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合同的解除
4.5 合同变更、转让、解除与终止 教案(表格式)高教版(第四版).doc

3.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变更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产生,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变更,如遇有不可抗力导致债务不能履行时,合同可以延期履行;二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变更,包括订立合同时即约定出现某种情况时可以变更合同或者订立合同后协商同意变更合同的。
课程类型
理论基础课
学时分配
2课时
方法手段
启发法、案例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体机的运用
章节名称
第五节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掌握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
教学重点难点
1、合同的变更的情况及法律效力。2、合同的转让的条件及法律效力。3、合同的终止的情形及法律效力。
教学过程
第五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
(2)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否则债务人转移合同义务的行为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而且其转让也不发生效力。债权人有权拒绝第三人向其履行,同时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并承担不履行或迟延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
3.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债的概括承受)
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是指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可以是合同权利和义务全部由出让人转移至受让人,即全部转让;也可以是合同权利和义务的一部分由出让人转移至受让人,即部分转让。
②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即预期违约。【例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约定甲6月1日将自家祖传的宋代瓷瓶出售给乙,5月5日甲将该瓶捐赠给市博物馆。此时乙可以解除合同。因为合同的履行已不可能,甲构成预期违约。
债权转让法律后果的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自己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
在我国,债权转让是一种常见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债权的有效利用和流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权转让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否则将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对债权转让法律后果的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债权转让的条件1. 债权转让的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债权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债权。
3. 债权转让的债权必须是可以转让的债权。
4. 债权转让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 债权转让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债权转让的程序1. 债权人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2. 债权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的事实。
3. 债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受让人取得债权人的地位。
四、债权转让的法律后果1. 债权转移债权转让后,受让人成为新的债权人,享有原债权人的权利,承担原债权人的义务。
债务人应当向受让人履行债务,受让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2. 债权债务的变更债权转让后,债务人应当将原债权人与受让人的关系告知第三人,第三人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如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约定的担保条款,则受让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担保义务。
3. 债权转让的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转让后,原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可以撤销债权转让,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债权转让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2)债务人不知道债权转让的事实,或者知道后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3)撤销债权转让不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4. 债权转让的时效债权转让后,受让人取得原债权人的诉讼时效利益,即受让人有权在原债权人的诉讼时效期限内行使债权。
5. 债权转让的禁止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债权转让无效:(1)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约定的禁止债权转让的条款;(2)债权转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3)债权转让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解除债权转让协议样式5篇

解除债权转让协议样式5篇篇1甲方(转让方):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让方):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了一份债权转让协议,现因某些原因,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决定解除该债权转让协议。
为明确解除协议的相关事宜,特制定本解除债权转让协议样式。
