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题可能设计的方面1.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某砂筛分结果(分计存留量)如下(砂样重500g)筛孔( mm)9.5 4.75 2.36 1.180.60.30.15< 0.15砂筛余量( g)02540801301257525设计通过范围100100-90100-7590-559-3030-810-00 0试用细度模数评价砂的粗细程度,绘出级配曲线,并分析是否符合级配设计要求。

答案:筛孔9.5 4.75 2.36 1.180.60.30.15< 0.15( mm)砂筛余量( g)02540801301257525分计筛余百分率058162625155(%)累计筛余百分率051329558095100(%)通过百分率(%)100988771452050设计通过范围100100- 90100-7590-559-3030-810-00 0(以上分计、累计、通过各 2 分)计算细度模数(1329558095)55(2 分)M10052.6。

(2 分)由细度模数得出该砂为中砂,满足设计通过率要求(级配曲线图省略)2.水泥抗折,抗压强度的试验处理方法抗折强度:以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值中强度有超出平均值的±10%。

应舍去超出值再取平均值后作为抗折强度,如有两个超出平均值的±10%,试件作废。

3.4kN , 3.2kN, 3.5kNR 1.5FLL =100mm , b= 40mm b38.0MPa ,7.5 MPa , 7.7 MPaR=7.73 MPa抗压强度:以六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六个值中有一个强度有超出平均值的±10%,应舍去,取剩余五个值的平均值后作为结果,如果五个值中有一个强度有超出五个结果平均值的± 10%,试件作废。

77.3kN , 76.5kN, 76.2kN , 73.0kN , 74.2kN, 65.3kNp Fa=40mm48.3MPa , 47.8 MPa , 47.6 MPa , 45.6MPa , 46.4 MPa , 40.8MPa P=47.1MPa3.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试验处理方法FLf L=450mm,b=150mm,h=150mmbh2Fp a= 150mmA无论抗折抗压强度均取以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值中强度有超出中值的±15%,取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超出中值的±15%,试件作废。

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

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

细度模数自动计算公式细度模数是一种在数学中常常用到的概念,它在计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细度模数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简单的数学运算到复杂的密码学算法。

本文将介绍细度模数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细度模数的定义。

细度模数是指在数学运算中使用的一个特定的基数。

它可以理解为一种限制,即所有的数值皆不大于该基数。

例如,当我们使用细度模数为10时,我们只能使用0到9的数字进行计算,超过这个范围的数字需要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取余运算,即将超过细度模数的部分剔除,只保留余数部分。

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可以表示为:a mod n = r其中,a是被除数,n是细度模数,r是余数。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进行数值计算时,我们需要将a除以n,得到的余数r即为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细度模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简化数学运算。

通过设置一个合适的细度模数,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数值计算转化为简单的余数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的复杂性。

这在计算机科学中尤为重要,因为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更擅长处理小范围的数值。

其次,细度模数可以用于加密算法。

在密码学中,细度模数被广泛应用于RSA算法等各种加密算法中。

通过选择一个足够大的细度模数,我们可以确保加密的强度和安全性。

这是因为,当细度模数足够大时,破解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这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很难实现。

此外,细度模数还可以用于时间序列分析、信号处理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周期性分析,细度模数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处理这类问题。

通过将数据转化为余数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周期性和规律性,从而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预测。

综上所述,细度模数是一种在数学中广泛应用的概念。

它通过限制数值的范围,简化了数学运算的复杂性,同时在密码学、时间序列分析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细度模数,并运用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细集料的细度模数是用来衡量细集料颗粒大小分布均匀程度的一个参数。

在工程中,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沥青等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粒径分析实验,可以得到细集料的细度模数。

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筛孔分析法细度模数的计算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筛孔分析的结果。

首先需要取一定量的细集料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孔进行筛分。

然后,对通过每个筛孔的颗粒量进行称重。

根据筛分结果可以绘制粒径曲线图,即颗粒的累积百分比与粒径的对应曲线。

细度模数可通过计算曲线上不同百分比对应的颗粒径值的比值得出。

2.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使用一种称为恒速筛的仪器,测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每个筛孔的颗粒量。

通过对所有筛孔的颗粒量进行累加,并据此绘制粒径曲线图。

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与筛孔分析法相同。

3.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是通过其他参数间接计算得到细度模数。

常见的参数有风格系数、均匀系数和曼宁粗糙系数等。

这些参数可通过实验测定或经验公式来得到。

然后,利用这些参数计算细度模数。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计算细度模数的一般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需求,采集一定量的细集料样品。

