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高浓度工业含氯废水的研究现状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前景趋势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前景趋势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水排放问题日益突显。
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极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将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前景趋势。
一、工业废水的污染源工业废水的污染源一般来说是多样的。
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造成环境的永久性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生物处理是利用生物学的原理,通过微生物代谢降解有机废水的作用。
其中,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是两种典型的生物处理方式。
好氧处理技术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在含氧环境中代谢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而厌氧处理技术是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流入生化池的有机废水。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除了生物处理技术外,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也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吸附剂法等。
化学沉淀法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添加钙、铝、铁等沉淀剂后,将污染物沉淀下来。
而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树脂来吸附负电荷离子和阳离子以实现水的净化。
吸附剂法则是利用吸附剂将污染物吸附在表面上,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三、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前景趋势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前景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可持续化未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将朝着高效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高效处理技术不仅需要环保效果好,还需要节约能源、减少废物量等方面达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2.集成化未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将趋向集成化,将多种处理方法集成在一起,并采用先进技术,全面提升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3.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将会加速智能化改造。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的监测和控制。
浅析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及应用

浅析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现状及应用本文通过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现状、有机废水处理技术、QIC厌氧反应装胃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几种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标签:高浓度;有机废水;反应器一、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现状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浓度高,难降解,色度高。
不仅会使水体缺氧,导致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还会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方法主要有化学、物化和生物三种。
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变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有焚烧法、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等。
物化处理技术是通过相转移变化实现净化,以萃取法应用较为广泛。
最近又开发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该法简单易行,适于处理有回收价值的有机物,但只能用于非极性有机物,而且萃取只是一种物理转化过程,不是真正的降解。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质作为自身的营养和能源,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
有好氧生物、厌氧生物、酶生物处理技术与发酵工程几种。
具有处理能力强、经济可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其中以厌氧处理法应用最广,该法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随着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利用,厌氧反应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内循环(IC)反应器是荷兰PAQUES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主要工艺思想是污泥颗粒化、污泥回流、分级处理,具有容积负荷率高、处理容量大、投资少、占地而积小、启动快、运行稳定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中。
QIC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是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以IC厌氧的技术原理为基础研发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相对于IC,QIC主要技术创新在于:在厌氧反应装置前端增设了水解酸化池;在厌氧罐顶部的气、水分离器后添加了安全措施水封装置;采用太阳能供热,维持厌氧反应的最佳温度;在QIC厌氧反应装置后端增加泥水分离措施气浮或沉淀装置,用于分离厌氧出水的絮状污泥;将沉淀的污泥部分返回水解酸化池。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工业废水的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环境,重视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废水处理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
其中,生物方法的研究最为热门。
当前最主流的生物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生物膜反应器等。
这些技术在治理不同类型的废水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1. 好氧处理法好氧处理法是通过将废水暴露在空气中,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分解废水中的有机质。
这种方法既对能源消耗较低、降解效果较好,又容易控制综合费用、同时这种方法还容易推广应用。
在这些优势的背后,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生物降解废水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减小有机质的抑制细菌活性。
2.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来降解废水有机物质,这种方法的有机质降解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是能源的消耗很大,单位面积的处理费用也很高。
因此,厌氧处理法在工业应用上还不是很普及。
