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ppt复习教学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ppt复习教学课件

无土栽培指: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 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 将无机盐按照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 培养植物。
直立茎 常见茎的类型: 攀援茎 缠绕茎
匍匐茎
茎的作用: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
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 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 分和养料。
外树皮
内树皮 (靠里是韧皮部)
土 壤 有 什 么?
土 壤 生 物
动物 重点:如 植物 何设计实 微生物 验证明?
空气 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 水 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有机物 怎样证明有有机物 提供养料 ? 固定植物根系, 无机盐 怎样证明有无机盐 ?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非 生 命 物 质
如图所示探究 土壤中是否含有机物 的实 验时,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 壤50克,并 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 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 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 铁丝网流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运用有机物容易燃烧的物理性质 B本次试验能充分证明土壤中一定含有有 机物 C50克土壤中含有有机物质量为4.8克 D没有用干燥的土壤做实验,因此得不出 有机物的质量是4.8克的结论。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根冠:起保护作用,细胞排列不整齐。
没有液泡,细胞壁较薄,细胞能 分生区: 不断分裂,使细胞数增多。 细胞的液泡较小,细胞壁较薄,细胞 伸长区 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细胞壁较厚,表 根毛区 皮细胞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 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根毛作用
大大增加了植物根部与土 壤的接触面积,使植物根 部与土壤微粒紧密结合 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 机盐的主要部分。
D
岩 风力、水流外力 石 岩石的风化 是 (自然外力) 自然状态下的化学物质的侵蚀 是 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 如 何 骤热骤降使 冷热骤变使岩石爆裂 形 岩石爆裂 成 植物和动物的直接作用 土 壤 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 生物对土壤形 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 的 成的作用 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 ?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6节 保护土壤教学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6节 保护土壤教学课件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第八页,共二十九页。
12/7/2021
第九页,共二十九页。
无机污染物
破坏(pòhuài)土壤
讨论: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
12/7/2021
土壤(tǔrǎng)的污染
过度开发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1.土壤污染
(tǔ rǎnɡ wū rǎn)
二.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
(wēixié)
12/7/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九页。
土壤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它的依 赖是必然的,因此,必须保护(bǎohù)好土壤!
12/7/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保护土壤(tǔrǎng)的措 1.保护土壤上的植施被:,扩大植被面积。
2.使土壤免受污染: (1)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并 且要经过(jīngguò)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2)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对病 虫害实现综合防治,提倡以虫治虫。 (3)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 3.合理规划,加强监管,防止过度开发,注重 可持续发展。
12/7/2021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三北(sān běi)防护林
12/7/2021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大兴安岭(dà xīnɡ ān lǐnɡ)
12/7/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自然保护区
12/7/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本节小结 (xiǎojié):
12/7/2021
四省区受盐渍化威胁的耕地约占其总耕地面积的30%-40%
12/7/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保护土壤,人人有责
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繁衍的自然基地,是地球上动物 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繁衍的场所,也是我们人类(rénlèi)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基础。保护土壤, 就等于保护人类(rénlèi)生命的基础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一节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一节

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A)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知道研究土壤的基本工具,了解土壤中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生物。

2.通过实验理解测量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验证土壤中有水的科学方法。

3.初步了解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及其来源。

夯实基础巩固1.土壤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

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土壤就是陆地的表层部分B.土壤的成分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水分C.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土壤中矿物质所占的比例越高,土壤肥力越高2.漫山遍野的土壤,除了植物所扎的根,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生物生活在其中。

在观察土壤的活动时,老师建议在有花卉或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取样,原因是()。

A.这样的土壤中有较多的土壤生物B.这样的土壤比较方便找到样本C.这样的土壤中有较多的蚯蚓D.这样的土壤较疏松便于取样3.土壤生物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小明若想进一步观察土壤生物中的细菌,他需要借助的仪器是()。

A.普通放大镜B.望远镜C.光学显微镜D.高倍电子显微镜4.把一些死去动物的尸体埋在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只剩下骨骼,其主要原因是()。

A.尸体被土壤中的植物吸收B.尸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C.尸体被土壤中的动物吃掉D.尸体自然风化5.体验“观察土壤生物”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土壤生物”的活动中,需要用特制的工具对土壤进行取样。