2.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制样处理,确保样品充分代表整体。

3.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粒径分析。

4.根据实验数据或已知参数,计算出对应的细度模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得到略有不同的细度模数值,但这些差异通常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细度模数的实际意义在于评估细集料颗粒大小的分布均匀程度。

一般而言,较高的细度模数表示颗粒分布更加均匀,而较低的细度模数则表示颗粒分布不均匀。

正常情况下,细集料的细度模数范围在2.2到3.2之间,可以根据具体项目需求对细度模数进行调整。

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对于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熟练掌握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质量控制和材料配比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

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公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前言砂的细度模数是衡量砂的粒度分布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领域中,砂的细度模数常常用来评估砂的粗细程度,从而指导材料选择和工程实施。

细度模数公式细度模数(Fineness Modulus)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出:1.将砂的粒度分选成10个等级(或更多),并分别称重;2.将各个等级的质量乘以对应等级的标准筛孔尺寸;3.将上述乘积相加得到总和;4.将上述总和除以砂的总质量。

细度模数=(∑(质量×标准筛孔尺寸))/砂的总质量实例解释假设有一种砂,经过筛分得到以下数据:|筛孔尺寸(mm)|质量(g)| ||| | |500 | | |400 | | |300 | | |200 | | |100 | | |50 | | |25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细度模数:总和 = (500×)+(400×)+(300×)+(200×)+(100×)+(50×)+(25×)=砂的总质量 = 500 + 400 + 300 + 200 + 100 + 50 + 25 = 1575 细度模数 = / 1575 = (保留两位小数)因此,该砂的细度模数为。

结论细度模数是一种重要的砂的粒度分布指标,通过计算砂的质量与标准筛孔尺寸的乘积之和与砂的总质量之比,可以得到一个评估砂的粗细程度的数值。

在工程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中,细度模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砂的性质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其他细度模数计算公式除了上述提到的计算细度模数的常用公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更细致地评估砂的粒度分布,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西巴德斯公式(Sibadas Formula)该公式对砂的沉积速度进行了考虑,计算公式如下:细度模数 = - log(沉积速度)其中,沉积速度表示在固定时间内,砂在水中的沉积高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细集料自动算

细集料自动算

1
/
2
/
堆积空隙率v 1(%)
/
/
/
/
v L=(1-ρ L/ρ )×100=/ (3) 紧密密度
次数
筒+砂质量 m 1(g)
筒质量
m2
(g)
筒容积 V (L)
/ /
紧密密度ρ C(kg/m3) ρ C=[(m 2–m 1)/V ]×1000
1
/
/
/
/
2
/
/
/
/
紧密空隙率v c(%)
v c=(1-ρ C/ρ )×100=/ (4) 含泥(石粉含)量
2 分计筛余(%) 2.0
累计筛余(%) 2.0
平均累计筛余 (%)
2
试验
8.4
14.8 22.6 23.6
23.6
9.8
24.6 47.2 70.8
94.4
5
85 238 59
70
1.0
17.0 47.6 11.8
14.0
3.0
20.0 67.6 79.4
93.4
6
22 57 75
94
附注:
计算
5.6 100.0
次数
1 2
试样质量 m 0(g)
/ /
瓶+水+试 样质量 m 1(g) /
/
瓶+水


m 2(g)
/
/
(1) 表观密度
试验 水温 t(℃)
温度修 正系数
αt
/
/
/
/
(2) 堆积密度
次数
筒+砂质量 m 1(g)
筒质量 m 2(g)

道路工程材料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道路工程材料细集料的筛分试验报告

实验一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试验目的】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一定温度下的表观密度。

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mm 部分的细集料。

【试验原理】表观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质量。

测定集料表观体积时,需将已知质量的干燥集料浸水,使其开口孔隙吸饱水,然后称出饱水后集料在水中的质量,两者之差即为集料的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集料表观体积(V s +V n ),如图1所示。

ρa =m sV s +V n式中:ρa 集料的表观密度,g cm 3⁄;m s 集料矿质实体的质量,g ; V s 集料矿质实体的体积,cm 3;V n集料矿质实体中闭口孔隙的体积,cm 3。

【主要试验仪具】称量1kg 、感量1g 的天平,500mL 的容量瓶,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范围的烘箱,另有干燥器、浅盘、料勺、温度计和500mL 烧杯。

【试验方法】(1) 试样准备将缩分至650g 左右的试样在105℃~110℃的烘箱内烘至恒量,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2) 试验步骤①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 (m 0),装入盛有半瓶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② 摆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 左右,然后用滴管向瓶内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2)。

