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旨在建立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公正。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理念和实践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并介绍其中的重要事件和思想。

一、起源和初期发展社会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848年,这份宣言发布后,社会主义的思想开始在欧洲各地传播。

社会主义的初期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

其中,法国的巴黎公社运动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在1871年,巴黎公社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权,试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尽管巴黎公社短暂存在,但它仍然是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启示。

二、俄国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1917年的俄国革命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新的篇章。

在这次革命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经济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推动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也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纷纷效仿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受到了批评和挑战。

斯大林时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困难使社会主义制度受到内外部压力。

最终,苏联解体成为独立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崩溃。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始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策,旨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邓小平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引入市场经济元素,并放松了国有企业的控制。

中国逐渐走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四、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除了苏联和中国,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也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历了21个世纪,而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上半叶达到顶峰,这300多年正是欧洲从封建主义产生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

其中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以及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代表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02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了《太阳城》体现了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确立,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从自发走向自觉,表现出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共产党宣言》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1849年革命。

1871年爆发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10月20日的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力量的削弱,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是,在西方国家开始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僵化的苏联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在此情况下,苏共领导人推动的所谓改革背离了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改革变成了向资本主义的“改向”,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施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最终导致了苏共解散、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旨在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共同富裕。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进程加速,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矛盾。

一些思想家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念。

其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他们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1. 早期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在欧洲迅速兴起。

马克思主义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的早期实践者包括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等人,以及德国的拉萨尔、考茨基等人。

2. 俄国十月革命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重大胜利。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鼓励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

3. 社会主义的全球扩展和发展在苏联的带领下,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在20世纪中叶迅速扩展到东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成立,如中国、古巴、越南、朝鲜等。

这些国家通过国有化、计划经济等手段,试图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三、社会主义的特点1.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国家或者全体人民共同拥有和管理生产资料。

这种公有制的实现可以通过国有化、集体所有制等方式来实现。

2. 分配方式的公平与公正社会主义追求分配方式的公平与公正,主张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按劳分配强调个人劳动的贡献,按需分配则强调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通常采取计划经济的方式,即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统一安排和调控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初期发展

社会主义的起源与初期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社会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追求公平与公正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人阶级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变革,社会主义的观念逐渐形成,并在19世纪中期迎来了初期发展的阶段。

一、社会主义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的观念在19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受到了一系列思想家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英国的欧文。

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不公平和剥削,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实现公平和社会福利的均等分配。

他们的观点使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学术界和工人阶级中传播开来。

二、早期社会主义先驱者早期的社会主义先驱者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著名的先驱者之一是德国的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阶级斗争的加剧,最终将被无产阶级革命所推翻。

三、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中叶,随着工人阶级的组织和觉醒,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在欧洲各国兴起。

社会主义党派的成立和工人组织的建立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社会主义者们通过工会组织、罢工运动和政治活动来争取工人阶级的权益,并提出了各种社会改革的纲领。

例如,法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家路易斯·布朗基和卡米尔·德穆尔创办了工人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纲领并推动社会改革的进行。

四、法国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法国巴黎爆发了一场工人起义运动,最终形成了巴黎公社。

这是工人阶级第一次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它试图通过废除私有制和实行社会主义原则来改变社会结构。

然而,由于力量不足和来自外部的反革命力量,巴黎公社最终失败并被镇压,但它的存在对于后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深远。

五、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几个国家。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体制,旨在实现社会公平、经济平等和共同财富的分配。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起源、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和国际影响等方面,详细介绍社会主义的发展简史。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欧洲。

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工人阶级面临着剥削和压迫。

在这样的背景下,早期社会主义者如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开始提出改革社会的思想和方案。

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里程碑。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1.早期社会主义实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一些国家开始实践社会主义制度。

例如,巴黎公社(1871年)是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尝试,但很快被镇压。

俄国的十月革命(1917年)则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在20世纪,一些国家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苏联、中国、古巴、越南等。

这些国家通过国有化、计划经济和无产阶级专政等手段,试图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然而,社会主义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官僚主义、腐败等问题。

3.社会主义的转型与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试图解决社会主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这些改革旨在保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国家通过计划来组织和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

2.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国家通常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即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国家机构来管理和控制国家事务。

这种专政形式旨在保护劳动人民的权益,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社会公平和福利保障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平和福利保障,通过普及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险等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阶段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 生之后,逐步与工 人运动相结合,指 导无产阶级政党的 革命斗争,并在这 个过程中不断地完 善和发展。在这种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中,社会主义从理 论变为现实。
1864年第一国际诞生
巴黎公社成立
巴黎公社是 第一国际的 精神产儿, 是无产阶级 夺取政权的 第一次伟大 尝试。 遗憾的是, 巴黎公社最 终失败了, 第一国际随 后也自行解 散。
以三大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学说,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 ,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 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但是空 想社会主义没有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 奴隶制的本质,又没有发现按资本主义发 展的规律,也没有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 创造者的社会力量。 这些都说明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 ,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成立
(二)十月革命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 立
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将马 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开启了 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出现了革命高潮 ,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再次,他激励了殖民 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革命,掀起了被压迫民族解 放斗争的新高潮。最后,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推进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许多国家纷 纷成立共产党,世界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发展的 新局面。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1516年,英国人托 马斯· 莫尔发表《乌托 邦》 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发 表《太阳城》 法国人摩莱里和马布 利分别发表《自然法 典》《论法律或法制 的原则》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运动,旨在建立一个公有制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本文将从社会主义的起源、发展、主要思想和实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工人阶级的贫困。