一、协议解除的背景和原因双方同意解除原债权转让协议,原因包括但不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需要详细说明解除协议的具体原因)。
二、协议解除的效力1. 本解除协议一经生效,原债权转让协议即告终止,甲乙双方不再受原协议约束。
2. 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甲乙双方应停止履行原债权转让协议中的相关义务。
三、双方的权利义务1. 甲方应返还乙方已支付的债权转让价款,并支付相应的利息(如适用)。
2. 乙方应停止行使原债权转让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并将相关债权文件交还甲方。
3. 双方应共同确认并处理与原债权转让协议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确保无任何纠纷。
4. 双方应互相保守对方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对方的商业机密。
四、违约责任1. 若甲方未按时返还乙方已支付的债权转让价款及利息,则应按照原债权转让协议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 若乙方未按时交还相关债权文件,则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 若双方存在其他违约行为,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五、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2. 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债权转让解除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自己的债权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
在我国,债权转让是合同法规定的一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债权转让可能会被解除。
本文将从债权转让解除的法律后果出发,探讨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二、债权转让解除的法律后果1. 债权消灭债权转让解除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随之消灭。
这是因为债权转让的目的是将债权转移给第三人,从而使原债权人脱离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旦债权转让解除,原债权人重新成为债权人,债务人重新成为债务人,原债权债务关系恢复。
2. 第三人权益受损债权转让解除后,受让的第三人可能因无法获得预期的债权收益而受损。
具体表现为:(1)第三人可能无法实现债权收益。
在债权转让过程中,第三人可能已经为债权收益付出了代价,如支付了转让费用、履行了合同义务等。
一旦债权转让解除,第三人可能无法实现这些付出,造成经济损失。
(2)第三人可能面临违约责任。
在债权转让过程中,第三人可能因违反合同约定而承担违约责任。
债权转让解除后,第三人可能因无法履行合同义务而承担违约责任。
3. 债务人权益受损债权转让解除后,债务人可能因无法继续履行原债权债务关系而受损。
具体表现为:(1)债务人可能面临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债权转让解除后,原债权人重新成为债权人,债务人重新成为债务人。
这可能导致债务人同时面临两个债权债务关系,增加其负担。
(2)债务人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在债权转让过程中,债务人可能已经履行了部分或全部债务。
债权转让解除后,债务人可能因无法继续履行债务而承担违约责任。
4. 法律责任承担债权转让解除后,相关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具体包括:(1)原债权人可能因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导致债权转让无效,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第三人可能因违反合同约定、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导致债权转让无效,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债务人可能因违反合同约定、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导致债权转让无效,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担保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担保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担保合同的解除方式一、履行完毕解除如果担保合同的目的已经实现,也就是债务已经被偿还或债务人已经履行了合同中的义务,担保合同自然解除。
二、约定解除双方在担保合同中可以约定解除的条件和方式。
例如,可以约定在债务履行一定年限后担保合同自动解除,或者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解除合同。
三、债权人解除1. 违约行为:债务人违反了担保合同中的约定,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 破产:债务人破产时,债权人有权解除对担保合同的履行,以便追偿。
3. 债权转让: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债务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解除担保合同。
四、债务人解除1. 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可以申请解除担保合同。
2. 债务人无法再继续履行担保合同约定的债务时,可以申请解除担保合同。
3. 债务人以免担保为条件,可以解除担保合同。
五、协商解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担保合同,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请解除。
六、诉讼解除当担保合同中的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任何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担保合同。
七、法律规定解除根据法律规定,当担保合同发生违约、非法、不履行等情形时,合同可以被解除。
八、不可抗力解除当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导致债务人无法继续履行义务,双方可以解除担保合同。
以上是担保合同的解除方式的详细说明。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除方式,以确保自身权益和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担保合同正本2. 债务履行证明3. 解除通知书4. 法律文书备份法律名词及注释:1. 担保合同:债权人与担保人之间订立的一种合同,用于保证债务人履行其债务。