3.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采用生物膜技术,将生物菌落附着在填料上面,通过膜生物反应器运转,完成了废水有机物质降解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能量消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等优点,因此在处理废水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时期尤其是近几年,废水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更需要探索更加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废水处理技术,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继续进步。
1. 稳定性和可控性针对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不稳定性和可控性的问题,研究者们正在研发更加稳定、可控的废水处理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负担和危害,促进废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废水处理技术的重要趋势之一,可通过先进的控制与监测技术为废水处理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废水处理的水平和能效。
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趋势摘要:由于工业生产的复杂化,高氯废水往往存在高酸、高碱、含金属及难降解污染物且浓度较高的情况,若直接将其排放会对环境及人类生命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将高氯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本文着重概述不同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优势,总结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物作为原料直接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再进行回用。
根据前人的研究,高氯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可归结为以下三种:一是将高氯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完整化处理,使水中的所有污染物皆达到排放标准,而后进行常规排放;二是将高氯废水预处理,在满足其工业再利用条件,再次利用到生产中,其过程仅对水中部分指标有一定的要求;三是将处理高氯废水时产生可利用物质,将剩余的物质进行再利用,以去除其他物质。
因此,与其对应的具体问题,就变成利用水中的Cl-作催化物去除其他污染物,单纯的将水中Cl-等部分污染物去除以及可利用物质的生成与再利用等问题。
根据上述高氯废水资源化处理的具体问题,很多研究者也参照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1-4],总体可概括为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高级氧化法四类。
1生物法生物法处理高氯废水即利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
但对于高氯废水,关键问题是让污泥能够克服高盐环境,完成其他污染物的去除。
安少锋[5]等通过缓慢提高进水Cl-浓度和水力负荷的驯化方法,使污泥完成Cl-浓度为4 000-4 800 mg/L的大规模废水处理,经核算运行成本为0.87元/t。
另外,罗立[6]等研究者们也发现对于COD为3500 mg/L的废水,当Cl-<7000 mg/L时,COD去除率能达到90%以上。
当Cl-质量浓度升至21000mg/L时,COD去除率则会明显下降,但仍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在过程中需要投加葡萄糖作为碳源。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与解决对策思考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与解决对策思考工业废水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对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工业废水处理现状,需进一步加强治理,以促进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市场化应用。
一、工业废水处理现状(一)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大、废水污染物质多,已经成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水污染总量的70%以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含量较高,给水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废水处理技术滞后目前,我国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相对滞后,主要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工艺。
这些工艺虽然可以完成基本的污染物去除,但对废水中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处理效果一般,治理成本较高。
存在着废水处理设备老化、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效果不佳。
二、工业废水处理对策思考(一)推进技术创新为了有效解决工业废水处理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生物降解、膜分离、吸附等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推动污染物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应用,有效推动工业废水治理工作。
(二)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
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并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废水处理设备的问题,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三)推进废水资源化利用采用先进的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实现工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可采用地表水、地下水等进行回用,或通过科技手段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加强企业环保意识培训,提高企业对待废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建立环保奖惩机制等措施,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履行环保义务。
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概述工业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由于其高度污染性和大量排放量,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现状1.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过程,如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去除。
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化学物质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虽然这些传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但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产生大量废渣等问题。
2.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转化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目前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微生物沉淀法等生物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性能,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相比于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3.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氧化剂(如臭氧、氢氧化钠、过硫酸盐等)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
这些氧化剂能够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能够高效地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高级氧化技术适用于难以通过传统方法降解的偏毒、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
