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0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104张PPT)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 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二、新课讲解
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重点回忆了哪几个方面? 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 重点回忆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 后四个方面。
二、新课讲解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按“被捕前、被捕时、法 庭上”顺序,画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 表情的语句,想一想:父亲是一位怎样的 革命者?
二、新课讲解
我会认
mái
fá bì
ruì xuē mó
埋 头 军阀 避 免 尖 锐 皮靴 魔 鬼
xíng jùn
苦 刑严峻
fěi
匪徒
zhuān
砖墙
kěn


zhí
执 行街
jiǎo
jiǎn
绞刑 捡 起
二、新课讲解
多音字
jiá
妹妹换上了新夹衣。
夹 jiā
jiā
用夹子牢牢的夹住衣服,它
才不会掉下来。
二、新课讲解
局势危急
早出晚归 烧掉文件和书籍
局势越来越严重面对朋友和母亲 的劝离,父亲是怎么说的,你从中体 会到了什么?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 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 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 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 开呢?"
父亲对工作高度负责
反问句: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哪能离开呢?
我立刻会意了妈妈的眼神。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思考: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1927年4月28日
父亲的被难日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25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舍身炸碉堡 的董存瑞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了不暴露 目标,在火 中纹丝不动 的邱少云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宁死不屈 的刘胡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 自由!
我期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 子里爬出!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2.“被捕时”
①被捕时的情形是怎样的?父女二人面对的是一群怎样 的敌人?
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缭乱的喊叫。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穿灰降服和长筒 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降服的警察,一拥而入, 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 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 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 到永生!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练习册。 2.从课后《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选取一处场面 描写、一处人物描写,进行摘抄与赏析。
课文两次提到父亲遇害的精确日期,意在铭记这一 特殊的日子,强化父亲遇害给作者带来的内心创伤。 首尾两次对父亲遇害时间的强调,形成了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对文章的中心也起到了强化 作用,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敌人强烈的冤仇,与作为 女儿对父亲的理解、敬佩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面对敌人 残酷审讯, 坚贞不屈 的赵一曼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3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3张PPT)
神态描写
返回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 是 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 乱蓬蓬的长头 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返回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 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动作描写
返回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 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 望我们。
1
Hale Waihona Puke 234567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 看去。”
语言描写
返回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 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 喊叫。
场面描写
返回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 动作描写
返回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 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 道理可讲的。
学法归纳,小结全文
学完这节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布置
阅读课本P62、63“阅读链接”,查找资料, 了解更多革命先烈的事迹。选择其中一位,完成革 命烈士档案卡。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返回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 革命事业的信心。
资料链接
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 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 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 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归纳总结李大钊的品质。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面对死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92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92张PPT)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工友阎振三被抓
反动派到家里搜捕父亲, 父亲不顾亲友的劝说 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 坚持留在北京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 时依然镇定、沉着
全家得知父亲遇难 的消息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默读课文,思考:李大钊的精神品质是通过 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
在文中画出描写李大钊言行、神态、外貌的 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 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死也不倒下》(节选)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时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第5自然段,父亲的态度和以前 不同,朗读时应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3自然段,语调上扬,重读“粗暴”一词, 表现出敌人的凶狠、残暴。第32自然段,语 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父亲的死给亲人带 来的巨大的悲痛。
方,自成派系的人。 不明确;不清晰。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
写的? 时间顺序
16
28
7
17
1
29
18
30
2
8
31
19
3
9
20
10 11
被捕时 21
32
被害后
33
4
12
22
23
5
被捕前
13
6
24 25
被审时
26
14
15
27
初读课文
按照这个顺序,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
件事?
首尾呼应 永远缅怀 激励后人
品读课文
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可以使事情的来 龙去脉更加清楚,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 力。文章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呼 应,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强烈的憎恨与对父亲 的无限追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45张PPT)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 去买报。他是哭着从街上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 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 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 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首尾呼应
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 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深深的怀念。
➢ 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 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 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其实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 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今天,我们又来 到烈土墓前,来深情地缅怀他们,你想对这 些烈士们说些什么?