2. 债务人:指受担保人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主体,通常是借款人、买方等。
3. 债权人:指债务人向其借款、购买商品或服务等而形成的主张权利的持有人。
4. 违约:当一方当事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其义务,或者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义务,即构成违约。
第20讲_债权转让、债务承担、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解除、抵销、提存

第六单元合同的转让【考点1】债权转让(★★★)(P96)(2008年案例分析题,2016年案例分析题,2019年多选题)1.债权转让条件(1)债权可转让下列情形的债权不得转让: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基于特定身份订立的,如出版合同、赠与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②根据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条件,但是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解释】对债权人而言,在全部转让的情形下,原债权人脱离债权债务关系,受让人取代债权人地位。
在部分转让的情形下,原债权人就转让部分丧失债权。
【相关链接】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2.债权转让的效力(1)从权利转移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如抵押权),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相关链接】债权转让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保证债权同时转让,保证人在原保证担保的范围内对受让人承担保证责任。
但是保证人与债权人事先约定仅对特定的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禁止债权转让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抗辩权转移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如提出债权无效、诉讼时效已过等事由的抗辩。
(3)抵销权转移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其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考题·多选题】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债权转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19年)A.债权转让无需债务人同意B.债务人可与债权人约定债权不得转让C.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D.债权转让后,受让人不能取得债权的从权利【答案】ABC【解析】(1)选项AC:债权人转让权利,不需要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2)选项B:债务人可与债权人约定债权不得转让。
债权转让协议书中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

债权转让协议书中的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一、甲方与乙方为保障债权转让协议的有效性、完整性以及符合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就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进行如下约定:1. 违约责任1.1 甲方违约责任:若甲方未履行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甲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名誉损害和法律费用。
1.2 乙方违约责任:若乙方未履行签订的债权转让协议,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向甲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和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名誉损害和法律费用。
2. 赔偿方式2.1 经济损失赔偿: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若一方违约导致对方遭受经济损失,违约方应向受损方支付相应的赔偿金,以弥补因违约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2 名誉损害赔偿:若一方的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名誉损害,违约方应向受损方支付相应的名誉损害赔偿金,以修复受损方的声誉。
2.3 法律费用赔偿:若一方违约行为导致对方不得不进行法律诉讼或争议解决程序,违约方应承担对方的合理法律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用、诉讼费用和相关的执行费用。
二、违约责任及赔偿方式的具体约定:1. 若甲方未履行债权转让协议规定的支付义务,甲方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所转让债权的10%,并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2. 若乙方未履行债权转让协议规定的接收义务,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金额为所转让债权的10%,并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3. 若一方违约行为导致对方进行法律诉讼或争议解决程序,违约方应承担对方合理的法律费用,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三、赔偿支付方式:赔偿金及违约金应在判决生效、仲裁裁决作出或协议达成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支付到受益方指定的账户上。
若未能按时支付,则须按欠款金额按日计算支付逾期违约金,违约金利率为每日千分之五。
四、其他约定:本合同的任何一方违约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违约方在未经守约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不得转让其在本合同下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的转让和解除

合同的转让和解除(一)一、合同的转让合同的转让与合同的变更有着本质的区别,合同的转让是当事人将合同的债权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是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的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而合同的变更正好与之相反。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转让根据其转让的内容,可以分为债权转让、债务转让和债权债务一并转让三种。