然而,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二、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现象的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的特点,逐渐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技术。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研发高效低能耗的膜材料,提高膜的阻污性能和稳定性。
2.生物技术的创新生物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技术应用与研究

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技术应用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化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如苯、酚、醇类等,具有难降解、毒性大、容易引起爆炸等特点,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处理方法效率低、耗能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研究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化工企业的环保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旨在探讨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与研究,旨在提出更有效、更环保的处理方案,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明确指出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是化工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传统处理技术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运行维护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寻找先进的处理技术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保护环境安全。
通过本研究,旨在探究膜分离技术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生物处理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为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实现高效、低成本、环保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提供有益支持,推动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化工行业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其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严重。
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化工行业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高效地处理有机废水可以有效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含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含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1T05:25:48.09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18期作者:徐建新[导读] 含氯工业废水的来源主要为印染、冶金、石油、化工等工厂中徐建新迈图高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17摘要:含氯工业废水的来源主要为印染、冶金、石油、化工等工厂中,氯离子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腐蚀性,会对人体健康、工业设备和建筑钢筋等造成严重的损害,含氯工业废水需要通过处理后达到标准才能释放出来。
本文针对工业含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沉淀法、蒸发浓缩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和电解法等,电解法的工作效率最高、稳定性较好,因此能够实现自动化工作,具有极高的发展前景,沉淀法对氯离子浓度的适应性较高,操作简单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氯离子去除技术得到积极的发展。
关键词:氯离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随着我国对水体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废水排除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COD、BOD、氮、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技术的发展,氯离子无法被微生物所消化,因此需要采取专门的技术去除。
氯离子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对人体健康、工业设备、钢筋和植物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含氯工业废水通过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以免对环境和生物带来不良的损害,因此针对氯离子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对保护我国水资源、植被以及微生物的都有积极的影响。
氯离子是氯最稳定的状态,工业废水中的氯也主要以氯离子为主,微生物无法实现对氯离子的转换,因此当前常用的去除方法为:采用其他阴离子代替、与其他阳离子一起去除。
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沉淀法、蒸发浓缩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电解法等技术。
沉淀法沉淀法通过向废水中添加试剂的手段能够将阳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后通过反应形成水中溶解度较低的物质,氯离子就可以通过沉淀的方式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氯离子与大多数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盐在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因此无法通过沉淀法来去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angjing Zhang1,2, Peng Lv1,2, Kaihua Chen1,2, Yali Li1,2, Shaohua Yin1,2*
Figure 1. Flow chart of electrodialysis 图 1. 电渗析流程图
2.1.3 电吸附法 以双电层理论为基础的电吸附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去除水中离子的方法(如图 2 所
示)。国内电吸附法在深度污水处理回用方面缺乏工程实践[15]。罗刚[16]等人运用电吸附技术对不同浓度 氯离子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的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去除率却有所下降,进水浓度 并不是越高越好,而 200 mg/l 的进水浓度较为合适。马双忱[17]等研究表明,电吸附脱盐效果稳定。电 吸附法工作电压低,无电解产生;原理简单,操作简便易行;电极常常采用不活泼的惰性材料;无需使 用大量的酸碱处理,对装置设备要求较低。但是电吸附法通常在处理低浓度含氯废水(<1000 mg/L)时效率 较高,高浓度含氯废水运用电吸附法有很大局限性。
本文总结归纳了去除氯离子的各种方法,明确指出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含氯废水处理的工业应 用提供参考依据。
2. 含氯废水处理技术
2.1. 电化学法
电化学方法通常包括电解,电渗析和电吸附,以及电解–电渗析联用技术。
2.1.1. 电解 所谓电解法,即当溶液通过电解槽时,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降低溶液中氯
DOI: 10.12677/aep.2020.104067
551
环境保护前沿
张良静 等
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sorption method 图 2. 电吸附法示意图