如图所示,土壤取样的工具除了胶锤外,还有一件重要的工具叫。

(2)在“观察土壤生物”活动的记录表中,除了要记录观察时间、天气状况、观察地点、记录人姓名外,还必须记录的内容是和等内容。

在记录表格的最后对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析的内容是根据环境特点,主要分析土壤中动物的生活、。

(3)在“观察土壤生物”的活动中,通过肉眼或放大镜容易发现的土壤生物主要有。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可以借助其他仪器或方法去发现,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指、,另外还有放线菌等。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第3节植物与土壤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3节植物与土壤教学目标1 、区分植根系和须根系。

二、明白得根尖的大体结构特点及其相关功能。

3、明白根吸水的要紧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

4、了解植物缺乏氮、磷、钾的病症。

五、明白水体富营养化的大体病症。

六、初步学习数据处置能力--干扰数据的分辨和删除。

7、初步学习“实验方案”的好坏性比较。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难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进程【引入】请同窗用适当的比喻说说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生长。

一、植物的根系:一、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的。

【实验】根的观看--了解根是如何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

二、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路,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举例】常见的作物中,哪些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问题】根的功能,你明白吗?--固定和吸收。

3、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散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因素有关。

【探讨】植物根系(同种植物的根系)的散布与地下水位的高低的关系提出问题:根系的散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如何?成立假设:(1)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散布浅。

(2)地下水位低,植物根系散布浅。

(3)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植物根系散布无关。

实验方案:一、野外调查二、野外栽培3、实验室栽培实验方案好坏评判:⑴组织野外观看较难,还要强调平安问题。

尽管观看条件不是任何学校所在地都能知足,可是一旦观看到,那么实验成功率就较大;⑵野外栽培,可控性增强,但实验条件也不是任何学校都能知足的;⑶实验室栽培,尽管可控性较强,但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大容易做到。

数据处置: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所有植物根的长度之和除以根的总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数据处置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

实验结论: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散布浅。

浙教版 年 八年级科学(下册) 课件 第4章 植物与土壤(共75张PPT)

浙教版 年 八年级科学(下册) 课件 第4章 植物与土壤(共75张PPT)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例 1】 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如表是花
生在生长期的需水情况,应注重花生灌溉的生育阶段是( )
作物 生育阶段
平均每日耗水量 (m3/666.7 m2)
播种—出苗
0.55~0.75
花生
出苗—开花 开花—结实
0.68~1.20 1.33~2.11
结荚—成熟
0.82~1.34
解题思路
【例 3】 如图 4-18-5 为小麦根尖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根尖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 (2)细胞始终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③]____________。 (3)根细胞不断伸长的部位是[②]____________。 (4)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____________。当该区细胞中细胞 液浓度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反之则根细胞____________,所以施肥过多会导致____________现象。一个个根 毛不是一个细胞,而是____________的一个____________向外凸起的一部分。 (5)根的不断生长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结果。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内容索引
第十八讲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第十九讲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二十讲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浙江版科学八下第四章按章节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土壤中的生命与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土壤生物是指__生活在土壤中的各类生物__,包括__动物__、__植物__、__细菌__、__真菌__等。

2.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1)土壤中的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基本上来自于大气,但也有一部分气体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所以土壤中空气的成分和大气成分不完全相同。

土壤中的空气是植物的__根呼吸__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2)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和灌溉;此外,若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补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也可转变成土壤水分。

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3)土壤中的有机物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__排泄物__和死亡的生物体。

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__腐殖质__。

有机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2课时土壤中的无机盐以及土壤的形成1.土壤浸出液在培养皿中经过加热蒸发后,发现蒸发皿内有残留物,这证明土壤中有__无机盐__。

2.构成土壤的物质有__固体__、__液体__和__气体__三类。

土壤的固体部分主要由__矿物质颗粒__和__腐殖质__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__95%__左右。

3.岩石在长期的__风吹雨打__、__冷热交替__和__生物__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才形成了土壤。