早期社会主义者如圣西门、傅立叶等人提出了一些关于社会公平和工人权益的理论。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石。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

在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实践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影响。

三、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等。

无产阶级革命是社会主义实现的基础。

社会主义者认为,惟独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干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有化和集体化的方式,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确保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社会主义国家致力于消除社会阶级差距,实现人民的平等和公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

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社会主义的实践社会主义的实践包括苏联、中国、古巴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在20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苏联的领导下,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专题九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九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 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 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 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 ❖ 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 ❖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
消亡
(二)对社会主义本 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 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 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邓小平对社会主 义本质的新概括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新型国家政权
阶级本质
共产党领导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最终目标:消灭剥削、 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 社会。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 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 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生产力。 ❖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1)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论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下,马克思 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 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同一历史时期)发生。
3、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问题
(2)列宁的少数或一国先发生论
列宁在资本主义发 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时, 又作出了数国或一国首 先胜利的论断。
依据: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 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 衡性加剧。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从国体上说:
表明国家政权的阶级性 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 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 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从政体上说:
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 式,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 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
第二讲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 本特征的论述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是最新类型的革命 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我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时期以及当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社会主义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下面对主要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和介绍。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
“社会主义”一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表示一种思想,二表示一种运动,三表示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词汇,起源于拉丁文;作为一种思想,最早出现在空想社会主义理念中;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起源于西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革命。

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一种理念,它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的产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主张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作为一种理念,它经历了从朦胧状态的想法到完整体系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种运动,是指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其中既有16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空想社会主义群众自发的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运动,也有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还有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的制度。

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20世纪40年代中叶后,欧亚十几个国家以苏联为楷模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家实行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有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及二战结束后在第三世界出现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还包括一个国家局部社会主义的试验。

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时期
(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社会主义学说。

其发生发展的几百年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和成长时期。

空想社会主义是这一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对立的反映。

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社会形态。

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6—17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在英、德、意三国产生并在欧洲开始流传的时期;18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19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成熟时期。

它将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在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的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2)科学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经历了空想阶段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进入科学社会主义时期。

这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欧洲的广泛实行,无产阶级的人数在整个欧洲呈现出明显的社会群体特征,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立群体开始走向有组织的斗争。

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等国爆发的无产阶级反抗斗争,表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虽然很大,但斗争的成效却甚微。

历史发展的需要迫切呼唤一种科学的理论作为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风起云涌的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正是在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需要一种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自己斗争的武器,促使
他们思考创立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的《共产党宣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

三、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
历史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呈现出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模式。

(1)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由列宁创建、经斯大林之手完成的。

二战结束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由一国向多国发展,辉煌时期形成共产党执政的15个国家,组成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所有制上,排斥私有制,确立了以国有制为主体,集体所有制并存的社会所有制结构;在经济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排斥市场,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经济的方法主要是行政手段;在政治运行机制上,实行一党制,党处于社会领导核心的位置,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在社会生活中,实行高度国家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都置于国家的统一管理之下;实行严格的思想文化控制制度,与在政治、经济领域中的高度集权一样,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实行高度统一。

(2)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并立的一种社会主义流派。

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同时及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存在着改良主义的思潮。

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使冶金工业、机器制造等重工业第一次取代了轻工业,在生产中占有了首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工人就业率的提高,工资的上升,生活福利待遇的改善,大批小生产者被抛入无产阶级队伍,再加上资产阶级吸取以往无产阶级剧烈反抗的经验教训,而在劳资关系上一定程度的让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谐,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前提条件更加远离马克思早前提出的设想。

在此背景下,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迅速发展。

西欧、北欧是民主社会主义实践的发源地,是当今世界上民主社会主义实力最强大、影响最广泛的地区。

(3)民族社会主义模式
民族社会主义主要是指是亚非拉民族主义政党和国家提倡和奉行的各种社会主义的统称或泛指。

它同各国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并称当代世界三大不同派别的社会主义,并且是形式最多样、流派最纷繁、奉行国家最众多的一个社会主义派别,在亚非拉地区曾风行一时,并具有广泛的深远的影响。

民族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具有多样性,不仅有本国的民族传统思想和外来宗教思想,还有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

各个民族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在思想来源、学说理论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其核心思想仍是一致的,即本民族国家的解放与发展
问题。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本质和理性的反应,社会主义不是什么虚幻的空想、遥远的理想,是人类生活的现实。

但是只有充分结合本国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促进本国不断繁荣发展。

在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持续的开拓、积累和创新,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系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