母 2妈8亲日,:昨黄天昏是,警4月察2叫8日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4)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是
(5)选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课文中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这句话也属B 于 前后照应。对这种写法的好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后照应的写法,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 B.前后照应的写法,能够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结构 更 完整。 C.前后照应的写法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牢记 在心的思想感情。 D.前后照应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能更
第1课时
初读感知
➢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的,主 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 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 父亲遇难后家人的沉痛心情来叙述课文的, 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称作倒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4张PPT)
第30至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我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叫醒又昏过去
第1自然段:主要是采用用回忆和插叙的手法来总起全文,概括全文,因此同学们应当认真领会该段的内容
第8至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这些段落表现出父亲临危不惧、正定自若的英雄气势,显示出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课外书屋
THANKS
谢谢观看
学习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缭乱—混乱
恐怖—恐惧
僻静—安静
含糊—模糊
反义词
含糊—清楚
恐怖—安宁
幼稚—成熟
粗暴—和蔼
Teaching extension
延伸教学
Part 4
相互讨论课文内容
细读课文回答为什么李大钊烧掉文件?
为什么李大钊先生不离开北京避难?
作者在法庭为什么说自己最大的孩子?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句析解
课程设计
延伸教学
课文教学
A
B
C
D
目 录
CONTENT
Curriculum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设计
Part 1
李大钊时代背景描述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是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
.
.
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让学生理解倒叙写法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共27张PPT)

前后照应
突出了作者对父 亲深切怀念的悲痛 心情。
板书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捕时
沉稳严峻
法庭上
视死如归
被害后
敬仰、怀念父亲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艰难走过100年。翻开历史记忆的 书签,像李大钊这样为了民族和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还有 很多,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永远 铭记他们的动人故事,用行动表达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向他们致敬。敬 礼!
地对妻子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
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
朋友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北京的 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局势这么紧张,你趁现在赶紧逃走吧,父亲
坚决地说……
妻子对他说,孩子们还小,你是咱们家的顶 梁柱,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可怎么过 呀,可是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前诵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中对于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 描写,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 神,和对家人深沉的爱。 3.感悟课文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行文特 点。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 命者?
有感情地朗读8—18自然段,抓重 点词研读李大钊被捕时的神态描写。
被捕时
神态、动作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危险已经降临,但李大钊依然镇定从容, 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地应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7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件(共73张PPT)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 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 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表现了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 责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 手枪,就向外走。 这句话说明李大钊在敌人到来之前早已做
好准备,从容不迫。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 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 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 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 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 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 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样革命先驱。
③反复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高尚
品质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④自主交流,说一说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父亲被捕前
了解父亲工作状态—— 对待革命工作专心致志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 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 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 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 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 怀念。朗读时,要认真感悟李大钊临危不惧、 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本文是悼念性 文章,朗读基调应是悲痛的,语速要适中,
语气要低沉些,描写李大钊神 态、语言的句子,要读得坚定 有力。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表达了得知父亲遇害的消息后 全家的悲痛心情,读时语气悲 伤凝重,语调低沉。
字词识记
读一读