4.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__风__、__流水__、__温度__。

5.土壤的形成过程是十分__缓慢__的。

形成1cm厚的表土,一般情况下大约需要__100~400__年,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大约需要__1000__年。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土壤的结构和类型(1)土壤主要是由__矿物质__、__腐殖质__、__水__和__空气__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共111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复习(共111张PPT)
铁块几乎没有空隙,水不易浸入铁块内。
小结: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气体
空气
(1)种子发芽 (2)根系发育 (3)微生物活动
(4)养分转化
呼吸作用 氧气来源
液体
水 小部分供给植物光合作用; 大部分供植物蒸腾作用等;
土壤肥力标志
溶解和输送各种土壤养分
有机物 固体
(1)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 腐殖质
(2)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黏粒
直径/毫米 2.0~0.02
0.02~0.002
<0.002
思考:土壤颗粒大小与土壤的空隙大小、 土壤的空 气和水的 成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类别 砂粒 粉砂粒 黏粒
土壤空隙 大
适中 小隙越大,土 壤中的空气和水就越多。
砂粒、粉砂粒、黏粒分别堆在一起,哪种颗粒之间 的空隙大?含水和空气最多?
( D)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5、钱塘江底沉积河泥在土壤的分类中最有可能属
于 (B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
C壤土类
D三类都不是
6.下列土壤构成的体积分数模型中,最能代表壤土类土
壤的是( ① );最能代表砂土类土壤的是(③ );最能代表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复习课
第一节 土壤中有什么 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1、植物 2、动物:蚯蚓、蜗牛、马陆等 3、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1、空气:植物根呼吸氧气的来源 2、水:植物生长必要的条件 3、有机物:提供养料
4、无机盐:固定植物根系,为植
物生长提供养分
活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
要求:选择干燥的土壤, 干燥的土壤含较多的空气, 实验效果明显。而潮湿的 土壤中有许多空间已经被 水分占据,空气含量会变 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6保护土壤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课件-4.6保护土壤

1 2
建立土壤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土壤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土 壤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制定土壤治理标准
制定严格的土壤治理标准,明确土壤污染物的排 放标准和土壤修复标准,为土壤治理提供依据。
3
实施土壤治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污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以恢复土 壤健康。
生态平衡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 起着重要作用。
休闲娱乐
土壤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 场所,如野餐、露营等户 外活动。
02 土壤污染及其影响
土壤污染的来源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 水、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 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导致土壤污
染。
农业生产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农业 化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 式,如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等,都 会导致土壤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如垃圾填 埋、焚烧等,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 体泄漏,会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如汞、镉、铅等在工农业生产 和城市生活中的排放,导致土壤重金 属污染。
有机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
核设施、核实验和核废料处理等产生 的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土壤放射性 污染。
有机废弃物和农药等有机化学品的滥 用,导致土壤有机物污染。
05 土壤保护的未来展望
土壤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土壤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方法修复受损土壤,恢复 其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
土壤质量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土壤质量实 时监测和预警。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通过生态工程和生物技术手段,恢复受损土壤的 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土壤中物质的是( )(A)矿物质(B)氧气(C)水(D)臭氧2.土壤中死亡的生物体,最后被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因为( )(A)土壤氧气氧化的结果(B)小动物食用后排出(C)微生物分解(D)植物根呼吸作用的结果3.如右图所示,土壤浸出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是( )(A)小细砂(B)蛋白质(C)无机盐(D)金属4.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认识有错误的是(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5、下列各项中关于破坏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恣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B)草原的过度放牧会引起沙漠化(C)焚烧作物秸杆后土壤无须再施肥(D)烧山开荒将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6、周末,小明和爸爸想找地方挖蚯蚓做鱼饵,他们在哪个地方能找到蚯蚓( )(A)乱石堆里(B)干硬的土堆中(C)小水洼(D)湿润的草地7、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开始就有土壤(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使岩石变为土壤(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8、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A)甲,甲(B)甲,乙(C)乙、乙(D)乙、丙9.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10.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A)根冠(B)根毛区(C)分生组织(D)侧根11.小明一连几天用妈妈清洗过咸水鱼的水浇一株花卉,不久后发现该花卉枯萎死亡其原因可能是()(A)营养过多(B)因阳光过强(C)因细胞失水而死(D)水分蒸发过多12.下列根组织中,能使根生长的部分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13.某一植物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则缺:()(A)氮元素(B)磷元素(C)钾元素(D)硼元素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是()(A)使用无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化肥(C)注意不把生活垃圾倒入水中(D)小区内禁止机动车驶入15.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A)树木因缺氧而死(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16、上壤中水分进入到植物体内,主要是由哪个器官和组织完成运输的()(A)叶,营养组织(B)茎,分生组织(C)果实,营养组织(D)根,输导组织17.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A)只有叶的边缘(B)整个叶片(C)叶脉(D)只有叶尖18.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A)木质部(B)韧皮部(C)外树皮(D)形成层19.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与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20.下列各项中哪种物质不会引起土壤污染()(A)农药(B)化肥(C)枯草(D)病菌21.小明从资料中了解到,清晨割橡胶产量高,主要的理由可能是()(A)清晨植物的呼吸作用最弱,但水分最多,膨压最大(B)清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中的水分多,膨压最大(C)清晨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最多,膨压最大(D)清晨植物蒸腾作用最弱,细胞中水分最多,膨压最大22.以下哪个结构与植物体内输送有机物密切有关()(A)导管(B)叶脉(C)根毛(D)筛管23.收割小麦的时候,甲地的农民用镰刀或机械割麦,乙地的农民则用双手把麦株连根拔起,带回到麦场脱粒,比较这两种收割方式,说法有错误的是( )(A)收割小麦时,机械操作比手工效率更高(B)割麦比拔麦更能保持土壤中的肥力(C)拔麦将会造成小麦的减产,因此割麦比拔麦好(D)拔麦可同时完成收获和灭茬两道工序,应该提倡24.中午时分,强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原因是( )(A)温度过高,植物生命活动下降(B)光过强,导致光合作用不能进行(C)蒸腾作用强,导致气孔关闭(D)呼吸作用过强,影响了光合作用25.小明为观察叶细胞吸收水分后的变化,在一株植物上取相同的两片叶,把甲叶片放在阳光中曝晒10分钟,乙叶片放在清水中浸泡10分钟,然后分别做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细胞内变化最大的结构是( )(A)细胞核(B)细胞壁(C)液泡(D)叶绿体二、填空题:26.把生活在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土壤生物。