2.1.4. 微电解法 微电解技术,即利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用铁和碳构成原电池,对难生物处理的废水进行预处
2.2. 化学沉淀法
2.2.1. 氯化银沉淀法 氯化银沉淀法是由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将氯离子从溶液中去除。此方法效率高,
但是银是贵金属并且难以回收,而工业废水体积庞大,欲实现其工业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只会在 极少的时候运用[20]。目前关于氯化银沉淀法去除工业含氯废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其主要受限因素是高 昂成本,针对工业含氯废水,不建议采用此方法。
1Faculty of Metallurg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he Clean Utilization of Complex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Jointly Established by the Province and the Ministry, Kunming Yunnan
离子含量的方法。慕秀松[11]等研究“电解法炼锌脱氯技术研究”,结论表明:硫酸锌溶液中氯离子的浓
DOI: 10.12677/aep.2020.104067
550
环境保护前沿
张良静 等
度从 600 mg/L 降低至 50 mg/L 以下,并将氯离子转化为氯化亚铜产品,形成一个无废品产出的闭环生产 工艺,实现零排放。总体来说,电解除氯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污染小、投资少、效果好的优点,但是, 用电解法处理含氯废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氯离子一般都是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从而 去除氯离子。氯气在储存的时候容易发生泄露,引起中毒,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过程要 预防泄漏事件的发生。而且,运行成本较高,更适合小水量废水处理。
2.1.2. 电渗析法 电渗析[12]主要是以电能为驱动力,在离子交换渗透膜下发生的离子交换和渗析扩散反应的组合。在
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阴、阳离子分别往阳极和阴极移动,由于阳离子膜理论上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 离子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如果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反之则被排斥(如图 1 所示)。由此来实现氯离子的去除。向海英[13]等人研究了烟梗提取液中氯离子的电渗析法脱除,研究 结论表明,电渗析法可高效脱除烟梗提取液的氯离子,脱除率可达 99%以上。张泉[14]等人阐述电渗析 处理某垃圾填埋场高盐渗滤液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电渗析表现出良好的盐浓缩性能,浓缩液的电导率达 到 140~180 mS/cm,氯离子质量浓度达到 65,000 mg/L 以上。但是所得浓缩液需进行蒸发浓缩制盐,这 将增大处理成本。电渗;对浓度范围的适应性较强。该方法不能达到最终去除氯离子的效果,它只能将氯化物浓缩到一 定程度,需要配合蒸发浓缩法才能彻底去除氯化物,从而降低蒸发浓缩的成本。
Received: Jul. 26th, 2020; accepted: Aug. 13th, 2020; published: Aug. 20th, 20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ain sources and hazards of industrial chlorine-containing wastewater. By summarizing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s, ion exchange methods, evaporation concentration methods,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reverse osmosis methods for removing chloride ions are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while clearly indicat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each method, provide certain guidance for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0, 10(4), 549-556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0 in Hans. /journal/aep https:///10.12677/aep.2020.104067
收稿日期:2020年7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13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0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工业含氯废水的主要来源和危害,通过总结电化学方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
*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 张良静, 吕鹏, 陈楷华, 李亚丽, 尹少华. 净化高浓度工业含氯废水的研究现状[J]. 环境保护前沿, 2020, 10(4): 549-556. DOI: 10.12677/aep.2020.104067
理[18]。王绚[19]等研究了“多孔铁–碳–稀土合金填料对高盐废水中氯离子的去除”,研究表明,此法 对实际高氯废水有较好的效果。此工艺流程简洁,处理时间短,是生物处理前预处理较理想的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电化学法脱除废水中氯离子主要能耗是电能,针对氯离子浓度较低的废水效果明显,高 浓度含氯废水处理经济效应低,不建议运用电化学方法处理。
Open Access
1. 前言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强大的威胁,成为人类健康, 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的障碍。工业废水为水污染的重大来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等特性,人们 致力于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工业含氯废水主要来源有工业原料,以及工业操 作中添加的化学试剂,例如,近年来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石趋于贫、细、杂,导致精矿品位低、杂 质含量高,在湿法冶炼工艺中带来高浓度的氯化物。再如,稀土生产行业的含氯废水主要来自盐酸稀土 矿物和盐酸体系萃取稀土过程,并且,这些过程产生的氯化物含量高达 3000~40,000 mg/L [1]。另一方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含氯产品生产国之一,在生产和使用中会将一部分含有机氯化物的污水排放到就 近的河流湖泊导致氯化物含量超标[2] [3] [4]。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用于饮用水和污水消毒 后的氯副产物以及垃圾焚烧后带来的大量含氯物质。
张良静 等
缩法、溶剂萃取法和反渗透法去除氯离子的原理和应用,详细阐述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明确指出 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含氯废水,净化,研究现状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氯离子,若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引起许多环境问题,例如,当动植物体内 的氯化物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会引起中毒现象;湿法冶炼工艺中的氯离子,不仅加速泵及搅拌机等设备 腐蚀断裂,造成泵壳,轴套等部件的腐蚀溶解,而且电解过程中氯离子腐蚀阳极板,并导致腐蚀产物在 阴极沉积,影响产品质量;含氯废水排入土壤,将造成土壤盐碱化。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限制溶液中氯 化物含量[5] [6] [7] [8] [9]。污水达标排放只是工业废水处理的最低标准,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应通过规范管理、设备维护和优化运行,使污水以最低限值排放。虽然国内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中并没对氯化物排放进行限定,但是大量的氯化物进入环境对 环境和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研究氯离子的去除技术就显得意义非凡。并且,诸多冶金企业均存在 湿法系统高效脱氯的技术需求。