军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含糊 ):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 ( 一拥而入 ):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 满脸横肉 ):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
容相貌凶恶。 ( 怒气冲冲 ):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 会意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 的?主要写了李大钊哪几件事?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 时间 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 父亲被捕前 、 被捕时 、 在法庭上 、 被害后 这几件事。
第二部分:(2~7)父亲被捕前拒绝离开北京。被捕前
第三部分:(8~18)父亲被捕的经过。 被捕时
第四部分:(19~29)“我们”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
在法庭上
被害后
第五部分:(30~33)父亲被害后家人悲痛欲绝。
课文品读
阅读提示
①读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动作
的句子。
②重点品读圈画的句子,想一想李大钊是一位怎
生活简朴 外貌描写 备受折磨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 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神态描写 百折不挠、疼爱亲人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 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神态描写
瞅了瞅 非常安定
父亲用在自己的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 感染亲人。
不动摇。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
“们我的”共同云情雾感,。昏倒在床上了
怀念父亲
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 憎恨敌人
母亲 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结尾为何强调“4月28”?
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 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呼应开头。 ◇表现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 ◇表现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拓展发散
拓展一
拓展二
拓展一
1920年2月的一个凌晨,从北京朝阳门驶出 一辆旧式带篷骡车,在通往天津的土路上卷起 了一路行尘。车上有两位乘客,坐在车篷里的 一位,40岁左右模样,看上去像是个掌柜;另 一位,年龄看上去要小一些,像是一个年前随 掌柜外出收账的账房先生。
此时,正值生意人在年底往各地收账之际。
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
对工作认真负责
了解父亲对家人的态度—— 对子女慈祥和蔼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
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
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
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关心子女的成长
对家人慈爱和善
体会父亲的革命精神—— 语言描写 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字词识记
读一读
Hale Waihona Puke fá军阀chǒu瞅见
jùn
严峻

避免
xuē
靴子
bǎnɡ
绑住

啪嗒

魔鬼
kěn
啃食
dènɡ
瞪眼
xínɡ
苦刑
páo
长袍

僻静
hēnɡ
哼哧
zhí
执行
写一写
阀避 啪瞪僻 瞅 靴魔刑哼峻绑 啃袍 执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阀避魔
啪瞪僻瞅靴刑 哼峻绑啃袍执
形近字
僻避
劈壁
词语解释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神态描写——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 视死如归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敌人的?有什么作用?
敌人 “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 数量多 “一声粗暴的吼声” “一群魔鬼” 残暴
对比
父亲
毫不畏惧 镇定自若
父亲被捕后——在法庭上
思考:在法庭上,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
非常沉着 从容镇定。表现出李大钊在法庭上无所
畏惧。
动作描写
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望了望我们 父亲对家人的不舍和爱恋。 望了望我们 父亲希望家人化悲痛为力量。
望了望我们 父亲鼓励家人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人物
表现
情感
父亲从被街害上后哭—着—回来家,人手悲里痛欲绝
舅姥爷 无力地握着一份报
梳理父亲立被刻害感后到家眼人前的蒙不了同一表团现,悲体痛会欲他绝
谁也不知道,在这辆不起眼的骡车上坐
着的掌柜和账房先生,竟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
国思想界的两个领军人物——
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一路长
谈,一路颠簸,竟然颠出了“南陈北李,相约
建党”的佳话。
返回
拓展二
李大钊的名言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今是生活,今是动力,今是行为,今是创作。
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 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反问句,加强语气
局势严峻
坚守岗位
对革命高度负 责的精神
父亲被捕时
思考:被捕时,李大 钊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 语句中可以看出来?这说 明了什么?
语言描写——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 从容不迫
到外面看看去。”
动作描写——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 沉着冷静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李大钊这个人 物形象的认识。
爱护亲人
忠于革命事业
坚贞不屈
板书设计
十 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六 年
被捕前:形势严峻、工作紧张
忠于革命
前 被捕时:不慌不忙、态度严峻 视死如归
的 回
被审时:平静慈祥、安定沉着
坚贞不屈
忆 被害后:伤心过度、记住日子
课文主题
本文的作者通过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 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 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 可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 切的怀念。
读第1自然段,了解倒叙及其作用。
交代回忆的时间 表明记忆深刻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
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
交代回忆的内容
照应文题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使文章 结构富于变化;突出表现中心思想。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我”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 倒叙
样的革命先驱。
③反复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高尚
品质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④自主交流,说一说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父亲被捕前
了解父亲工作状态—— 对待革命工作专心致志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 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 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 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
助读资讯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 亭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 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