(一)债权转让债权转让是指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原债权人为让与人,第三人为受让人。
债权人转让权利,不需要经债务人同意,但应当通知债务人。
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同时取得与主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如抵押权、质权)。
知识补充:债权转让不以债务人的同意为生效条件,但是要对债务人发生效力,则必须通知债务人。
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其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练一练:1.【单选题】甲对乙享有10万元的合同债权,该债权具有可转让性,甲将其债权转让给丙。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甲未取得乙的同意,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B.如果甲未通知乙,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无效C.如果甲未通知乙,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有效,但对乙不发生效力D.如果甲未通知乙,甲与丙之间的债权转让协议有效,该协议对甲乙丙均发生效力2.【多选题】乙公司欠甲公司30万元的到期货款,同时甲公司又欠乙公司20万元的到期货款。
甲公司在2015年9月18日与丙公司签订书面协议,转让其对乙公司的30万元债权。
2015年9月24日,乙公司接到甲公司关于转让债权的通知后,便主张20万元的抵销权。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债权转让合同于9月24日生效B.乙公司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即负有向丙公司清偿30万元的义务C.乙公司可以向丙公司主张20万元的抵销权D.丙公司可以就30万元债务的清偿,要求甲公司和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二)债务转让债务转让是指债务人将合同义务的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债权转让合同的解除篇一:债权转让通知如何撤回和撤销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http:// 债权转让通知如何撤回和撤销核心内容:债权转让通知如何撤回和撤销?应类推适用意思表示撤销和撤回的规定。
对话形式的债权转让通知没有撤回的可能。
债权转让通知的撤回发生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之后,在无相对人的情形下发生于意思表示作出之后。
接下来法律快车为您详细介绍。
债权转让通知的撤回和撤销债权转让通知就其性质而言应当为观念通知,不具有发生债权转让效力的法效意识,可以类推适用民法中关于意思表示的相关规定,比如其生效规则类推适用意思表示的“到达主义”规则,不问债务人对通知是否真正知晓。
鉴于此,债权转让通知的撤销和撤回也应类推适用意思表示撤销和撤回的规定。
债权让与通知的撤回是指债权让与通知的发出人阻止其已发出的通知对其发生拘束力的行为。
债权让与通知的撤回因通知的方式和通知内容的不同以及相对人是否确定而在撤回程序和要求上有所不同。
对话形式的债权转让通知,在相对人知悉对话的内容时即对通知人产生拘束力,由于相对人知悉对话的内容实与通知发出时间为同一时间,因此对于对话形式的债权转让通知,没有撤回的可能。
债权转让通知以非对话方式作出并且无明确相对人的,通知于其发出时即发生效力,这种情形下的债权转让通知也不适用撤回。
债权转让通知以非对话方式作出,并且具有明确的相对人的,由于目前通说基本采用意思表示送达相对人时生效,因此,类推适用意思表示的规定,债权转让通知撤回的表示应当先于或者与债权转让通知同时到达相对人才能阻止债权转让通知对其发生效力。
此外,撤回债权转让通知虽然无须经债务人同意,但发出撤回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与发出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应当相同。
特别是在债权出让人和债权受让人共同作出债权转让通知时,以双方共同撤回为妥,倘若只有债权出让人或者债权受让人一方撤回债权转让通知,其撤回的效力很难确定,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在债权出让人和债权受让人共同发出债权转让通知的场合,由于债权转让通知尚未到达债务人,依据债权转让通知对债务人到达生效的观点,相对于债务人而言,债权转让之效力尚未发生,债权受让人作为新债权人之地位尚未确立,债权出让人作为债务人的原债权人的地位尚未消灭,因此债权出让人撤回债权转让通知,仍属于有权处分行为,可以确认其撤回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
但是,从保护债权受让人和促进债权流转考虑,债权转让通知的制度应当,甚至有所侧重地保护债权受让人和债务人利益,如果债权出让人可在其同债权受让人共同发出债权转让通知后但在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前撤回债权转让通知,容易损害债权受让人的利益,甚至有可能同时损害债务人的利益。
即使债权出让人撤回债权转让通知具有合法理由,例如债权转让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除撤销债权转让通知外,债权出让人仍有其他救济途径。
因此,从促进经济流转和利益平衡的角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f3ffe75690c69ec3d5bb7590? pn=2&x=0&y=1275&raww=168&rawh=4 4&o=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_&t ype=pic&aimh=44&md5sum=0ef071d5ef afa51fada6fc9d71c3142c&sign=09c74395 b5&zoom=&png=10998-20953&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度考虑,在债权出让人和债权受让人共同作出债权转让通知的情形下,应当由债权出让人和债权受让人共同发出撤回债权转让的通知,只有债权出让人一方发出撤回债权转让通知的,未经债权受让人确认不发生撤回债权转让的效力。
债权转让通知的撤销,是指债权让与通知人依法申请使债权转让通知将来对债务人或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债权转让通知的撤销与撤回的区别在于:债权转让的撤销发生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之后,在无相对人的情形下发生于意思表示作出之后;而债权转让通知的撤回发生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之前,且通知的撤回之表示必须先于先前的意思表示或者与先前的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债权转让通知的撤销,发生在债权转让通知生效之后,债权出让人已丧失债权人地位,债权受让人已成为新债权人。