③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洗净,再向瓶中注入温差不超过2℃的蒸馏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的水分,称其总质量(m 1)。

图1 集料组成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示意图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中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差不应超过2℃。

【实验数据记录】m0(g)m1(g)m2(g)第一次试验300.0663.8838.4第二次试验644.0843.7表1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数据记录表【结果计算】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计算公式为:ρa=(m0m0+m1−m2−αT)×ρw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 cm3⁄;m0试样的烘干质量,g;m1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m2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g;ρw水在4℃时的密度值,1g cm3⁄;αT试验时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照表2取0.002。

D-26-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水洗法)

D-26-2-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水洗法)

34.1
38.8
61.2
21.0 18.8
19.9
58.7 41.3
7.9 21.0 11.2 12.1
10.5 19.6 12.4 11.9
9.2 20.3 11.8 0.0
67.9 88.2 100.0 100.0
32.1 11.8 0.0 0.0
筛分曲线图
级配上限
级配下限
筛分级配
第1组
第2组
平均
细 集 料 筛 分 试 验 记 录(水洗法)
(试验编号:

建设项目: 合同号: 样品名称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路段
D-26-2 (自/抽)检:
工程名称
用途
烘干试样质量
m1(g)
第1
组 m1= 第2
1000
(g )
组 m1=
1000 (g )
水洗后烘干总质
量m2(g)
第1
组 m2= 第2
878.8 (g )
细度模数Mx计算
100
Mx=[(A0.15+A0.3+A0.6+A1.18
90
+A2.36)-5A4.75]/100=
分计筛余百分率 (%)
1 0.0 5.6 33.3
2 0.0 3.8 34.9
平百均分筛率余 (%)
累计筛余 百分率Ai
(%)
通过 百分率
(%)
0.0
0.0 100.0
4.7
4.7
95.3
80
2.61
2.56
2.58
70
备注:试验规程T0327-2005
通过量(%)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

细度模数计算

细度模数计算

细度模数计算公式
1、砂的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精确到:
2、例子:
称取砂子500g已知(方孔)㎜、(方孔)㎜、(方孔)㎜、(方孔)㎜、(方孔)㎜、(方孔)㎜各筛上的分计筛余重量为39g、77g、70g、78g、95g、106g和筛底34g求其细度模数。

在细度模数计算器输入39g、77g、70g、78g、95g、106g就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分计筛余重量为:39g、 77g、 70g、 78g、 95g、 106g
筛余百分数:%、%、14%、%、19%、%
累计筛余:39 g、 116 g、 186 g、164 g、 359 g、465 g
累计筛余百分数:%、%、%、%、%、93%
损失:500-(39+77+70+78+95+106)=35 g
散失:(500-(39+77+70+78+95+106+34))/500=%(即散失:35-34=
1 g)
细度模数:((++++93)-5*)/()=
3、细度模数的意义:
注:1μm(微米)=1×10-6m(米)
4、配制高强度混凝土
必须经试配确定还要看水泥强度具体多少
水灰比取和三个值分别进行试配
看试配的工作性如何如果距离远还要考虑损失(这点很重要)
砂率应该在左右然后根据试配调整保证又足够粘聚性不至离析
石子的粒径必须要小于25mm的碎石砂子细度模数左右最好
另外砂石必须要进行清洗做到基本不含泥和泥块
然后就是看强度了做好强度曲线定好具体水灰比
我个人建议最好是煤灰矿粉双掺如实在没矿粉煤灰掺量应在25%左右
保证起后期强度的持续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题可能设计的方面 1. 细集料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
(以上分计、累计、通过各2分) 计算细度模数 6.25
1005
5)9580552913(=-⨯-++++=
M (2分)
由细度模数得出该砂为中砂,满足设计通过率要求(级配曲线图省略)。

(2分)
2. 水泥抗折,抗压强度的试验处理方法
抗折强度:以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值中强度有超出平均值的±10%。

应舍去超出值再取平均值后作为抗折强度,如有两个超出平均值的±10%,试件作废。

, , 3
5.1b
FL
R =
L =100mm ,b =40mm , MPa , MPa
R= MPa
抗压强度:以六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六个值中有一个强度有超出平均值的±10%,应舍去,取剩余五个值的平均值后作为结果,如果五个值中有一个强度有超出五个结果平均值的±10%,试件作废。