27.小明为探究土壤中的成分,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以发现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__,证明土壤含有________________。

28.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值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U值的测定:(1)把适量土样放人烧杯,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得到土壤浸出液;(2)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______上;(3)将其与________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29.最初,地球外层的地壳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并没有土壤,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作用下,岩石被风化,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_____________、水和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土壤。

30.如果土壤黏性差,表示土壤中___________性能好,但_____________性能差。

31.植物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_____________状况和__________状况等有关。

32.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33.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34.在植物的茎结构中,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5.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根系,如大豆根属于_____________,而小麦根属于___________. 36.植物根能生长与根尖的__________结构有关,根细胞数目不断增殖与__________结构有关. 37.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①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位明显下降③有黄绿色的“水华”④pH值等于5.0⑥溶解氧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38.植物木质茎中包括:①木质部②韧皮部③形成层④外树皮⑤髓,这些结构从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39.水稻、小麦、竹类等植物,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0.如右图所示,请写出植物叶结构中各部位的名称:(1)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2)其中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1.农民有时为了改良土壤结构,在土壤中掺入砂子,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为作物的根系和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活动创造了条件.三、分析说明题:42.为研究某区域土壤的污染情况,小明同学选择了4个地方的土壤进行研究,分别测量土样的pH,结果如下图所示,小明计划用环毛蚯蚓作为实验动物(环毛蚯蚓适于生活在弱酸性的环境中),研究上述土壤对动物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问题:(1)从土壤的酸酸碱性考虑,你预测最不适合环毛蚯蚓生活的土壤是____________。

(2)测量土样的pH,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区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则土壤中的环毛蚯蚓将_______________。

43.如下表所示,这是我国广东省兴宁县下堡乡封山育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请看表回答:(1)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主要使土壤中_______________大量流失。

(3)当地不少村实现了全村沼气化,使用沼气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封山育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D2、C3、C4、D5、C6、D7、A8、C9、B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16、D 17、C 18、D 19、C 20、C 21、D 22、D23、D 24、C 25、C26、动物,植物,微生物27、水珠,水分28、加水搅拌,过滤,PH标准试纸29、有机物,空气30、通气,保水保肥31、通气,水分32、根毛区33、大于,水分34、导管35、直根系,须根系36、伸长区,分生区37、①③⑥ 38、⑤①③②④ 39、没有形成层 40、(1)气孔,保卫细胞(2)保护叶片 41、增强导水通气能力,微生物 42、(1)C地(2)PH试纸,酸碱指示剂(3)死亡 43、(1)植被破坏,森林被乱砍滥伐,不合理开发等均可(2)氮、磷和钾等矿物质元素(3)清洁无污染(4)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或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