关注药物的用量、频率和副作用。
7. 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饮食摄入、药物依从性、心理状态等,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建议和指导。
问题和讨论在查房过程中,可以针对以下问题和讨论进行探讨:1.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应该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并发症?2. 在药物治疗中,有哪些常用的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有哪些?3. 心肌梗死患者如何进行心脏康复?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管理,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和建议?5. 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落实?总结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收集、查房内容、问题和讨论等。
通过对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的探讨和分享,我们将提升护理人员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心内科教学查房急性心肌梗死PPT课件

.
1
体格检查
• 体温36.8℃,呼吸20次/分,脉搏82次/分,血压 98/66mmHg
• 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平车推入病房。检查合作,皮肤黏 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无发绀
• 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 心界稍向左下扩大,心尖部S1低钝,心律不齐,各瓣膜听
诊区未闻及杂音,A2>P2 • 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
击痛 • 双下肢无水肿
.
2
问题
• 从上述情况中,你能找到哪些关键信息? • 可能哪些疾病导致了患者的这些症状? • 胸痛有什么临床提示意义? • 你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 若要确诊,你还想了解患者的哪些信息? • 还需要为患者做哪些进一步检查? • 该患者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 体格检查时,该患者有何异常体征? • 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实验室检查?为什么?
病史特点
• 辛某,男性,38岁,公司职员 • 入院时间:3-15 11:00 • 主诉静息状态下心前区压
榨样疼痛,疼痛范围手掌大小,持续5-10分钟, 休息后可缓解,发作时有心悸、出冷汗,未就诊。 今晨10:00再次发作胸痛,持续1小时不能缓解, 伴恶心、呕吐1次,11:00到急诊就诊。不伴咳嗽、 咳痰、发热、咯血、盗汗、消瘦、胸闷、气短等 症状 • 既往史:身体健康,无过敏史
三酯 5.34mmol/L↑
.
4
心电图
• 3-15 11:00(急诊科)
.
5
问题
• 如果是你值班,你会为患者做哪些治疗? 依据是什么?
• 患者出院前需做哪些危险性评估? • 患者需进行哪些预防措施?是否需要康复
治疗?预后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往史: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否认重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长于原籍,小学文化,农民,否认外地长期居留史,性格开
朗,吸烟40余年,半包/天,偶饮酒,生活起居规律。
婚育史:28岁结婚,配偶体健,育有1子1女,均体健,家庭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亡故多年,死因不详,有1哥4姐,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
二系三代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肌红蛋白
2
24-48h
诊断标准
必须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病史汇报
患者潘永明,男,73岁,因“反复胸痛2天,加 重3小时”于2012-11-03入院。患者于2天前在地里 劳作时突发胸痛,以胸骨后疼痛为主,休息后无缓 解,持续30分钟后自行缓解,未重视,3小时前在 看戏时再次出现胸骨后疼痛,有压榨感,伴大汗, 疼痛持续存在,在家人陪同下来我院急诊就诊,查 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求进一步诊 治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收住入院。
入院后查体
神志清,精神软,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叩诊清音 心尖搏动点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侧0.5cm, 心界大向左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双下肢轻度浮肿
T:36.4℃ P:82次/分 R:20次/分 BP: 133/83mmHg.
辅助检查
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 血常规:WBC :10.6×10^9 /L PLT:166×10^9/L
想一想
请同学们回去,想一想,自 己动手制作一份温馨的心肌梗死 的急救卡!!!
Thank
you
• 病因: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斑样硬化 • 诱因: 心肌耗氧量骤增: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 动、饱餐 心排血量骤降:休克、脱水、出血
病因与诱因
临床表现
先兆 乏力,胸部不适,活动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 前驱症状,硝酸甘油疗效差。 症状 疼痛: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表现,休息和服用硝酸甘 油不缓解 全身症状: 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 快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低血压和休克 心衰
病情变化
2012-11-3 18:20 医嘱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2012-11-3 18:45 患者血压下降,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烦躁不安。监护示:BP波动在7085/50-60mmHg,考虑目前合并心源性休克,予 加多巴胺升压后血压上升。 目前患者情绪稳定,无胸闷胸痛,大小便通畅, 睡眠好
护理问题
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
查 房 目 标 掌握 熟悉
心肌梗死概念、诱因、临床 表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 施
• 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 诊断标准、治疗要点
了解
心肌梗死新进展
心肌梗死
概念: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
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 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 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的鉴别
心绞痛 部位 性质 持低位置 或上腹部 压榨性或窒息性 短,1-5min或 15min以内 显著缓解 相似,程度更剧烈 长,数小时或1-2天
硝酸甘油疗效
作用较差
预
防
• (1)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 炼,活动应循序渐进。 • (2)合理调整饮食,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咖啡、浓 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免疫:PT :13.3s APTT :32.2s TT:19.4s FIB: 2.58g/L D-二聚体:4.03ug/ml
血气分析:CK-MB:182U/L CK:1826.0U/L 肌钙蛋白:4.49ng/L 肌红蛋白:2663.4ng/L
治疗措施
医嘱予一级护理,软食,吸氧,心电监护、 阿替普酶溶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 通便、调脂、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溶栓前准备
评估适应症及禁忌症 12导联心电图 查血常规,肾功能、心肌酶谱、心肌钙蛋 白、凝血功能 心电监护、吸氧及建立两条静脉补液通道。 配合医生,准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
溶栓中
1、遵医嘱准确使用溶栓药物 2、严密监测心律、心率及生命体征 3、关心患者,随时听取患者主诉 4、指导患者深呼吸,渐进松弛等方法 溶栓成功的间接指征:胸痛于2 h内基本消失、 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 h内回降>50%、血清 CK-MB峰值前移(14 h)内和2 h内出现再灌 注心律失常。
• (3)养成有规律的起居生活习惯,保持稳定情绪。避免各种诱因。
•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药物通便。
• (5)按时服药,定期检查。随身携带病人身份识别卡及硝酸甘油片 以备急用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时,应急呼“120”救助及时就诊。
治疗原则
尽快、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
黄金1小时 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 时间就是生命!
再灌注治疗:
溶栓治疗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手术(CABG)
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新进展:
心肌梗死行直接PCI究竟是首选药物洗脱支 架(急性DES)还是裸金属支架(BMS)近年来 一直备受争议,Massachusetts和HORIZONSAMI 研究是目前最大的在STEMI随机对照试验。结 果显示在AMI患者初步认为DES较BMS更有优势。
并发症
栓塞: 心室壁瘤: 心肌梗死综合征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辅助检查
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 Q波,T波倒置 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加快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
血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改变
指标 CK CK-MB * 肌钙蛋白* 出现时间(h) 高峰时间(h) 持续时间(d) 4-6 12 3-4 2-4 3-4 16-24 cTnI(11-24) cTnT(24-48) 12 3-4 7-14
溶栓后护理
1、评估胸痛改善程度 :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应、意识、瞳孔及全身 皮肤黏膜变化,予心电监护。 3、监测心肌酶谱、心肌钙蛋白、凝血时间, 电解质变化。 预防并发症护理 1)出血 2)再灌注心律失常 3)低血压 4)溶栓后再梗死
讨论问题
1、如何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2、心肌梗死急救流程? 3、如何做好心肌梗死二级预防?
心排出量减少 与心肌坏死导致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活动无耐力 疼痛:胸痛
与心肌氧的失调有关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有便秘的危险 与进食少,活动少,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潜在并发症
焦虑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饮食与休息 2.对症护理:给氧、止痛治疗的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 3.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止痛、溶栓治疗,注意药物作用及不 良反应 4.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5.严密观察病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