, , , , , A
F
p =
a=40mm
, MPa , MPa , , MPa , P= MPa
3. 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试验处理方法
2
bh
FL
f =
L=450mm ,b =150mm ,h =150mm A
F
p =
a =150mm 无论抗折抗压强度均取以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值中强度有超出中值的±15%,取中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超出中值的±15%,试件作废。

4. 混凝土强度评定
设计强度为C30的水泥混凝土,施工抽检了10组试件,其28天的抗压强度(标准尺寸试件、标准养生)如下:
、、、、、、、、,,
试评定该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取判定系数k1=,k2=)。

解答:1、MPa n
k
R n i
n 88.33,
10==
=∑
MPa n k k S n i n 763.31
)
(2
=--=

R=30MPa R min =
MPa S K R n n 817.31763.37.188.331=⨯-=-
MPa R 279.0309.0=⨯=
∴R S K R n n 9.01>-
MPa R 4.28min = MPa R K 27309.02=⨯=
∴R k R 2min > 判定结果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1::,水灰比为,在试拌调整时,增加了10%的水泥浆用量。

试求 (1)该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不能用假定密度法);
(2)若已知以实验室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每m 3
需用水泥320kg ,求1m 3
混凝土中其它材料的用量;
(3)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 混凝土各种材料的
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1kg )。

解答:(1)计算基准配合比
∵水泥浆用量增加10% ∴基准配合比应为: ::=1::
58.0=C
W
(2)水泥=320kg (已知) 水=320×=186kg 砂=320×=621kg 石=320×=1254kg (3)水泥=320kg 砂=621(1+5%)=652kg 石=1254(1+1%)= 1267kg
水=186-(621×5%+1254×1%)=142kg 400L 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142×=57kg 水泥=128kg 砂=652×=261kg 石=1267×=507kg
2. 某工地用水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得配合比1::,W/C=。

砂、石的表观密度分别为cm 3
、cm 3
,未使用任何外加剂。

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如施工工地砂、石含水率分别为5%、1%,试求现场拌制400L 混凝土所需各种材料的实际用量。

(计算结果精确至1kg )。

答案:(1)设水泥用量为x 10001070
.2365.25.11.35.0=++++
x
x x x =990 x=396 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 水泥=396kg 水=198kg 砂=594kg 石=1188kg (2)施工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泥=396kg 砂=594(1+)=624kg 石=1188(1+)=1200kg 水=198-594××=
(3)400L 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 水泥=396×=
砂=624×=250kg 石=1200×=480kg
3、试拌15L 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材料:水泥,水,砂,石子。

测得坍落度为25mm ,调整时增加水泥浆用量5%后,坍落度符合要求,且粘聚性、保水性基本良好,测得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430Kg/m 3。

试求调整后1)混凝土的配合比为多少 2)每立方米混凝土各材料用量为多少 答案:
C :S :G=(1+5%)::=1::;W/C== (5分) C=2430/(1+++)=353kg (2分) S=353*=646 kg (1分) G=353*=1236 kg (1分) W=353*=194 kg (1分)
6.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所需拌和物用量 确定沥青混合料试样:
方法一:取标准试件1200g ,大型试件4050g
方法二:已知混合料密度,可以根据试件标准尺寸乘以, 根据沥青含量与矿料比例确定个材料用量:
假设混合料质量1200g 。

沥青含量5%,碎石:石屑:砂:矿粉=35:30:28:7 沥青的用量:1200×5%=60g
碎石用量:(1200-60)×
7
28303535
+++=399g
石屑用量:(1200-60)×7
28303530
+++=342g
砂用量:(1200-60)×7
28303528
+++=
矿粉用量:(1200-60)×7
2830357
+++=
成形试件后测定试件高度:标准试件:± 大型试件:± 否则调整用量: 调整以后用混合料质量=
所得试件的高度
原混合料质量
要求试件高度⨯
7.无机稳定结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用量确定
已知水泥稳碎石试件最大干密度为cm ³,最佳含水量%,问试件所需材料质量: 解答:试模体积直径为150mm ,高为150mm 。

体积V = cm ³, 质量×(1+%)××98%=6373g 8、 含水量计算
现有土样200g ,已知含水量10%,先欲制备含水量为15%的土样,问需加水多少克入预备配制含水量为6%的土样,问需怎样处理(最少两种方法)
9、进行马歇尔试验.
一组5个试件,测得的稳定度、、8.5kN、9.6kN、14.0kN,计算该组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试验数目为5时,其k值取。

解:平均值X=++++14)/5=;
标准差
S= KS=*= X5-X==大于标准差的k倍()故该值应舍去。

稳定度=(+++)/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