因此,债权转让通知的撤销必须取得债权受让人的同意,且仅向将来发生效力,在债权转让通知送达债务人后,债权转让通知撤销之前,债务人所进行的清偿、抵消以及其他免责行为,均应保有其效力,并能对抗债权出让人;债权转让通知经受让人同意而被撤销之前,债权出让人不得要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维护债权受让人和债务人的利益,维护交易关系的稳定。
对此,试分析如下:债权转让通知的目的是使得债权受让人受有利益,假如未经受让人同意而任由债权出让人撤销债权转让通知,必然使债权受让人利益受损;而且未经债权受让人的同意,债权出让人撤销债权转让的通知在法理上也难以说通。
因为,依债权转让的准物权合同理论,债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债权即在债权出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实现移转,在表见让与的情形下也是如此,债权出让人对于出让的债权再无权利,债权出让人再撤销债权转让通知,实际上是对于被转让债权的无权处分,自然不发生效力。
同样,依债权转让合同理论,债权在转让通知作出后实现了让与人和受让人之间的移转,并取得对抗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效力,债权出让人在债权转让通知后再发出撤销债权转让通知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不发生法律效力。
债权转让通知非经受让人同意不得撤销且撤销仅对将来发生效力的制度不仅可保护债权受让人的利益,同样也有保护债务人权益的效果。
否则,债务人收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即可以以债权转让通知所称债权受让人为新债权人,而向债权受让人为债务的履行,若债权转让通知可以不经债权受让人同意而随时被撤销,并溯及的消灭先前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那么债务人将因对通知所称债权受让人所为之以可抵消为保障所为的其他交易或其他行为都被归于无效而受有不利益。
例如:债务人乙受债权人甲债权转让通知称其债权已让与丙,丙虽本为资信不佳之人,但因有甲的债权转让通知,乙认为自己对丙有债务可以主张抵消而与丙进行交易,譬如贷款给丙,一旦债权转让通知被撤销,乙即不再对丙负有债务,乙与丙的贷款交易也就失去保障。
另外,在债权转让的表见让与制度中,债权转让通知作出后,债务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f3ffe75690c69ec3d5bb7590? pn=3&x=0&y=1275&raww=168&rawh=4 4&o=png_6_0_0_135_1148_126_36__&t ype=pic&aimh=44&md5sum=0ef071d5ef afa51fada6fc9d71c3142c&sign=09c74395 b5&zoom=&png=20954-&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人向表见受让人所进行的清偿、抵消或者其他免责行为应当保持其效力,债权转让被撤销后,表见让与人只能以不当得利要求表见受让人返还其因表见让与而接受的债务履行;至于表见受让人不能偿还的风险应当由表见让与人承担而没有转嫁给债务人,并没有给债务人的债务履行增加额外负担,也没使债务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在国际债权转让的语境下,如国际保理业务中,出口方和双保理情形下的出口保理商并没有被规定具有债权转让的撤销权,但明确规定了他们的义务,即出口保理商和他的任何供应商在债权转让以后收到此债权的任何给付,应立即通知进口保理商,或依据进口保理商的要求进行代管或交付。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篇二:债权转让合同债权转让合同甲方(转让方):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订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让方):签订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法定代表人:根据国务院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规定,甲方根据与中国农业银行_____市分行、__________电器贸易公司及_____市_____企业公司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依法受让中国农业银行_____市分行对__________电器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债务人)的贷款主债权及相应的从权利,转让事实已依法通知债务人和保证人。
甲方现已通过诉讼,确认甲方的权利。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该债权转让事宜,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转让标的本合同转让的标的为:1.甲方拥有的广东省_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_____)_____法经初字第_____号民事判决书项下对该案诉讼当事人拥有的债权、质押权和抵押权,其中:债权本金:为人民币万元(万元);质押权:_____市_____企业公司所拥有的“粤龙飞”300万法人股,但不包括判决书第二项“宾士城”保龄球道。
抵押权:_____市_____企业公司所拥有的_____海洋贸易中心2201室共344M2的房产。
2.甲方与中国农业银行_____市分行__________电器贸易公司及_____市_____企业公司于年月日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项下的利息。
第二条转让价款及双方同意以人民币万元(元)转让本合同第一条所述的全部权利。
第三条支付方式和期限1.乙方确认在签订本合同前已经收到甲方移交的下列资料的复印件:(1)广东省_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_____)_____法经初字第_____号民事判决书;(2)甲方与中国农业银行_____市分行、__________电器贸易公司及_____市_____企业公司签订的《债权转让合同》;(3)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四份;(4)借款凭证四份;(5)抵押合同五份;(6)房屋他项权证一份;(7)质押合同二份(合同编号略);(8)股份抵押登记证明书一份;(9)保证合同四份(合同编号略)。
2.乙方应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七日内一次性将本合同第二条约定的转让价款汇至甲方帐户,支付价款的实际金额以甲方开户银行出具的进帐单或者甲方出具的收款凭证为准。
本合同项下的转让价款应汇入甲方的帐户。
3.甲方应在乙方支付债权转让价款的同日,向乙方移交与之前已交付的本合同第三条第一款项下复印件相符的原件。
第四条转让通知1.甲方负责在向乙方移交债权资料的同时,将债权转让的事实通知主债务人及原担保人。
2.甲方取得下列文件、资料之一的,视为履行了债权转让的通知义务:(1)主债务人及原担保人确认债权转让的书面资料;(2)证明甲方向主债务人及原担保人通知债权转让的公证文书;(3)甲方向主债务人及原担保人的法定地址邮寄送达债权转让通知的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